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716名中小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平罗县陶乐地区中小学生HVB感染情况,为防治措施提供依据,于2005年10月对陶乐地区17所中小学2716名学生进行了乙型肝炎检查。采用ELISA方法检测学生乙肝两对半。结果,学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率为2.32%,接种过乙肝疫苗学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低于未接种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接种过乙肝疫苗两对半全阴性百分率高于接种乙肝疫苗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生HBsAg携带率比成人自然感染率低,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加强学生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工作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
周素芹 《黑龙江医学》2014,38(10):1162-1163
目的探讨在乙肝诊断中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乙肝PreS1抗原及抗体的应用效果,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中的几种常见模式为样本,对它们采取酶联免疫法进行乙肝PreS1抗原和抗体的检测。结果大三阳患者,乙肝PreS1抗原阴性比例为11%,阳性比例则达到了89%;在小三阳患者中,PreS1抗原阳性患者占的比例为7%,同时在表面抗原以及核心抗体阳性中,所占比例大约14%,而在单纯表面抗原阳性样本里面所占比例约为5%。乙肝病毒的PreS1抗原与HBsAg,HBeAg和HBcAb具有相关性。结论 PreS1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可以作为乙肝的两对半检查的相关补充检查,可以在了解以及尽早发现存在乙肝感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林社润 《吉林医学》2013,34(18):3610-3611
目的:探讨研究3~6岁儿童的乙型肝炎(乙肝)免疫效果,为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给予参考和借鉴。方法:对3~6岁儿童728例进行乙肝血清学检查,所有儿童均采集空腹肘静脉血3 ml,并检查乙肝两对半,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结果:728例儿童中有4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为阳性HBsAg,其余均为阴性。抗HBs阳性424例,抗HBc阳性15例。不同性别儿童的乙肝免疫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血清乙肝免疫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6岁儿童的乙肝免疫效果较好,但是仍有部分儿童需要加强对乙肝疫苗的注射以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检测乙肝少见、罕见结果模式时出现假阴性结果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间,用TRFIA法进行两对半定量检测时出现的少见、罕见和可疑的阳性结果模式样本,同时采用胶体金法对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e抗原进行检测,并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对上述样本进行两对半定量检测。结果在73例少见和可疑的阳性结果模式中,3+5:14例,2+3+5:8例,1+2+5:17例,1+2+4:9例,1+2:6例,高浓度的4+5:19例,其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有32例,乙肝e抗原阳性有22例;胶体金法检测结果:乙肝表面抗原阳性26例,乙肝e抗原阳性21例,并检出2例TRFIA法乙肝表面抗原结果为阴性的样本,但对低浓度的7例乙肝表面抗原和2例乙肝e抗原检测不出;而用CLIA法检测该73例两对半,模式中三个抗体的结果与TRFIA法并无太大的差异,但乙肝表面抗原检出38例(P0.05),乙肝e抗原检出24例(P0.05)。结论乙肝病毒变异等因素可致TRFIA法出现假阴性,胶体金法可起到一定的排查作用,但对低浓度的抗原或抗体有漏检;可用CLIA法对可疑样本进行定量复核,以利于临床的诊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枣庄市献血者的核酸检测情况,为以后更好的开展核酸检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ALT检测合格及酶联免疫法检测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阴性的献血者标本9901例,进行HBV-DNA、HCV-RNA和HIV-RNA的联合混样检测,对混样阳性的标本再进行拆分检测。并对拆分乙肝HBV-DNA阳性的样本进行乙肝两对半血清学的酶联免疫检测。结果共完成9901例标本的核酸混样检测,拆分阳性的标本7例,阳性率为0.071%(7/9901)。HBcAb阳性或HBcAb阳性伴HBsAb强弱阳性占71.40%(5/7),而HCV-RNA、HIV-RNA均阴性。对7例HBV-DNA阳性的标本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显示:HBcAb阳性2例(28.5%),HBcAb阳性伴HBsAb强弱阳性3例(42.9%),HBsAg弱阳性伴HBsAb阳性1例(14.3%),两对半结果全部阴性1例(14.3%)。结论常规检测后的献血者依然有传染性的可能,核酸检测可有效降低传染性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明  王金山 《吉林医学》2010,(27):4766-476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演变成肝硬化过程中血清乙肝病毒(HBV)标志物发生的变化及表达模式。方法:采用回顾总结法用反向被动间接血凝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正常人,慢性乙肝及肝硬化三组不同人群进行乙肝系列(两对半)的检测。检测乙肝表面抗原,以红细胞溶血最高稀释倍数报告滴度。为下文表述方便,将乙肝检测项目依次排序①:乙肝表面抗原(HBsAg);②乙肝表面抗体(抗-HBs);③乙肝e抗原(HBeAg);④乙肝e抗体;⑤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并以出现阳性结果的项目序号作为该模式的代码。结果:从127例肝硬化患者血清检测中发现HBsAg阳性达109例,占全部病例的85.8%。其中HBsAg低滴度(1:16以下)70例,占全部病例的55%,"145"模式62例,占全部病例的48.8%。结论:结果表明,由HBV感染导致的慢性乙肝与肝硬化发病呈正相关,同时在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以HBsAg低水平和"145"模式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乙肝检测的检测策略。方法:从日常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标本中选取1100例血清标本,其中包括1000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样本,100例五项标志物全阴性样本。用胶体金法(GIA)乙肝五项检测卡与酶连免疫法(EIA)分别进行检测。结果:100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样本,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均为阴性;另外1000例酶连免疫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项阳性率为96%,漏检率为4%。胶体金乙肝五项检测卡中表面抗原项阳性率为88%,且所有阳性标本均为酶联免疫检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样本。漏检样本均有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或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中的1项或2项阳性表现。结论:酶联免疫法敏感性大于胶体金方法,胶体金法特异性很好但敏感性不足。但由于乙肝五项卡中的核心抗体或e-抗体在8%(96%减88%)的差值中可有阳性表现,可作为进一步复查的警示。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山西省长治医学院在校学生乙肝感染情况。方法:随机抽取长治医学院在校学生152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乙肝五项标志物,包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结果:五项指标全阴性者占总数的45.39%;单项HBsAg阳性者占1.32%;单项HBsAb阳性者占42.76%;HBsAb和HBeAb阳性者占43.42%;HBsAb和HBcAb阳性者占52.63%;HBsAb、HBeAb和HBcAb三者同时阳性者占53.29%。结论:从结果中可看到被调查的学生中有近50%的人对乙型肝炎病毒无抵抗力,说明在学生中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我丈夫是一个乙肝病毒携带者,因此,医生建议我注射乙肝疫苗。我按规定打了三针后检查了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两对半),结果均为阴性,后来,我又打了两针加强,可再次检查两对半仍为阴性。请问,我为啥没有乙肝表面抗体?现在是否还需要继续注射乙肝疫苗?南京王楠王楠读者:乙肝疫苗接种对象是乙肝表面抗原(H BsAg)阳性者及其家庭成员,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医务人员,多次接受输血和血制品的病人,以及H BsAg和乙肝e抗原(H BeAg)同时阳性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显然,你属于接种对象。研究证明,若能按要求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预防85%~95%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广西宜州市及周边地区对乙型肝炎病毒早期感染情况,对2009年1-12月到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门诊,住院及健康体检人员共19001人进行乙型肝炎定量两对半检验,发现了具有强传染性的早期感染(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阴性,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乙型肝炎e抗体阴性,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阴性,抗-HBclgH阳性高滴度,HBV-DNA阳性)占2.92%,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