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免疫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Hu F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23):1409-1410
幽门螺杆菌 (Hp)是一种能长期定植于胃黏膜的致病菌 ,自然感染以后机体免疫反应并不能根除Hp ,而是导致胃黏膜的慢性免疫性病理损害。现已确认 ,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胃癌以及MALT淋巴瘤密切相关。所以 ,Hp感染与治疗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10年来 ,Hp感染的治疗已取得了重大进展 ,然而 ,Hp感染的治疗仍然是目前的研究重点和难题。Hp的根除治疗必须多种抗生素联用 ,时间至少 1周 ,价格昂贵 ,而且 ,Hp对抗生素的耐药率不断增加 ,以致Hp的根治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困难。全球有 5 0 %的人口感染Hp ,我国是一…  相似文献   

2.
菲氏军团菌属革兰阴性胞内菌,可引起人体呼吸系统疾病并导致死亡,但其引起疾病的致病机制尚未阐明。已有前期研究菲氏军团菌致病因子及其诱导宿主免疫应答反应的报道显示,菲氏军团菌引起人体炎症性疾病的机制或与其胞内增殖、鞭毛、以及感染宿主细胞后诱导细胞因子释放和细胞死亡有关。因此,基于当前对于菲氏军团菌的研究结果与现状,本综述围绕该菌引起炎症性疾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对菲氏军团菌及其主要致病因子特征,菲氏军团菌致病因子与诱导宿主免疫反应,以及菲氏军团菌感染、免疫反应与炎症性疾病间的关系等内容作出总结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致病因子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胡伏莲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3):865-867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下称Hp)致病机理非常复杂 ,Hp致病因子对胃粘膜的损伤及其对人体损伤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Hp的致病机制包括 :Hp的定植、毒素引起的胃粘膜损害、宿主的免疫应答介导的胃粘膜损伤以及Hp感染后胃泌素和生长抑素调节失衡所致的胃酸分泌异常等。参与Hp致病的因子分为定植因子和毒力因子等。其中定植因子是Hp感染的首要条件。Hp本身的动力装置、粘附特性、有毒性作用的酶以及多种毒素既有利于其定植 ,也有助于Hp在高酸环境下存活 ,而Hp最终是否致病 ,有赖于Hp…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Hp)在胃肠外疾病发生、发展的协同致病作用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Hp感染表现为一种慢性、持续性感染,局部的炎症反应产生的炎性介质作用于全身、诱导一系列免疫反应作用于其他系统、影响营养素或药物的吸收,这些因素可能是其参与胃肠外疾病发生的基础。基于以往的研究结果,Hp感染作为缺铁性贫血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确切病因,已经纳入Maastricht Ⅳ/佛罗伦萨共识报告并推荐在上述两种疾病患者常规检测并根除Hp。然而,Hp感染与肝胆、心血管、内分泌、神经等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尚存在分歧,还需大量的研究尤其是在不同的人群间加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只生长在胃内,其危害也只局限在消化系统内的概念正面临着挑战.口腔作为Hp另一主要储存地的事实已逐步被证实[1-4];Hp的疾病涉及范围已超越消化系统,已有荟萃分析证实[5-6].目前Hp感染的研究正是深入揭示口腔Hp感染以及Hp感染引发的神经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阶段.Hp早在石器时代起就寄生在人类体内,在58 000年的历史长河中,许多生物都已绝迹,但Hp仍安然寄生在全球半数以上人口之中.Hp感染是一种慢性持续性感染,不进行医学干预则可迁延数十年乃至终身;局部炎症反应可能引起全身反应;持续的局部感染可诱导慢性炎症和免疫反应,导致原位和远处器官损害,诱发或加重除胃肠道外其他系统疾病.与Hp有关的疾病涉及范围很广,现只集中探讨Hp感染与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脑血管疾病、偏头痛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自从 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中成功地分离和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以来 ,对HP及其致病性进行了大量研究。现有资料表明 ,HP为慢性胃炎的致病菌 ,并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瘤等疾病具有密切关系。研究结果还显示 ,局部炎症可有系统损害 ,持续感染能诱发慢性炎症和免疫反应 ,引起感染局部和远位器官的损害。除胃肠疾病与HP相关外 ,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皮肤疾病等与HP感染也有关联 ,并引起广泛的关注。1 HP…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细菌感染 ,全世界约 5 0 %的人胃粘膜上有Hp存在并繁殖。Hp感染后可出现多种结局 ,如无症状带菌者、慢性活动性胃炎、胃溃疡和 (或 )十二指肠溃疡、胃MALT淋巴瘤和胃癌等。造成这种致病多样性的原因可能与Hp菌株毒力差异、宿主对Hp感染的反应性的不同和环境因素的协同作用有关。世界卫生组织 (WHO) 1994年已把Hp列为第Ⅰ类致癌因子和胃癌的首要危险因子[1] 。进行Hp检测 ,明确是否伴有Hp感染 ,为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治疗 ,特别是根除Hp…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菌型与宿主免疫反应及致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ng WD  Xu ZM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4):1216-1217
幽门螺杆菌(Hp)的发现已有20年,虽然已经确认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与胃癌及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密切相关。但尚未能完全明确为什么人类约半数以上感染HP,并不完全发病,且不一定患何种疾病。例如“(1)什么样的Hp是致病的;(2)Hp什么时候是致病的;(3)Hp感染将会引起什么样的疾  相似文献   

9.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在肺炎性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症反应是组织对各种损伤的局部生理反应,它不是一个特定的疾病,而是疾病的一种常见表现,炎症可具有有利的作用,如对入侵的微生物的消灭,从而阻止感染的扩散;它也可引起炎性损伤,且长期慢性炎症导致的纤维化及组织结构重塑可永久性改变和降低器官功能。肺部一些疾病如囊性纤维化(CF)、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的共同特征是感染和炎症持续存在。而中性粒细胞及其细胞毒性产物如活性氧、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幽门螺杆菌 (Hp)与人类多种疾病有关 ,尤其与以下四种疾病密切相关 :①慢性胃炎 ;②消化性溃疡病 ;③胃癌 ;④MALT淋巴瘤。Hp的致病机制并不很清楚 ,但是现已公认Hp是B型胃炎的重要致病因子 ,慢性胃炎病人有 95%感染Hp ,其在溃疡病的发病机制中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根除Hp可以降低溃疡复发率和改变十二指肠溃疡的自然病史 ,Hp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正式列入第I类致癌因子 ,因此对Hp致病机制的研究一直是Hp研究中的热门话题。1 Hp的毒力因子胃内低的 pH值 ( <2 )及胃的蠕动推进作用均不利于一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