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钙化情况,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拍摄骨盆、双手X线片,计算血管钙化评分,测量血压水平,检测钙、磷等血生化指标和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60例(66.7%)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钙化,38例(42.2%)存在中重度钙化。60岁以上、男性、糖尿病、最长透析间期24h尿量<200ml患者发生中重度钙化的危险分别是<60岁、女性、非糖尿病、24h尿量≥200ml患者的2.80、2.62、4.68、3.00倍。中重度钙化患者的每日服用钙剂剂量、校正血钙、钙磷乘积水平较高,P<0.05。以血管钙化评分为因变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的钙磷乘积、碱性磷酸酶与血管钙化的发生呈正相关,透析频率与血管钙化呈负相关。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血管钙化,老龄、男性、糖尿病、残余肾功能丧失、钙磷乘积、碱性磷酸酶、透析频率低是血管钙化的相对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透(MHD)患者骨钙素(OC)与血管钙化(VC)的关系。方法 选择MHD患者174例为研究对象,按原发病分为糖尿病肾病组72例,非糖尿病肾病组102例,收集病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清钙、磷、25-羟维生素D[25-(OH)-VD]、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OC等临床指标和腹主动脉钙化评分。比较2组患者年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钙、磷、25-(OH)-VD、iPTH、OC等临床指标之间的差异,比较2组患者发生VC的差异,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VC和各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非糖尿病肾病组相比,糖尿病肾病组患者年龄大、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钙、磷、25-(OH)-VD、同型半胱氨酸及OC值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VC,其中轻度占6.94%,中度和重度占93.06%,非糖尿病肾病组中无+轻度VC者占80.39%,中度和重度占19.6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患者VC从轻度到重度其OC、25-(OH)-VD值逐渐降低,2组间比较轻度组OC、25-(...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血透患者血管钙化(vascular calcification,VC)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分析血透患者发生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1、对院血液净化中心规律行血液透析治疗(透析龄>3个月)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共170例进行调查,了解其血管钙化的发生情况,记录所有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留取血标本测定患者血钙、血磷、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碱性磷酸酶(ALP)、血常规等实验室指标;行腹部侧位X线片检查,采用Kauppila半定量评分法,对患者腹主动脉钙化(Abdominal aortic calcification,AAC)情况进行评分。2、根据AAC积分值,将MHD患者分为非钙化组(AAC积分0分)、轻度钙化组(AAC积分≤4分)、中度钙化组(5分≤AAC积分≤15分)和重度钙化组(AAC积分≥16分)。3、将所有患者根据其是否有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4、计算MHD患者AAC的发生率;分析AAC与MHD患者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4.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艳丽  王英  刘惠兰 《北京医学》2010,32(2):153-154
心血管疾病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近年研究提示,血管钙化与MH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密切相关。我们收集了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我科68例患者的资料.通过X线检查了解MHD患者血管钙化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刘倩  黄向阳  谭鹤长 《海南医学》2016,(10):1572-1574
目的:探讨维生素K2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管钙化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广西医科大第四附属医院血透,透析龄≥3年患者资料。根据入选条件筛选出60例患者(研究组),用X线平片对骨盆、双手进行血管钙化的定量测量,按血管钙化评分情况分为<4分组和≥4分组。另选取60例年龄及性别与研究组相仿的健康人为对照组。完善血清维生素K2、血清钙(Ca)、血清磷(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等指标,采用t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有34例出现不同程度、不同部位血管钙化,钙化发生率为56.67%;研究组患者的维生素K2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2.46±0.93) vs (4.17±1.04) nmol/L,t=5.652,P<0.01];血管钙化评分≥4分组患者维生素K2水平明显低于<4分组患者[(1.99±0.77) vs (2.56±0.93) nmol/L,t=1.837,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维生素K2与血管钙化积分呈负相关(γ=-0.276,P<0.05);与钙、磷、钙磷乘积、iPTH无相关性(P>0.05)。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维生素K2是血管钙化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MHD患者普遍存在血管钙化和维生素K2缺乏,维生素K2水平是血管钙化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透析间期体重增长(IDWG)对 MHD 患者血管钙化的影响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选取 ESRD 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71例,根据患者透析间期平均体重变化(IDWG)分两组,分别检测腰椎侧位片,干体重(DW),每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IDWG),BMI 变化,肝素用量等.结果观察1年后 A,B 组腹主动脉血管钙化评分(AAC)、DW、体重指数(BMI)、平均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平均每次血液透析中肝素的应用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A,B 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比较 HB, RBC,TC,TG,LP ,HCO-3,nPCR,SPKT/V,ALB,CRP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Ca,P,iPTH,BS,GHB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AAC 与 SBP,DBP,Ca-P,CRP,TC,IDWG%呈现相关,与 GHB,nPCR,SPKT/V, ALB 无相关.结论 IDWG 可促进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的发生、发展,与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高血脂及慢性炎症状态有关,可通过影响血液透析患者血压、血脂、炎症因素等促进血管钙化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 HD)患者的血镁特点及其对血管钙化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行M HD治疗的患者17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血镁水平分为低镁组(镁<0.88 mmol/L,n=46)、中镁组(0.88 mmol/L≤ 镁 ≤1.1 mmol/L,n=84)和高镁组(镁>1.1 mmol/L,n=45).比较各组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 3组年龄、白蛋白、前白蛋白、磷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镁组和中镁组白蛋白、前白蛋白高于低镁组,年龄低于低镁组,高镁组血磷高于低镁组和中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M HD患者血镁水平与白蛋白、磷水平呈正相关,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3组冠脉钙化积分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镁水平越低冠脉钙化积分越高.3组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率、胸主动脉钙化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低镁组胸主动脉钙化积分高于中镁组和高镁组,瓣膜钙化率高于高镁组.ROC曲线分析显示,重度冠脉钙化、重度胸主动脉钙化、心脏瓣膜钙化的镁离子最佳截点值分别为0.875、0.855、1.105 mmol/L;灵敏度分别为86.3%、91.5%、31.4%;特异性分别为56.9%、34.4%、86.0%;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1(95%CI 0.718~0.865),0.657(95%CI 0.577~0.737),0.623(95%CI 0.535~0.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镁对重度冠脉钙化、重度胸主动脉钙化和心脏瓣膜钙化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但对重度冠脉钙化的预测价值更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联合碳酸钙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降血糖、控血压、控饮食及改善贫血等基础性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鲑鱼降钙素联合碳酸钙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钙、磷、PTH水平变化情况及对患者血管钙化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钙、磷及PTH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脏瓣膜钙化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A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AC钙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鲑鱼降钙素联合碳酸钙能够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高钙、高磷以及高PTH水平,降低患者血管钙化发生率,可有效预防及延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 hemodialysis,M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情况,探讨MHD患者钙磷代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胎球蛋白A的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MHD患者54例,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FGF23、胎球蛋白A水平,同时测定血清甲状旁腺激素、血钙、磷等指标。所有患者应用64层螺旋CT行冠状动脉钙化扫描并计算冠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CCS)。根据CCS是否大于400分将所有患者分为CCS≤400分组和CCS>400分组。比较两组间基本资料及FGF23、胎球蛋白A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CCS的危险因素。结果 (1)54例MHD患者CCS为826分(P25~P75为144~2044分)。其中大于0分者占94.44%,大于100分者占79.63%,大于400分者占59.26%。(2)根据CCS是否大于400分分组后,CCS≤400分组年龄〔(58.15±14.18)岁〕明显小于CCS>400分组年龄〔(68.22±13.82)岁〕,CCS≤400分组FGF23〔(210.22±250.91)pg/m L〕明显小于CCS>400分组〔(600.84±625.91)pg/m L,P<0.05〕。CCS≤400分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者所占比例明显低于CCS>400分组所占比例。两组间透析龄、血钙、血磷、尿酸、白蛋白、甲状旁腺激素、糖尿病者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直线相关分析显示:FGF23水平(r=0.363,P=0.007)和CCS呈正相关。(4)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及FGF23水平为影响CC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严重,血FGF23水平为影响冠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各类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管钙化评价方法的敏感性和差异性。方法随机选择该院于2013年1月-2014年7月该院收治的30例尿毒症且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0例患者因动静脉内瘘失功,在该院行内瘘重建术。术前该组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X线检查,获得桡动脉血管钙化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结果术前多普勒超声检查动脉血管钙化检出率为16.7%;X线摄片检查,检出率为33.3%。两种评估方法(两类影像学检测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方法中,X线摄片检查的检出率最高。结论长期接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多存在外周血管钙化,提示临床治疗中应注意外周血管钙化的诊断;X线摄片检查是影像学检测中较为敏感性的评估方法,应作为首选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腹主动脉钙化(ACC)的发病情况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以接受MHD的164例慢性肾脏病5D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钙、血磷、总铁结合力、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和血清铁蛋白(SF)等指标,计算血液透析充分性指标Kt/V;利用腹部侧位X线片评估腹主动脉钙化(AAC)积分。分析AAC的发生率、分布特点和严重程度;分析AAC与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比较钙化与非钙化患者的心血管疾病(CVD)发生情况,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ROC)评价AAC诊断MHD患者CVD发生的准确性。结果 164例MHD患者中,腹主动脉钙化的发生率为68.9%;从腰椎L1向L4钙化发生率逐渐增高(P<0.05),且钙化程度逐步加重(P<0.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AC与患者年龄(r=0.290,P<0.001)、透析龄(r=0.225,P=0.004)、iPTH(r=0.342,P=0.043)、骨化三醇剂量(r=0.214,P=0.006)呈正相关。与非钙化组比较,钙化组患者CVD的发生率显著增高(52.2%和29.4%,P=0.007);发生CVD患者的AAC显著高于未发生CVD的患者(P<0.001)。AAC诊断CVD发生的AUCROC为0.658(95%CI 0.573~0.742,P<0.001)。结论 MHD患者腹ACC的发生率较高,由远端向近端发展并由近端向远端逐渐加重,且与CVD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全因、心血管死亡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1日—2015年9月1日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上海市浦东医院接受规律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随访至死亡、失访或至本研究截止日期,收集期间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及死亡原因。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DM与死亡、心血管预后的关系,结果采用风险比例(hazard ratios, H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 CI)表示。结果最终367例MHD患者入选,DM组118例,非DM组249例。随访期间共87(23.7%)例患者死亡,其中合并DM患者死亡45例、心血管死亡27例及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64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DM组的全因、心血管死亡率及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非DM组(均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合并DM是全因死亡(HR=1.74,95%CI: 1.06~2.88)、心血管死亡(HR=2.17,95%CI: 1.01~4.64)、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HR=1.72,95%CI: 1.19~2.48)的独立危险因素。MHD患者中全因死亡(HR=0.92,95%CI: 0.86~0.98)及心血管死亡(HR=0.90,95%CI: 0.82~0.98)风险与血浆白蛋白水平有关。结论合并DM是MHD患者全因、心血管死亡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降低DM发病率可能改善MHD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抑郁症状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泰安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179例MHD患者进行评估,将患者分为抑郁症组和非抑郁症组,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透析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抑郁症组年龄、糖尿病、hs-CRP高于非抑郁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身体质量指数低于非抑郁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透析龄、透析充分性、钙磷代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HD患者抑郁症的发生与年龄、糖尿病、肾性贫血、慢性炎症及营养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14.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住院患者感染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大兴区人民医院2011-01-2013-06收治的97例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透析龄、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CRP)、透析前尿素氮、血肌酐、血浆白蛋白、尿素清除指数(KT/V)等临床指标,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结果97例次MHD住院中因感染性疾病住院38例,感染率为39.2%,其中最常见感染为肺部感染23例,占因感染住院的60.5%,其次为深静脉导管感染6例,占15.8%。感染组年龄、CRP高于非感染组[(65.16±7.68)岁郴(58.95±9.00)岁,(44.05±14.11)哪(10.12±4.34)g/L,P〈0.01],血红蛋白和血浆白蛋白水平低于非感染组[(91.86±10.92)g/Lvs(102.14±4.96)g/L;(27.97±2.48)g/Lvs(34.58±1.87)g/L,P〈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以肺部感染多见,感染者多存在年龄大、CRP高、贫血、低蛋白血症等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心脏瓣膜钙化患病情况及高危因素分析。方法收集在泰兴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血液透析患者54例,分为血液透析(HD)组18例、血液滤过(HDF)组18例、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HP+HD)组18例。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TH)指标变化及心脏瓣膜钙化程度,分析血钙、血磷、钙磷乘积、PTH与心脏瓣膜钙化的关系。结果 (1)治疗12个月后54例患者中有23例(42.59%)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脏瓣膜钙化,3组患者心脏瓣膜钙化发生率分别为HD组55.56%,HDF组44.44%,HP+HD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12个月后,Ⅰ度钙化组血磷、钙磷乘积及PTH水平明显高于无钙化组(P<0.05),Ⅱ、Ⅲ度钙化组血钙、血磷、钙磷乘积、PTH水平高于无钙化组和Ⅰ度钙化组(P<0.05),Ⅲ度钙化组血磷、钙磷乘积及PTH水平明显高于Ⅱ度钙化组(P<0.05)。(3)HD组治疗前后血钙、血磷、PT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HP+HD组治疗后血钙较治疗前升高,血磷及PTH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DF组和HP+HD组的血磷、PTH水平明显低于HD组(P<0.05);HP+HD组的血磷及PTH水平与HDF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磷血症、高PTH等是心脏瓣膜钙化的高危因素,应用HDF、HP+HD透析方式能较好地清除血磷、PTH等,以HP+HD透析方式尤佳,可降低心脏瓣膜钙化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温州市18家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特点和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大于3个月死亡患者269例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3组:20~44岁(青年组),45-64岁(中年组)和≥65岁(老年组),分析3组间透析龄、原发病、死亡原因、首次透析时及死亡前1年内实验室检查的差别。结果:透析龄在青年组最长,平均(49.4±60.3)月,老年组透析龄最短,平均(34.1±26.8)月;死亡患者中原发病以糖尿病最多,占39.4%。脑血管疾病为首要死亡原因,3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血管疾病为第二位死亡原因,在中年组多见:全身衰竭死亡在老年组患者中最多,占23.7%,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入透析时及死亡前1年内血肌酐、尿素氮和血白蛋白在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老年组患者低于青年组和中年组患者。结论:温州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死亡患者绝大多数为老年患者,原发病以糖尿病最多见,主要死因为脑血管疾病,其次为心血管疾病,全身衰竭死亡在老年组中较多见,且营养状况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8月就诊于温州市中心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200例MHD患者。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将MHD患者分成非睡眠障碍组和睡眠障碍组。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采集两组患者在接受调查当月透析前的血液标本,比较两组患者各个临床指标的差异及其与睡眠障碍发生的相关性。结果:200例MHD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病率为66.5%(133/200)。两组患者年龄、合并便秘比例、合并糖尿病比例、合并皮肤瘙痒比例、血红蛋白、血磷、i PTH、hs-CRP、BMI、Kt/V及25(OH)D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MHD患者的年龄、hs-CRP、血红蛋白、Kt/V、25(OH)D3、合并便秘及合并皮肤瘙痒与睡眠障碍的发生相关(均P<0.05)。结论:高龄、高水平hs-CRP、低水平血红蛋白、低水平Kt/V、低水平25(OH)D3、合并便秘及合并皮肤瘙痒是MHD患者...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3):110-112+117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频发透析中低血压(IDH)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58例患者病例资料,根据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是否≥20%,分为频发性IDH组和非频发性IDH组,收集患者透析资料,对比两组患者年龄、透析龄、平均超滤量、甲状旁腺素(PTH)、血清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以及血红蛋白等指标,从中归纳总结分析出频发透析中低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在158例患者中,频发性IDH的患者有33例,占20.89%。两组患者在年龄、平均超滤量、血清白蛋白以及血红蛋白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平均超滤量是频发性IDH的危险因素,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是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年龄、平均超滤量、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因素是频发性IDH发生的相关因素,临床工作中需加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这些指标的重视和管理,并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制定相关的措施,以此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确保患者治疗期间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瘦素、微炎症状态与心血管并发症的相关关系.方法:测定9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及23例健康者血脂、瘦素(Leptin)、血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结果:MHD患者出现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eptin、CRP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  相似文献   

2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状况,探索其影响因素,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12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应用生活满意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超过半数患者对目前的生活不满意并感到精神有压力,80.36%对治疗缺乏信心,87.50%不能或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91.96%感到生活不便,82.14%需要动用家庭经济储备支付透析费用,67.86%需要亲戚、朋友帮助维持透析,79.46%日常支出习惯受到影响,75.89%透析费用能够报销或部分报销。其中遇到问题时不能得到家人满意帮助、与兄弟姐妹不经常联系、与朋友不经常联系、与邻居不经常聊天、对未来没有信心、医疗费用高、对费用报销比例不满意等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总体较差。加大患者家庭支持和社会关注力度,在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患者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同时做好该类人群的心理疏导、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完善疾病补助机制、提高患者报销比例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