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检测脑脊液tau、Aβ1-4 0 、Aβ1-4 2 (4 3 ) (以下简称Aβ1-4 2 )蛋白水平及其在阿尔茨海默病 (AD)诊断方面的意义。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 ,共检测了 2 2例AD、15例脑血管性痴呆 (VD)和 30例非痴呆对照(NC)脑脊液中的上述 3种蛋白 ;用简单智能量表 (MMSE)、哈金斯基缺血量表 (HI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CT和美国神经病、语言障碍和卒中 -阿尔茨海默病和相关疾病学会标准 (NINCDS -ADRDA)等判断受测者的认知情况 ,并作为临床分组诊断的依据。结果 AD、VD及NC组脑脊液tau、Aβ1-4 2 蛋白和Aβ1-4 0 /Aβ1-4 2 比值 (简称Aβ比 )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1或 0 .0 5 ) ,Aβ1-4 0 在各痴呆组与NC组之间变化不显著 (P >0 .0 5 )。结论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可以在ng/L水平上检测人脑脊液tau和Aβ蛋白 ;在AD、VD及非痴呆老年人之间 ,脑脊液tau、Aβ1-4 2 蛋白存在明显的浓度梯度 ;检测老年期痴呆者脑脊液tau、Aβ1-4 2 蛋白和Aβ比可以作为生前诊断AD的一个有参考价值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disease ,AD)脑脊液淀粉样蛋白Aβ1 - 42 的含量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 30例AD ,非AD痴呆患者 2 5例和对照组 2 1例患者脑脊液中Aβ1 - 42 的浓度。结果 :AD患者脑脊液中Aβ1 - 42 水平明显低于非AD痴呆和对照组。结论 :Aβ1 - 42 在A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脑脊液Aβ1 - 42 值对AD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AIDS痴呆综合征(AD C)可以并发阿尔茨海默病(AD)。因为AD的发病和风险与CSF的β淀粉样蛋白(1-42)(Aβ42)、总tau(t-tau)、磷酸化tau(p-tau)水平有关,因此对ADC、A D和对照者的上述指标进行检测。AD C患者CSF的Aβ42明显降低,而t-tau和p-tau的浓度升高,与A D患者相似,结果表明AD  相似文献   

4.
淀粉样蛋白Aβ1—42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脑脊液淀粉样蛋白Aβ1-42的含量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AD,非AD痴呆患者25例和对照组21例患者脑脊液中Aβ1-42的浓度。结果:AD患者脑脊液中Aβ1-42水平明显低于非AD痴呆和对照组。结论:Aβ1-42在A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脑脊液Aβ1-42值对AD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两种主要成分Aβl-40和Aβ1—42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er's Disease,AD)脑脊液中的变化,并探讨其对AD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敏感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4例AD患脑脊液中Aβ的浓度,并与30例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s,NC)脑脊液中的相应成分进行对比。结果:①AD患脑脊液中Aβ1—42浓度低于正常对照组,而Aβl-40/Aβl—42比值高于对照组;②以脑脊液中Aβ比值及Aβl—42浓度检测诊断AD的敏感性分别为54.51%、90.00%,特异性为84.25%、84.38%。结论:临床上同时检测脑脊液中Aβl—42浓度及Aβ比值可作为早期诊断AD的辅助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簇集蛋白、转甲状腺素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20年3月西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D患者80例为AD组,根据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分为轻度亚组(n=33)、中度亚组(n=26)和重度亚组(n=21),并于同一时期随机选取40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作为VD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簇集蛋白、转甲状腺素蛋白、β淀粉样蛋白40(Aβ40)和Aβ42水平。采用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血清簇集蛋白、转甲状腺素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其对AD的诊断效能。结果血清簇集蛋白水平比较,AD组>VD组>健康对照组(F/P=76.068/0.000),血清转甲状腺素蛋白水平比较,AD组0.05)。AD患者随病情程度加重血清簇集蛋白水平逐渐升高(F/P=126.346/0.000),血清转甲状腺素蛋白、Aβ42水平及Aβ42/Aβ40比值逐渐降低(F/P=627.128/0.000、56.179/0.000、20.726/0.000)。AD患者血清簇集蛋白与Aβ42、Aβ42/Aβ40比值、MMSE评分呈负相关(r=-0.811、-0.795、-0.762,P<0.05),血清转甲状腺素蛋白与Aβ42、Aβ42/Aβ40比值、MMSE评分呈正相关(r=0.783、0.751、0.718,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簇集蛋白、转甲状腺素蛋白诊断AD的AUC为0.812、0.791,截断值为103.28 mg/L、382.67 mg/L,敏感度为0.81、0.78,特异度为0.73、0.72;二者联合诊断AD的AUC为0.916,大于单一指标检测(Z=3.198,P<0.0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9、0.80。结论AD患者血清簇集蛋白表达上调,转甲状腺素蛋白水平表达下调,2指标均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早期联合检测对辅助临床诊断AD及评估病情严重性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痴呆与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Tau蛋白(神经元微管相关蛋白)含量之间的关系,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临床诊断提供生化依据.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式ELISA技术,对AD组15例、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组15例、神经系统疾病(Neurologic disease, ND)组20例及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 NC)组20例CSF-Tau蛋白含量进行检测,并作比较分析.结果:AD组CSF-Tau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各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AD三个不同临床阶段间及CSF蛋白总量正常组与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以CSF蛋白总量为因素作直线相关性分析,ND组r=0.16(P>0.05),无相关性;以年龄因素作直线相关性分析,NC组r=0.53(P<0.05),具有正相关性.结论:CSF-Tau蛋白含量检测对AD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脊液tau蛋白和血清载脂蛋白E对痴呆的诊断价值。方法  2 6例Alzheimer病痴呆(Alzheimer′sdisease,AD)患者 ,2 4例血管性痴呆 (cerebrovasculardementiaVD)患者和 30例年龄相当无神经系统疾病者 (normalcontrol,NC) ,分别检测其脑脊液中tau (CSFtau)蛋白水平和载脂蛋白E (ApoE)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3组被检者脑脊液中tau蛋白含量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VD组和NC组tau蛋白含量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3组被检者ApoE基因型构成比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AD和VD组的ApoE 2 / 4、ApoE 3/ 4与NC组的比较 ,其构成比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而AD和VD组ApoE 2 / 4 ,ApoE3/ 4构成比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3组被检者ApoE等位基因E4频率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CSF中的tau蛋白含量和血清ApoE 4频率及ApoE 3/ 4、ApoE 2 / 4基因型的检测有助于痴呆的早期诊断 ,而tau蛋白含量对诊断AD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脊液tau蛋白和磷酸化tau(p-tau)蛋白检测在阿尔茨海默病(A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9医院和佳木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AD患者(AD组)、血管性痴呆患者(VD组)及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各50例为研究对象,检测并分析患者脑脊液tau蛋白和p-tau蛋白的含量。结果 AD组患者脑脊液p-tau蛋白含量为(190.3±83.1)pg/mL,显著高于VD组患者的(73.4±36.2)pg/mL和非神经系统疾病组的(55.4±35.2)pg/mL(P〈0.05);VD组患者脑脊液中p-tau蛋白含量与非神经系统疾病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tau蛋白含量≥370pg/mL为AD诊断标准时,灵敏度、特异度、检验可靠性和与VD患者鉴别率分别为89.6%、78.8%、82.4%和66.8%;以p-tau蛋白含量≥120pg/mL为AD诊断标准时,灵敏度、特异度、检验可靠性和与VD患者鉴别率分别为93.5%、89.9%、91.7%和82.6%。结论脑脊液p-tau蛋白可作为临床鉴别诊断AD患者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全身麻醉方式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术后Aβ和Tau蛋白的影响,为临床AD手术患者麻醉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78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AD手术患者.患者随机双盲分成丙泊酚组(P组)和七氟醚组(S组),每组各39例.P组采用丙泊酚2.0~2.5 mg/kg、瑞芬太尼1~2 μ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 mg/kg静脉麻醉诱导,丙泊酚4~6 mg/(kg·h)及瑞芬太尼0.2~0.3 μg/(kg·min)静脉输注维持麻醉;S组采用8%七氟醚、新鲜气体流量5 L/min吸入,瑞芬太尼1~2 μ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 mg/kg静脉注射诱导,瑞芬太尼0.2~0.3 μg/(kg·min)静脉输注及2%~3%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分别在患者麻醉开始前(T1)、术后4 h(T2)、24 h(T3)于L3-4位置抽取脑脊液2 mL.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脑脊液中Aβ40、Aβ42和Tau蛋白含量.结果 S组与P组比较,显著增加术后T2、T3时间点脑脊液中Aβ40、Aβ42蛋白含量(P<0.05);显著增加术后T3时间点脑脊液中Tau蛋白含量(P<0.05).结论 丙泊酚麻醉相比七氟醚麻醉,不增加术后Aβ和Tau蛋白的量,对于AD手术患者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1.
苯对小鼠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苯吸入染毒对小鼠脂质过氧化物有关酶活性影响,为寻找早期监测指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静式吸入染毒法,浓度取1/8LC50-1/128LC50,分为3组,另设不染毒对照组,研究不同浓度,不同时间洒苯对脂质过氧货物及有关酶的影响。染毒30d,每天2h。染毒结束后取血作白细胞计数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过氧化物酶(GSH-PX)的测定。统计采用F检验及q检验。结果:血白  相似文献   

12.
成都市城市居民跟骨超声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伟  吴桐  张勤  王汝莲  蒲琳 《四川医学》2007,28(6):599-601
目的了解成都市城区正常人群跟骨超声随年龄的变化,以及体重指数、绝经等对骨强度的影响。方法用定量超声仪对749例20岁及以上的不同年龄段人群行跟骨振幅的超声衰减(BUA)及超声声速(SOS)等参数的测定。结果女性峰值骨量跟骨振幅超声衰减(BUA)出现在40~49岁,超声声速(SOS)出现在20~29岁,而男性峰值骨量跟骨振幅超声衰减(BUA)、超声声速(SOS)出现在30~39岁,各年龄组男性的BUA、SOS均高于女性:BUA、SOS在绝经后妇女明显低于绝经前妇女,正常体重和超重组跟骨超声参数均高于低体重组。结论跟骨超声指标随年龄而变化;BMI高者可延缓骨强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3.
血栓栓塞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研究具有优势的抗栓药物是当代医学的重点和热点之一。蛇毒中存在3类具有抗栓作用的蛋白酶,分别为蛇毒类凝血酶、纤维蛋白(原)溶解酶、纤溶酶原激活剂。对这3类抗血栓蛋白酶进行了综述,分别介绍了各类酶的分布、结构、生化性质以及作用机制,并结合其性质及机制分析在抗栓方面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另外,还介绍了蛇毒类抗血栓蛋白酶的研究现状,临床应用情况,以及临床常用的一些成熟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粉防己碱(Tet)及5-溴粉防己碱(BrTet)在大鼠体内的代谢物。方法大鼠分别ivTet及BrTet(20mg/kg)后采集尿液、粪便、胆汁和肝脏,用电喷雾离子阱多级质谱法(LC/MSn)对Tet及BrTet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结果大鼠ivTet后,在体内可测到2个单去甲基、1个双去甲基、2个单羟化代谢物和2个氮氧化物;大鼠iv BrTet后,在体内可测到3个单去甲基、2个双去甲基、2个单羟化代谢物和2个氮氧化物,还测到脱溴代谢物(Tet)和进一步脱甲基代谢物,另外还测到4个相代谢物,分别是BrTet双去甲基硫酸结合物,单去甲基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单羟化硫酸结合物和单羟化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结论Tet和BrTet在大鼠体内广泛代谢,二者具有相似的代谢途径,其代谢物的结构有待于进一步分析后确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的角度,探讨三七皂甙(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在急性肝功能衰竭(AHF)修复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00只(SPF级,江西省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提供),体重180~200g,适应性喂养1周,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n=30),模型组(n=100),三七皂甙组(PNS组,n=70)。模型组和PNS组采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法建立AHF模型,分别在造模后1、3、7、10和14d5个时间点开腹,采取肝组织行免疫组化检查Cx32、切开标记荧光染料传输(IL/DT)查GJIC功能。结果动物在造模后立即出现精神萎靡、活动及摄食减少、嗜睡,严重者有全身多脏器出血、昏迷甚至死亡。PNS组与模型组的病死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Cx32的免疫组化显示,造模初期PNS组的Cx32分布及数量与模型组相似,随着时间的推移,数量呈进行性增加的趋势。荧光染料传输发现,模型组的染料传输能力在造模后比对照组明显减低(P〈0.01),并在第3天达到最低程度,此后虽逐渐恢复,但到第14天与对照组间差异仍有极显著性(P〈0.01);PNS组的染料传输在造模后第1天比对照组明显减低(P〈0.01),程度与模型组相仿(P〉0.05),但与模型组不同的是PNS组在第3天由荧光染料传输所反映的GJIC功能已经开始恢复,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到第14天恢复正常,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NS可以上调AHF大鼠肝细胞间的CX/GJIC,从而加快损伤中后期肝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促进肝脏细胞的增生及肝组织结构的重建。  相似文献   

16.
应用微量凝集试验(MAT)对云南省耿马、盈江及华坪三个县的健康职业人群进行嗜肺军团菌三个型(LP1,LP3,LP6)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三个县的健康职业人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嗜肺军团菌感染,其中以LP6型抗体阳性率最高,其次为LP3型及LP1型。不同性别(t=0.0357,P>0.05)和职业组(X2=10.37,P>0.01)间无显著性差异,而不同年龄组间却有显著性差异(X2=15.73,P<0.01),以20岁以下年龄组抗体阳性率高。此外,职业人群感染与从业时间长短关系不大。据报道及本次对盈江县家畜所作调查,说明三个县LP1,LP3,LP6型的贮存宿主为多宿主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疆和田地区不同民族同年龄段老年居民血清钙(Ca)、磷(P)、镁(Mg)、铁(Fe)、转铁蛋白(TRF)、碱性磷酸酶(AKP)等生化指标的差异。方法:对186例60~79岁维吾尔族(维族)和汉族老年人血清Ca、P、Mg、Fe等水平进行了测定,比较两民族间各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汉族血清Ca、P、Mg、Fe水平明显高于维族(P<0.01~0.001),两民族血清TRF、AK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女性血清Ca、P、Mg、Fe水平明显高于维族(P<0.05~0.001),汉族男性血清P、Fe水平明显高于维族,AKP水平明显低于维族(P<0.05~0.001);汉族女性血清P、Mg、AKP、TRF水平明显高于男性(P<0.05~0.001),维族男性血清Fe水平明显高于女性(P<0.05)。结论:新疆和田地区同年龄段维族和汉族老年居民血清Ca、P、Mg、Fe生化指标的差异可能和两民族居民不同生活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18.
对1593例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妇科疾患者进行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检测。结果衣原体83例,解脲脲原体742例,人型支原体76例,淋球菌200例,共1101例,占被检人数的69.1%。其中,两种及两种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192例,占感染病例中的17.4%。结果表明:4种病原体在女性患者中的感染率相当高,应引起极大关注,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传播。  相似文献   

19.
磁分离酶联免疫测定男性生殖激素方法性能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磁分离酶联免疫测定(MAIA)法测定男性生殖激素的方法学性能作临床和实验室评价。方法:将本法与放射免疫测定(RIA)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MAIA法测定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和催乳素(PRL)的线性分别为0-150IU/L、0-200IU/L、0.5-55ng/L、0-250ng/L;最小检测量分别为0.3mIU/ml、0.25mIU/ml、4μIU/ml、4μIU/ml;批内CV<4%,批间CV<8%,平均回收率偏差<5%,互感率<3%;与RIA法比较,两法相关系数分别为0.9826、0.8550、0.8512、0.9831。临床质控观察60d,质控稳定;成年健康男性(n=95)血清FSH、LH、T、PRL的参考范围分别为:0.25-10.18IU/L、0.33-8.95IU/L、0.54-11.11ng/L和8.77-33.43ng/L。结论:用MAIA法测定男性生殖激素,方法灵敏,结果可靠,先例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20.
王广发  熊莺  刘伟忠 《热带医学杂志》2006,6(2):185-187,180
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血清中卡马西平体积百分比的比较研究。方法收集广州市精神病医院服用CBZ的21例癫痫患者血样。用本实验室已经建立的HPLC法和FPIA法分别检测卡马西平对照品的甲醇溶液、卡马西平对照品标准血清、患者血清中卡马西平体积百分比,采用配对t检验考察两种方法分别测定卡马西平对照品的甲醇溶液、卡马西平对照品标准血清、患者血清中卡马西平体积百分比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HPLC法与FPIA法检测卡马西平对照品甲醇溶液、卡马西平对照品标准血清中卡马西平体积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009、0.767,P值分别为0.325、0.452);检测患者血清中卡马西平血药体积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t=4.919,P<0.05),FPI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卡马西平血药体积百分比较HPLC法偏高。结论FPI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卡马西平血药体积百分比过程中,CBZ的活性代谢产物环氧化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10,11-epoxide,CBZ-E)可能对FPIA法测定CBZ有干扰,导致结果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