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毅鹏  季峰等 《浙江医学》2002,24(5):262-264,282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窦粘膜炎症反应和炎症介质含量的关系。方法:取7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窦粘膜组织作炎症活动性和炎症程度分级、Hp W-S染色和炎症介质含量测定。结果: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窦粘膜炎症反应Hp阳性者比阴性者严重;且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窦粘膜炎症活动性和炎症程度分级与Hp感染分级呈正相关。Hp阳性者胃窦粘膜内炎症介质含量比Hp阴性者高,且炎症介质含量随着Hp感染程度和胃窦炎症反应的加重而升高。结论:炎症介质在Hp相关性胃窦炎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中起重要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2.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特点和防治策略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特点和防治策略。方法 采用日本产GIF-N30型纤维胃镜对402例7个月-14岁儿童进行胃镜检查并取胃窦部粘膜组织行病理检查及Hp检测。结果 检出Hp感染相关性胃炎137例,检出率为34.08%,其中男78例,女59例,Hp感染率男女性别间无差异(P>0.05),但年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05)。临床可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消化道出血、食欲不振、消瘦、头痛、头昏等。胃镜下胃窦粘膜微小结节改变及病理显示固有层内有淋巴滤泡形成者,Hp检出率较高(>50%)。结论 儿童Hp感染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但与性别无关,Hp感染相关性胃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有赖于胃镜、病理检查及Hp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不同部位胃癌Hp的感染. 方法 对胃镜检查和病理学确诊的102例胃癌患者(55例胃窦癌和47例胃底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事先均未接受抗Hp治疗.在癌区及外周区各取组织2块,同时送病理进行组织病理切片染色Warthin-Starry(W-S)染色,并采用快速尿素酶实验,两项均为阳性者确定诊断. 结果 组织切片显示,肠型胃癌与弥漫型胃癌Hp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7% vs 58.2,P>0.05).胃窦癌患者Hp感染率明显高于胃底癌患者(78.2% vs 46.8%,P<0.05). 结论 不同部位胃癌Hp感染不同,胃窦癌较贲门胃底癌感染率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定植部位与反流性食管炎(RE)的关系,探讨不同定植部位Hp感染在RE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择有典型反流症状并经胃镜检查诊断为RE的患者226例,分别取胃体及胃窦黏膜各1块,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病理Hp检查。根据有无Hp感染及Hp定植部位分为四组:Hp阴性组、胃体Hp阳性组、胃窦Hp阳性组、胃体和胃窦Hp阳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一般治疗和雷贝拉唑抑酸治疗,Hp阳性者同时行Hp根除治疗,8周后比较各组治疗效果。结果226例RE患者中Hp阳性65例,阳性率28.76%,其中胃体Hp阳性组12例(占18.5%),胃窦Hp阳性组17例(占26.2%),胃体和胃窦Hp阳性组36例(占55.3%)。胃体Hp阳性组REⅠ级者较多;而胃窦Hp阳性组REⅢ级较多(P<0.01);胃体Hp阳性组的疗效较其他各组差(P<0.01)。结论胃内不同定植部位Hp感染在RE中的作用不同。胃体部Hp阳性者RE程度较轻,而行抗Hp治疗可能影响RE的短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14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琴芳  覃江  梁荣新  白先慧 《广西医学》2002,24(12):1951-1952
目的:探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对胃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76例因上腹不适进行胃镜检查的患,于胃窦取粘膜组织行病理切片,快速尿毒酶试验以确定是否感染Hp作为标准对照,同时行^14C-UBT。结果:^14C-UBT灵敏度为93.6%,特异性为75%、正确率为86.8%,与标准对照比较无显性差异(P>0.05)。结论:^14C-UBT操作简单,灵敏度、特异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胃内不同部位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Lewis抗原表达的状况。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58位患者胃窦胃体部Hp菌株Lewis抗原的表达,用RAPD-PCR法测定Hp菌株类型。结果:105例患者中,58例(55.2%)胃窦胃体部位同时Hp阳性,其中55例(94.9%)为同一Hp菌株感染。55对Hp菌株中,21对(38.2%)表达不同的Lewis抗原(Le^x、Le^y、Le^a和Le^b)。结论:部分患者胃窦胃体部位相同Hp菌株表达不同的Lweis抗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胃炎与病理性胃食管反流(GER)的关系,方法:所有病例均作胃镜检查,取粘膜组织活检,然后分别作病理检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同时作Hp-IgG血清学检查,诊断Hp相关性慢性胃炎27例,Hp阴性16例,采用便携式食管PH自动记录义,监测两组患儿的食管24h pH,对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病理性胃食管反应流发生率,Hp阳性组为22.22%,Hp阴性组为37.50%,两组差异无显性,结论:Hp感染与GER并非相关。  相似文献   

8.
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166例接受胃镜检查者的胃窦部粘膜的生长抑素(SS)含量,比较几种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与正常人的差异,并探讨胃窦粘膜SS含量与胃窦部病理改变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胃窦部粘膜SS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胃窦部粘膜出现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改变者SS含量明显低于不伴这些改变者;SS含量与HP感染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梁谷  陈振侬  洪瑞香  韦宗萍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0):1808-1809,1830
目的探讨胃窦粘膜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与胃癌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查117例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胃窦粘膜TNF-α含量,并对所有病例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查。结果117例受检者中,Hp感染者64例(54.7%),GCa患者胃窦粘膜TNF-α明显高于CG组、DU组及组织正常胃粘膜组(P〈0.05),GCa和CG组中Hp感染者胃粘膜TNF-α高于非Hp感染者(P〈0.05)。结论TNF-α在Hp感染过程中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儿童幽门螺杆菌(Hp)的组织学免疫组化染色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儿科就诊的102例具上消化道症状的患儿均行胃镜检查并取胃窦黏膜活检,分别经快速尿素酶(RUT)试验及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Hp;在胃镜检查前分别行13 C-尿素呼气试验(13 C-UBT)和现症感染条带(CIM)血清学检测Hp。以13 C-UBT为诊断金标准,比较免疫组化与其他两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评价免疫组化染色诊断儿童Hp感染的价值。结果免疫组化染色诊断Hp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与CI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RUT比较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组织学免疫组化染色准确、可靠、易观察,是病理学诊断儿童Hp现症感染有效适宜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