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同时性大肠多原发癌的诊治(附34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提高同时性大肠多原发癌的诊断正确率。方法对2677例大肠癌病人进行术前钡灌肠、纤维结肠镜检查及术中纤维结肠镜检查。结果发现34例同时性多原发性大肠癌,占同期大肠癌病人的1.3%。同时性多原发性大肠癌常因临床医生不够重视而漏诊。结论大肠癌病人术前应常规行钡灌肠及纤维结肠镜检查,术前未作纤维结肠镜检查的病人术中应加做结肠镜检查,以减少同时性多原发癌的漏诊。术中应常规解剖标本检查,从而决定手术切除范围。  相似文献   

2.
〔例1〕男,60岁。1980年1月24日因右下腹部包块10 d住本院。经钡灌肠造影、纤维结肠镜等检查确诊为盲肠癌,同年2月4日在全麻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粘液腺癌。术后连续5年使用5-氟脲癌腚化疗,7年中无临床复发征象,并恢复全日工作。  相似文献   

3.
多原发大肠癌12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原发大肠癌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 对12例多原发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同期收治的700例大肠癌中,多原发大肠癌12例(12/700),其中同时多原发大肠癌8例(66.7%),异时多原发大肠癌4例(33.3%).行根治性切除10例,姑息性切除2例,肿瘤局部切除伴右半结肠切除1例,肿瘤局部切除伴扩大左半结肠切除1例.术后5年生存率58.3%(7/12),10年生存率33.3%(4/12).结论 术前行全结肠纤维结肠镜检查,术中仔细探查,防止遗漏,术后定期复查,是改善多原发大肠癌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关键.多原发大肠癌的手术方式应根据肿瘤根治原则结合术中实际情况来选择.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20例多原发大肠癌, 其中同时多原发大肠癌4例,计8个原发癌。异时多原发大肠癌16例,计34个原发癌。第二癌分别发生在第一癌根治术后2~24年。平均为9.3年。16例中2例有3处多原发大肠癌。本病如能早期诊断和治疗其疗效几与大肠单发癌相同。为提高同时多原发大肠癌的诊断率,术前对病人要全面检查.包括X线钡灌肠和纤维结肠镜检查,术中要仔细探查全结肠。对于结肠癌术后的病人,又发生大肠癌时。要想到异时多原发大肠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孙聪 《现代实用医学》2001,13(8):391-392
近年来我院在 60 0例电子结肠镜(简称内镜 )检查中 ,结合活检和手术病理诊断 ,检出大肠癌 60例 ,检出率为 1 0 %。本文探讨电子结肠镜诊断价值和大肠癌的危险因素。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 2例 ,女 2 8例 ,男女之比为 1 .1 4∶1。年龄 2 5~ 91岁 ,平均 5 0 .5岁 ,中位年龄 5 4岁 ,40岁以上者占 67%。主要临床表现 :便血 66.6% ,腹痛 1 8.4% ,腹泻 8% ,腹块 7%。从出现症状到内镜确诊时间自数天到 3年不等 ,其中 6个月内者3 4例 ,占 5 6.7%。钡灌肠造影检查 1 9例 ,其中诊断大肠癌或大肠癌可能者1 5例 ,与内镜符合率为 78% ;2…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电子结肠镜检查术后腹平片诊断结肠冗长症的意义。方法对有便秘史,电子结肠镜检查时发现结肠较长者,予术后拍腹部立位平片,符合结肠冗长症表现者38例予择期行钡灌肠检查,比较两种方法诊断结肠冗长症的意义。结果电子结肠镜检查术后腹平片符合结肠冗长症表现者38例钡灌肠检查均可诊断结肠冗长症,其中Ⅰ型23例,Ⅱ型12例,Ⅲ型3例,两种方法有相同的诊断意义。结论电子结肠镜检查术后腹平片可以作为结肠冗长症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原发性大肠癌的诊治及误诊的原因。方法:收集本院10年共27例多原发性大肠癌病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共收治的多原发性大肠癌27例,占同期收治大肠癌3.5%(27/799),27例中同时多发大肠癌23例,异时多发癌4例。结论:重视多原发大肠癌术前的钡灌肠及肠镜检查是提高多原发大肠癌诊断的重要手段,术后随诊制度的建立是诊断异时多发癌的重要手段,明确诊断异时多发癌后再手术,预后良好,本组5年随诊生存率75%。  相似文献   

8.
大肠癌术后的患者 ,其日后再患大肠癌的机会比一般人高 3~ 6倍[1] 。我们于 1990年 1月~ 2 0 0 0年 5月对 10 8例大肠癌术后患者进行定期结肠镜追踪随访 ,以探索大肠癌早期发现的有效监测方案。1 资料和方法本组 10 8例均为大肠癌术后病例 ,其中 2 6例系外院术后来我院诊治的患者。男性 6 6例 ,女性 4 2例 ,年龄 2 1~ 76岁 ,中位年龄 5 4岁。因大肠癌行右半结肠切除 2 6例 ,横结肠切除 10例 ,左半结肠切除7例 ,乙状结肠切除 32例 ,Dixon术式 30例 ,Milse术式 3例。于术后 0 .5、1、2、3、4年分别 5次进行结肠镜追踪随访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肠癌患术后结肠状况。结果:对287例大肠癌术后患进行了肠镜检查.结果:阳性率67.2%(193/287),主要病变为复发癌18例(6.3%),多原发癌13例(4.5%),息肉恶变3例(1.0%),息肉83例(28.9%)大肠癌术后恶性病变发现时间最短为2个月,最长为15年。结论:术前作常规结肠镜检查和严格掌握直肠癌保肛指征,对防止漏诊及术后复发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大肠癌术后患进行结肠镜检查对监测病人的健康状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钡灌肠是诊断大肠病变的最基本检查方法,结合文献复习探讨钡灌肠X线检查结肠癌的价值。方法:对8例钡灌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X线诊断大肠癌的可靠征象,分析钡灌肠的优势及局限性。结果:钡灌肠8例,结肠癌3例并与CT诊断、电子肠镜检查、手术所见对照。结论:钡灌肠对诊断大肠病变有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大肠癌中血型抗原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86例远位大肠癌中A、B、H、Lea和Leb5种血型抗原,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5种血型抗原在大肠癌中呈不同程度的表达,高、中分化腺癌中A、B、H抗原丢失时,其预后较差,低分化腺癌和粘液腺癌A、B、H抗原不相配合表达时,预后差。Lea和Leb抗原在各型大肠癌表达差异不明显。5种血型抗原表达与大肠癌Duck's分期关系不大。结论:A、B、H抗原检测可能有助于判断大肠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E-cad在肺癌的表达及意义,探讨其与肺癌的组织类型、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cad在104例肺癌的表达,其中鳞癌46例、腺癌33例、小细胞癌10例、其它类型癌15例。结果E-cad在104例肺癌的阳性表达为鳞癌21例(45.7%),腺癌14例(42.4%),小细胞癌5例(50%),其它类型癌为7例(46.7%)。结果显示E-cad的阳性表达与肺癌组织类型无相关性(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表达(32.1%),无淋巴结转移阳性表达(64.6%),二者表达有显著相关性(P<0.05);病理分级(腺癌、鳞癌)Ⅰ级阳性表达(55.6%),Ⅱ级阳性表达(40%),Ⅲ级阳性表达(29.6%),结果显示也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肺癌组织中E-cad的阳性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有关。检测E-cad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356例腺癌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神经内分泌(NE)细胞及其激素产物在普通型腺癌中的发现率,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铬粒素及多肽类激素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356例腺癌进行研究。结果:NE细胞发现率及其激素产物阳性率分别为大肠癌41.5%(54/130)与59.3%(32/54)、胃癌39.6%(38/96)与36.8%(14/38)、前列腺癌38.1%(8/21)与50.0%(4/8)、乳腺癌21.0%(17/81)与17.6%(3/17)及胰腺癌17.9%(5/28)与60.0%(3/5)。在大肠癌、胰腺癌及乳腺癌中,高分化癌NE细胞的发现率明显高于低分化癌,而胃癌则相反,NE细胞在低分化癌中明显多于高分化癌。大肠癌,与NE细胞阴性者比较,NE(++)或多肽激素阳性的肿瘤患者的5年存活率较高。结论:神经内分泌细胞及其激素产物与肿瘤分化有一定的关系;大肠癌的分析结果表明,NE细胞及其激素产物与肿瘤临床病理分期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4.
青年人大肠癌临床特点与误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青年人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外科治疗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5~2005年青年人大肠癌43例患者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和生存率。结果:43例青年人大肠癌,平均病程5.9个月,误诊率55.8%;Dukes分期C、D期共31例,占72.1%;病理类型以低分化腺癌和黏液腺癌多见,共31例,占72.1%;19例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1年生存率62.7%,2年生存率35.6%,5年生存率25.4%。结论:青年人大肠癌误诊率高、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如何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儿童分化不良性星形细胞瘤17例临床病理观察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分化不良性星形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对17例儿童分化不良性星形细胞瘤作回顾性临床病理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结果发病年龄从4.5~15a,平均11.2a,有颅内高压症状者14例,占82.3%,共济失调者11例,占64.7%,二者共有者8例,占47%.结论儿童分化不良性星形细胞瘤是一种好发于小脑,临床以颅内高压为主要症状,愈后较差且易术后复发的肿瘤.  相似文献   

16.
107例青年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青年人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方法 :总结该院 1986年 5月~ 2 0 0 2年 5月间收治的30岁以下青年人大肠癌 10 7例 ,分析其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和生存率。结果 :10 7例青年人大肠癌中 ,平均病程 5 .5月 ,误诊 84例 ,占 78.5 % ,误诊以肠炎、痔疮、痢疾多见。Dukes分期 :C ,D期共 82例 ,占 76 .6 %。病理类型以低分化、未分化、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和恶性淋巴瘤多见 ,共 6 1例 ,占 5 7.0 %。 70 /10 7(6 5 .4 % )行根治性手术 ,5年随访生存 2 0 /70例 (2 8.6 % )。结论 :青年人大肠癌确诊晚 ,误诊率高 ,病理特征恶性程度高 ,预后差。如何早诊和早治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大肠癌P21WAF1/CIP1和P53蛋白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12^WSAF1/CIP1和P53蛋白表达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对113例大肠癌P21和P53的蛋白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 高分化腺癌P2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低分化腺癌(P<0.05),大肠癌中P53、P21^WAF1/CIPI蛋白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 高分化腺癌P21蛋白阳性表达显著高于低分化腺癌(P<0.05),大肠癌中P53、P21^WAF1/CIP1蛋白表达有显著负相关(r=-0.585,P<0.01)。P53阳性表达患者的3、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者(P<0.05),而P21阳性表达者高于阴性表达者,且P21^ /P53^-大肠癌死亡率较P21^-/P53^ 患者显著降低。结论 P21蛋白过度表达可能与大肠癌发化有关,p53基因突变,介导P21蛋白产生减少,阻止细胞周期的作用减弱,从而加速大肠癌的发展。P21与P53蛋白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其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上皮/间叶混合型化生性癌(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预后.方法:对我院2例乳腺上皮/间叶混合型化生性癌(癌肉瘤)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观察并复习文献加以讨论.结果:镜检显示病变边界清楚,1例由分化较差的浸润性导管癌成分及软骨肉瘤组成;另一例主要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其边缘局灶见导管原位癌成分....  相似文献   

19.
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张菊  代晓波  陈晓品 《重庆医学》2004,33(10):1490-1491
目的本文报道7例神经内分泌癌,结合文献复习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1992~2003年我科收治7例经病理证实的神经内分泌癌, 来源于皮肤2例,胰腺1例,肺部1例,鼻腔2例,颈部1例.治疗:均采用放疗和/或化疗综合治疗为主,放疗采用6mV-X射线或60Coγ射线,6例放射治疗前后以表阿霉素(EPI)为主联合顺铂(DDP)等药化疗3~6个周期.结果目前存活病人3例,1例已存活2年,1例存活1年,1例存活6月,死亡病例存活均未超过2年,均死于局部未控和远处转移.结论神经内分泌癌不易和小细胞肿瘤鉴别,确诊需行免疫组化或电镜检查,为高度恶性肿瘤,发现时多数病变范围广泛,对放疗和化疗敏感,但生存时间短.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超声内镜(EUS)检查与早期胃癌病理组织学相关性的研究,评估EUS对早期胃癌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胃镜诊断34例早期胃癌患者行EUS检查,给予手术切除,结果与组织病理相对应。结果 34例患者中,EUS检查与病理组织结果分期基本一致。同时EUS发现隆起性病变多为分化型腺癌,占100%,淋巴结转移率为7.1%;凹陷性病变多为未分化型腺癌,占86.9%,淋巴结转移率为30.0%。结论 EUS检查隆起性胃癌多为分化型腺癌,早期不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手术后预后好;凹陷性胃癌多为未分化型腺癌,早期易发生淋巴结转移,预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