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对球囊损伤大鼠颈总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制作球囊损伤的大鼠颈总动脉内膜增生模型,Wistar雄性大鼠15只随机分为①对照组(n=7)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4ml/d)。②阿魏酸钠治疗组(n=8)腹腔内注射融于生理盐水的阿魏酸钠(200mg/d),球囊损伤14d后,损伤区域的血管段取材固定后,分析血管断面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以了解血管壁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阿魏酸钠可明显减少新生内膜面积,增加管腔面积,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结论:阿魏酸钠具有抑制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内皮祖细胞修复动脉内皮损伤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颈总动脉内皮损伤模型,16只大鼠随机等分为内皮祖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体外诱导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为内皮祖细胞.在动脉损伤后,将5-溴脱氧尿苷标记的内皮祖细胞注入损伤动脉段,14 d后取损伤动脉段和对侧正常动脉段.采用病理学方法、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评价内皮祖细胞的修复效果.[结果]内皮祖细胞移植组的损伤动脉段5-溴脱氧尿苷免疫组化为阳性.内皮祖细胞移植组损伤动脉段的新生内膜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43.5±5.5)μm vs(90.7±12.7)μm,P<0.05;内皮祖细胞移植组的再内皮化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77.8%±0.1%vs52.2%±0.1%,P<0.05.[结论]内皮祖细胞具有修复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内皮祖细胞可作为心血管疾病细胞移植疗法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大鼠Egr-1的诱骗性寡脱氧核苷酸(decoy ODN),作用于损伤后的动脉内膜,观察其对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行HE染色观察血管内膜、中膜的厚度改变,并分组进行计算机图象分析。计算出内膜/中膜(I/M)的面积比。结果:治疗组与同一时间点对照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内膜增生受到抑制,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decoy ODN通过诱骗转录因子与它结合,下调转录因子所调控的基因表达,减轻了大鼠动脉损伤后新生内膜的增生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大鼠Egr-1的诱骗性寡脱氧核苷酸(decoy ODN),作用于损伤后的动脉内膜,观察其对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行HE染色观察血管内膜、中膜的厚度改变,并分组进行计算机图象分析,计算出内膜/中膜(I/M)的面积比。结果:治疗组与同一时间点对照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内膜增生受到抑制,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decoy ODN通过诱骗转录因子与它结合,下调转录因子所调控的基因表达,减轻了大鼠动脉损伤后新生内膜的增生程度。  相似文献   

6.
殷佳宇  夏勇 《医学研究杂志》2017,46(11):111-115
目的 探讨新型降压药阿奇沙坦酯(azilsartan medoxomil,TAK-491)能否抑制球囊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清洁级雄性200~250g 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阿奇沙坦酯低剂量组、阿奇沙坦酯高剂量组,每组12只。建立模型后,阿奇沙坦酯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SD大鼠分别按2mg/kg和4mg/kg每天给予3ml药物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每天用3ml生理盐水灌胃。于术后14、28天取大鼠颈总动脉行HE染色,观察血管形态学变化,同时计算内膜面积(IA)、中膜面积(MA)及内膜/中膜面积比(IA/MA)。免疫组化技术测量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 (NF-κB) p65表达变化结果,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对比发现,药物低、高剂量组术后14、28天IA、IA/MA明显减少(P<0.05),颈总动脉的PCNA、TLR4、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TNF-α、IL-6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进行对比发现,手术组术后14、28天IA、IA/MA明显增加(P<0.05),颈总动脉的PCNA、TLR4、NF-κB p65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血浆中TNF-α、IL-6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 阿奇沙坦酯可以减轻损伤后血管再狭窄发生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LR4介导的NF-κB通路,减少了下游炎性相关因子TNF-α、IL-6等的表达,继而减少内膜增生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对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的诱骗性寡脱氧核苷酸(decoy ODN)对大鼠动脉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影响和可能的机制。方法制备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将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损伤组、杂码寡脱氧核苷酸(SCR)组和治疗组,每组24只。术后3、7、14、21 d处死动物,每组6只。应用HE染色、Real 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情况、Egr-1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的表达及Egr-1 decoy ODN对它们的影响。结果①内皮损伤后3 d内膜增厚不明显,7 d内膜开始增厚,14、21 d时内膜明显增厚。②Egr-1 mRNA和蛋白水平于术后3 d开始升高,21 d时达到顶峰,而PDGF-BB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于3 d开始升高,14 d时达到顶峰。③转染Egr-1 decoy ODN治疗后,在各个时间点内膜增厚程度减轻,与对照组比较,Egr-1和PDGF-BB表达明显减少,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gr-1 decoy ODN可能是通过特异性抑制Egr-1的表达,进而抑制PDGF-BB的表达,达到减轻新生内膜厚度、从而减轻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尼古丁作用于培养人内皮细胞,引起细胞收缩、胞浆空泡化、质膜泡形成、线粒体及内质网扩张,细胞坏死脱落。受刺激和损伤的内皮细胞Ⅷ因子相关抗原表达增多而纤联素(FN)减少。认为Ⅷ因子相关抗原增多可能导致血小板凝集性上升,促进血栓形成;纤联素减少会导致内皮连接疏松与脱落,在活体可增加内皮通透性、利于血栓形成。上述改变可成为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9.
周敬  刁清  王虹 《疑难病杂志》2006,5(3):164-166,F0003
目的探讨激活剂蛋白1(AP1)诱骗性寡核苷酸对大鼠颈总动脉损伤后新生内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均建立颈总动脉损伤模型,单纯损伤组不予任何处理;Lipofectin转染试剂组局部释放Lipofectin;治疗组局部释放AP1诱骗性寡核苷酸,3组均于于术后30min、3h、7d处死13取材,观察比较内膜增生程度,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c fos。结果单纯损伤组和Lipofectin转染试剂组7d时可见内膜明显增生,且有较多平滑肌细胞表达PCNA,c fos30min表达达高峰。而治疗组内膜增生程度减轻,PCNA、c fos的表达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结论局部转染AP1诱骗性寡核苷酸可明显抑制动脉损伤后的内膜增生,下调PCNA、c fos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颜氏益心方对实验性球囊损伤后大鼠颈总动脉血管内膜的影响.方法 利用SD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法造成颈动脉狭窄,观察颜氏益心方对颈动脉狭窄血管内膜厚度及管腔面积的影响.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管腔面积明显缩小(P<0.05),内膜显著增生(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心方低、高剂量组管腔面积及内膜增生程度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 颜氏益心方可改善球囊损伤后大鼠颈动脉血管内膜的厚度及管腔面积,从而抑制其内膜增生,减少其再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1.
兔子颈总动脉缺损拉伸吻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祁峰  祁晓  肖鲁伟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7):735-737,743
目的研究兔子颈总动脉纵向拉伸以及吻合情况,为临床修复颈总动脉长短缺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新西兰大白兔6只,均游离出长60mm颈总动脉,分3组(各2只)分别切除18、21和24mm,纵向拉伸后进行端端吻合,相当于23.8%、28.2%及33.3%的纵向伸长率。15d后对动脉血管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切除18和21mm组颈总动脉吻合成功,切除21mm组吻合难度较大,切除24mm组吻合失败。吻合成功血管术后15d病理检查显示,动脉的吻合口平滑,血管内径无狭窄,血管存在水肿和纤维增生;血管内膜处于极度的拉伸状态。结论颈总动脉可被拉伸延长后进行端端吻合,伸长率可达28.2%。长段游离后拉伸动脉是有效的修复创伤性动脉长段缺损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颈动脉结构的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152名临床怀疑或已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男性119名,女性33名)分为冠心病组(117人)和正常对照组(35人),用高分辨率超声心动仪检测所有患者的双侧颈动脉(CCA)内径、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及其数量,计算几何形状改变(R/IMT)。用SPSS 1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内径、IMT、颈动脉半径和IMT的比值(R/IMT)均和年龄增长显著相关。冠心病患者的CCA斑块发生率、斑块数和IMT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分别为0.000、0.001和0.007),R/IM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斑块对诊断冠心病敏感性为74.1%,特异性为71.4%,OR=7.167;CCA斑块发生率和斑块数在多支冠脉病变者显著高于单支病变者(P=0.000及P=0.004),CCA斑块发生率(r=0.098,P=0.050)和IMT(r=0.258,P=0.003)和冠脉Gensini积分显著相关。结论颈动脉结构改变与年龄增长显著相关。CCA斑块、IMT对预测冠心病危险性有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颈总动脉穿刺法及传统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模型的时效性、成功率、死亡率比较。方法 将32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颈总动脉穿刺法组与传统线栓法组,将线栓从颈总动脉插入,栓塞大脑中动脉。采用Bederson神经功能评分标准,于术后24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统计24h成功率及死亡率。结果 颈总动脉穿刺法和传统手术方法制备大鼠MCAO模型的插线栓时间、成功率、死亡率分别为82.3?7.4s和164.6?2.0s(P<0.05); 87.5%和68.75%(P>0.05); 6.25%和18.75%(P>0.05)。结论 颈总动脉穿刺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简单省时,创伤小,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MAU)与颈动脉内膜厚度的相关性。方法对14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MAU组42例和非白蛋白尿(NAU)组104例,并以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比较各组血压、IMT、MAU、TG、LDL-c,并对高血压患者进行MAU与其他指标的Pearson相关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MAU组血压、IMT、TG、LDL-c和MAU高于NAU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AU组TG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IMT、SPB和TG与MAU具有相关性(r=0.486,03115,0.339,P<0.05);对Pearson有意义指标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仅IMT为MAU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MAU和IMT密切相关,可作为高血压的诊断和预后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5.
16.
胆碱能抗炎通路在内脏动脉阻断性休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烟碱对内脏动脉阻断性(SAO)休克大鼠总体生存率、颈动脉平均动脉压(MAP)、血气分析及乳酸值的影响,探讨胆碱能抗炎通路在SAO休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阻断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干动脉复制SAO休克模型。30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假手术组)、SAO组、烟碱组、六烃季胺组和α银环蛇毒素(α-BGT)组,每组6只。实验期间连续观察平均动脉压,再灌注1 h后取血行血气分析和乳酸值检测。另取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AO组和烟碱组,每组10只,记录3组大鼠4 h总体生存率和平均生存时间。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AO组平均生存时间显著缩短,各时间点的生存率均显著降低(均为P<0.01);再灌注后MAP持续低下,并有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和高乳酸血症。与SAO组比较,烟碱组平均生存时间延长,各时间点的生存率均显著提高(均为P<0.01);再灌注后MAP下降幅度减轻,代谢性酸中毒缓解。经六烃季胺及-αBGT拮抗后,烟碱处理的上述效应则完全抵消。结论:烟碱能够提高整体生存率,逆转SAO休克中严重低血压,改善休克状况,减轻酸中毒。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累及颈总动脉起始部的巨大真性动脉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3例临床治疗资料。胸部正中切口显出前纵隔,切开心包及其返折显出心脏及其大血管,联合颈部切口显出动脉瘤全貌,升主动脉一颈内动脉自体静脉转流后,于主动脉弓上切除动脉瘤。结果3例均于术后9d治愈出院,分别随访3月、5a、6a无动脉瘤复发。结论利用自体静脉升主动脉颈内动脉移植技术,经胸部正中切口根治累及颈总动脉起始部的巨大动脉瘤,起始部显露清楚、操作方便,不切开胸腔、创伤小、恢复快,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并评估能模拟外源性物理损伤的颈总动脉钳夹致颈总动脉钝性创伤模型.方法 取64只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颈总动脉钳夹致颈总动脉钝性创伤建模后1、3、7 d组,每组16只.假手术小鼠予颈部切开、缝合,建模小鼠予左侧颈总动脉钳夹30 min.取颈总动脉标本,通过H-E染色观察血管组织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大鼠颈总动脉端-侧吻合模型,以期对欲进行显微血管吻合训练或相关实验的同道提供帮助。方法成年SD大鼠10只,将左侧颈总动脉远端穿过颈前肌肉群和气管之间的隧道, 与右侧颈总动脉行端-侧吻合。 结果成功建立大鼠颈总动脉端-侧血管吻合动物模型,手术成功率约为100%,平均吻合所需8针,平均血管吻合所需时间(35±5)min。吻合3个月后观察通畅率100%,HE染色示吻合口愈合良好。 结论吻合成功的关键是提高显微操作技术水平,同时注意保护术野中小的血管和神经。此模型可以较好的应用于显微血管缝合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