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细胞因子基因型多态性对肾移植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基因型多态性对肾脏移植效果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检测了91例肾移植受者的细胞因子TNF-α、IL-10、TGF-β1和IL-6基因型,分析细胞因子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以及不同细胞因子基因型对肾移植效果的影响。结果:在91例肾脏移植受者中,TNF-α和IL-10的基因型是以低分泌型占优势,分别达到90.1%(82/91)和79.1%(72/91),而TGF-β1和IL-6的基因型是以高分泌型占优势,分别达到79.1%(72/91)和100%(91/91)。在具有TNF-α高基因分泌型和IL-10中、高基因分泌型的肾移植受者中,移植后急性排斥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基因分泌型受者(P<0.05),而且IL-10中、高基因分泌型受者发生的急性排斥反应是以急性血管性排斥反应为主。结论:细胞因子TNF-α和IL-10的基因型多态性对肾脏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及程度均有明显的影响;肾脏移植前检测移植受者的细胞因子基因型有助于正确预测和估价移植后效果。  相似文献   

3.
于立新 《广东医学》2004,25(9):997-998
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移植肾短期和长期存活率均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绝大部分受者仍然会经历渐进性肾功能不全后发展到肾功能衰竭。导致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的原因主要有三 :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神经钙调素所致移植肾慢性毒性和供肾血管性疾病 ,这三者合称为慢性移植肾病 (chronicallograftnephropathy ,CAN)。肾移植术后 10年后发生移植肾功能衰竭的受者有 86 3%是由于CAN所致[1] ,另有部分为复发性或移植肾新发性肾病。由于后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因此 ,预防和治疗CAN是提高移植肾长期存活率的主要途径。CAN的发病原因多样 …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发病机制。方法 用酶比色法测定205例肾移植受者的TBA浓度。结果 本组205例肾移植受者中,TBA升高47例,异常率23%。肝酶异常、血清总胆红素升高、肝炎病毒学标志物阳性、合并感染和肝脏B超异常为TBA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排斥反应、低白蛋白血症、血环孢素A(CSA)谷浓度过高和高胆固醇血症亦为TBA升高的影响因素。结论 TBA是肾移  相似文献   

5.
肾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的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彬  薛武军  冯新顺 《医学争鸣》2003,24(4):354-356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的高危因素,寻找评估移植风险的指标。方法:分析167例次肾移植患的年龄、性别、透析时间、移植史、输血次数、孕次、冷缺血时间、热缺血时间、HLA体液致敏及HLA错配数与术后早期排斥反应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均提示致敏及HLA错配与术后早期排斥反应有相关性(单因素分析P<0.05,多因素分析中Sig分别为0.0001和0.0044)。结论:致敏及HLA错配是肾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影响致敏患者移植肾存活的危险因素,识别引起移植物失功的高危患者,以提高致敏患者移植肾长期存活率。方法 选择102例行肾移植术的致敏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用Kaplan—Meieri计算1、3、5年移植肾存活率。用log-rank进行单因素分析和Cox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计算相对危险度。结果 102例致敏患者随访期间移植肾失功16例,其中死亡7例,术后1年内死亡5例,术后2及3年带肾死亡各1例。死亡原因肺部感染5例、心血管疾病2例,失访3例。1、3、5年人存活率为95%、93%和93%,1、3、5年肾存活率为90%、85%和75%,移植肾半生存期为8.9年。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表明受者年龄、移植次数、PRA水平、术后PRA水平升高、HLA相配程度、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急性排斥反应、血肌酐水平、感染等10个因素对移植肾的存活产生重要或非常重要影响。结论 通过控制影响移植肾存活的危险因素,致敏患者移植肾存活同样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76例肾移植术后10个月内的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了监测,发现该组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早期诊断急性排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鼠原位肾移植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建立大鼠肾移植模型,研究排斥反应机制,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对Lee和Kamada大鼠肾移植方法进行改良,从而得出动物实验模型,结果成活率100%,成功率90%。模型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9.
肾移植术机体血小板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中华  刘怀琼 《广东医学》1998,19(3):184-185
观察18例肾移植术患者血小板数量(Plt)和最大聚集率(MAR)的变化。结果发现:术前至术后3天Plt低于正常,MAR也明显低于参照水平;术毕移植肾无尿者其Pit和MAR明显低于有尿者;在急性排斥反应时,治疗前与症状控制后相比Plt和MAR也明显降低。说明:血小板在肾移植术后早期出血并发症、供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急性排斥反应中起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两种免疫抑制方案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根据肾移植术后所用免疫抑制方案将121例肾移植分为两组,CMP方案组:环孢霉素A(CsA) 霉酚酸酯(MMH) 泼尼松(Pred),CAP方案组:CsA 硫唑嘌呤(Aza) Pred,术后观察两组移植。肾功能,排斥反应发生频率及免疫抑制剂的用量和副作用。结果 术后CMP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低于CAP组,而排斥反应的逆转率却高于CAP组;术后半年内CMP组CsA用量低于CAP组CAP组肝肾中毒,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AP组,两组感染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肾移植术后CMP方案优于CAP方案;MMF在肾移植术后的应用,可以减少肾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提高肾移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郑锐 《中外医疗》2016,(35):140-142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监护期出现谵妄的临床分析及应对措施。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肾移植术后于监护期进行抗排斥治疗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ICU 患者意识模糊评估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for Intensive Care Unit,CAM-ICU CAM-ICU)对移植术后监护期抗排斥治疗的患者进行谵妄的评估,筛选出谵妄患者,并根据谵妄的临床症状和病因分析进行药物与非药物的应对措施。结果肾移植术后于监护期进行抗排斥治疗34例患者中有14.71%(5/34)出现谵妄,分析其原因,由疾病因素引起的有8.82%(3/34),由药物和环境因素引起各2.94%(1/34),疾病因素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出现谵妄的原因给予疾病治疗、使用镇静药、停药或加药、半开放探视等应对措施均使谵妄好转。结论 CAM-ICU能有效的对谵妄进行评估,对肾移植术后监护期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少谵妄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2.
有关亲属活体肾移植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亲属活体肾移植的开展,缓解了移植器官短缺的矛盾,为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但是,从移植供体角度,为一个健康者实施非治疗性侵袭性手术,仍然违背了医学伦理学上的绝对无害原则;为将危害降低到最小,移植前应该对供者进行生理、心理方面的全面评估,移植后注意观察并加强远期随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易感因素对其转归的影响,降低肺栓塞的病死率。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43例肺栓塞的临床参数包括年龄、基础疾病、栓塞部位和程度及诊断方法和治疗方式的选择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3例肺栓塞,死亡10例,好发年龄为60~80岁,死亡组平均年龄为(65.7±14.4)岁,存活组(59.7±15.8)岁;基础病为恶性肿瘤最高占32.6%(死亡组占40%,存活组30.3%);患者死亡多在发病8d内,发病14d以上多存活;D-二聚体浓度平均(11.1±10.9)μg/ml,其中死亡组(14.6±18.3)μg/ml,存活组(10.0±7.5)μg/ml。右肺动脉干栓塞病死率41.7%、左右肺动脉干栓塞病死率26.7%、右下肺动脉病死率12.5%,其他部位栓塞无死亡。进行抗凝或溶栓治疗的病死率为16%远低于未治疗组的42.9%。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human tissue plasm inogen activator,rtPA)治疗组7例无一例死亡,尿激酶组病死率为23.1%,肝素组为11.1%。结论对肺栓塞积极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抗凝或溶栓尤其是rtPA治疗显著改进肺栓塞患者的转归;老龄患者、恶性肿瘤、D-二聚体水平和右肺动脉干栓塞可能影响肺栓塞预后。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内容是在观察具有稳定移植肾功能1年以上的218例男性患者中阳萎的友病情况,并分析其发病原因.结果其发现阳萎患者72例(33%);其中心理性阳萎28例,占阳萎患者的39%;内分泌性阳萎21例(29%);血管性阳萎18例(25%);神经性阳萎5例(7%).并对不同病因的阳萎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早产儿肾功能特点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韦露明 《医学综述》2013,19(5):854-856
早产儿肾功能不成熟,出生后早期由于受母体肌酐水平的影响及肾小管功能不成熟,其血清肌酐水平是增高的;肾小球滤过率低,在某些病理情况下易发生肾衰竭;肾小管功能差,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早产儿出生后最初几周,肾功能经历了一个快速成熟的时期,并受胎龄、药物、营养、宫内发育情况、出生体质量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透析患者感染危险因素.方法:对104例经临床透析及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4例患者中有51例患者在透析后发生感染,感染部位发生较多的部位分别为肺部感染31例次(46.9%),尿路感染21例次(31.8%);将感染组与未感染组进行对比,两组间患者的平均年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透时间等指标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糖尿病及血白蛋白为感染的易感因素.结论:年龄、糖尿病及血白蛋白是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透析患者并发症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脑卒中患者的肾功能损伤情况,探讨脑卒中患者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90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史、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血红蛋白和蛋白尿;采用简化肾脏膳食改良试验(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MDRD)法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s,GFR);按照肾脏病患者生存质量指导(kidney disease outcome quality initiative,K/DOQI)中的肾功能分期标准,将患者分为(1)GFR≥90 ml.min-1.(1.73 m2)-1(A组),(2)60≤GFR<90 ml.min-1.(1.73 m2)-1(B组),(3)GFR<60 ml.min-1.(1.73 m2)-1(C组)3组。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GFR下降的危险因素(P<0.05)。结果分别有50.6%和13.4%的脑卒中患者GFR<90 ml.min-1.(1.73m2)-1和肾功能减退;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  相似文献   

18.
目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及血流阻力数据分析在肾移植急性排斥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对96例肾移植术后3d-52mo内行彩超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参照生化检查对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及阻力指数(R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彩色多普勒移植肾弓形动脉的阻力指数RI0.51-0.60为正常移植肾,〉0.75为移植肾急性肾排斥为标准,早期肾排斥正确诊断率可达8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诊断早期肾排斥并监测其功能恢复,具有快速、准确、无创等优点,可提早发现病情变化并指导治疗,提高移植肾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高脂血症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肾移植术后高脂血症患者共232例。观察服用降脂药组和单纯控制饮食组患者不同阶段血脂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服用降脂药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0.01),单纯饮食控制组血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持续升高(P〈0.05)。在降脂药组内,与血脂异常前比较,首次血脂异常时的直接胆红素及肌酐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或0.01);与首次血脂异常时比较,服用降脂药后的肌酐水平明显降低(P〈0.05)。在单纯控制饮食组内,与血脂异常前相比,首次血脂异常时肌酐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血脂异常时相比,血脂异常后三个月的肌酐水平亦明显升高(P〈0.05)。结论肾移植患者肾功能的损害与术后高脂血症有一定相关性。高脂血症对肾移植受者的肝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动态观测肾移植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对112例肾移植手术病例进行术前术后检测。重点观察肾移植术后第3、7天、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内移植肾形态结构、血流动力学各项参数。结果112例肾移植病例中,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及时发现手术并发症37例,其中急性排斥反应8例,髂动脉与肾动脉吻合口处肾动脉狭窄6例;肾盂积水15例;肾周积液8例。结论应用超声动态观察肾移植术前、术后肾内血流灌注情况,以各项指标进行临床评估,有助于及早发现术后并发症,并有效地指导治疗,对于提高肾移植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