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给予氟(F-)后糖尿病大鼠切牙的病理性改变以及氟对糖尿病大鼠生理指标的影响,阐明氟在糖尿病进程中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4只,按体质量平均分成对照组、10 mg/kg/d氟组和20 mg/kg/d 氟组,每组18只;按相应剂量灌胃给氟4周后,每组随机选12只,一次性腹腔注射50 mg?kg-1体质量剂量的STZ,复制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分别为STZ对照组、10 mg F-+STZ组和20 mg F-+STZ组),与每组剩余6只大鼠(分别为正常对照组、10 mg F-组和20 mg F-组)同时继续给氟饲养4周(STZ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不给氟)。实验周期内用电子天平每周测量1次大鼠体质量;便携式血糖仪每周测量1次大鼠血糖;利用数码相机对大鼠牙齿的渐进性变化进行拍照;实验结束前采用腹腔注射胰岛素进行糖耐量实验(ITT),观察大鼠胰岛素的敏感性。结果:10 mg F-和20 mg F-组大鼠切牙面逐渐由棕黄色转向淡黄色,着色不匀,部分区域有白色不透光改变,牙面粗糙,呈现氟斑牙病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氟中毒大鼠体质量无变化。腹腔注射STZ后的3组大鼠体质量均呈下降的趋势,20 mg F-组降幅最大,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注射STZ后各组大鼠血糖明显上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 mg F-+STZ组大鼠血糖水平最高,但与STZ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T结果,20 mg F-组大鼠腹腔注射胰岛素0.5、1和2 h时血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10 mg F-组大鼠血糖水平虽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氟可短期内引起大鼠氟斑牙,并加剧糖尿病引起的大鼠体质量下降和血糖升高,明显降低大鼠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实验性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大鼠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大鼠模型,并对其生物学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20只,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普通饲料)和模型组(高脂饲料),每组各10只,自由进食,4周后模型组大鼠予腹腔注射STZ35mg/kg,血糖≥16.67mmol/L者造模成功。造模成功大鼠继续进食高脂饲料。于成模后1、4及8周时观察各组大鼠的体重、血糖、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尿微量白蛋白(MAU)的水平,于成模后1、8周时行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实验(IPGTT)及胰岛素耐量实验(ITT)。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注射STZ1周后体重显著增加(P<0.01),注射STZ4、8周后体重显著下降(P值均<0.01);模型组大鼠注射STZ1、4、8周后,TG、TC、LDL-C、血糖及MAU水平均显著升高(P值均<0.01)。IPGTT结果显示,注射STZ1、8周后,模型组AU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ITT结果显示,注射STZ1、8周后,模型组注射30、60、120min时血糖下降相对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0.01、0.05)。结论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存在糖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这种造模方法所诱导的伴胰岛素抵抗的大鼠糖尿病更近似于临床上的2型糖尿病的表型特征及发病过程,可用于2型糖尿病及相关慢性并发症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及其对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方法 大鼠高糖高脂饮食伴尾静脉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25mg·kg-1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然后给予葛根素注射液(Pue)160、80、40mg·kg-1,连续腹腔注射6周后,测定血糖、血清胰岛素(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游离脂肪酸(FF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糖尿病组大鼠血糖、Ins、FFA、TC、TG、LDL-C含量显著增加,而ISI、HDL-C含量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Pue高、中、低剂量组能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Ins、FFA、TC、TG、LDL-C,并提高ISI(P<0.05或0.01),HDL-C含量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Pue可降低T2DM大鼠的血糖,改善血脂代谢紊乱,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4.
中药黄芪多糖对糖尿病大鼠心肌GLUT4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糖尿病大鼠的治疗作用以及对心肌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40只,雄性,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高热量饮食+小剂量链脲佐霉素35mg·kg-1,尾静脉注射)、APS组(正常对照组+APS)和APS+糖尿病组(APS400mg·kg-1·d-1,溶液灌胃)。给药5周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检测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取心脏包埋制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GLUT4表达。结果:糖尿病组动物血糖水平及体重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APS+糖尿病组血糖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胰岛素水平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肌GLUT4表达量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APS组血糖,体重及血清胰岛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PS具有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和改善心肌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增强心肌组织中GLUT4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Z)建成可靠、稳定的1型大鼠糖尿病模型情况。方法选取SDF级雄性Wistar大鼠70只,分成3个实验组,各20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STZ 30、65、100 mg/kg,对照组10只大鼠腹腔注射枸橼酸缓冲液,用拜安易血糖仪检测血糖,7 d后血糖>16.65 mmol/L判定为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观察大鼠的血糖、体质量、饮水量、胰岛素和C肽等指标。结果大鼠注射STZ 65 mg/kg 7 d后,大部分血糖值达到成模标准,并出现糖尿病表现,持续观察7周,有18只大鼠成模,未见糖尿病转复,糖尿病症状明显。结论腹腔一次性注射STZ65 mg/kg剂量可成功制备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大鼠模型,并对其生物学特征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20只,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普通饲料)和模型组(高脂饲料),每组各10只,自由进食,4周后模型组大鼠予腹腔注射STZ 35 mg/kg,血糖≥16.67 mmol/L者造模成功.造模成功大鼠继续进食高脂饲料.于成模后1、4及8周时观察各组大鼠的体重、血糖、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尿微量白蛋白(MAU)的水平,于成模后1、8周时行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实验(IPGTT)及胰岛素耐量实验(ITT).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注射STZ 1周后体重显著增加(P<0.01),注射STZ 4、8周后体重显著下降(P值均<0.01);模型组大鼠注射STZ 1、4、8周后,TG、TC、LDL-C、血糖及MAU水平均显著升高(P值均<0.01).IPGTT结果显示,注射STZ 1、8周后,模型组AU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ITT结果显示,注射STZ 1、8周后,模型组注射30、60、120min时血糖下降相对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0.01、0.05).结论 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存在糖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这种造模方法所诱导的伴胰岛素抵抗的大鼠糖尿病更近似于临床上的2型糖尿病的表型特征及发病过程,可用于2型糖尿病及相关慢性并发症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利用STZ(48 mg·kg~(-1))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胰岛素组(胰岛素10 U·kg~(-1)皮下注射)、EGb高剂量组(EGb 100 mg·kg~(-1)灌胃给药)和低剂量组(EGb 50 mg·kg~(-1)灌胃给药),另取大鼠腹腔注射pH 4.4柠檬酸缓冲液作为对照组,每组15只。给药3个月后,Morris水迷宫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差别。结果 Morris水迷宫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大鼠在训练后前6日平均值及第7天第1次穿越目标区域的时间延长、穿越目标区域的次数明显减少、在第1象限的时间和路程也明显缩短(P<0.01);与模型组大鼠相比,胰岛素组和EGb高、低剂量组大鼠第1次穿越目标区域的时间明显缩短、穿越目标区域的次数明显增多、在第1象限的时间和路程明显延长(P<0.01);EGb高、低剂量组大鼠在第7天第1次穿越目标区域的时间明显长于胰岛素组(P<0.05);其余指标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通络方剂对1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组(DM)、通络方剂治疗组(TLR),每组10只;后两组大鼠采用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腹腔注射制备1型糖尿病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通络方剂组给予通络方剂(1.0 g.kg-1.d-1)灌胃,糖尿病组、正常对照组给予同剂量双蒸水灌胃。8周后比较各组大鼠体质量、附睾周围脂肪组织质量、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及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游离脂肪酸(FFA)、瘦素(leptin)水平,检测脂肪组织中瘦素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糖尿病组相比,通络方剂治疗组大鼠体质量增加(P<0.01)、血FBG降低(P<0.05)、FINS升高(P<0.01)、FFA降低(P<0.01)、血leptin水平增加(P<0.05);脂肪组织leptin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通络方剂可能通过改善糖尿病大鼠瘦素、胰岛素低水平状态纠正糖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单侧肾脏结扎术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DN)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单侧肾脏结扎术 腹腔注射STZ(50mg/kg)及单侧肾脏结扎术 尾静脉注射STZ(40mg/kg)的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比较2模型组成模率及大鼠血糖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以肌酐清除率(Ccr)为指标,探讨腹腔模型组大鼠是否存在有健侧肾脏肥大,与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2模型组模型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CF组10d平均血糖变异系数小于CW组。CF组大鼠尿蛋白定性呈阳性,Ccr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单侧肾脏结扎法 50mg/kg体重腹腔注射STZ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可以用来作为研究糖尿病肾病的理想工具。  相似文献   

10.
桑叶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运用南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实验来评价桑叶黄酮提取物对高脂喂养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高脂(脂肪占热量56.89%)喂养成年雄性SD大鼠8周诱导大鼠胰岛素抵抗,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茼素(STZ,25mg/kg),1周后测空腹血糖≥200mg/dl纳入实验,大鼠随机分为4组:糖尿病模型组、罗格列酮治疗组、桑叶黄酮治疗组和对照组.8周后运用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实验测GIR,并取血测血糖、血脂、PPARγ以及胰岛素.结果 桑叶黄嗣治疗组GIR、ISI和PPARγ明显高于糖尿病组(P<0.05),而血脂明显降低(P<0.05).结论 桑叶黄酮能增加高脂喂养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同时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芒黄颗粒(MHG)对GK大鼠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水平的影响,阐明其降糖作用。方法:36只GK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阳性药罗格列酮组及MHG低、高(20.0、40.0 mg/kg)剂量组,每组9只,灌胃给予3 mL/kg的药液,共给药4周,观察大鼠体质量变化,检测血清中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水平。结果:空白组大鼠给药期间体质量持续降低,与空白组比较,阳性药物组和MHG高、低剂量组大鼠体质量均有所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MHG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大鼠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各组大鼠胰岛素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空白组比较,阳性药物组大鼠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降低(P<0.05),MHG高剂量组总胆固醇含量降低(P<0.05)。结论:MHG具有较好的降血糖及降血脂作用从而发挥治疗糖尿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对实验性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方法:8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饲料组、GLP-1类似物低剂量组、GLP-1类似物中剂量组、GLP-1类似物高剂量组、糖尿病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采用高脂饲料饲养和注射40 mg•kg-1 STZ方法建立实验性糖尿病动物模型。GLP-1类似物低、中、高剂量(1、10和100 μg•kg-1)治疗7及14 d后,采用酶化学方法检测空腹血糖(FPG);治疗14 d后,采用酶化学方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清胰岛素和C肽。结果:GLP-1类似物高剂量组(100 μg•kg-1)大鼠较糖尿病模型组进食量明显降低(P< 0.01),中剂量组(10 μg•kg-1)、高剂量组(100 μg•kg-1)大鼠较糖尿病模型组饮水量均明显减少(P<0.01),各治疗组大鼠体重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GLP-1类似物高剂量组(100 μg•kg-1)、中剂量组(10 μg•kg-1)大鼠空腹血糖(FPG)较糖尿病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1);GLP-1类似物高剂量组(100 μg•kg-1)大鼠血清TG较糖尿病模型组显著性降低(P<0.01);GLP-1类似物中剂量组(10 μg•kg-1)、GLP-1类似物高剂量组(100 μg•kg-1)LDL较糖尿病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1);GLP-1类似物中剂量组(10 μg•kg-1)、高剂量组(100 μg•kg-1)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较糖尿病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GLP-1类似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在治疗实验性糖尿病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人参果皂苷注射液对实验性高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人参果皂苷注射液(IGFS)的降血糖作用。方法: ① 以1.5%四氧嘧啶造成大鼠实验性高血糖模型后,IGFS按7.5、15.0、30.0 mg•kg-1剂量给大鼠腹腔注射14 d,测定IGFS治疗性给药后空腹血糖(FBG)、肝糖原和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② IGFS按10、20、40 mg•kg-1剂量给小鼠腹腔注射7 d,以0.1%肾上腺素建立小鼠实验性高血糖模型,测定动物的FBG及肝糖原含量;③ IGFS按7.5、15.0、30.0 mg•kg-1剂量给正常大鼠腹腔注射7 d,观察FBG、血清胰岛素水平及C-肽含量,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与模型组比较,IGFS [JP3]7.5、15.0、30.0 mg•kg-1治疗性给药14 d,四氧嘧啶性高血糖大鼠FBG及血清MDA含量降低(P<0.05),肝糖原含量及SOD活性明显提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IGFS 20.0、40.0 mg•kg-1预防性给药7 d,肾上腺素性高血糖小鼠FBG明显降低(P<0.01),肝糖原含量明显升高(P<0.05);IGFS 7.5、15.0、30.0 mg•kg-1预防性给药7 d,正常大鼠血清C-肽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或P<0.01),但对FBG、血清胰岛素含量及ISI均无明显影响。结论:IGFS对四氧嘧啶及肾上腺素所致的实验性高血糖均具有明显降糖作用,可能与其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及增加葡萄糖的转化和利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西洋参叶20s-原人参二醇组皂苷(PQDS)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影响。方法:88只Wistar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DN),按空腹血糖值及体重将糖尿病肾病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按区组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模型组、PQDS 50 mg•kg-1 组及100 mg•kg-1组,每组15只,每天灌胃1次,连续灌胃35 d,每10 d测定1次血糖,35 d后取血测定血糖、血清肌酐、尿素氮和肾重,通过光镜、电镜观察肾脏的结构。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PQDS 50 mg•kg-1组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肌酐及12 h尿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PQDS 100 mg•kg-1组糖尿病大鼠血糖降低、血肌酐及12 h尿量减少(P<0.05),PQDS 50和100 mg•kg-1可降低肾脏细胞基质,减少系膜细胞增生,保护肾脏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善大鼠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病理损害。 结论: PQDS可以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血糖,改善肾脏功能,保护肾脏结构,对大鼠糖尿病肾病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人参二醇组皂苷(PDS)对大鼠实验性2型糖尿病(T2DM)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及其对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组及PDS 35、70、140mg•kg-1组,高脂饮食伴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 5 5 mg•kg-1建立大鼠实验性2型糖尿病模型。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治疗性给药4周,每周测空腹血糖1次,4周后检测肝糖原、胰岛素(Ins)、C-肽、游离脂肪酸(FF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PDS 70、140 mg•kg-1组于第3、4周血糖明显降低(P<0.01),4周后肝糖原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TC、TG、FFA、T C/HDL-c、LDL-c/HDL-c及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SOD活性、C-肽含量及胰岛 素敏感指数(ISI)显著升高(P<0.05或P<0.01),HDL-c、LDL-c及Ins含量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PDS可降低T2DM大鼠的血糖,改善血脂代谢紊乱,提高肝脏及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6.
不同剂量STZ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多次注射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的发生机制以及糖尿病的发生与自身免疫应答的关系。方法: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Ⅰ组)及20、40、80 mg·kg-1STZ组(Ⅱ、Ⅲ、Ⅳ组)。腹腔注射不同剂量STZ诱导小鼠糖尿病作为动物模型。葡萄糖(Glu)测定试剂盒与尿液分析试纸条联合检测小鼠血糖和尿糖的变化,光镜观察胰岛的组织学改变情况,ELISA间接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胰岛素抗体(IAA)的水平,淋巴细胞转化试验(MTT法)检测小鼠胸腺和脾脏的T淋巴细胞功能。结果:对照组血糖基本无变化,模型组血糖值随时间增加而增加;注射STZ后第4周,尿糖结 果Ⅰ组均为(-);Ⅱ组中5只(-),其余均>+;Ⅲ组中2只(-),其余均>++;Ⅳ组均>+++。不同剂量STZ诱导小鼠胰岛β细胞损伤的病理改变和程度均有所差异。Ⅱ组和Ⅲ组的IAA高于对照组(P<0.05),而Ⅳ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 较,Ⅱ组和Ⅲ组的脾细胞(成熟的T淋巴细胞)对ConA的刺激表现为功能增强,而胸腺细胞(不成熟的T淋巴细胞)对ConA的刺激则表现为功能降低;但Ⅳ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3种剂量STZ均可诱导不同程度的糖尿病发生。大剂量STZ(80 mg·kg-1)可诱导小鼠产生2型糖尿病;而小剂量STZ(20和40 mg·kg-1)则诱导产生1型糖尿病,以40 mg·kg-1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的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赖氨大黄酸(RHL)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阐明RHL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25和50 mg•kg-1 RHL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 水平,联苯三酚自氧化法和NADPH 偶联法分别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Nile red染色观察肝脏组织脂肪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脂肪合成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减低,血糖、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P<0.05),肝脏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降低(P<0.05),肝脏组织出现大量脂肪空泡和脂肪蓄积。糖尿病模型大鼠脂肪合成信号通路ERK1/2-SREBP-1c被激活;与模型组比较,25和50 mg•kg-1 1 RHL治疗组大鼠脂肪合成信号通路被抑制。与模型组比较,RHL治疗组大鼠体质量无显著变化,但血糖、TG和TC水平显著降低(P<0.05),SOD和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RHL治疗组大鼠肝脏组织中的脂肪空泡和脂肪蓄积明显减少。结论:RHL能抑制氧化应激、肝脏脂肪变性和脂肪蓄积从而发挥对糖尿病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胰岛素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中胰岛素受体(IR)、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PI3K和Akt的调节作用,初步探讨丝胶降血糖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12只。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5 mg·kg-1·d-1,连续2 d)的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以STZ注射结束后72 h的空腹血糖≥ 11.1 mmol·L-1作为成模标准。模型建立成功后,实验组大鼠给予2.4·kg-1·d-1丝胶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用药35d。取各组大鼠血液标本,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取各组大鼠肝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IR、IRS-1、PI3K和Akt蛋白的表达,采用过碘酸-Schiff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糖原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实验组大鼠血糖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正常组和实验组大鼠肝组织中IR、IRS-1、PI3K和Akt蛋白呈棕黄色和(或)棕褐色颗粒,小部分呈弥散状;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IR、IRS-1、PI3K和Akt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呈棕黄色和(或)棕褐色颗粒,其中IR、IRS-1和Akt蛋白主要位于肝细胞胞膜和胞质,PI3K蛋白主要位于肝细胞胞质。各组大鼠肝切片均可见肝糖原阳性染色的红色或紫红色颗粒,其中模型组大鼠肝糖原染色浅,面积较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IR、IRS-1、PI3K和Akt蛋白表达水平及肝糖原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大鼠肝组织中IR、IRS-1、PI3K和Akt蛋白表达水平及肝糖原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丝胶可通过上调糖尿病大鼠肝组织中IR、IRS-1、PI3K和Akt的表达以增强肝脏胰岛素PI3K/Akt信号通路的转导效应,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