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食管壁及管周病变与食管平滑肌瘤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于1994—2002年共收治食管壁或食管周围良性病变压迫食管引起吞咽症状的患者39例,其中12例非食管平滑肌瘤患者中有8例在术前误诊为食管平滑肌瘤,误诊率为20.51%。回顾我院被误诊为食管平滑肌瘤的食管壁及食管周围疾病病人的临床资料,为鉴别诊断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锡彬  吴若彬 《广东医学》1995,16(8):520-522
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和治疗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胸外科(510080)张锡彬,吴若彬,张镜方,蔡增欣食管良性肿瘤为临床罕见疾病,约占食管所有肿瘤的0.5%~0.8%。在食管良性肿瘤中,以平滑肌瘤最为多见,约占70%~80%。我院自1960~1994年经手术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食管平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52例食道粘膜下隆起进行超声内镜检查,并与手术病理进行比较.结果 44例食管平滑肌瘤声像图特征为粘膜肌层或固有肌层低回声结构;44例病检提示平滑肌瘤43例,超声内镜检查准确率为97.7%.结论超声内镜在食道平滑肌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5.
通过49例食管平滑肌瘤的手术治疗,分析了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症状、好发部位、X线检查特点及手术方法。作者提出食管平滑肌瘤的综合诊断方法,不同部位平滑肌瘤的手术途径、术式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廖嘉忠  书代林 《医学文选》2005,24(4):498-500
目的探讨内镜在食管平滑肌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均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资料、内镜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食管平滑肌瘤男性好发,多在中年以后发生。临床症状以吞咽困难或进食不畅感(54·8%)、上腹部疼痛或不适(45·2%)、胸骨后不适(31%)等多见。肿瘤多位于食管中下段。肿瘤形态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广基,表面光滑,质硬,活动度好;肿瘤直径多≤2cm。42例采用内镜下推项圈套法高频电切除治疗,成功率为95·2%,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例内镜下切除失败转外科手术。术后常规病理检查,确诊食管平滑肌瘤39例,内镜诊断符合率为92·9%。40例内镜下切除术后4周内镜复查创面均已愈合。结论食管平滑肌瘤早期临床表现多为非特异,内镜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内镜下推顶圈套法高频电切除直径≤2cm的食管平滑肌瘤安全、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7.
廖嘉忠  书代林 《微创医学》2005,24(4):498-500
目的探讨内镜在食管平滑肌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均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资料、内镜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食管平滑肌瘤男性好发,多在中年以后发生.临床症状以吞咽困难或进食不畅感(54.8%)、上腹部疼痛或不适(45.2%)、胸骨后不适(31%)等多见.肿瘤多位于食管中下段.肿瘤形态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广基,表面光滑,质硬,活动度好;肿瘤直径多≤2cm.42例采用内镜下推项圈套法高频电切除治疗,成功率为95.2%,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例内镜下切除失败转外科手术.术后常规病理检查,确诊食管平滑肌瘤39例,内镜诊断符合率为92.9%.40例内镜下切除术后4周内镜复查创面均已愈合.结论食管平滑肌瘤早期临床表现多为非特异,内镜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内镜下推顶圈套法高频电切除直径≤2 cm的食管平滑肌瘤安全、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8.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生殖器良性肿瘤,对妇女的身心健 康影响较大,本文对208例子宫肌瘤的患者进行了超声监测, 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208例患者年龄在26-60岁,其中30-55岁 占83%,资料来源为门诊患者以及组织体检的人群。 超声检查,所用仪器为SSD-1100型、SONOACE-8000  相似文献   

9.
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良彬  李法荫 《四川医学》1995,16(2):104-105
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与治疗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30042)李良彬,李法荫,林尚清,温剑虎,吴庆琛,秦治明我院自1963年8月至1993年8月共收治食管平滑肌瘤18例,其中无合并症者13例,有合并症者5例(食管裂孔疝和憩室2例;食管癌2例;上消化...  相似文献   

10.
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平滑肌瘤为一良性肿瘤,但因为其发病率低,且临床症状与食管癌相似,故对其诊断及治疗应予重视。本文报道16年间共17例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治经验。  相似文献   

11.
食管腔内超声在食管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经食管探头超声仪(TEEP)在食管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2例食管癌患者和11例食管粘膜下肿瘤患者术前均进行上消化道钡餐,纤维胃镜和TEEP等检查。其中7例食管癌患者和8例食管粘膜下肿瘤患者订前还予以CT扫描检查。所有切除的标本,包括淋巴结,均送病理检查,并将术前TEEP和CT检查情况与术中,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TEEP术前食管癌T、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1%(  相似文献   

12.
成人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依莲  王春红  孙松梅 《吉林医学》2010,31(13):1769-1771
目的:探讨成人肾上腺肿瘤性病变的CT特点,以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74例成人肾上腺肿瘤性病变的CT表现。结果:肾上腺良性肿瘤39例,其中肾上腺腺瘤18例,良性嗜铬细胞瘤3例,肾上腺囊肿7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3例,肾上腺髓脂瘤6例,肾上腺神经鞘瘤2例;恶性肿瘤35例,其中肾上腺皮质癌2例,肾上腺转移瘤31例,恶性嗜铬细胞瘤2例。结论:CT平扫及增强能较好地显示肾上腺肿瘤性病变的内部结构和影像学特点,反映病变的血供情况和病理特征,有助于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适应证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0年10月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食管平滑肌瘤患者38例,其中传统Musele-Sparing(MS)微创剖胸切口(Ⅰ组)手术13例,胸腔镜手术(VATS)(Ⅱ组)11例,内窥镜下肿瘤切除(Ⅲ组)14例。结果本组患者中,29例均手术顺利,其余第Ⅰ组中2例、第Ⅱ组4例、第Ⅲ组中3例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手术,中转开胸行肌瘤切除或扩大切口行病变段食管切除、食管胃吻合术。最终3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证实全部为平滑肌瘤,随访时间2~35(21±13)个月,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无复发。结论在微创治疗食管平滑肌瘤方面,三种手术方式各有相应的临床适应证,针对不同患者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CT对肾脏占位性病变定性诊断的误诊原因。方法63例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5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0例经随访证实。全部病例均行CT检查,评价CT对这些疾病的定性诊断价值。结果63例患者中,肾癌42例,肾孟癌3例,肾转移癌1例;肾囊肿7例,肾错构瘤5例,肾脓肿3例,肾血肿2例。CT对肾脏恶性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4.8%(39/46),其中肾癌误诊5例,肾盂癌误诊1例,肾脏转移瘤误诊1例。CT对肾脏良性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为76.5%(13/17),其中肾脓肿误诊2例,肾脏慢性血肿误诊2例。CT对肾脏占位性病变总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2.5%(52/63)。CT共误诊11例,误诊的原因有:病变体积较小误诊3例,CT表现不典型误诊4例,两者均有2例,过分强调CT征象,未密切结合病史误诊2例。结论CT可用于肾脏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病变体积较小,病变强化特征不典型、未密切结合病史是CT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张杰  任奎 《中原医刊》2011,(18):39-4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诊断肺栓塞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6例MSCTPA检查的肺栓塞患者分别行1.25mm层厚横断面及MPR重建,由两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记录显示清楚的叶、段、亚段及第5级肺动脉内有无栓子。结果右肺动脉干单发栓子1例,肺动脉干、叶、段多发栓子9例,肺动脉干、叶、段、亚段多发栓子4例,叶、段肺动脉多发栓子11例,叶、段、亚段肺动脉多发栓予4例,仅肺段动脉多发栓子2例,段、亚段肺动脉多发栓子3例,段、亚段、5级肺动脉多发栓子1例,仅亚段肺动脉多发栓子1例。结论16层螺旋CT明显地提高了肺小血管和血管内栓子的显示率,特别是对下肺动脉较粗亚段及第5级肺动脉栓子的显示更确切,但在诊断中应注意与原发性肺动脉肿瘤等其他疾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CT和MR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本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资料齐全的颅内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2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CT和MR表现。结果临床主要症状为头痛、恶心、偏瘫、肢体麻痹、视觉障碍等。肿瘤常常位于脑表面或近中线部位,CT扫描大多表现为等或稍高均匀密度肿块,T1WI呈略低或等信号,T2WI为低、等或略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为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多呈“类圆形”或“团块状”。所有病灶都有占住效应,水肿程度不一。结论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影像表现多样,但具有一定特征,CT、MR扫描有助于该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嗜铬细胞瘤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T对嗜铬细胞瘤定位与定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CT检查后经手术病理证实并有完整病史资料的患者42例,结果:起源于肾上腺者35例(双侧5例),异位7例,其中恶性6例,儿童4例,嗜铬细胞瘤的CT表现为肿块较大,密度均匀或不均匀的特点,可伴有囊变,坏死或出血,增强后肿瘤实质明显强化,而坏死,囊变区无强化或略有强化,CT对该病定位率95.2%,定性率90.5%,结论:CT是嗜铬细胞瘤定位和定性诊断最有效的影像学方法,并能对多发,异位及恶性肿瘤做出较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子束计算机断层(EB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均采用单层增强扫描(SSM)和血流扫描(FLOWSTUDY);三维重建采用表面阴影显示法(SSD),并与手术结果做了对照,其中7例有术后造影检查结果。结果150例EBCT扫描及三维重建均获得成功;399支搭桥血管中有318支显示通畅,通畅率为797%;其中,100支乳内动脉桥中87支通畅(占87%),296支大隐静脉桥中228支通畅(占77%),3支桡动脉桥全部通畅(100%)。7例患者EBCT结果显示12支桥有5支发生了阻塞,与其造影结果一致。结论EBCT是评价搭桥血管通畅与否的很有价值的无创方法,并有望取代常规心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平滑肌瘤的MRI特征。方法:观察2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子宫肌瘤的MRI特征。MRI检查采用GE0.5T超导成像系统,行横断面和矢状面T1、T2加权成像。结果:共发现病灶48个,病灶发现率为92.3%(手术发现52个),包括浆膜下型14个,壁间型31个及内膜下型3个。T1加权像呈中等或略低信号。T2加权像上瘤体信号强度介于子宫肌肉与骨骼之间。结论:MRI软组织对比度好,可三维成像,对子宫平滑肌瘤的定位、定性都富有特征性,是理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影像组学技术探讨磁共振脂肪抑制T2WI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中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于2015年4月至2019年9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术后常规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瘤患者,并于手术前行盆腔磁共振平扫检查。以7:3的分配比例随机分成训练组84例和验证组36例,训练组用于预测模型的建立,验证组用于预测模型的优化与验证。在脂肪抑制T2WI的图像上对感兴趣区(ROI)进行高通量数据采集、特征提取及降维,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以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UC)这4个参数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共提取出396个特征参数,筛选并纳入了6个鉴别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参数。在训练组中,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预测模型对鉴别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AUC值为0.861,敏感度为84.1%(37/44),特异度为82.5%(33/40),模型准确率为83.3%(70/84);在验证组中,鉴别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AUC值为0.913,敏感度为84.2%(16/19),特异度为94.1%(16/17),模型准确率为88.9%(32/36)。结论:基于脂肪抑制T2WI建立的预测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均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性能,该预测模型提供了一种更加优越并且无创的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鉴别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