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在肝癌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在肝癌半肝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将54例行半肝切除术的肝癌患者分为两组:HVC组30例,行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HVC法),Pringle组24例,行第一肝门阻断(Pringle法),比较两种方法对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失血量、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半肝切除术中采用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能安全有效地控制术中出血.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术后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董科  温尔刚  俞小炯 《四川医学》2010,31(12):1731-1734
目的研究半肝入肝血流阻断、出入半肝血流阻断和改良式Belghiti肝血流阻断无血半肝切除术在肝切除中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将同期96例需行半肝切除的患者分为半肝入肝血流阻断组(A组,n=24)、出入半肝肝血流阻断(B组,n=26)组、改良式Belghiti肝血流阻断组(C组,n=26)和第一肝门阻断组(D组,Pringle,n=20)。比较各组间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的恢复,术后血浆管引流量、输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A、B、C、D4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15±115)ml、(275±95)ml、(200±120)ml和(425±125)ml;C组出血量最少,但A、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分别为(135±90)min、(145±65)min、(150±70)min和(140±85)min,4组间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3组术后3d和7d的血清转氨酶明显低于Pringle组,且下降程度也较之明显。4组间术后3d的血浆引流总量分别为(185±30)ml、(150±20)ml、(100±30)ml和(250±80)ml,以Belghiti组引流量最少,Pringle组引流量最多。A、B、C、D4组出现并发症分别是4例(2/24)、3例(2/26)、2例(2/16)和6例(3/20),Pringle组患者术后并发腹水显著高于A、B、C组。住院时间以D组最长,术后平均(8±4.5)d,C组住院时间最短,术后平均(6±3.5)d。A、B、C、D4组输血例数分别是4例(4/21)、2例(2/23)、0例(0/10)和(8/20)。结论半肝血流阻断法比第一肝门阻断更利于术后肝功能恢复,减少手术并发症,改良式Belghiti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技术是一种安全、实用、术后恢复快的切肝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半肝血流阻断与全肝血流阻断下行肝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将80例需行肝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半肝血流阻断组(HLO)与全肝血流阻断组(TLO),其中HLO组35例,TLO组45例,比较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术后肝功能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等的差异。结果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围手术期死亡率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半肝血流阻断法优于传统全肝血流阻断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甘险峰  李明非  杨训  周晓辉  王俭 《四川医学》2012,33(7):1162-1164
目的 探讨半肝血流阻断技术在肝癌行肝切除术中的临床意叉.方法 把76例因肝癌行肝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半肝血流阻断组(HVC组)41例,第一肝门阻断组(Pringle组)35例,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的失血量、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半肝血流阻断与全肝血流阻断对肝癌患者术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01~2014-01间我院收治的78例肝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半肝阻断组和全肝阻断组,每组各39例。半肝阻断组在进行肝切除手术时采取半肝血流阻断,全肝阻断组在进行肝切除手术时给予全肝血流阻断。比较半肝阻断组及全肝阻断组患者术后肝功能及术中出血量。结果手术治疗后,半肝阻断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256.33±37.14)m L,谷氨酸转氨酶为(45.26±11.32)IU/L,总胆红素为(18.21±4.59)μmol/L,均低于全肝阻断组水平,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肝切除手术时,半肝血流阻断更利于肝癌患者的术后肝功能恢复,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部分肝切除半肝血流阻断技术进行改进,预防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方法:对25例行不规则肝切除患者采用肝门解剖半肝血流阻断技术。结果:术中出血少,术后肝功能恢复快,全部病例术后均未出现肝功能不全,无手术死亡。结论:术中采用肝门解剖半肝血流阻断方法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有效降低手术损伤,保护残肝功能,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一种简易半肝血流阻断行肝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彭民浩  杨定华 《广西医学》1997,19(3):334-337
作者介绍用沙氏钳阻断血流行肝切除术8例,与同期采用Pringle法阻断肝门切肝10例作比较,结果表明,这种半肝血流阻断行肝切除术,术后病人肝功能损害轻、恢复快,并发症少,该法简单、易行、安全、有效、容易推广、尤其适用于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选择性肝血流阻断在肝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总结分析25例行肝切除患者,采用选择性肝血流阻断技术行肝切除术。结果:术后肝功能恢复快,均未出现肝功能衰竭,无手术死亡。结论:肝切除术中采用选择性肝血流阻断能安全有效控制术中出血,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术后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2种肝血流阻断法在肝癌切除术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良科  段勇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9):761-763,766
目的比较2种肝血流阻断法在肝癌切除术中的作用及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6例行肝切除术的肝癌病例随机分为半肝血流阻断组(hemihepatic vascular control,HVC法,n=24)和第一肝门阻断组(Pringle's法,n=22),比较2组病例术中失血量、手术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术后肝功能恢复。结果2组病例术中失血量和手术持续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HVC组术后3d和7d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明显低于Pringle's组(P<0.05),HVC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Pringle's组(P<0.05)。结论2种肝血流阻断法均能有效控制术中出血,半肝血流阻断法更安全,对肝功能恢复的不良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0.
大出血通常是肝切除术中的主要问题,一直以来,肝脏外科医生不断探索减少肝切除时出血的方法。尤其是近二十余年以来,虽然肝脏手术的范围不断扩展,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仍较前明显降低,肝切除手术死亡率己降至1%-5%的较低水平,甚至接近于零。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肝血流阻断技术的发展和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1.
肝血流阻断技术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半肝入肝血流阻断、出入半肝血流阻断和改良式Belghiti肝血流阻断无血半肝切除术在肝切除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于2006年5月~2007年10月实施各类肝切除术96例,需行半肝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半肝入肝血流阻断组(A组,n=24)、出入半肝肝血流阻断组(B组,n=26)、改良式Belghiti肝血流阻断组(C组,n=26)和第一肝门阻断组(D组,Pringle,n=20)。比较各组间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术后的恢复,术后血浆管引流量、输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A、B、C、D四组经比较出血量有差异,以改良式Belghiti肝血流阻断肝切除出血量最少,但A、D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四组间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四组间术后三天的血浆引流总量分以Belghiti组引流量最少,Pringle组引流量最多;A、B、C、D四组并发症以Pringle组病人术后并发腹水显著高于A、B、C组;住院时间以D组最长,B组住院时间最短;A、B、C、D四组输血例数分别是4例(4/21)、2例(2/23)、0例(0/10)和8例(8/20)。结论半肝血流阻断法比第一肝门阻断更利于术后肝功能恢复,减少手术并发症,改良式Belghiti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技术是一种安全、实用、术后恢复快的切肝方法。  相似文献   

12.
1997年 6月~ 2 0 0 0年 12月应用半肝血流阻断法行各类肝切除术 2 7例与同期应用Pringle法肝切除 31例进行比较 ,半肝血流阻断的 2 7例患者手术后肝功能损伤轻 ,并发症少 ,住院时间短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应用半肝血流阻断法行各类肝切除术 2 7例 ,男 2 2例 ,女 5例 ,平均 42 .3岁 (2 7~ 76岁 ) ,其中原发性肝癌 2 5例 ,继发性肝癌 1例 ,肝内胆管结石 1例。同期采用常温下阻断入肝血流 (Pringle法 )行各类肝切除术 31例 ,男2 9例 ,女 2例 ,年龄 2 7~ 70岁 ,平均 44 .2岁 ,其中原发性肝癌 2 7例 ,肝门…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比较肝癌伴肝硬化患者在肝切除术中应用不同的肝血流阻断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行肝切除术的80例肝癌伴肝硬化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肝血流阻断方法分为半肝入肝血流阻断组38例和全肝入肝血流阻断组42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记录术后患者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等肝功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半肝入肝血流组VS 全肝入肝血流组)手术时间(148±42 VS 142±34)、术中出血量(563±53 VS 547±23)、术后住院时间(12.7±5.1 VS 11.3±4.3)差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肝功指标(半肝入肝血流组VS 全肝入肝血流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77.81±9.08 VS 213.82±61.37)、血清谷丙转氨酶ALT(65.72±12.11 VS 197.40±56.28),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半肝入肝血流组7.9% 全肝入肝血流组28.6%,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肝癌伴肝硬化患者的肝切除术中,半肝入肝血流阻断法与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法相比,有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肝脏功能恢复较快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在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彭力辉蒋国庆邓小红周兆锋(江西省赣州地区人民医院普外科赣州341000)肝叶切除最常用的阻断入肝血流的方法是常温下肝门入肝血流阻断法(Pringle法)。由于肝细胞对缺血极为敏感,因肝细胞缺血而导致的肝细胞继发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通过下腔静脉前间隙放置绕肝带及改良式全肝血流阻断在高难度肝切除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解剖第二、第三肝门,钝性分离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于肝右及肝干中静脉间形成肝后隧道,并放置强力带。同时,于肾静脉近端放置下腔静脉阻断带,肝索阻断带及第二肝门阻断带(或肝右静脉阻断带)。第二肝门阻断带多数情况下不需阻断。结果:成功施行11例复杂肝切除术,全尾叶 部分Ⅳ段Ⅴ段、右半肝、Ⅵ段 右尾叶等,来发生与手术操作有关的并发症。结论:绕肝带及改良全肝血流阻断,不仅在技术上可行,而且适应症广,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尤其适用于高难度肝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选择性保留半肝动脉血供的肝血流阻断法在肝癌肝切除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92例患者行三种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肝癌肝切除术,其中45例行Pringle肝血流阻断(A组),30例行半肝血流阻断(B组),17例行选择性保留半肝动脉血供的肝血流阻断(C组),观察手术情况及术后肝功能变化和并发症等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92例患者无手术死亡,A,B,C3组在术中出血量、阻断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腹腔感染、胆漏、消化道出血及顽固性腹水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B组较A,C组手术时间延长,有显著差异(P〈0.05),A,C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A组较B,C组术后肝功能损伤严重,有显著差异(P〈0.05),B,C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选择性保留半肝动脉血供的肝血流阻断法优于Pringle阻断法和半肝阻断法,为肝癌肝切除术中肝血流阻断提供一种既简便又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肝切除的手术方法进行改进,预防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方法:对46例半肝血流阻断联合绕肝提拉法的肝切除术中患者的手术方法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切除患者血流阻断时间13~47min,术中出血量140~910mL,术后患者肝功能恢复快,全部病例均未出现肝功能不全,无手术死亡.结论:半肝血流阻断联合绕肝提拉法在肝切除术中有省时、安全、出血少、解剖清晰、手术成功率高等优点,该方法对于肝脏外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熊伟  俞小炯  董科 《中国医药导报》2012,9(35):99-100,103
目的运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对比研究第一肝门阻断、半肝入肝血流阻断和改良式绕肝提拉法肝血流阻断在肝切除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探讨改良绕肝提拉法(liver hanging maneuver)肝切除的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同期164例需行半肝切除的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第一肝门阻断组(A组,n=49),半肝入肝血流阻断组(B组,n=56)、改良式绕肝提拉法肝血流阻断组(C组,n=59)。比较各组间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的恢复,术后血浆管引流量、输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以A组出血最多,C组出血最少,经比较C组和A、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并发症例数和输血例数以C组最少,A组最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第3、7天,A组血清转氨酶明显高于B、C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肝功能恢复最快。结论改良式绕肝提拉法肝血流阻断肝切除和半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比第一肝门阻断肝切除更利于术后肝功能恢复,减少手术并发症。改良式绕肝提拉法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技术是一种安全、实用、术后恢复快的肝切除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半肝血流阻断前入路半肝切除术在巨块型肝癌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7年5月半肝切除术43例,其中行半肝血流阻断前入路规则性半肝切除术者为前入路组(n=18),传统的半肝切除术者为传统入路组(n=25);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的变化、术后3d总引流量、术后生存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d总引流量、术后生存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前入路组术后3d和7d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传统入路组,而血清前清蛋白高于传统入路组.传统入路组有1例术中死于气体栓塞,术后有2例出现肝功能衰竭,其中1例死亡.前入路组围手术期无死亡.结论 对于巨块型肝癌施行半肝血流阻断前入路规则性半肝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可降低围手术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半肝血流阻断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附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常温下第一肝门入肝血流半肝阻断的手术方法及合理性。方法:总结1997-2000年27例在半肝血流阻断下行各类肝切除的经验,与同期应用Pringle法行肝切除31例进行比较,结果:半肝血流阻断法保留了健侧肝脏的血供,术后肝功能损害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缩短了住院时间,结论:肝血流阻断技术可以有效控制肝切除术中的出血,介同时又不可避免带来肝缺血后的损伤,半肝血流阻断技术既可达到肝切除术中控制出血的目的,同时又减少了健侧肝脏的肝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