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重组结核分枝杆菌11 kDa蛋白(重组11 kDa蛋白)皮肤试验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两种检测方法,探讨更适合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的筛查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9月北京市大兴区某大学新生共461名,进行重组11 kDa蛋白和PPD的同体双臂皮肤试验,分别于不同前臂皮内注射0.1 mL重组11 kDa蛋白(10μg/L)和0.1 mL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50 U/mL),观察注射后72 h后皮肤反应。于皮肤试验前采集461名志愿者的静脉血,进行体外γ干扰素释放试验(T-SPOT.TB)检测,采用T-SPOT.TB试剂盒进行。比较重组11 kDa蛋白皮肤试验、结核菌素PPD皮肤试验的差异性。结果以注射72 h后的硬结反应进行统计,2种检测结果显示男女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组11 kDa蛋白皮肤试验中阳性反应者为17名,阳性率为3.68%;PPD皮肤试验中强阳性反应者为8名,强阳性率为1.74%。以T-SPOT检测结果为标准,重组11 kDa蛋白皮肤试验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39.53%,100.00%,94.36%;PPD皮肤试验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16.28%,99.76%,91.97%。结论重组11 kDa蛋白皮肤试验灵敏度高,与体外T-SPOT.TB检测结果一致且简便易行,有望成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新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PPD皮试观察结果规范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主题为"提高PPD皮试观察结果的规范性",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分析、总结我院门诊对PPD皮试患者不能规范性判断结果的原因、找出对策。结果通过运用PDCA循环法,我院门诊患者PPD皮试后不能得到规范性判断的缺失率,由实施前的23.2%下降至实施后的2.3%。结论运用PDCA方法不仅能提高PPD皮试观察结果规范性,而且能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有利于护患双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梁丽娟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3014-3014
目的:探讨肺疾病患者年龄对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皮肤试验(PPD)结果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2例肺疾病患者行PPD检测,每隔12h检测一次,以硬结的横径值为判断高峰期的标准。耆宣累:随着年龄的增长,48h后出现高峰值者越来越多,老年组PPD试验结果与中年组、青年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注意肺疾病患者年龄对PPD试验结果的影响能提高结核病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旺苍县中小学生结核菌的感染情况以及卡介苗接种情况,为中小学结核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县78所中小学校56154名学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72小时后观察结果,皮肤硬结≥5mm为阳性,≥20mm或局部有水疱、坏死、淋巴管炎均为强阳性.结果全县中小学生PPD试验阳性为650名,其中强阳性355名,阳性率为1.157%(650/56154),强阳性率为0.632%(355/56154);区域组、性别组的PPD阳性率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1);不同年级组的PPD阳性率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高中生、初中生PPD阳性率高于小学生;区域组、年级组的PPD强阳性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农村学校PPD强阳性率高于城市学校,高中生、初中生PPD强阳性率高于小学生;但不同性别学生的PPD强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PPD试验是发现结核病的重要方法,根据PPD试验结果采取不同措施,可有效控制结核病在学校的传播与流行.  相似文献   

5.
PPD试验是监测人群结核菌感染状况及群体免疫水平的一个指标。为全面掌握目前企业工人结核病的群体免疫水平,制定工人结核病的防治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我站于2000年5~6月抽取3家市属厂矿企业513名青壮年工人进行PPD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及方法1.1 对象 随机抽取3家市属厂矿企业在册青壮年工人为试验对象。共调查53人,年龄19~55岁之间,其中:19~29岁组229人,30~39岁组183人;40~55岁组101人,平均32.33岁。  相似文献   

6.
姜蔚 《海军医学杂志》2005,26(3):222-223
目的:观察卡介苗接种后PPD反应,了解PPD试验未阳转儿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出生1周内初次接种BCG,并于接种后3个月在儿保门诊复查时再次进行PPD试验,结果阳转率为78.46%.随机选择109例(PPD阴性者74例为观察组,PPD阳转者35例为对照组,两组间性别、胎龄及喂养方式均无显著性差异),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并判断二者是否有相关性.对于未阳转儿给予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观察其阳转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后PPD阳转率增至91.12%.结论:BCG接种后PPD试验未阳转与婴儿细胞免疫低下有一定的关系,免疫刺激疗法可提高PPD阳转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监测人群结核情况,减少结核病的发生和发展。方法 用PPD皮内试验监测对象,阴性者补种卡介苗,强阳性者进一步胸透、拍片、查痰,并给予雷米封预防性服药及追踪观察。结果 1998-2000年3246名监测对象,仅1人患结核病,比1995-1997年7人患结核病有大幅度下降。结论 用PPD皮内试验法监测结核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常规人型—PPD,BCG—PPD,PHA三联皮肤试验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97例门诊和住院病人进行常规人型-PPD、BCG-PPD、PHA三联皮肤试验。结果表,患病人群中PPD强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高峰年龄30~50岁,患病人群平均PPD强阳性率为26.07%~31.09%;PHA阳性率为79.58%;临床疑诊结核病、购膜炎、消化道疾患等PPD阳性率较高;12岁以下小儿一般阳性率显著低于全国卡介苗保护率平均水平。常规PPD检测不仅对结核病早期诊断、细胞免疫功能评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评价卡介苗接种效果、及时发现漏种病例、提高整体免疫水平方面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泰州市3所麻风病院村内麻风病休养员生存现状分析,为进一步加强对麻风这一弱势群体的关爱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麻风病治愈存活者随访报告卡”和“江苏省麻风院村内治愈存活者个人信息复核表”,对历史登记在册的泰州市辖区内3所麻风病院村内所有麻风休养员进行逐一调查,填写调查问卷,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所有患者畸残情况和残疾证等拍照取证。结果 2017年,泰州市辖区内3所麻风病院村内共有麻风病休养员270例,其中男性203例,女性67例,性别比3.03∶1;最小的54岁,最大的97岁,平均(73.86±6.82)岁;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分别占55.56%、40.37%;有259例(95.93%)存在不同程度的畸残,其中双手都是爪形手的最多,其次是小腿截肢,平均每位麻风休养员有2.58个部位存在可见性畸残。270名休养员中拥有残疾证的156人(57.78%),享受低保或五保的共159人,其中低保109人(40.37%),五保50人(18.52%);康复需求量最大的是防护鞋(78.82%),其次是轮椅(69.26%),安装假肢(36.06%),拐杖(18.22%)。结论 麻风这一弱势群体,应从生活救助、畸残康复、消除歧视等方面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关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6):85-88+92
目的探讨TB-IGRA联合其他几种检测方法在结核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8月我院门诊收治的795例患者,根据病情分为结核组和非结核组,均行痰涂片、痰培养、PPD皮试、γ-干扰素释放酶联免疫法(TB-IGRA)、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检测。统计并分析痰涂片、痰菌培养、PPD试验、TB-IGRA、IgG/IgM的开展情况、灵敏度、特异性、约登指数;分析TB-IGRA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比较TB-IGRA检测分别与PPD试验、IgG/IgM抗体并、串联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痰菌培养、TB-IGRA检测的开展数量最多,PPD试验开展数量最少(P0.05),以临床判定结果为金标准,行灵敏度、特异性、约登指数比较,痰菌阳性检出率最低,仅检出5例。痰涂片、痰菌培养的灵敏度低于PPD试验,但特异度高于PPD试验,TB-IGRA检测和IgG/IgM抗体检测的灵敏度高于PPD试验(P0.05),选择灰区范围在8.32~19.10之间的样本46例,统计分析得到TB-IGRA检测灰区范围内样本的灵敏度、特异性分为23.08%、54.55%。TB-IGRA分别与PPD试验或IgG/IgM抗体检测行并、串联分析,可显著提高检查结果的灵敏度。结论 TB-IGRA检测方法用于区域性结核筛查,灵敏度和特异性高。对于灰区样本,联合PPD试验、IgG/IgM抗体检测有助于提高检测灵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