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是导致类鼻疽的病原菌。类鼻疽慢性感染时间长,急性起病时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预后不佳。研究病原菌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致病及耐药机制将有效帮助疾病的诊疗,改善预后。本文从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在宿主细胞外运动的形式、感染宿主细胞的方式、毒力因子、耐药机制(外排泵、靶位点改变等)等方面阐述。为该菌所致类鼻疽的早期诊治及控制提供可能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 用3种检测方法对同源性较高的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和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进行鉴定,比较该3种检测方法的鉴定效果.方法 分别利用基于MALDI-TOF-MS的蛋白指纹图谱方法、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对5株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和5株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进行鉴定,综合判断鉴定结果,并与传统的形态学和生化鉴定结果比较,寻找更适合于该两种菌的鉴定方法.结果 在10株受试菌株中,2株排除是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和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可能,剩余8株之中,MALDI-TOF-MS方法正确鉴定了6株,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正确鉴定了8株,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正确鉴定4株.结论 MALDI-TOF-MS的蛋白指纹图谱方法和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对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和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具有很好的鉴定能力,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不适合用于该2种菌的鉴定.  相似文献   

3.
陈宇辉  郭红荔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0):1238-1239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合并类鼻疽伯克霍尔菌感染的特点和耐药性。方法收集2002年01月~2008年12月糖尿病合并类鼻疽伯克霍尔菌感染者40例,采用微量肉汤法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这些病例以败血症多见占72.5%,其次为肺部感染,肝脓肿,脾脓肿,左腹股沟脓肿和尿路感染。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100%敏感、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2.1%敏感、头孢他啶59.4%敏感及头孢噻肟钠47.3%敏感、复方新诺明42.4%敏感等。结论糖尿病患者合并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容易发生败血症,建议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作为治疗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首选用药。该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应当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104例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耐药性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住院的104例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者的临床表现、细菌的耐药性及其治疗.结果 患者多见于男性,以农民发病最多,临床表现均有畏寒或寒战、发热.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对抗菌药物具有多重耐药性,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头孢唑啉耐药率为100%,阿米卡星95.2%,氨苄西林/舒巴坦79.8%,环丙沙星77.8%,左氧氟沙星70.2%,复方新诺明64.4%,头孢曲松70.2%,头孢他定2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8.3%,未发现对亚胺培南耐药.结论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临床表现无特殊性,误诊率高,确诊依靠细菌学检测.亚胺培南对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敏感,应作为治疗类鼻疽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 BP)经鼻感染BALB/c小鼠动物模型,为后续类鼻疽菌的毒力研究和急性类鼻疽的致病机制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经鼻主动吸入的感染途径,通过大体解剖、组织病理和组织匀浆计数菌落等方法观察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小鼠的病理生理反应、脏器病理损伤和细菌定植情况,分析急性类鼻疽感染小鼠模型的生物学特征,并比较致病性类鼻疽临床株与非致病性类鼻疽泰国株(伯克霍尔德菌)感染BALB/c小鼠的不同表现。结果 急性类鼻疽菌经鼻感染模型中,BALB/c小鼠死亡多集中在感染后第3到第5天,3×105~3×106 CFU可作为急性类鼻疽BALB/c小鼠病死模型的合适攻毒剂量,而半数致死量约在3×104~3×105 CFU。大体解剖和组织HE染色均可见肺脏、脾脏和肝脏组织中形成脓肿或坏死病灶,其中在脾脏最明显,并与攻毒剂量呈正相关。类鼻疽菌感染的小鼠血液、肺脏、脾脏及肝脏中均发现类鼻疽菌定植,且定植量与组织特异性有关,血液中分离到的活菌浓度最高[Log2对数值:(10.28±0.34) CFU/mL],定植总量最高的脏器是肺脏[Log2对数值:(7.54±2.11) CFU]。虽然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与伯克霍尔德菌株在细胞水平上的生物学效应类似(多核巨细胞形成、胞内增殖等),但是对BALB/c小鼠的毒性差异显著。伯克霍尔德菌即使在高剂量(8×107 CFU)时对小鼠仍是非致死性的,而且无法在小鼠脏器中有效定植。结论 成功构建了经鼻吸入性感染BALB/c小鼠的急性类鼻疽动物模型,明确了类鼻疽菌造成的组织病理损伤特点,发现了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与伯克霍尔德菌株在动物水平上的显著生物学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总结乐东地区类鼻疽病的临床和微生物学特征,为临床类鼻疽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病例查询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0年9月就诊于乐东县人民医院的类鼻疽病患者,采用生化反应鉴定疑似菌种,对生化鉴定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菌种,采用全基因组测序方法复核鉴定结果;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致病菌和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14例类鼻疽患者均有糖尿病史,患者在6—9月发病占71.43%;男性占78.57%;50~65岁占71.43%;农民占78.57%;临床表现以败血症为主,占92.86%。细菌培养48 h后菌落由湿润、凸起变干燥、扁平,镜下呈中央淡染、两端浓染的特征。生化鉴定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菌株经全基因测序复核结果均一致。药敏试验显示致病菌对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复方磺胺甲噁唑全敏感;14例患者治愈或好转10例,死亡4例,病死率28.57%。结论 类鼻疽高发于台风季节,男性糖尿病农民为高危人群,且易发展为败血症而死亡,临床医生特别是基层医生应提高对类鼻疽病认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7.
类鼻疽是由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引起的一种新兴传染病,流行于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目前尚无有效疫苗.类鼻疽菌作为一种兼性胞内致病菌具有庞大基因组,编码多种毒力因子,通过控制宿主细胞生物学途径并且抑制宿主细胞免疫应答过程,促进其在细胞内的增殖.本文对目前类鼻疽菌毒力相关的Ⅲ型和Ⅵ型分泌系统在类鼻疽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了概述,并讨论了类鼻疽菌新发现的毒力因子在细菌致病过程以及逃逸或破坏宿主免疫应答中发挥的作用.随着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的进展,对类鼻疽菌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有所加深,但许多问题仍有待探索解决,如疫苗、诊断、有效的治疗药物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类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在广西地区的详细分布情况.方法 于2007年底对广西地区的14个地级市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共采集了77个地点的154个土壤样品和130个水样.采样通过细菌分离培养方法、16S rDNA基因测序和鞭毛基因检测的方法进行鉴定分析,对类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检出情况的地理分布进行绘图记录.结果 154份土壤样品中分离纯化出13株类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阳性率为8.4%,没有在水样中发现该菌;分离纯化结果与16S rDNA基因测序和鞭毛基因检测的结果完全一致.分离纯化类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阳性的采样点分布在中东、南宁、钦州、放城、北海5个地区.结论 广西地区的类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以南,南海附近地区.  相似文献   

9.
蔡兴俊  黄奕江 《海南医学》2010,21(3):139-139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可导致类鼻疽病,类鼻疽病最常见的临床报告类型为肺炎,主要表现为急性和慢性发病形式。2004年海啸事件证明了类鼻疽病发病新的危险因素,且得出结论认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直接传播至肺部可能导致这种病原体致病能力增强。在本研究中,作者介绍了急慢性肺类鼻疽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和特点,同时利用这些模型证明了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直接传播至肺部确实导致了这种病原体致病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10.
李金钟 《中国热带医学》2008,8(11):2048-2051
鼻疽和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分别是鼻疽和类鼻疽的病原菌,它们对人和动物均具有高度致病性,且为潜在的生物武器;所致感染死亡率很高,但迄今尚无可用的疫苗。对鼻疽和类鼻疽的诊断,应用传统的培养、生化鉴定的方法通常需要1周的时间才能获得结果,且往往导致鉴定错误。本文将针对血清学和分子学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类鼻疽骨、关节及骨髓感染的临床特征,为类鼻疽骨、关节及骨髓感染的诊治提供参考,减少漏诊和误诊,提高患者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类鼻疽骨、关节及骨髓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采用Etest法检测致病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21例患者中男19人,女2人,年龄范围35~80岁,8人职业为农民,11人在台风季节后发病;21位患者中有糖尿病者18人,低蛋白者8人,抽烟、酗酒各6人。21例患者中骨感染者6例,其中4例为股骨受累,关节感染者13例,其中膝关节受累7例,骨髓感染者7例;患者合并血流感染者19人,合并肺部感染者14人。患者临床表现中,发热最常见(19人),其次为感染局部疼痛(17人);患者的实验室检查中,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等炎性指标普遍增高;MRI和CT检查能够发现感染病变,而X线检查类鼻疽骨关节感染的灵敏度较差;足疗程抗生素联合外科治疗效果较好,经抗生素和/或外科治疗后,复发3人,死亡6人,死亡率28.6%。致病菌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全部敏感,未检出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四环素耐药的菌株,对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较高,为28.6%。结论 对于台风季节后发病、有水土接触史、有骨关节症状的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合并菌血症或肺部感染症状及骨关节局部疼痛时,应考虑类鼻疽骨关节或骨髓感染的可能,在明确诊断后结合必要的外科治疗和足疗程的抗生素治疗,以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16S-23SrRNA间区的特征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细菌分类方法。方法:以化脓性链球菌16SrRNA的3'端和23SrRNA的5'端的保守区中合成3对引物,PCR扩增16S-23SrDNAISRs,纯化后直接测序,在GenBank上查找对应细菌的ISRs序列。用DNAMAN软件进行系统进货分析。结果:链球菌属为单拷贝16S-23SrRNAISRs片段,编码1个tRNA^Ala基因。流感嗜血杆菌各生物型出现2个大小相似的ISRs片段。与GenBank上的资料比较,7株链球菌归属5个种,流感嗜血杆菌均为b型。结论:ISRs作为细菌分类新的目标基因具有属、种、型和株特异性与灵敏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2008年儋州市沿海一带发生的一起霍乱局部流行的调查分析,探讨霍乱防治的对策和措施。方法对2008年儋州市发生的霍乱局部流行所有霍乱病例的个案调查表、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调查表和相关的检测信息,以及外环境的气象资料、人口学资料和流行区当地居民卫生条件等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并结合现场调查,对当时疫情发生的成因及采取的对策和防治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实验室检测方法采用碱性蛋白胨霍乱弧菌增菌液进行增菌,然后做细菌分离,对分离出来的霍乱弧菌进行毒素鉴定,以判别是否是流行毒株。结果儋州市累计发生34例霍乱病例,其中实验室确诊的29例,临床诊断(疑似病例)5例,无死亡病例。首例病人于9月30日发生,最后1例病例于10月31日发生,11月1日以后不再出现新的病例,本次霍乱流行是在强台风后发生,灾区有90%的水井因海水倒灌而被淹没,外环境调查检测的结果证明,灾后外环境水体检测到霍乱弧菌。结论对流行原因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流行的原因主要是强台风引起北部湾海水倒灌,污染了沿海一带岸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和水源,导致的一起霍乱局部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肺炎链球菌常见血清型及其5种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为新型疫苗开发研究和提高临床诊断提供基础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2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分离200株肺炎链球菌,采用多重PCR分子分型方法进行血清型分型,再用单因子血清对6A/6B型进行细分。利用PCR方法对肺炎链球菌5种毒力基因(ply、pspA、nanA、psaA、lytA)进行检测,使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株肺炎链球菌来自男性患者144例,女性患者56例。0~2岁的患者最多(占67.5%),其次是≥50岁患者为16.5%。标本类型以痰为主,占92.0%。多重PCR法分型率为95.0%,血清型以19F(37.5%)、6B(12.0%)、23F(10.0%)、19A(9.0%)、3(6.5%)、14(6%)、15B/15C(5.5%)为主。5种毒力基因检测阳性率分别为ply 93.5%、pspA 85.0%、nanA 88.5%、psaA 90.5%、lytA 93.0%。8株血培养、1株脑脊液培养及19A、3和35A/35C/42三种血清型的5种毒力基因阳性率均为100.0%。血清型14型和5型的 5种毒力基因阳性率都较低。结论 肇庆市200株肺炎链球菌的血清型以19F、6B、23F、19A、3、14、15B/15C为主,2岁以下的儿童和老年人感染率高。5种毒力基因保守性高,大部分菌株均存在。血清型不同,5种毒力基因的存在也略有不同,可为新型疫苗开发及疾病预防提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016—2020年辽宁省阜新市副溶血性弧菌的生物学特征、毒力基因、耐药特征及MLST分型情况。方法 对2016—2020年分离到的42株副溶血性弧菌,采用PCR方法扩增其毒力基因和7个管家基因,PCR扩增测序后采用DNAstar和Bioedit等软件,对本次研究的42株副溶血弧菌进行MLST同源性分析。采用Kirby-Bauer纸片法检测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42株副溶血性弧菌均扩增出tlh基因,临床株以tlh+tdh+VPaI-1+VPaI-7+T3SS1+T3SS2+毒力基因型为主(53.8%,7/13),而食品株以仅含有tlh+毒力基因型为主(37.9%,11/29),13株临床株中均含有tdh或/和trh,仅有1株临床株为tdh和trh双阳性。42株菌共分为 22种ST型,其中ST3型10株,本研究中的42株菌株,PHYLOViZ软件分析显示是以ST345型副溶血性弧菌为起源,形成ST162、ST1413和ST2 3个克隆群。菌株对氨苄西林和青霉素100.0%耐药,对头孢呋辛、羧苄西林和多西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达到88.0%、83.3%和81.0%,对庆大霉素和头孢哌酮的敏感性较高,耐药率分别为21.4%和35.7%。结论 本研究表明,阜新市存在较为严重的副溶血性弧菌污染,临床株携带的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多于食品株,且对抗生素存在较为严重的耐药性,提示应加强副溶血性弧菌的病原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监测,需重视流通环节海产品的监督管理,防止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ICU病房白色念珠菌血流感染现状,探讨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09~2011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全院送检的血培养分离所得白色念珠菌。对ICU病房血流感染白色念珠菌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ing typing,MLST)分析菌株间的亲缘关系。结果 2009~2011年华西医院送检的血培养标本共分离念珠菌135株,以白色念珠菌为主(51株,37.8%)。进行MLST分型的17株白色念珠菌来自ICU病房的15名患者,标本来源包括外周血15份,中央静脉导管2份(有两名患者分别取外周血和中央静脉导管各1份且均培养出白色念珠菌)。17株菌经MLST分型得到15个序列型(sequence type,ST),其中3株菌具有相同的ST型,另外14株菌分别具有14个不同ST型。经聚类分析,5株菌(29.4%)归为Group 46克隆组,2株菌(11.8%)归为Group 47克隆组,其余10株菌为单体型。分离自同一患者外周血和中央静脉导管的2株菌(Calb-36和Calb-40)经MLST分型证实是同一克隆株。结论白色念珠菌为华西医院念珠菌血症的首要致病菌。ICU病房血流感染白色念珠菌的主要流行株属于Group46和Group47克隆组。我院ICU病房目前尚不存在白色念珠菌血流感染的暴发流行,但有导管相关性白色念珠菌血症的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坏死因子1(CNF1)、溶血素A(HlyA)和菌毛蛋白FimH 3种毒力因子在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中的表达与其抗生素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84例尿道感染(UTI)患者尿液样本中分离的UPEC,通过PCR实验检测其毒力因子基因的表达,并通过药物敏感性实验分析其耐药性,进一步探索UPEC毒力因子的表达与其抗生素耐药性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通过PCR实验在71例(84.52%)UPEC分离株中检测到毒力基因的表达,其中cnf1+ UPEC菌株10例(11.90%),hlyA+ UPEC菌株9例(10.71%),fimH+ UPEC菌株69例(82.14%)。观察到45例(53.57%)UPEC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阳性。cnf1+ UPEC菌株中ESBL阳性为6例(60.00%),hlyA+ UPEC菌株中ESBL阳性为7例(77.78%),fimH +UPEC菌株中ESBL阳性为38例(55.07%),ESBL阳性率均高于其相应的阴性菌株。表达毒力因子CNF1、HlyA、FimH的UPEC分离株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其阴性分离株。结论:毒力因子的表达与UPEC对多种抗生素的高耐药性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明确2株不同来源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毒力因子及同源性。  方法  2株泛耐药菌均于2019年1月从2位绍兴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的尿液中分离得到,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菌株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检测,EDTA和PBA协同试验筛查碳青霉烯酶表型。通过三代测序平台进行基因组测序并对耐药基因和毒力因子筛选,对测序结果进行拼接、组装以及注释等。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对菌株进行基因分型。  结果  除了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2株菌对包括碳青霉烯类在内的大部分抗菌药物均耐药,EDTA和PBA协同试验提示可能携带碳青霉烯酶。2株菌均携带有1个染色体及2个质粒,染色体基因相差1 192 bp,质粒基因数量完全相同。检测到SHV-28、DHA-18、NMC、SPM、AIM等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AcrA-AcrB-TolC等外排系统及OmpK35和OmpK36外膜蛋白缺失,毒力因子包括铁摄取系统、菌毛、荚膜、内毒素、二元调控系统等。MLST分型均为ST15。  结论  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合并外膜蛋白丢失是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主要原因,首次在本地区肺炎克雷伯菌中检测到NMC、SPM、AIM 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院内可能存在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克隆传播。   相似文献   

19.
目的:验证椰毒霍尔德氏菌(伯克氏菌)的固氮能力并提出此菌的简易鉴定方法。方法:用无氮的无机盐基础培养基(MBM),以葡萄糖为碳源,以微量接种此菌连续多次传代,与已知的非固氮菌和固氮菌进行比较。用5项组织试验(固氮,OF、脂粒染色、黄色素)鉴定此菌。结果:全部18株椰毒伯克氏菌的表型特征,与对照的13株常见革兰氏阴性杆菌可以鉴别,结论:椰毒伯克氏菌为固氮菌,5项试验鉴定法可以准确简易地鉴定此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