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齐莹莹  杜英  李倩如  陈惠萍  徐虹  周云  董子明 《重庆医学》2012,41(4):355-356,359,361,417
目的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对人脐血单个核细胞(UBMCs)向树突状细胞(DC)分化的影响,建立更便捷、更经济体外培养DC的方法。方法胶原酶消化分离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经鉴定和体外培养扩增后,使其平铺生长于Tran-swell板上室底部,将UBMCs接种到Transwell小室内,同时加入EC9706细胞冻融形成的蛋白质抗原,与HUVEC共培养,使UBMCs与HUVEC紧密接触并从Transwell板上室迁移到下室,收集Transwell板下室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下室细胞DC相关表面标志CD80、CD40、CD83、CD1a和MHC分子;通过MTT法检测肿瘤负载的UBDC诱导CTL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结果经HUVEC诱导并负载了肿瘤细胞抗原的DC CD80、CD40、CD83、CD1a和MHC-Ⅱ类分子表达增加,产生的细胞毒性T细胞(CTL)可特异性杀伤食管癌细胞EC9706;与细胞因子诱导DC活化的CTL对EC9706的杀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Transwell小室以人原代脐静脉内皮细胞诱导脐血单个核细胞分化的DC是可行的一种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 SCF、TPO、IL- 3、IL- 6、IL- 1细胞因子 ,从脐血单个核细胞定向诱导巨核细胞的形成。比较了 SCF+ TPO+ IL- 1、SCF+ TPO+ IL- 3、SCF+ TPO+ IL- 63种细胞因子组合对刺激巨核细胞生成的作用 ,经体外培养 8d后 ,CD41 + 细胞占培养物的比例分别达到 ( 5 .64± 0 .77) %、( 5 .73± 1 .2 4 ) %和 ( 2 0 .1± 2 .5 3) % ;每 1 0 4个细胞可形成巨核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 CFU- MK)为( 1 3.7± 5 .7)个、( 1 5 .0± 3.6)个和 ( 93.7± 1 6.0 )个。在 SCF+ TPO+ IL- 6体系中增加 IL- 6的浓度 ,可提高培养液中 CD41 + 细胞的纯度。当 IL- 6的浓度从 1 0μg/L增加到 5 0μg/L时 ,CD41 + 细胞的比例可从 ( 2 0 .1± 2 .5 3) %提高到 ( 2 6.81± 3.2 0 ) % ,但每 1 0 4个细胞形成 CFU- MK数目却从( 93.7± 1 6.0 )个减少到 ( 4 5± 8.6)个 ;这说明 IL- 6对巨核细胞的刺激主要作用在其发育的后期。采用 SCF+ TPO+ IL- 3+ IL - 6细胞因子组合 ,由 1× 1 0 6个单个核细胞培养一周后可诱导出 ( 1 .61±0 .5 8)× 1 0 5个 CD41 + 细胞 ,占培养物的比例可达到 ( 1 8.8± 1 .64) % ,每 1 0 4个细胞形成 CFU- MK数目可达到 ( 1 2 1 .8± 1 0 .3)个。这一结果为进一步体外大量扩增巨核细胞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从人脐血中定向诱导扩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方法及其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常规无菌采集新鲜脐血,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cord b lood mononuc learcells,CBMCs),加入细胞因子(GM-CSF IL-4 TNF-α)定向诱导培养并进行相应的表型鉴定.观察肿瘤抗原负载后诱导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生成和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结果从人脐血分离到的CBMCs经GM-CSF IL-4 TNF-α共同培养后,第7天镜下即可见典型形态的DCs,细胞表型检测见CD1 a 细胞比例增加到(20.8±1.62)%.DCs负载肿瘤抗原后能诱导产生肿瘤特异性淋巴细胞,并可特异性抑制YTMLC肿瘤细胞.结论经细胞因子组合可以从脐血中诱导出DCs,并可诱导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lymphocytes,CTLs)的产生,为进一步开展DCs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已成为治疗多种血液病、某些恶性实体肿瘤、部分遗传性疾病、重症免疫缺陷等疾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骨髓、外周血和脐血是造血干细胞的三大来源。但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受HLA匹配供者来源的限制,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又受到干细胞体外净化等问题的困扰,而脐血造血干细胞因其广泛的来源、较强的增殖分化能力及较弱的免疫原性而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5.
检测脐血单个核细胞中HBV-DNA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中HBV-DNA和血清中HBV-DNA对早期诊断宫内感染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和PCR方法测定40例HBsAg阳性的孕妇外周血、新生儿脐血血清及脐血单个核细胞中的HBV-DNA。结果:脐血单个核细胞中H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脐血清,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感染可能是HBV母婴传播的另一条重要途径;检测脐血单个核细胞中HBV-DNA对早期诊断HBV宫内感染将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集落刺激因子体外扩增脐血单个核细胞 (CBMC) ,研究集落刺激因子对CBMC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RPMI1 640培养液加入集落刺激因子IL - 3、SCF、GM -CSF及其组合 ,体外扩增CBMC ,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作为对照组。结果 :加入不同集落刺激因子体外培养CBMC与PBMC后 ,增殖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以加入IL - 3、SCF、GM -CSF组最为显著 ;CBMC的增殖活性与PBMC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结论 :集落刺激因子可在体外扩增CBMC ,IL - 3、SCF、GM -CSF之间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与PBMC相比 ,CBMC有更高的增殖潜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钙离子载体(CI)A23187诱导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生成树突状细胞(DCs),探索DCs扩增的新方法。方法:分离健康人PBMNCs,分别加入GM-CSF+IL-4,A23187。体外培养72 h后,于光镜、电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表面标志,MTT比色法检测其对同种异体T细胞的刺激增殖作用,ELISA法检测IL-12、IFN-γ的水平。结果:健康人PBMNCs在A23187的条件下培养72 h后,就可以看到典型的DCs形态,CD40、CD86、CD83分子的表达均明显增高,但CD1α分子的表达增高不明显。具有明显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IL-12、IFN-γ的水平比其他组明显增高。结论:健康人PBMNCs在钙离子载体A23187作用下能更有效地诱导生成成熟DCs。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中HBV-DNA和血清中HBV-DNA对早期诊断宫内感染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和PCR方法测定40例HBsAg阳性的孕妇外周血,新生儿脐血血清及脐血单个核细胞中的HBV-DNA。结果:脐血单个核细胞中H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脐血清,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感染可能是HBV母婴传播的另一条重要途径;检测脐血单个核细胞中HBV-DNA对早期诊断BV宫内感染将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9.
脐血单个核细胞分离方法的比较及形态学改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高效的脐血单个核细胞分离方法。方法:以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与羟乙基淀粉(HES)分离法进行对比.比较两种分离方法分离脐血所得的单个核细胞(MNC)细胞数,并观察两组单个核细胞不同培养时间下形态学变化。结果:两种分离方法在分离脐血MNC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其中以HES法效果较好,但HES法所得细胞培养后生长状态欠佳。结论:HES法是一种高效的脐血单个核细胞分离方法,但该法所得细胞的生长状态欠佳,需进一步实验证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SCT和MRI评价脐血单个核细胞治疗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对13例多份人脐血单个核细胞静脉移植治疗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细胞移植前后的SCT和MRI影像资料与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脐血单个核细胞静脉移植治疗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前后CT及MRI显示骨坏死区、骨髓水肿、股骨头变形、关节积液改变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脐血单个核细胞静脉移植治疗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可明显缩小股骨头缺血坏死区,缓解骨髓水肿,延缓或防止股骨头塌陷,改善患者疼痛,恢复髋关节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胎盘源问充质干细胞(PMSCs)对脐血单个核细胞(MNCs)体外生长的支持作用。方法将人胎盘组织经胶原酶消化、贴壁培养获得人PMSCs,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以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MNCs和传代后的PMSCs进行共培养,通过细胞计数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从人胎盘组织中成功分离和培养PMSCs,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型为CD29^+,CD44^+,CD105^+、CD106^+、CD166^+、CD34^-,CD45^-、HLA—DR^-。人PMSCs+脐血MNCs共培养组的细胞总数和CD45^+细胞数在各培养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培养第7天,CD45^+、CD14^+及CD19^+细胞数共培养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人PMSCs可以作为滋养层细胞有效支持脐血MNCs的体外生长。  相似文献   

12.
脐血单核细胞向破骨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脐血单核细胞向破骨细胞诱导分化的可行性研究。方法 分离脐血中单核细胞经1×10 -8mol/L 1,2 5 (OH) 2 D3 诱导培养,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组化染色和吸收陷窝观察技术分析细胞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acidphosphatase ,TRAP)表达和骨吸收活性。结果 脐血单核细胞在1,2 5 (OH) 2 D3 作用下分化加速,表现为长梭形和类圆形细胞的增多、增大,体外诱导培养13d ,有多核TRAP阳性细胞产生,但未表现出骨吸收功能。结论 脐血单核细胞经1,2 5 (OH) 2 D3 体外诱导培养后可表现骨细胞的早期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人脐静脉血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为内皮祖细胞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方法。方法选择脐静脉血,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单个核细胞,接种于预先包埋了人纤维连接蛋白的培养板,用加入生长因子VEGF165和bFGF的内皮细胞专用培养基EGM-2MV培养细胞,3d后,洗掉非贴壁细胞,换培养液继续培养至7d,收集贴壁细胞进行细胞分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细胞功能学鉴定,流式细胞术测定祖细胞和内皮细胞系标志,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生长状态。结果经过梯度密度离心和贴壁法选择的细胞能特异性吸附FITC标记的荆豆凝集素并内吞DiI-acLDL,祖细胞标志CD133及内皮细胞特异性抗原CD34、KDR检测,其阳性率分别为(27.05±2.94)%、(16.37±2.69)%和(56.67±7.29)%;体外培养的内皮祖细胞具有良好的细胞增殖活性。结论人脐静脉血中可以分离培养内皮祖细胞,为内皮祖细胞的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人脐带血细胞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可行性 ,无菌条件下采集正常人脐血 5 0~ 10 0mL置于加有抗凝剂的采血袋中 ,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培养 ,并加入细胞因子加以诱导分化 ,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显示 :脐血单个核细胞能在体外培养中增生分化和表达干细胞特异性抗原神经巢蛋白 (nestin) ,并最终分化为神经元样和神经胶质样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可见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和胶质原性纤维酸性蛋白 (GFAP)抗原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和表皮生长因子 (EGF)协同作用对脐血细胞的分化有促进作用。提示 :脐血单个核细胞具有增生和分化潜能 ,可分化为神经元样及神经胶质细胞样细胞 ,可以作为神经细胞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5.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肌源性诱导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MSC)体外的采集、培养和扩增 ,探讨MSC肌源性分化的条件和能力。方法选择杂种妊娠犬 11只 ,采集适量脐带血 ,常规分离后获得单核细胞 ,分别接种于不同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和体外传代扩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脐血MSC表面抗原的表达 ;5 -氮杂胞嘧啶核苷 (5 aza)诱导处理脐血MSC ,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及肌源性标记物的表达。结果犬脐血MSC在IMDM中生长良好 ,增殖迅速 ,每传一代细胞扩增 2 ~3倍 ,传至 7代后细胞可扩增 1.5× 10 2~2 .0× 10 3 倍 ;脐血中包含破骨细胞样和纤维母细胞样贴壁细胞 ,后者CD2 9和CD71表达阳性 ,CD11a、CD11b和CD34表达阴性 ;脐血MSC在 10μmol/L的 5 aza诱导 3周后体积延长 ,与邻近细胞形成连接 ,并表达肌节性肌动蛋白和结蛋白 ,与阳性对照结果相似。 结论脐血MSC是存在于脐血中的一类不同于造血干细胞的原始细胞 ,在体外可大量扩增 ,在诱导剂的作用下向肌源性定向分化  相似文献   

16.
沙培林诱导脐血树突状细胞的成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改进体外诱导脐血树突状细胞(DC)成熟的方案,为后期制备临床使用的抗肿瘤DC疫苗提供新的技术路线。方法 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并在含10%同源脐血浆、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的培养体系中诱导培养,部分加入肿瘤冻融抗原和/或沙培林(OK-432)冲击,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前后各组细胞表面抗原CD1a和CD83的表达情况。结果培养过程中,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呈现典型的DC形态。收集第9天各组DC,细胞表面均高度表达CD1a和CD83,与贴壁分离的CBMC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肿瘤冻融抗原冲击后,DC表面CD1a和CD83的表达上调,沙培林进一步刺激后,CD1a和CD83表达率显著升高。结论 诱导脐带血来源的前体细胞分化为未成熟DC的途径相对简便;沙培林能促进肿瘤冻融抗原冲击后的脐血DC进一步成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脐血CD34 细胞体外分离、纯化、诱导扩增和分化为内皮细胞的可行性,并检测其表型。方法采集新鲜脐血经抗凝处理及无菌包装,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得单个核细胞,磁珠分选方法(MACS)分离出CD34 单个核细胞,M-199培养基中诱导分化,细胞形态学观察CD34 和CD34-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内皮细胞CD31表型,免疫组化验证蛋白水平表达。结果细胞形态学观察发现,刚分离的CD34 和CD34-单个核细胞呈圆形,形态小。CD34 细胞培养3d后有明显集落形成,7d后呈梭行细胞,出现典型线样排列结构。经诱导培养后,内皮细胞表型CD31阳性率为(70.03±10.27)%。免疫组化染色证实了内皮特异性成分ecNOS和flk-1/KDR蛋白水平的表达。而CD34-细胞单独培养,少部分细胞贴壁,呈现出不规则形态。结论MACS法分离脐血CD34 细胞,体外诱导扩增和分化后贴壁细胞具有内皮细胞形态,通过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化验证了贴壁细胞中大部分细胞具有内皮系标志物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