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检测冠心病患者45例,正常对照组30例,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糖及血浆Hcy水平、IMT。【结果】冠心病患者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IMT为(0.89±0.19)mm,对照组(0.72±0.18)mm,差异显著(P<0.05);冠心病患者血浆Hcy水平与IMT呈显著正相关(P<0.05);两组间血脂、血糖水平无差异。【结论】血浆Hcy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关系密切,可作为冠心病发生及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情况以及其与肺癌患者的病情关系。方法肺癌组患者96例均为我院确诊为肺癌的住院患者,其中57例有转移,39例无转移;肺炎组患者96例;健康对照组96例。分别检测各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浓度,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癌组患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明显高于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肺癌组患者中有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炎组血中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平均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通过监测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浓度有助于判断肺癌患者体内高凝和纤溶状态以及肿瘤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D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与肺癌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健康对照组(14例)、良性肺病组(14例)、肺癌组(56例)血清中HDGF和VEGF表达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IHC)的方法检测患者肺癌组织及肺癌旁正常肺组织中HDGF和VEGF的表达。【结果】肺鳞癌患者与肺腺癌患者相比,肺鳞癌患者血清HDGF水平显著增高(P<0.01)。未分化+低分化肺癌患者与中分化+高分化肺癌患者相比,未分化+低分化肺癌患者血清HDGF水平显著增高(P<0.01);Ⅱ~Ⅳ期NSCLC患者血清HDGF和VEGF水平显著高于Ⅰ期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比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增高(P<0.05);血清HDGF水平与血清VEGF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35, P<0.01);肺癌组织中HDGF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肺癌旁正常肺组织(P<0.01);肺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肺癌旁正常肺组织(P<0.05);肺癌组织中HDGF的表达水平与VEGF的表达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75 P<0.05)。【结论】HDGF和VEGF可能与肺癌的生长、转移有关,并且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着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源性u-PA及u-PAR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5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20例,非冠心病(NCAD)组30例,分别检测四组研究对象入院时及入院后2周血浆u-PA浓度和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u-PAR表达率。【结果】四组研究对象入组时和入组后2周血浆u-PA浓度及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u-PAR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MI组明显高于UA组(P<0.001),UA组明显高于SA组(P<0.001),而SA组与NCAD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后2周血浆u-PA浓度及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u-PAR表达率与入组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内源性u-PA及u-PAR的变化情况是不同的,稳定型心绞痛即有上升趋势,不稳定型心绞痛升高较明显,而急性心肌梗死升高最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胚胎培养液氨基酸浓度与胚胎移植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对30例接受IVF-ET治疗且于受精后第5天行胚胎移植的患者,于胚胎移植当日收集使用过的胚胎培养液,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培养液中20种游离氨基酸的浓度,分析其与IVF-ET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1)妊娠组、未妊娠组囊胚培养液谷氨酰胺浓度的中位数分别为60.8和84.7 μmol/L,丙氨酸浓度的中位数分别为61.9和92.3 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29和0.023)。(2)多因素回归分析在校正受精后第3天(D3)细胞数、D3胚胎分级和受精后第5天(D5)胚胎分级的影响后,囊胚培养液中谷氨酰胺和丙氨酸的浓度仍然与妊娠呈负相关(优势比[OR]分别为0.99和0.98,P分别为0.024和0.019)。【结论】 囊胚培养液中谷氨酰胺和丙氨酸的浓度与IVF-ET后能否妊娠有关,囊胚培养液中谷氨酰胺和丙氨酸的浓度可能与胚胎活力有关。  相似文献   

6.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血儿茶酚胺与中医证候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患儿血儿茶酚胺水平及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 ,测定 80例ADHD患儿和 32例正常儿童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 (NE)、肾上腺素 (E)的浓度。【结果】ADHD患儿血浆NE、E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中医辨证肾虚肝亢组NE、E水平与心脾两虚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血浆NE、E水平之改变可能与ADHD患儿活动过多、冲动任性等临床症状的形成有关 ,而中医辨证肾虚肝亢证是否有交感神经兴奋的神经生化基础 ,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源性u-PA及u-PAR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5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20例,非冠心病(NCAD)组30例,分别检测四组研究对象入院时及入院后2周血浆u-PA浓度和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u-PAR表达率。【结果】四组研究对象入组时和入组后2周血浆u-PA浓度及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u-PAR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MI组明显高于UA组(P〈0.001),UA组明显高于SA组(P〈0.001),而SA组与NCAD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后2周血浆u-PA浓度及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u-PAR表达率与入组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内源性u-PA及u-PAR的变化情况是不同的,稳定型心绞痛即有上升趋势,不稳定型心绞痛升高较明显,而急性心肌梗死升高最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探讨急性心梗(AMI)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与AMI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凝血酶法测定300例AMI患者及30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AMI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AMI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性别、族别(汉族、维吾尔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MI患者中高脂血症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甘油三酯(r=0.862,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625,P〈0.05)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861,P〈0.01)有很强的相关性。AMI患者中其他危险因素与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关系为:吸烟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不吸烟者(P〈0.01);高龄组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低龄组(P〈0.05);合并糖尿病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无合并糖尿病者(P〈0.05);合并高血压患者与无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是一个主要的AMI危险因素,有效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对预防和治疗AMI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并比较血仿膜透析器与聚枫膜透析器清除同型半胱氨酸的差异。【方法】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分别于透析前后10min采取血样。另选30例正常志愿者为对照组。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结果】①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透前及透后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②透析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透析前有所下降﹙P<0.01),但不能降至正常;③聚枫膜与血仿膜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且透析器复用对同型半胱氨酸清除率无影响。【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正常人,血液透析对同型半胱氨有清除作用,但不能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至正常。且血仿膜与铜仿膜对清除同型半胱氨酸无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素(BNP)测定对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00例心衰患者及10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血浆,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其BNP含量。【结果】HF患者血浆BNP含量明显高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组。【结论】BNP可做为HF的首选检查之一,是诊断心衰的一项重要指标,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DM)人病情控制前后的血浆内皮素(ET)浓度改变及ET与DM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测定了50例DM患者血浆ET浓度及血糖、果糖胺(FTM)、DM血管并发症等相关指标,选择正常对照组30例。结果:DM病人血糖控制前、后血浆ET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并发症者ET浓度显著高于无并发症者;治疗前后血浆ET浓度与DM并发症的严重程度、FTM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病程、血糖不存在显著性相关;治疗后血糖浓度显著下降,但血浆ET浓度下降不显著。结论:①血浆ET浓度:DM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有并发症者显著高于无并发症者;②血浆ET浓度与DM慢性血管并发症严重程度、FTM浓度呈显著正相关;③短期内血浆ET浓度不因血糖浓度显著下降而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在肺癌患者的表达及其与肺癌临床生物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放免法检测肺癌组织及血浆中ADM的表达情况,并回顾性分析ADM基因表达与肺癌的临床生物学特征的关系。结果:肺癌组织的ADM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P<0.01),而癌旁组织的ADM阳性表达率与正常肺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织中ADM蛋白的表达与肺癌分化程度有一定关系(P<0.05),与年龄、病理类型和TNM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肺癌组血浆中ADM含量均高于非肺癌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和P<0.01),且血浆中ADM的表达与TNM分期有一定关系(P<0.05),与病理类型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肺癌患者中ADM表达明显增强,其表达水平与肺癌分化程度显著相关,ADM基因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乔旭霞 《重庆医学》2011,40(11):1090-1092
目的探讨不同肥胖类型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351例NAFLD患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再根据腰围、体质量指数分别分为腹型肥胖、非腹型肥胖亚组、体质量正常、超体质量、肥胖亚组,比较不同亚组间血糖、血脂谱、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肝酶谱的差别。结果在非糖尿病组,腹型肥胖者2 h血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显著高于非腹型肥胖者(P<0.05);肥胖和超体质量者2 h血糖、空腹胰岛素、三酰甘油、ALT显著高于体质量正常者(P<0.05)。在糖尿病组,腹型肥胖者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高于非腹型肥胖者(P<0.05),肥胖者空腹血糖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高于超体质量者和体质量正常者(P<0.05)。结论不同肥胖类型对NAFLD患者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histidinetriad,FHIT)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分子分期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28例患者的64组淋巴结FHIT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非肺癌患者淋巴结FHIT基因失表达或异常表达(阳性表达)率为0,应用常规病理检查和应用RT-PCR技术检测FHIT基因在淋巴结微转移阳性率分别为26.6%(17/64)和37.5%(24/6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中存在FHIT基因失表达或转录表达异常,检测肺癌淋巴结中FHlT基因的表达对准确判断肺癌的分子分期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控制对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伴应激性高血糖(stress hyperglycemia,SHG)患者的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主要指标的影响,评价血糖控制对NPE伴SHG患者肺水变化及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对51例NPE伴SHG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6例),以持续胰岛素静脉微泵输注治疗方案控制血糖于4.4∽8.3 mmol·L-1;对照组(25例),控制血糖于10.0∽11.1mmol·L-1,两组其他常规治疗相同。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开始3d的CI、ITBVI、GEDVI、EVLWI、PVPI、CVP等PiCCO监测指标,血糖与ITBVI、GEDVI、EVLWI、CVP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患者结局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两组的血糖、EVLWI及APACHEⅡ评分变化。[结果]研究组CI与氧合指数(PaO2/FiO2)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TBVI、EVLWI、PVP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1);血糖与EVLWI呈显著正相关(r=0.68,P〈0.001),与PVPI、ITBVI呈显著正相关(r=0.64,P〈0.001,r=0.52、P〈0.05),而与GEDVI、CVP无显著相关性(r=0.17,P〉0.05,r=0.20,P〉0.05);血糖与PaO2/FiO2呈显著负相关(r=-0.57、P〈0.05)。死亡组血糖、EVLWI水平、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良好的血糖控制能改善NPE伴SHG患者的PiCCO监测主要指标,减轻肺水,血糖控制水平与PaO2/FiO2负相关,可结合PiCCO监测主要指标更好地评估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孙静  石磊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9,18(7):563-566
【目的】 研究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对小剂量地塞米松诱发大鼠出现的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方法】大鼠皮下注射地塞米松(0.1 mg/kg,2次/d)的同时给予吡格列酮(20 mg/kg)灌胃,观察吡格列酮对胰岛素敏感性、葡萄糖耐量、血中甘油三酯含量及体重的影响。【结果】吡格列酮可明显提高小剂量地塞米松处理大鼠对外源性胰岛素的反应性,改善其异常的糖耐量,降低血甘油三酯水平,并使体重下降的程度减轻。【结论】吡格列酮可明显改善小剂量地塞米松处理大鼠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7.
重度颅脑损伤急性期高血糖反应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血糖浓度的变化规律,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7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24 h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和血糖检测,3个月后接受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结果 颅脑损伤后24h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值(P<0.05),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患者的预后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急性期的血糖浓度是判断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早期血糖波动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6例入住重症医学科(ICU)的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138例和死亡组68例。比较两组入ICU时血糖(GluAdm)、入ICU 24 h内APACHEⅡ评分、平均血糖(GluMV)、血糖标准差(GluSD)、血糖变异系数(GluCV)及低血糖发生率。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以上指标与ICU患者病死率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两组GluAdm和GluM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死亡组GluSD、GluCV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0.05)。APACHEⅡ评分及GluCV的AUC分别为(0.738±0.024)和(0.716±0.04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患者早期血糖波动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早期血糖波动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探讨肺癌患者血浆蛋白Z及凝血因子Ⅶ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凝血功能、临床病理分型、分期的关系。方法选60例肺癌患者及30例健康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蛋白Z及凝血因子Ⅶ,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PT、APTT、Fbg;同步检测D2聚体。结果(1)晚期肺癌组PT、APTT明显缩短(P〈0.01).D2聚体和Fbg显著升高(P〈0.01),其中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升高更明显。(2)肺癌患者血浆中彪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并与肺癌的恶性程度、分期、病理分型相关。(3)肺癌患者血浆中凝血因子Ⅶ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与肺癌的恶性程度、分期相关。(4)肺癌患者血浆PZ值与凝血因子Ⅶ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1)晚期肺癌患者多存在高凝状态,小细胞型肺癌尤为明显。(2)肺癌患者血浆中PZ的浓度明显降低,血浆中凝血因子Ⅶ的浓度明显升高。(3)肺癌患者血浆中PZ的浓度与肺癌侵袭性、恶性程度、不良预后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脂联素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测定该院体检和住院人群中45例NAFLD患者和31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空腹血清脂联素,同时检测其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血脂、肝功能及胰岛素水平,并计算体重指数、腰臀比和采用稳态模型法计算IRI。结果血清脂联素浓度NAFLD组(7.07&#177;1.10)ng/mL比正常对照组(10.68&#177;1.45)ng/mL明显降低,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脂联素与HOMA—IR、ALT、GGT、腰臀比、体重指数、三酰甘油(GT)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而与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无相关性。结论NAFLD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且伴有明显的IR,IR是NAFLD患者基本特征之一,中心型肥胖、低脂联素水平是NAFLD的危险因素;NAFLD患者脂联素水平降低和中心型肥胖可能共同参与了IR的发生、发展,进而影响NAFLD的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