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情绪障碍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探讨治疗对策。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表(HAMA)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6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评定,并对部分情绪障碍患者给予盐酸氟西汀20mg/d及一定心理治疗4~8周。结果261例慢性乙肝患者中有81例患者有情绪障碍,占31.0%。情绪障碍发生率与乙肝病情轻重无明显关系。抗抑郁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情绪障碍,并能提高乙型肝炎总的治愈率,同时缩短住院时间。结果表明慢性乙肝患者存在一定比例情绪障碍,抗抑郁药物及心理治疗对病情恢复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18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除接受常规治疗外加入为期8周、每周1次的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乙肝病人生活质量自评量表(QLQ-C30)。探讨团体心理治疗起效的主要因素。结果:1.经过8周的团体心理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焦虑(SAS)水平、抑郁(SD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整体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2.本研究中团体治疗的重要疗效因子依次为:希望重塑,情绪宣泄,信息传递,依从性。结论:团体心理治疗可明显缓解慢性乙肝病人的焦虑和抑郁,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心理治疗结合中药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肝功及T细胞群之间的关系.探讨心理治疗结合中药对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对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治疗组38例.中药治疗对照组40例,分析治疗后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病人肝功能和T细胞亚群指标的变化。结果:心理治疗结合中药治疗后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病人肝功能、T细胞亚群指标及疗效较中药治疗有显著意义。结论:心理治疗结合中药治疗能提高其临床疗效、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述情障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血压表障碍与抑郁关系及治疗方法。方法:取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和流行病抑郁自评量表(CES-D)确诊的高血压述情障碍并皂郁情绪患者75例,用赛乐特治疗,并与病情相似75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CES-D调查,抑郁症状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40.78%,TAS平均得分较对照组下降18.29%。结论:高血压述情障碍与抑郁情绪有内在联系,抗抑郁治疗能减轻高血压述情障碍,对高血压治疗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0例确诊为慢性前列腺炎伴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一系列心理治疗措施,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治疗能有效改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测量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测量并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QOL),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生存质量SF-36表,对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200例正常对照进行生存质量(QOL)测量,并对QOL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寻找其中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的SF-36总评分及生理机能、角色生理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机能、机体活力、躯体不适和主观健康状部的平均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影响慢性乙肝患者QOL的主要因素是病程、并发症、谷丙转氨酶(ALT)、乏力、黄疸等。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全面下降,有效的治疗以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及心理治疗和护理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加重与复发诱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评价表对20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132例加重与复发的因素进行调查测试与评价。结果:慢性乙肝患者病情加重与复发诱因依次与精神创伤(OR=7.53)、家族史(OR=3.98)、饮酒(OR=3.75)、劳累、从医行为等。结论:精神创伤、家族史、饮酒等是慢性乙肝患者病情加重与复发的主要因素。提出通过对慢性乙肝的诱因分析,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慢性乙肝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戒烟忌酒,劳逸结合,是避免慢性乙肝患者病情加重与复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血清可溶性IL—2受体测定在乙型肝为患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的变化 ,为诊断病情演变和预后判定寻找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地测定健康对照30例和各型乙型肝炎患者167例,包括急性乙型肝炎22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54例,慢性乙肝(中 ̄重度)46例,肝炎后肝硬化28例,慢性重型肝炎17例,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各组患者血清SIL-2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慢性肝、肝硬化、急性乙肝和慢活肝增高最为显著。Child’s C级乙肝后肝硬化显著高于Child’s B、A级者(P〈0.05),慢重肝存活病例显著低于死亡病例(P〈0.01)。结论: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L-2R水平均明显升高,其水平的高低与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及肝细胞损伤程度相关,故对乙肝患者病情变化和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廖霄玲 《华夏医学》2003,16(1):46-47
目的:探讨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年1-6月我院用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肝的患者进行统计,并对其阴转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阴转率HBV-DNA为59.1%;HBe-Ag为54.5%;HBs-Ag为4.5%,结论:干扰素(α-1b)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和直接抗病毒作用。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阴转率有明显的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干扰影响生活质量的程度,探讨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以提高QOL。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问卷(QOL—I)对218例患者进行测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水平,研究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况比一般人差,普遍存在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焦虑抑郁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症状或不良反应增强,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结论:在探索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心理干预。通过正确的心理干预,使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得以疏导,病情得到有效缓解,减少住院天数,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有所提升,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使患者心身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