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评价无症状脑梗死的影像学特征及敏感性。方法:对健康查体中CT发现脑梗死或疑似脑梗死,经MRI复诊确诊,并询问以排除以往有症状的脑梗死史,同时进行影像学分类及病因追查。结果:本组70例中,CT检出腔隙性脑梗死灶59例(占84.3%),共检出病灶170个;UR检出70例(100%),共检出病灶248个,比CT多检出78个病灶。结论:比较影像学评价,CT、HR是发现无症状脑梗死最有效的检查方法,在显示病灶方面,MR比CT敏感性、特异性高。MR多序列的信号改变可相互印证,尤其是DWI序列可发现超急性脑梗死、FLAIR序列可发现缺血灶,MR是无症状脑梗死最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刘文义 《黑龙江医学》2011,(12):937-938,956
目的 探讨研究静止性脑梗死高分辨CT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及健康体格检查中的受检对象进行高分辨螺旋CT检查,以发现陈旧性梗死灶,并询问病史以排除过去有症状性脑卒中,同时进行影像学分类及病因追查.结果 影像学检查分两类:(1)是静止性腔隙性脑梗死,占82.4%;(2)是静止性小梗死,占17.6%.梗死部位...  相似文献   

3.
无症状脑梗死(silent brain infarction,SBI)的发现源于神经影像学发展,CT问世使之得到认识,MRI的应用对其了解得到深入。所谓“无症状性脑梗死”是指无脑卒中病史,无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而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却发现脑梗死病灶;或虽有脑卒中,但影像学发现了非责任病灶,所以又称之为静止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SCI)。现就56例有不同危险因素的病人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4.
无症状脑梗死系指既往无脑卒中症状及神经系统定位体征,而影像学检查(颅脑CT或MRI)或尸检时发现脑实质内有梗死灶的存在;或虽有脑卒中症状,但影像学检查发现了不能解释其症状及体征的非责任区的病灶[1]。有研究显示,无症状脑梗死的存在,可能使患者发生症状性脑梗死时的病情加重,并使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增加,因此研究无症状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是新近诊断无症状脑梗死一项敏感的检测手段[1-2],其能发现一些与临床症状不符的无症状脑梗死。  相似文献   

5.
张坚洪  陈兴活 《热带医学杂志》2005,5(4):445-446,453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患者无症状性脑梗死(SBI)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神经内科非脑卒中表现老年住院患者276例,均行头颅CT检查,从年龄、危险因素、影像学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SBI的发生率为31.16%,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头颅CT显示病灶直径平均在0.4-1.5cm之间面积,94.19%为腔隙性脑梗死,81.40%分布于基底节区、内囊、放射冠区等。SBI患者伴发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缺血性心脏病明显高于非SBI者(P<0.01)。结论高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缺血性心脏病均为SBI的危险因素。影像学所见病变多在基底节区、内囊、放射冠区的腔隙性梗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症状脑梗死(SBI)的影像学特点及其危险因素的分析。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首钢矿山医院门诊及住院首次就诊患者进行头颅MRI/CT证实有腔隙性梗死灶,临床无特异性症状98例患者,对头颅CT或MRI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SBI98例中以腔隙性脑梗死为最常见(78.6%),病灶直径介于0.5~5.0cm;病灶多分布于侧脑室周围白质、基底节区、丘脑等部位。SBI的发生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直接相关。结论应充分认识SBI的意义及影像特点,并对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吸烟等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措施,对脑梗死的防治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急性卒中者中无症状性脑梗死的检出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急性脑卒中者中无症状性脑梗死(ACI)的发病率、危险因素、MRI特征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本研究包括836例因急性脑卒中在我院就诊并进行MRI检查的患者,对无症状脑梗死的MRI特征、危险因素、以及在各组脑卒中者中的分布情况加以分析。结果 836例中,31.8%有无症状性脑梗死,占脑梗死组的49.4%、腔隙性梗死组的33.8%、TIA组的15.0%、脑出血组的20.6%。ACI主要为腔隙性脑梗死,分布于内囊、基底节、丘脑及半卵圆中心。逻辑回归分析表明,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年龄及低血压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CI主要以腔隙性为主、并与缺血性卒中呈正相关,其危险因素与缺血性卒中相似。  相似文献   

8.
无症状性脑梗死是指有脑梗死影像学特征,但无脑梗死的症状及体征,或症状轻微未被病人认识,包括头部CT检查发现与已知中风症状、体征无解剖学关系的梗死灶。随着头部CT及MRI的广泛应用,无症状性脑梗死日渐增多,被认为是中风的早期病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回顾分析2002~2007年我科住院无症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加强临床医师对无症状脑梗死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9.
对58例老年人无症状性脑梗塞的临床及其影像学进行了研究,其中男39例,女19例,均无明显神经症状,而由CT或MR检查发现,其影像学表现分为两类,另一类是腔隙性无症状性脑梗塞,占93.1%,另一类是非腔隙性无症状性脑梗塞,占6.9%,前者梗塞部位多在基底节,内囊,后者多在脑叶,认为C航MR是确认本病的唯一方法,对老年人无症状性脑梗塞的普查及预防症状性卒中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102例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焦虑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焦虑障碍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测定102例经CT和MRI证实的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的焦虑症状,并与对照组比较.同时对其梗死灶的部位、数量等进行分析.结果 ①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焦虑障碍发生率为74.5%;②无症状性脑梗死后焦虑障碍的发生率与梗死灶的数量密切相关;③皮质下梗死,尤其是多灶性腔隙梗死,与其他部位梗死相比,更易出现焦虑障碍;④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焦虑障碍的发生与年龄大小、高血压病程成正相关.结论 焦虑障碍为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常见的症状,应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影像学分型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D-二聚体(D—Dimer)水平的关系。方法对162例ACI患者和4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进行血清CRP和D-二聚体含量测定,发病后24—72h内行颅脑MRI检查确定梗死部位、测量病灶大小并作出影像学分型,对比分析应用MRI进行的影像学分型与ACI患者血清CRP含量的关系。结果ACI患者血浆的CRP及D-二聚体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额叶、颞叶、顶枕叶和基底节等不同梗死部位的ACI患者CRP及D-二聚体的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梗死、中梗死、小梗死、腔隙性梗死等不同梗死大小的ACI患者CRP及D-二聚体的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CI患者影像学分型与血清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纪法敬 《河北医学》2012,18(10):1354-1356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4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非糖尿病患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39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头颅CT图像特点和血液生化指标如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BMI(体重指数)、HDL-c(高密度脂蛋白)、FIB(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多灶性脑梗死具有显著性差异,TC、HDL-c、FIB、BIM的差异同样也有显著性.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多为多灶性脑梗死,老年糖尿病合并高TG、高TC、HDL-c降低或是肥胖的患者易患无症状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卒中住院患者的各型构成比。方法采用英国苏格兰脑卒中登记法、CT分型和英国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分型法,对住院的159例脑出血和247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的登记和分型。结果脑梗死组完全前循环梗死9.7%,部分前循环梗死37.3%,后循环梗死3.2%,腔隙性梗死49.8%。脑出血组壳核出血60.4%,丘脑出血27.0%,脑叶出血5.7%,小脑出血2.5%,脑于出血3.1%,脑室出血1.3%。结论前循环梗死病冽约占脑梗死住院患者的50%,腔隙性梗死所占比例最大。脑出血部位以壳核及丘脑最为多见,其他依次为脑叶、脑干、小脑、脑室。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脑缺血灶和脑梗死的CT及MRI相关图像的区别及关系,寻找能够有效协助诊断的影像检查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最有价值的诊断资料.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74例初诊为脑缺血或者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及MRI检查,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共显示病灶总数为131个,诊断115例脑梗死,71例有脑软化,59例未见明显异常;MRI共显示病灶数为305个,MRI诊断163例脑梗死,其中97例有脑软化,114例有脑缺血灶;11例未见明显异常.MRI对于脑梗死病灶的敏感率是CT的2.33倍,MRI检出率为93.6%,CT检出率为66.1%,经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检查不仅有助于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而且对颅内缺血灶有极高的诊断价值.缺血灶CT影像显示不佳,MRI可清楚显像;梗死灶CT、MRI均能成功显像,MRI能清楚显示早期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事件相关电位( ERP)相关性。方法:选取症状性脑梗死患者( SCI组)和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 ACI组)各43例,及43名健康成人(对照组)。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评估量表北京版( MoCA)评价3组的认知功能,并采用诱发电位检测仪检测3组2种ERP:N400和失匹配负波( MMN)。分析MMN、N400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比较不同部位脑梗死患者的MMN与N400。结果:ACI组和SCI组MoC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CI组MoCA评分低于ACI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SCI组和ACI组MMN、N400均表现为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P<0.01),SCI组MMN和N400潜伏期均高于ACI组(P<0.01和P<0.05),N400波幅低于ACI组(P<0.05);MMN和N400潜伏期与MoCA评分均呈负相关关系,MMN和N400波幅与MoCA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后循环梗死患者MMN、N400潜伏期均显著高于前循环梗死患者(P<0.01),而波幅显著低于前循环梗死患者(P<0.01)。结论: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与症状性脑梗死患者均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可通过ERP早期检测,其中MMN与认知功能障碍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凝血和外周血白细胞水平与梗死面积的关系。方法对176例ACI住院患者根据CT或MRI扫描结果将梗死灶分为小、中、大3组,小梗死组72例,中梗死组66例,大梗死组38例,分别测定其凝血和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将梗死面积与凝血和外周血白细胞水平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与不同梗死面积组之间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梗死面积与Fbg、WBC、NE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46、0.57、0.35,P<0.05),而与PT、APTT、TT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20、0.45、-0.41,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Fbg、WBC和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存在独立相关性。结论ACI患者的Fbg、WBC与脑梗死的程度相关,推测其可作为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