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呼吸内胚层及第二生心区与小鼠胚胎心动脉端发育的关系。方法:对35例胚龄9~13 d小鼠胚胎心连续石蜡切片应用抗音猬因子(Shh)、抗Ptc1、抗Smo、抗心肌肌球蛋白重链(MHC)、抗胰岛因子(ISL-1)、抗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化学染色。结果:胚龄9~11 d,呼吸内胚层开始发育,其腹侧形成Ptc1阳性的内胚层细胞索,与紧邻的第二生心区咽前ISL-1阳性间充质细胞形成对称的锥体形结构,顶端突入动脉囊腔。胚龄12~13 d,随内胚层细胞索消失,气管腹侧ISL-1阳性间充质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心包内主动脉和肺动脉分离。结论:发育中的呼吸内胚层可能通过Shh信号通路为第二生心区咽前ISL-1阳性间充质细胞的发育聚集提供位置信息,参与小鼠胚胎心流出道的正常形态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鼠胚胎心脏流出道分隔、重塑过程中流出道嵴内α-SMA阳性细胞的功能与转归。方法用抗α-SCA、抗α-SMA单克隆抗体及TUNEL凋亡染色法对胚龄11—16d小鼠胚胎心脏连续切片进行染色。结果胚龄11—12d,流出道远端分隔过程中,未见细胞凋亡发生。胚龄13—16d,随流出道间充质隔的形成与心肌化,α-SMA阳性细胞聚集形成高度特征性漩涡状结构,并可见细胞凋亡现象。结论不同部位的流出道嵴α-SMA阳性间充质细胞的命运转归不同,其主要功能可能是参与形成升主动脉和肺动脉干相邻壁,并参与流出道间充质隔的心肌化。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α-横纹肌肌动蛋白(α-SCA)、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中间丝结蛋白与小鼠胚胎心脏分化发育成熟的关系. 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胎龄9-19 d小鼠胚胎心脏连续切片进行染色. 结果 胎龄9 d,原始心室和流出道α-SCA、a-SMA表达较强,而结蛋白表达较弱.心房α-SCA、a-SMA的表达限于背侧壁和腹侧壁,静脉窦仅见少许α-SCA弱阳性细胞.心房和静脉窦则无结蛋白表达.胎龄10 d,心房和心室膨出,心脏各部均表达较强的α-SCA、α-SMA和结蛋白.α-SCA、α-SMA和结蛋白的表达于胎龄12 d达高峰.之后,α-SMA和结蛋白表达逐渐下降,但在右心室和流出道表达持续时间较长. 结论 α-SCA、α-SMA和结蛋白在小鼠胚胎心脏表达的时空特征表明小鼠胚胎心脏不同部位心肌分化发育成熟不同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鼠胚胎动脉囊的发生发育及其与第二生心区的关系。方法:对胚龄9~13 d(ED9~13)小鼠头胸部切片做HE和免疫组织化学PAP法染色。结果:ED10,动脉囊出现于心流出道远端,管壁主要由胰岛素增强子结合蛋白-1(ISL1)阳性内皮和间充质细胞构成,可见第二生心区、原始咽腹侧壁内胚层的ISL1阳性细胞增生并迁移至动脉囊壁。ED11~12,心动脉端向尾端移位、心包腔向头端及背侧扩展及ISL1阳性细胞的添加使动脉囊大部降入心包腔。ED12~13,含有ISL1阳性细胞的主肺动脉隔与流出道嵴愈合,将心包内动脉囊分隔为升主动脉和肺动脉干;动脉囊壁ISL1阳性细胞分化为大动脉相邻及游离壁的平滑肌细胞。结论:小鼠胚胎动脉囊是第二生心区细胞添加在流出道远端形成的。动脉囊壁ISL1阳性细胞分化为流出道心肌和主肺动脉干的平滑肌。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过程中肝细胞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和分布.方法 从大鼠骨髓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肝细胞.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 比较肝细胞分化过程中转录因子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和β(C/EBPα和C/EBPβ)在诱导分化组和对照组中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方法 检测HNF4α在细胞中的表达定位.结果 在肝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转录因子HNF4α和C/EBPα的mRNA表达水平在诱导分化早期的细胞中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而C/EBPβ mRNA表达水平在分化成熟的细胞中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显示,HNF4α定位于分化细胞核内.结论 在肝细胞分化过程中,转录因子HNF4α、C/EBPα和C/EBPβ呈特征性时序表达,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向肝细胞分化时,肝细胞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与细胞分化的启动和维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人胚胎干细胞向类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向类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方法,并鉴定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人胚胎干细胞在无血清条件下悬浮培养形成类胚体,10 d后在含血清条件下使类胚体贴壁生长,5~6 d后机械法剔除类胚体中心区高密度重叠细胞,保留周边铺展细胞并传代扩增.观察诱导分化与传代扩增后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表型分析.取第5代细胞进行成脂、成骨和成软骨诱导,3~4周后运用特殊染色及RT-PCT技术检测细胞成脂、成骨及成软骨分化能力.结果 诱导分化后细胞具有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似的形态,扩增能力较强,多次扩增传代后细胞形态和增殖能力无明显改变.免疫荧光染色发现细胞表达中胚层标志波型蛋白(vimentin).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细胞表达CD29、CD105、CD166等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特殊染色及RT-PCT检测结果显示,成脂诱导后多数细胞油红染色阳性,脂蛋白酶和leptin表达增加;成骨诱导后细胞茜素红染色阳性,碱性磷酸酶和Cbfa-1表达增加;成软骨诱导后细胞Ⅱ型胶原染色阳性,Ⅱ型胶原和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表达增强.结论 成功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向类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分化获得的细胞增殖能力强,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的特异性标志,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向类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方法,并鉴定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人胚胎干细胞在无血清条件下悬浮培养形成类胚体,10 d后在含血清条件下使类胚体贴壁生长,5~6 d后机械法剔除类胚体中心区高密度重叠细胞,保留周边铺展细胞并传代扩增.观察诱导分化与传代扩增后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表型分析.取第5代细胞进行成脂、成骨和成软骨诱导,3~4周后运用特殊染色及RT-PCT技术检测细胞成脂、成骨及成软骨分化能力.结果 诱导分化后细胞具有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似的形态,扩增能力较强,多次扩增传代后细胞形态和增殖能力无明显改变.免疫荧光染色发现细胞表达中胚层标志波型蛋白(vimentin).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细胞表达CD29、CD105、CD166等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特殊染色及RT-PCT检测结果显示,成脂诱导后多数细胞油红染色阳性,脂蛋白酶和leptin表达增加;成骨诱导后细胞茜素红染色阳性,碱性磷酸酶和Cbfa-1表达增加;成软骨诱导后细胞Ⅱ型胶原染色阳性,Ⅱ型胶原和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表达增强.结论 成功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向类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分化获得的细胞增殖能力强,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的特异性标志,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能否诱导后肾间充质细胞(metanephric mesenchymal cells,MMCS)分化形成肾上皮细胞,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取孕11.5天的小鼠胚胎,分离后肾间充质组织,去除输尿管芽,Pax-2染色鉴定.对鉴定后的肾间充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在培养液中加入细胞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转化生长因子(TGF-α)和LIF进行诱导,用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检测后肾间充质细胞分化形成肾上皮细胞过程中的形态学和基因表达变化.结果 经细胞因子LIF处理,后肾间充质细胞由排列杂乱无序的细胞发育形成有连续基底膜的肾小球.RT-PCR检测发现上皮细胞标记因子(E-caderin、Collagen Ⅳ、podocalyxin)的表达逐渐增高.结论 LIF能诱导后肾间充质细胞分化形成肾上皮细胞,可为肾脏疾病的细胞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雌性小鼠胚胎连续石蜡切片进行中肾旁管定位,探讨制备高质量的含中肾旁管的小鼠胚胎组织切片的方法。方法正常孕15.5 d、17.5 d、19.5 d小鼠的胚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鉴定性别,取雌性鼠胚石蜡包埋,连续横断切片,每4张取1张行HE染色后获取连续切片图像。根据雌性小鼠胚胎生殖管道解剖走形,识别并定位中肾旁管。结果获取含不同发育天数中肾旁管的小鼠胚胎切片。结论利用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对中肾旁管进行解剖定位,是有效获得含中肾旁管的小鼠胚胎石蜡切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离培养及稳定扩增大鼠肾组织干细胞(kidney stem cell,KSC),并鉴定其生物学特征及干细胞特性。方法 从4周龄雄性SD大鼠双肾肾乳头处分离培养KSC,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特征,通过流式细胞、免疫荧光技术鉴定KSC的表型特征,通过成骨、成脂诱导分化鉴定其分化能力,并通过实时定量荧光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比较KSC与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 RTEC)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 KSC呈纺锤形或树枝状生长;免疫荧光结果显示KSC可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ooth muscle actin,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神经钙粘蛋白(N-Cadherin)、神经巢蛋白(Nestin)、CD133,不表达钙粘蛋白-E(E-Cadherin)、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18,CK-18)、紧密连接蛋白(zona occludens protein-1,ZO-1);细胞流式结果显示,CD29、CD90、CD73表达比率分别为99.0%、95.8%和99.9%,CD45阳性率为3.4%;干细胞标记CD133和Nestin阳性率分别为33.2%和70.2%,双阳性率为31.4%;成脂诱导后油红O染色呈红色,成骨诱导后早期成骨细胞分化标志茜素红染色呈橙红色;qRT-PCR结果显示,与RTEC相比,原始胚胎干细胞标记物Nanog、Oct4/pou5f1、Sox2/sry-box-2的mRNA表达量在KSC中增高( P<0.01),间质标记物α-SMA、Vimentin mRNA表达量在KSC中增高( P<0.01),而成熟的上皮细胞标记物E-Cadherin、CK18mRNA表达量在KSG中降低( P<0.01)。结论 肾乳头部位可以分离培养并稳定扩增出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特性的KSC。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鼠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时,肝细胞发生的上皮-间质转换(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s, EMT)的变化。方法建立小鼠CCl4诱导HF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每周2次,分别于第2、4、6、8、10、12周分批处死大鼠。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培养小鼠肝细胞,免疫荧光方法对细胞表型进行鉴定,采用H.E及Massion染色等观察E-钙粘附素(E-cadherin,E-cad)、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 fibroblast specific protein-1, FSP-1 )、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actin,α-SMA)的表达。用免疫荧光显微镜及激光共聚焦定位分析观察EMT蛋白[FSP-1、白蛋白(albumin)、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VM)、胶原I(collagen I)、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N-钙粘附素(N-cadherin,N-cad)、E-cad]表达情况。结果小鼠HF时,肝细胞存在EMT现象。H-E、Massion染色及免疫荧光均显示,随着HF的程度加重,小鼠肝上皮细胞标志(E-cad、Albumin)逐渐减低,肝间质细胞标志(N-cad、FSP-1、VM、Collagen I、FN及α-SMA)逐渐升高(P〈0.05)。结论实验性小鼠HF的进程中,肝细胞发生EMT现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低氧处理对分化心肌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方法,在分化过程的不同阶段采取低氧(氧浓度为4%)处理,并设立常氧组(约为20%)作为对照,用免疫荧光鉴定分化后的心肌细胞,以流式细胞术检测低氧对分化心肌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的影响。结果分化细胞经免疫荧光检测显示,部分细胞呈α辅肌动蛋白阳性(红色)、心肌肌钙蛋白I阳性(绿色);分化细胞经流式检测显示,与常氧组相比,悬滴低氧组α-actinin阳性细胞和cTnI阳性细胞的比率分别提高了12.55%(P〈0.01)和6.11%(P〈0.05),悬浮低氧组凋亡比率与常氧组相比明显提高(P〈0.01),悬滴低氧组处于S期的细胞比率与常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结论在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过程中,采用悬滴阶段低氧处理,使心肌特异性蛋白阳性细胞比率提高,细胞凋亡率稳定,细胞增殖能力因细胞分化成熟而有所降低,为低氧处理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波形蛋白(Vi mentin)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诱导糖尿病模型后,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坎地沙坦组。正常对照组仅注射等剂量溶媒。16周后观察各组血糖(BS)、肾重/体重(KW/BW)、24h尿白蛋白排泄率(AER)、肌酐清除率(Ccr)。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观察肾组织α-SMA和Vi mentin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BS、KW/BW、AER、Ccr及间质纤维化损伤均显著上升(P<0.01),坎地沙坦组上述指标除血糖外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α-SMA和Vi mentin在肾小管上皮表达均明显上调(P<0.01),结果表明,坎地沙坦治疗阻止了二者在糖尿病大鼠肾脏的高表达。结论:坎地沙坦能显著下调糖尿病大鼠肾小管α-SMA和Vi mentin表达,阻抑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并优化获得稳定的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滋养层细胞的来源及其体外培养的最佳条件,为胚胎干细胞体外存活提供必要条件。方法分别取人工流产胎儿皮肤组织、昆明小鼠孕12.5、14.5、18.5d胚胎和新生鼠(P0)组织,分离培养原代胚胎成纤维细胞(embryonic fibroblasts,EFs)并传代制成滋养层。采用活细胞拒染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等技术,观察并比较两种来源以及不同时相来源制备的滋养层细胞的功能状态差异。结果细胞活性状态:①人胚来源第1~5代成纤维细胞活性均好;但1~2代时杂细胞较多,此后可见深染色细胞逐渐增多。②E12.5d、E14.5d鼠胚来源的各代细胞均较同代E18.5d和P0来源的活性细胞数目高(P〈0.05)。以E14.5d第3~6代细胞最易培养存活。P0来源第6代与E14.5d来源同代细胞相比,深染变形细胞增多达30%。细胞分泌功能:①人胚来源第3~5代细胞I型胶原蛋白免疫阳性细胞数目少且染色较淡。②鼠胚来源的以E12.5d、E14.5d、E18.5d的第3~6代细胞免疫阳性细胞数目最多,且染色深;P0来源第6代细胞免疫阳性细胞染色深浅不一。结论采用人胚胎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的活性尚可,但分泌功能稳定性欠佳。鼠胚E12.5~18.5d来源的第3~6代成纤维细胞,具有细胞活性强、分泌功能旺盛的特点,是作为胚胎干细胞赖以存活滋养层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在大鼠子宫创伤后再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瘢痕子宫模型.取Ad-GFP标记的大鼠MSCs,于子宫切口内注射进行原位移植,2周后取瘢痕处子宫肌组织,行HE常规染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α-SMA荧光标记,检测MSCs在切口局部的定向分化情况,并定量检测切口局部肌层的生物力学.结果:瘢痕子宫模型成功建立.MSCs移植后子宫切口的破裂阈值增强(P<0.05),切口局部VEGF表达上调,TGF-β1表达下调(均P<0.01),α-SMA荧光标记提示MSCs在子宫肌层局部出现平滑肌定向分化.结论:MSCs移植增强了子宫切口的再生愈合,提高了切口局部的机械张力,有望减少再次妊娠时子宫破裂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Wnt信号通路对实验性小鼠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的促进作用。方法建立小鼠CCl4诱导HF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HF模型组与Wnt处理组。体内实验对小鼠腹腔注射Wnt3A与Wnt11各5 ng/ml,每周2次,4周后获得肝组织;体外实验Wnt处理组为正常小鼠肝细胞在含有Wnt 5 ng/ml无血清培养基培养2周后,RT-PCR法检测肝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E-钙黏附素(E-cadherin,E-cad)、Wnt3A,Wnt5A与Wnt11。免疫荧光显微镜及激光共聚焦定位法分析肝细胞形态学变化。对培养细胞进行诱导分化,Massion染色法观察。结果体内试验HF小鼠肝细胞Wnt3A与Wnt11的免疫荧光分析及Massion染色显示,经Wnt3A与Wnt11处理后的小鼠肝上皮细胞标志(E-cad)减低,肝间质细胞标志(α-SMA)升高(P〈0.05),发生了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s,EMT)。体外试验HF小鼠肝细胞RT-PCR分析表明:HF组与Wnt处理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α-SMA、Wnt3A、Wnt5A、Wnt11表达明显增加,E-cad表达明显减少(P〈0.05)。病理学支持Wnt处理组显示了类似HF的小鼠肝细胞发生EMT的形态学改变。结论研究表明Wnt信号通路参与了小鼠HF的过程,其机制可能是在实验性小鼠肝上皮细胞中通过下调内源的某些自分泌信号抑制因子,而诱导细胞启动EMT程序,从而导致HF。  相似文献   

18.
郑金旭  田安国  黄震杰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9):1133-1135,1144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促进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活化的肌纤维母细胞增殖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用TGF-β1预处理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48h,使细胞转化为肌纤维母细胞,然后将预处理后的细胞分为对照组,CTGF刺激组,和PD98059干预组。以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α-SMA水平,并通过MTT法检测CTGF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活化的肌纤维母细胞增殖作用。结果:CTGF刺激组α-SMA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用PD98059阻断ERK-1/2磷酸化可以明显抑制CTGF引起的α-SMA蛋白表达(P<0.05);CTGF刺激组细胞增殖明显与对照组相比(P<0.01);用PD98059阻断ERK-1/2磷酸化可以明显抑制CTGF引起的细胞增殖(P<0.05)。进一步实验显示CTGF刺激细胞15min时能明显诱导TGF-β1预处理细胞内Erk-1/2磷酸化(P<0.01),30min是达到高峰,60min时下降到基础水平。结论:CTGF通过ERK1/2信号通路促进TGF-β1诱导的肌纤维母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β-胡萝卜素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和肝纤维化β-胡萝卜素干预组,SABC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α-SMA及TGF-β1,HE染色显示肝的显微结构,透射电镜观察肝超微结构。结果肝纤维化模型组、对照组和β-胡萝卜素干预组α-SMA和TGF-β1表达的平均灰度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电镜结果显示,对照组肝星形细胞内充满脂滴,其周围无明显胶原纤维沉积;肝纤维化组肝星形细胞内的脂滴较对照组减少;肝纤维化β-胡萝卜素干预组肝星形细胞内脂滴的量介于对照组与肝纤维化组之间。结论β-胡萝卜素抑制α-SMA和TGF-β1的表达,能降低由CC 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程度,其作用途径与抑制肝脏星形细胞中的脂滴丢失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动态进展,研究该病理过程中肾脏纤维化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32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6)和UUO模型组(模型组,n=16).两组大鼠分别于术后(模型组建模后)第2、5、9、14天分批(n=4)处死,留取手术侧(模型组梗阻侧)肾脏组织.分别采用HE和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评价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损伤程度并检测肾脏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维生素D受体(VDR)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肾脏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随着输尿管梗阻时间的延长,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逐步加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建模后各时间点肾间质α-SMA和FN阳性面积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且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至建模后第14天时达到高峰.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模型组大鼠建模后各时间点α-SMA和TGF-β1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VDR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建模后第2天,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α-SMA相对表达量已显著增加;建模后第14天,模型组α-SMA和TGF-β1相对表达量分别增高至假手术组的12.7倍和8.8倍,而VDR相对表达量下降至假手术组的3%.结论 UUO模型大鼠建模后第14天可出现显著的肾间质纤维化;建模早期肾间质中α-SMA表达增加提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活化;VDR表达的进行性减少提示其与肾间质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