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感觉神经端侧吻合的再生轴突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辉  陈绍宗  李跃军 《医学争鸣》1999,20(11):962-963
目的:探讨感觉神经端侧吻合后再生有功能轴突的可能性。方法:新西兰兔15只,左侧耳大神经作为供神经,取自右耳的神经移植体作为受神经,神经的一与共神经作端侧吻合,另一端植入失神经支配的皮瓣。正常皮肤和未植神经的皮瓣作为对照组,每组动物5只,4mo后用神经单纤维放电技术观察皮瓣内再生神经纤维放电数量、分布和类型,电技术皮瓣内再生神经纤维放电数量、分布和类型结果;皮瓣内各类感觉纤维放电均有发生,放电纤维总  相似文献   

2.
猴失神经手指神经植入后感觉终器的溃变与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学拥  陈绍宗  李跃军  程飚  陈辉  曲辉 《医学争鸣》1999,20(11):982-985
目的:观察猴失神经手指感觉神经植入后感觉终器溃变与再生情况。方法:用猴手失神经模型,神经植入后在第1,3,5,8,12mo分别取材进行电镜观察。结果:游离神经末梢其再生过程是;神经植入3om真皮层出现新生的神经轴突,5mo时有髓和无髓纤维的数量明显增加,髓鞘增厚结构更加清晰8mo~12mo再生轴突;成这正常水平,Merkel细胞(1)感觉神经的植入能骺细胞溃变的发生。92)感觉神经的植入erkel  相似文献   

3.
程飙  陈绍宗  李学拥  李跃军 《陕西医学杂志》2001,30(10):635-636,F004
目的 :研究端侧神经吻合后新生神经轴突的再生情况。方法 :将 1 2只新西兰兔按手术后的时间分为 1、2、4、6、8和 1 2周 6个观察组 ,每组 2只动物。将耳大神经制成端侧吻合的神经模型。利用 HE染色及光学显微镜分析实验结果。结果 :再生轴突的通过率随吻合手术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结论 :端侧神经吻合后再生的纤维逐步成熟 ,该修复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感觉神经端侧吻合后再生神经的功能.方法取兔耳大神经移植体作为受神经,与对侧耳大神经端侧吻合并植入皮瓣.用神经单纤维放电引导电生理技术检测皮瓣内再生放电纤维数量、分布、感觉类型.同时以兔 2条耳大神经端侧吻合模型,用 RM-6280多道智能生理记录及分析处理系统测定再生纤维动作电位幅值恢复率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植入皮瓣的受神经在术后 4个月可再生触、压、痛、温冷觉末梢,使皮瓣初步建立神经再支配.受神经内再生纤维的动作电位幅值恢复率及神经传导速度随时间延长逐步增加,术后 30周受神经近端再生纤维幅值恢复率和传导速度分别达到正常的88.8%和94.38%.结论感觉神经端侧吻合后能再生有功能的神经纤维,再生速度稍慢.  相似文献   

5.
端侧神经吻合后再生神经纤维轴浆流恢复的形态学依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飚  陈绍宗  李学拥  李跃军  曲辉 《医学争鸣》2002,23(17):1541-1543
目的:观察神经轴浆流恢复情况,进一步证实端侧神经吻合后纤维再生的可能性。方法:用新西兰兔进行研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实验组将左侧耳大神经切断吻合于右侧耳大神经干上;B组:对照组仅切断神经。术后2,4,6,8和12wk,将HRP注入吻合口远端的受神经内,动物再存活4d,免疫组化法观察C1-C3背根神经节内的标记阳性细胞。结果:供神经的新生轴突能通过吻合口长入受神经,随时间的延长,神经节内的阳性细胞的数量不断增加。结论:端侧神经吻合口后侧支发芽再生,且恢复了一定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大鼠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后再生轴突的功能恢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后感觉轴突和运动轴突再生的差异以及比较神经端端吻合与端侧吻合的效果。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右侧腓神经切断,远侧断端与胫神经行端侧吻合;B组为右侧腓神经切断,即行端端吻合;两组大鼠左侧留作正常对照。HRP染色逆行追踪检测轴突再生神经元。结果:实验侧疹髓前角及脊神经节可见HRP标记细胞,端端吻合效果显著好于端侧吻合后再生纤维中感觉纤维和运动纤维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7.
感觉神经植入失神经皮瓣后神经再支配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兔耳大神经植入颈肩部失神经皮瓣模型,对皮瓣的神经再支配过程进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1)兔颈肩部皮瓣转移到耳背皮肤缺损区并断蒂后,皮瓣内原有神经纤维发生溃变,溃变过程维持2个月以上。(2)植入皮瓣内的耳大神经,以轴突长入神经内膜管和以发芽的方式再生。(3)再生纤维的发育过程是:2个月再生为尤髓纤维,4个月出现有髓纤维。轴突直径和髓厚度随时间延长而增大。(4)再生神经纤维有新生血管伴行。  相似文献   

8.
兔神经端侧吻合再生轴突荧光素双标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曲辉  陈绍宗  刘明锁  李跃军  李学拥 《医学争鸣》2000,21(12):1501-1502
目的 研究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后受神经内再生轴突的来源。方法 采用兔两侧耳大神经端侧吻合模型,于术后8wk用fast bluc(FB)和nuclear yellow(NY)作荧光素逆行追踪双标记,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计数背根节内标记的神经元。结果 右侧C2-3背根节内大多数神经元被FB单标记,部分被NY单标记,少数为FB/NY双标记。FB/NY双标记细胞多为直径50um以下的中、小型细胞。结论 神经端侧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主要观察猴失神经手指感觉神经植入后 ,Merkel细胞轴突复合体的溃变与再生情况 .方法 采用猴手失神经模型 ,神经植入后在第 1,3,5 ,8,12 mo分别取材进行电镜观察 .结果  1感觉神经的植入能延迟 Merkel细胞溃变的发生 ;2感觉神经的植入使 Merkel细胞可以完全再生 ;3再生过程是 :神经植入 5 m o,Merkel细胞周围出现游离神经末梢 ,8m o时大部分Merkel细胞获得神经支配 ,1a时与正常组比较已没有差别 ;4二者的结合可能是神经趋化性作用 .结论 猴手指无毛皮肤的Merkel细胞轴突复合体在神经植入的情况下可以获得再生 .神经植入猴失神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大鼠腓总神经被切断端侧吻合于胫神经后, 再生的腓总神经纤维的来源。【方法】 将大鼠腓总神经切断,将其远端与胫神经施行端侧吻合,存活24个月后,再次手术暴露并将HRP(辣根过氧化物酶)注入远段腓总神经干内,72h后取大鼠脊髓L3-6节段和L4、L5脊神经节冰冻切片,用四甲基联苯胺显色显示神经细胞;并取腓总神经远段、腓总神经近段中部行电镜观察神经纤维超微结构,正常腓总神经作对照。【结果】 模型鼠远段腓总神经再生神经纤维清晰、明显,神经纤维略细;脊髓L3-6节段双侧灰质前角和双侧L4、L5脊神经节均见到蓝染细胞,均以手术侧为少;腓总神经近段与正常腓总神经比较无差异、未见华勒氏变迹象。【结论】 断裂腓总神经端侧吻合于胫神经,再生神经纤维不支持因腓总神经近段溃变轴突退缩形成生长锥引导所致,来源于胫神经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1.
Traditionally, end-to-end anastomosis was adoptedin neurorrhaphy or nerve grafting. However, the routine technique can not supply distal nerve regenerateda-cons for those cases in which the distal nerve is intact, but the proximal nerve is seriously avulsed orinjured. Therefore, end-to-side anastomosis was advanced and became a hot spot of plastic surgery"'. Inorder to provide basis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isnew technique, animal model of great auricular nerveimplanting into the denerved…  相似文献   

12.
Summary The effect of exogenous nerve growth factor(NGF) examined on the neural repair of adult rabbit sciatic nerve was evalua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A nerve regeneration chamber was created by suturing the proximal and distal ends of a transected sciatic nerve into a silicone chamber, A gap of 6 mm in chamber was left after removal of a 3mm piece of nerve in the distal ends and insertion of the proximal andl distal stumps into the chamber. Animals were operated on bilaterally, one side of the chamber was filled with a 1 mg/ml NGF/normal saline(NS) (experimental)and the contralateral side with NS(control). The regenerated nerves from within the silicone chamber were dissected and fixed 1 to 5 weeks following surgery for histological studies at both the light microscopic and ultrastructural levels. The NGF chamber showed a more mature regenerated nerve based on a larger diameter of the regenerated nerve trunk, a great number of axons, and thicker myelin sheaths. The project was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NPY免疫反应(IR)视网膜节细胞(RGCs)能否再生及玻璃体内注射霍乱毒素(CTx)或/和玻璃体植入外周神经对其再生的影响。【方法】16只成年金黄地鼠随机分4组,每组4只动物。切断视神经(ON)并缝接坐骨神经(attachedgraft,AG)为再生对照组即AG组;ON切断并缝接坐骨神经后再于玻璃体内注射CTx或/和植入小段坐骨神经(SN)为实验组。荧光金逆行标记再生的RGCs结合NPY免疫荧光组化双标法,观察视网膜平铺片并记数。【结果】术后4周,AG组每个视网膜NPY-IR阳性再生RGCs平均数为58±22个,占再生RGCs总数的3.36%;AG+CTx、AG+SN和AG+CTx+SN各实验组该类再生节细胞平均数依次为(143±47)、(125±37)和(437±37)个,它们分别占再生RGCs总数的(5.15±0.89)%,(5.34±0.37)%和(8.11±0.85)%,与对照组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年哺乳动物NPY-IR阳性RGCs能再生,玻璃体内注射CTx或/和植入SN,可能促进该类RGCs再生。  相似文献   

14.
感觉神经植入猴失神经无毛皮肤后机械感受器再支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跃军  陈绍宗  李学拥  程飚  陈辉  曲辉 《医学争鸣》1999,20(11):921-925
目的:观察猴失神经无毛皮肤中机械感受感觉神经植入后的再支配过程,评价再支配感觉器的电生理功能。方法采用神经单纤维引导技术,研究在感觉神经植入 2,3,5,8,12mo时,获得神经再支配机械感受器的快慢适应性、敏感性及检出率变化。结果:神经植入术后2mo~3mo是再支配的活跃期,但新生感受器的阈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经过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术后12mo时原失神经皮肤内获得再支配的机械感受器具有满意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基于耳大神经辅助定位的超声引导下颈浅神经丛阻滞用于锁骨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拟行锁骨手术患者,经超声和经皮电刺激确认耳大神经后,共10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超声引导组和耳大神经辅助定位组,每组50例。采用1%利多卡因和0.375%罗哌卡因混合液进行局部麻醉。常规超声引导组经常规穿刺点即胸锁乳突肌后缘(从锁骨头附着点至乳突最突出点)中点穿刺行神经阻滞;耳大神经辅助定位组穿刺前测量相关形态学数据,超声引导下经耳大神经穿刺点穿刺行神经阻滞。采用针刺法评估阻滞效果,记录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BMI、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耳大神经辅助定位组患者引出耳大神经阳性反应的平均电刺激电流强度为(1.1±0.3)mA,从开始扫查至完成耳大神经穿刺点标记的平均时间为(30.5±8.2)s。耳大神经辅助定位组中有94.0%(47/50)的患者穿刺点与常规穿刺点重合或位于其尾侧,仅3例位于常规穿刺点头侧,两点平均相距(1.27±0.84)cm。耳大神经辅助定位组阻滞成功率高于常规超声引导组[98.0%(49/50)vs 78.0%(39/50),P<0.05],且耳大神经辅助定位组起效更快。两组患者术后均观察24 h,各有1例患者在阻滞后出现声音嘶哑,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结论 基于耳大神经辅助定位的超声引导下颈浅神经丛阻滞具有起效快、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杨帆  陈绍宗  李跃军 《医学争鸣》1999,20(8):707-709
目的:研究神经植入后再生末梢支配面积的变化规律。方法:兔耳大神经植入颈肩部失神经皮瓣模型,利用神经单纤维放电引导,神经原性血浆外渗和抗NF抗体免疫组化技术,对3cm直径失神经皮瓣在植入1.5cm长耳大神经后不同时间对皮瓣获得神经再支配的面积进行测量。结果:术后1mo再生末梢支配皮瓣面积的16%,3mo52%,5mo74%,8mo95%。三种实验方法结果相符。结论:神经植入术后再生末梢支配面积逐步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人发角蛋白(HHK)诱导坐骨神经再生时的形态学变化,以揭示神经再生机制,方法制备坐骨神经损伤动物模型,植入HHK丝束桥接体,手术后2天、1、2、3、6、9、12周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术后第2天到2周,大量新生微血管长入HHK植入部位,切除后近远端的施万细胞发生去分化.去分化后的施万细胞沿着HHK丝束表面纵向分裂增殖.术后第3周人发开始降解,HHK周围可见很多巨噬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大量增生的施万细胞有规则地排列于HHK丝间,有轴突和大量的微血管出现.术后第6周,在HHK丝周围可见大量新生的神经纤维,其间有微血管分布.术后第9周,人发角蛋白降解显著,再生神经纤维增多,有明显的神经外膜和束膜.术后第12周,实验组人发角蛋白基本完全降解,其部位被新的神经纤维所取代,并已贯通缺损部位,且外观形态接近正常神经.结论 1,HHK对缺损的坐骨神经修复具有良好的桥接作用.2、受损后高度分化的施万细胞通过去分化形成幼稚的施万细胞,其中胞质脱落起着关键作用.3、受损轴突立即发生保护性封闭、脱落.健康轴突形成膨大的带突起的生长锥,生长锥突起上伸出许多丝状生长芽.并与1到多个施万细胞嵌合,它们通过竞争性选择,最后只有一条生长芽可发育成完整的轴突.4、神经纤维屏障膜(神经外膜、束膜及内膜)是由最外侧的血管屏障膜中和束内的微血管间充质细胞演变而成的.总之,施万细胞、神经轴突、神经膜三者的再生模式是自身器官化过程所要求的,它们是同步进行的协调行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腮腺癌切除面神经即刻功能性修复的新方法.方法:采取带胸锁乳突肌瓣的耳大神经移植的方法,对腮腺癌根治术切除面神经造成神经缺损即刻修复,与单纯利用耳大神经游离移植的修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带胸锁乳突肌瓣的耳大神经移植的方法,面神经功能的恢复率为92.3%,面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21.5用;单纯利用耳大神经游离移植的修复方法,面神经功能的恢复率仅为54.3%,面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36.4周.两方法差异显著(P<0.05);腮腺区手术后的凹陷畸形得到修复.结论:带胸锁乳突肌瓣的耳大神经移植能有效恢复面神经功能,缩短面神经功能恢复时间,既实现了功能性修复又达到了面部外形的改善,临床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