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DACI)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变化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特点,探讨血清sCD40L水平与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本实验分为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组(DACI组,n=69)、单纯糖尿病组(DM组,n=32)和健康对照组(NC组,n=28)。3组研究对象均应用酶联免疫法测量血清sCD40L的水平,常规生化检测空腹血糖(FBG)、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行彩色多普勒检查,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及计算Crouse积分。根据超声结果将DACI组分为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结果   3组之间血清sCD40L水平、IMT、斑块检出率、Crouse积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DACI组以不稳定斑块为主,且不稳定斑块组血清sCD40L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CD40L水平与IMT(r =0.733,P<0.01)、Crouse积分(r=0.645, P<0.01)、HbA1c(r=0.272,P<0.05)、甘油三酯(r=0.276,P<0.05)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血清sCD40L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其水平升高可能反应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用sCD40LELISA试剂盒检测1型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血清血清sCD40L水平。结果1型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血清sCD40L水平分别为2.39±0.9ng/ml及2.35±1.1ng/ml,二者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所观察的变量中,1型糖尿病患者sCD40L水平与年龄正相关(r=0.53,P<0.01),而与其它变量不相关;对照组sCD40L水平与所有变量均不相关。结论随年龄增加,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CD40L水平有增高趋势,其并发血管病变的风险增加,因此,血清sCD40L水平的检测可作为1型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情况的衡量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冠心病(CHD)患者血清sCD40L浓度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以CHD患者39例为CHD组,非CHD患者22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血脂等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CHD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HD组血清sCD40L浓度、空腹胰岛素、HOMA-I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HD组血清sCD40L浓度与HOMA-IR、空腹胰岛素、TG、TC、LDL-C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 CHD患者血清sCD40L水平升高与胰岛素抵抗并存,两者在冠心病、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正常对照组(NC组)60例、糖尿病组(DM组)89例。糖尿病组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情况分为糖尿病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DM1组,n=16)和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组(DM2组,n=73),比较三组的血清MMP-8水平;DM2组分为IMT增厚组(A组,n=12)、稳定斑块组(B组, n=27)和不稳定斑块组(C组,n=34),比较三个亚组的IMT、Crouse积分等超声指标,分析MMP-8水平与颈动脉超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DM2组的MMP-8、IMT值水平高于NC组和DM1组,DM1组高于NC组(P均<0.05);不稳定斑块组的MMP-8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和IMT增厚组,稳定斑块组MMP-8水平高于IMT增厚组(P均<0.05);血清MMP-8水平与IMT值和Crouse积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8、0.72,P<0.05)。结论  血清MMP-8与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斑块稳定性相关,可作为预测颈动脉斑块形成及稳定与否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67例(A组)、2型糖尿病患者35例(B组)和健康对照者24例(C组)进行研究。分别测定血尿酸水平,用彩色多普勒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结果 1)A组的TG、LDL-C、FBG、HBA1C、收缩压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2)3组之间血尿酸、IMT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尿酸水平与糖尿病患者IMT具有相关性(r=0.442,P﹤0.01)。结论血尿酸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是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迅速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并已成为四大主要致盲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的研究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炎症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40配体(sCD40L)与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8例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或急性脑梗死大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61例无大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CD 40L浓度,并以57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空腹血糖及血脂按常规方法测定。结果①2型糖尿病并大血管并发症患者血清sCD40L浓度明显高于无大血管并发症患者和健康对照组(P(0.01);无大血管并发症患者血清sCD 40L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②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与并发急性脑梗死各亚组血清sCD 40L浓度均显著高于无大血管并发症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而上述两个亚组间的血清sCD 40L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③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组血清sCD 40L浓度与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呈正相关(r=0.299,P(0.05);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并发症组血清sCD 40L浓度与LDL-C、TG水平呈正相关(r=0.310,P(0.05;r=0.236,P(0.05)。结论血清sCD 40L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病过程,并可作为判断2型糖尿病患者有无大血管并发症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患者血清sCD40L和MMP-9的变化及相关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金属蛋白酶-9(MMP-9)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识别和预测的炎症指标。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79例冠心病患者血清sCD40L,MMP-9的浓度。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sCD40L水平[在不稳定心绞痛(UAP)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分别为(1.96± 0.84) ng/ml,(2.23 ±0.99 )ng/ml]显著高于稳定性冠心病组(1.20±0.76)ng/ml (P<0.05),而在UAP和AMI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sCD40L水平与MMP-9呈显著正相关(r=0.401, P<0.01)。sCD40L水平与甘油三酯呈正相关(r=0.254, P=0.039),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234, P=0.03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清sCD40L和MMP-9水平升高,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有关,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的标志,CD40L可能通过促使MMP-9的表达而促发急性冠脉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血尿酸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否有关.方法: T2DM患者318例,按是否有颈动脉粥样硬化分为2组,对患者尿酸、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肌酐、空腹血糖、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白细胞多重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T2DM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升高(P<0.001),其与年龄(P=0.001),收缩压 (P<0.05)是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但尿酸差异经血肌酐修正后相关性消失.尿酸等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酸与血肌酐(P<0.001),颈动脉粥样硬化(P<0.001),BMI(P=0.004),白细胞(P=0.001)具有相关性.结论: 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时血清尿酸水平升高,这种变化可能与肾脏对尿酸清除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清sCD40L、sCD40含量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病情进展、斑块性质改变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156例患者作为研究的ACS组、同期在我院体检的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的对照组。采集血清并检测sCD40L、sCD40以及炎症反应相关因子、斑块稳定性相关分子的含量。结果:ACS组血清中sCD40、sCD40L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CS组中NSTEMI患者以及STEMI患者血清sCD40、sCD40L的含量均显著高于UAP组,STEMI患者血清sCD40、sCD40L的含量均显著高于NSTEMI患者;ACS组血清中炎症反应相关因子hs-CRP、TNF-α、IL-8、IL-18以及斑块稳定性相关分子MMP2、MMP9、LPA、Angptl2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sCD40L、sCD40的含量呈正相关。结论:ACS患者血清sCD40L、sCD40含量异常升高且对病情进展过程中的炎症反应级联激活、斑块性质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的老年患者中单核细胞数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颈动脉粥样斑块(CAS)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32例,其中糖尿病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A组)73例,未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B组)59例。记录患者的化验指标及影像检查结果,并进行组间比较,探讨T2DM的老年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因素。结果 A组年龄、高血压患病率、SBP、 HbA1c、FPG、MHR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HbA1c、FPG、MHR是老年2型糖尿病并CAS的相关危险因素,HDL-C是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CAS的保护因素。ROC绘制MHR下的面积为0.835(95%CI:0.768~0.902,P<0.01)。当MHR=0.547其诊疗效率最高,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80%。结论 MHR是老年T2DM合并颈动脉斑块的相关危险因素之一且具有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血清adropin蛋白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及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T2DM患者108例,依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为T2DM+CAS组68例和单纯T2DM组40例;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采集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并测定其临床代谢指标;血清adropin浓度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结果:T2DM+CAS组与单纯T2DM组的adropin浓度均低于NC组(P<0.01);而T2DM+CAS组与单纯T2DM组比较,adropin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adropin水平与体重指数、甘油三酯、空腹血浆葡萄糖、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高敏C 反应蛋白呈负相关(均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提示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是adropin浓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血清adropin 水平在T2DM患者中显著降低,其可能通过调节胰岛素敏感性、脂质代谢和炎症反应等作用与T2DM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 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的表达,分析Lp-PLA2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01例,根据彩超结果分为颈动脉正常组(A组)及颈动脉硬化组(B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49例为健康对照组(C组)。比较三组性别、年龄、病程、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等指标,并分析Lp-PLA2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结果:A组和B组的TC、TG、LDL-C、FPG、HbA1c、Lp-PLA2均大于C组,HDL-C小于C组;B组Lp-PLA2、IMT大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Lp-PLA2水平与IMT呈正相关(r=0.380,P&l...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社区T2DM患者胱抑素C水平(Cys 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281例门诊就诊的非新诊断且血糖控制稳定的T2DM患者,血管超声测得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以CIMT<0.9 mm或CIMT...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10例,根据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分为颈动脉内膜正常组(A组)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组(B组),比较两组间的临床资料,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患者B组在年龄、糖尿病病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尿酸(SUA)水平均高于A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尿酸水平、年龄,糖尿病病程、LDL-C是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升高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和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将5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进行分组,29例CIMT≤0.9mm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非动脉粥样硬化组,另外26例CIMT>0.9mm或发现动脉斑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动脉粥样硬化组,并配对选取25例非糖尿病的健康者为对照组。同时收集入选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踝臂指数(ABI)、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空腹血脂以及胰岛素等生化指标,并计算稳态模型(HomaModel)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INS×FPG)/22.5,取其自然对数值;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入选者的血清脂联素。结果(1)动脉粥样硬化组的血清脂联素显著低于非动脉粥样硬化组及对照组。(2)相关性研究显示脂联素与血糖、HbA1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CIMT负相关(r=-0.30,r=-0.32,r=-0.23,r=-0.66,r=-0.83,r=-0.63,r=-0.7...  相似文献   

17.
《陕西医学杂志》2017,(9):1221-122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水平的关系。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89例按是否合并脑梗死分为T2DM合并脑梗死组(45例)和单纯T_2DM组(44例),另选择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人群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指数(BMI)并进行Hcy、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等相关指标检测,分析同型半胱氨酸与IMT的相关性。结果:(1)T_2DM合并脑梗死组Hcy水平明显高于单纯T_2DM组和对照组,单纯T_2DM组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2)T_2DM并发脑梗死组TG水平明显高于单纯T_2DM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3)T2DM并发脑梗死组和单纯T_2DM组颈动脉超声均显示有不同程度硬化表现,但T_2DM并发脑梗死组的IMT、斑块检出率均高于单纯T_2DM组(P<0.05)和正常对照组(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Hcy是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Hcy与IMT、HbA1C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Hcy是T_2DM患者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62例,根据CIMT值分为内膜增厚组(CIMT≥0.9 mm)75例和内膜正常组(CIMT <0.9 mm)8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指数(BMI)、血压(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红素(TBIL)、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空腹及餐后2 h胰岛素(FINS、2 h INS)、空腹及餐后2 h C肽(FC-P、2 h C-P)水平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SBP、DBP、TBI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BMI、HbA1c、FINS、2 h INS、FC-P、2 h C-P、TG、TC、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CIMT与年龄、病程、SBP、DBP呈正相关(P<0.0...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尿酸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106例患者作为研究的T2DM组并根据颈动脉超声判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另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的对照组。采集血清并测定尿酸、内皮损伤标志物、炎症介质、脂质代谢指标的含量。结果:T2DM组血尿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T2DM组中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尿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未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高分位、中分位患者血清中内皮素-1(ET-1)、可溶性血栓素(sTM)、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含量显著高于低分位患者,NO含量显著低于低分位患者;高分位患者血清中ET-1、sTM、sEPCR、vWF、核转录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8、脂蛋白a(LPa)、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载脂蛋白B(ApoB)的含量显著高于中分位患者,一氧化氮(NO)、载脂蛋白A1(ApoA1)的含量显著低于中分位患者。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血尿酸水平升高会造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参与该过程的分子改变包括内皮损伤、炎症反应以及脂质代谢紊乱的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