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斜方肌肌张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针刀组和美洛昔康组(各30例),分别采用针刀治疗和口服美洛昔康治疗,疗程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颈部疼痛评分及斜方肌张力变化。结果:针刀组的临床疗效优于美洛昔康组(P<0.05);两组肩颈部疼痛以及斜方肌张力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针刀组改善优于美洛昔康组(P<0.05)。结论:针刀治疗可通过改善斜方肌肌张力、恢复颈椎的生物力学平衡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0):131-134+139
目的 探讨远近配穴针刺联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19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手法组及治疗组,针刺组行单纯远近配穴针刺治疗,手法组行单纯脊柱微调手法治疗,治疗组行远近配穴针刺联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比较三组斜方肌肌张力、疼痛程度、颈椎曲度、颈部残障指数、患者症状改善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斜方肌肌张力Rauc水平及Aauc水平、颈椎曲度均显著高于手法组及针刺组(P0.05),VAS评分及颈部残障指数均显著低于手法组及针刺组(P0.05);三组患者CASC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CASC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针刺组及手法组(P0.05)。结论 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实施远近配穴针刺联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疼痛及颈部、上肢活动障碍等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现代疗法中心以神经根型颈椎病为诊断收入院的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针刺治疗,试验组予小针刀治疗,分别治疗2个疗程,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VAS、NDI、症状体征评分及临床疗效水平。结果:经治疗后,试验组患者VAS、NDI、症状体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临床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针刀治疗能有效降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VAS、NDI评分,改善患者神经根压迫症状,且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水针刀联合葛根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9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水针刀治疗,观察组联合葛根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NDI、VAS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的75.51%(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颈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缩短(P<0.05);治疗前两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v index,NDI)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DI及VAS评分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麻木、项强、恶寒怕风症状评分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水针刀联合葛根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及颈椎功能,缓解疼痛,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影像学定位下的SET悬吊训练联合关节松动术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 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颈椎牵引、超短波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影像学定位下针对局部病变椎体的SET悬吊技术及关节松动术训练.在治疗前后测量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视觉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多裂肌最大横径变化等指标以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NDI、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NDI、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左右两侧多裂肌平均最大横径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左右两侧多裂肌平均最大横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影像学定位下的SET悬吊训练联合关节松动术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具有良好的康复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颈部疼痛症状及功能障碍程度,增加肌肉横径,提高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颈百劳滞针加灸配合后溪、手三里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均分成两组,试验组采用颈百劳滞针加灸配合后溪、手三里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持续枕颌带牵引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疼痛评分、NDI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和临床结局。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NDI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和临床结局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NDI指数和治愈率治疗组改善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颈百劳滞针加灸配合后溪、手三里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满意,具有一定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78例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针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疼痛评定(VAS)、巴式生活量表(BI)、血清五羟色胺(5-HT)、β-内啡呔(β-EP)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82.05%;两组疗效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5-HT、β-EP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NDI、VAS、B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针刀较传统针灸而言,临床疗效更佳,能更好发挥镇痛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体应全息针法与常规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0例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体应全息法针刺后溪、束骨、承浆、正筋、正宗等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常规针刺的方法,治疗前后分别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为主要指标评定患者颈痛及相关症状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优于对照组的83.3%(25/30,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VAS疼痛评分及颈椎N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0.05),治疗组的NDI及VAS评分和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体应全息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显著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体应全息针法通过体脏对应关系调节脏腑经络气血从而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医运动康复方案对颈型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表面肌电变化的影响以及对颈部肌力、颈椎活动度和疼痛主观感受的影响。方法对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治以中医运动康复方案,对照组采用颈复康颗粒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颈部肌群肌电信号和肌力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MCU颈椎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均<0.05),MCU肌力增长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前屈、后伸肌力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IEMG、MPF以及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医运动康复方案对于颈椎病患者颈部肌力、颈椎活动度增加和提高痛阈方面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同神经节段针刺与循经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9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循经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同神经节段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表(SF-MPQ)[疼痛分级指数(PR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血浆P物质(SP)水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RI、VAS、PPI、N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P、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神经节段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PRI、VAS、PPI、NDI评分和SP、TNF-α水平,效果优于循经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针刺"下颈夹脊穴"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2月就诊于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和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1例,按单双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针刺"下颈夹脊穴"法治疗为主,对照组依据《针灸治疗学》第2版中颈椎病的取穴方法选穴行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评分。结果 两组Mc Gill疼痛询问表(MPQ)评分及目测类比定级(VAS)+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治疗前后比较[MPQ:治疗组:(11.8±3.0)分比(0.8±0.1)分,对照组:(12.2±4.1)分比(4.3±2.5)分;VAS+PPI:治疗组:(10.6±2.5)分比(1.9±0.3)分,对照组:(10.4±1.7)分比(4.3±1.4)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愈显率为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下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背景: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颈椎定点引伸手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之一。目的:评价颈椎定点引伸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均为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采用颈椎定点引伸手法治疗,隔日1次,共7次;对照组单纯使用颈椎电脑牵引治疗,1次/d,每次30min,治疗14d。主要结局指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强度,应用红外热成像仪采集健肢与患肢皮肤温度,并计算健、患侧上肢温度差值。结果:治疗中脱落5例,其中治疗组1例,对照组4例。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和健、患侧上肢皮肤温度差值低于治疗前(t=28.652,P〈0.01;t=64.214,P〈0.01);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和健、患侧上肢皮肤温度差值亦低于治疗前(t=14.484,P〈0.05;t=84.425,P〈0.05);治疗组VAS评分和上肢温度差值治疗前后的差异较对照组明显(t=7.494,P〈0.01;t=5.321,P〈0.01)。结论:颈椎定点引伸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颈椎牵引法,主要表现为缓解患者疼痛和减轻神经根压迫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C臂引导下针刀颈后侧入路颈椎小关节突周围软组织松解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06cradiculopathy,CSR)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7月至2012年11月,在C臂透视引导下分别采用针刀松解颈椎小关节突周围软组织和颈后侧入路椎旁神经阻滞治疗CSR患者60例(以下分别简称为针刀治疗组和阻滞治疗组,每组30例),对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1月、6月进行评分。[结果]按《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定指标体系》进行评分,治疗前两组患者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15),治疗结束后1周的评分显示阻滞治疗组和针刀治疗组的疗效均显著,但阻滞治疗组的疗效优于针刀治疗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0);治疗后1月的评分显示针刀治疗组的疗效优于阻滞治疗组,且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治疗后6月的评分显示针刀治疗组的疗效仍优于阻滞治疗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C臂透视引导下针刀松解颈椎小关节突周围软组织比颈后侧入路椎旁神经阻滞治疗CSR具有更好的远期疗效,而且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是一种符合中医药向现代化发展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随机选取11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颈椎牵引疗法,观察组予以脊柱微调手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控制率和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优势(P<0.05);且两组治疗后在简易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NDI法、颈曲度值、颈椎关节位移指数、临床症状体征上比较,观察组也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较之于颈椎牵引疗法的临床效果具有明显优势,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根据肌电图(electromyogram,EMG)检查结果判断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严重程度及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方法60例CSR患者接受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术前根据EMG检查结果分为3组:轻度异常组16例、中度异常组19例和重度异常组25例。记录3组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比较3组患者术后NDI改善率的差别。结果术后轻度异常组NDI评分由中度功能障碍恢复为轻度功能障碍;中度异常组由中度功能障碍恢复为轻度功能障碍;重度异常组由重度功能障碍恢复为中度功能障碍。与轻度异常组比较,中、重度异常组术后NDI改善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度异常组比较,重度异常组术后NDI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G检查显示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增宽、波幅增高,而腋神经运动潜速率正常是CSR手术治疗的最佳电生理指征。  相似文献   

16.
吴发荣 《中国医药导报》2014,(3):105-107,110
目的观察穴位注复方当归注射液、维生素B。联合针灸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0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穴位注射疗法,隔日1次,7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两组VAS评分、SF-36量表评分及临床效果情况,并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VAS评分为(1.04±0.6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12±0.83)分1,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26例,显效108例,有效48例,总有效率为91.00%;对照组治愈14例,显效57例,有效77例,总有效率为74.0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针灸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葛根汤配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3例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葛根汤加减配合推拿手法来治疗5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0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葛根汤加减配合推拿手法)53例、对照组(口服西乐葆配合推拿手法)49例,经2个疗程治疗后进行数据统计并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8%,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葛根汤加减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明确,是临床保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一种不错的选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刃针短刺结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5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6例),治疗组采用刃针短刺结合弥可保穴位注射,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疗程15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值,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疼痛VA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1);治疗后治疗组症状、体征积分及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差值及VAS评分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刃针短刺结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优于传统针刺法,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