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2009年中药心肌缺血方面的药理实验研究涉及到中药单体、提取物及有效成分保护心肌缺血或保护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方面,更多的研究为有效成分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且大部分的研究涉及到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探讨,且多篇研究报道显示中药单体及其有效成分保护心肌缺血损伤的其机制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药大黄在神经外科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岩  于耀龙  高晓明 《医学综述》2007,13(6):477-478
大黄是一味应用广泛的传统中药,大黄具有多种有效成分和广泛的药理作用,应用于临床多种危重病症的抢救治疗。研究表明,大黄具有多重脑保护作用。中药大黄对重型颅脑损伤具有多靶点治疗作用。可以防止消化道出血:减轻脑组织继发损伤;协同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颅脑损伤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药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莉萍  梁钢 《华夏医学》2007,20(3):630-634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被认为是临床上心脏病患者猝死的常见原因,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就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机制以及中药预处理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动态及未来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应激是机体的一种适应性反应,会影响免疫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肉苁蓉是临床常用的中药之一,研究发现其能有效减缓应激的发生和加速应激的消除,减轻机体的损伤。本文结合中药药理筛选理论及其模型,介绍肉苁蓉通过增强和改善免疫系统功能、清除体内自由基、保护和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机体代谢等作用,减轻应激所导致的机体损伤的药理学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胃黏膜损伤的产生是胃黏膜损伤因子和保护因子之间失衡所造成的。研究显示中药可以通过增强胃黏液屏障、改善胃黏膜血流、调节胃黏膜保护细胞因子、拮抗胃黏膜损伤因子等多个环节来防治胃黏膜的急慢性损伤。  相似文献   

6.
补益类中药对心肌缺血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药对心肌缺血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目前多从改善心脏的血液循环,包括改善冠状动脉循环和微循环方面入手,有关活血化瘀中药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报道甚多,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应用活血化瘀中药从改善心脏的循环机制层面对缺血心肌发挥保护作用,仅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脑缺血性损伤是由于脑组织在缺血、缺氧后触发一系列级联的病理生理反应,多环节共同参与作用,脑组织损害进一步加重,脑梗死灶形成,最终导致脑功能障碍。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作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三七的有效活性成分,现代药理研究已表明PNS对脑缺血性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但其机制还待进一步阐明。近年来对脑缺血后PNS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本文就PNS对脑缺血性损伤保护作用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预适应(preconditioning)是指预先给予某种刺激后,机体组织器官对该刺激产生的耐受性或适应性.近年来有关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方法的研究已从缺血预适应发展到药理性预适应,并且发现许多药物可以模拟低氧/缺血预处理(IPC),诱导缺血耐受性,称为药理性预适应(Pharmacological preconditioning).目前西医、中医就药理性预适应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性研究均作出了有益探索,并获一定进展.在西药的药理性预适应研究中,某些受体、酶或离子通道激动剂备受关注,但是此类药物大多不良反应较大,尚不能有效运用于临床.而中药对缺血性损伤的治疗有其有效性和优越性,且中药毒副作用小、效果确切.动物实验发现许多中药有效成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可发挥预适应性保护作用.现就中药药理性预适应研究的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保持血管内皮结构与功能完整性是有效保护内皮细胞、恢复受损内皮功能的前提,因此对内皮细胞多环节、多靶点保护成为近年来研究关键。而中药复方基于组方相对复杂性,在多靶点发挥药物疗效方面显现独特优势。丹红注射液作为中药复方制剂,基础及临床研究提示其对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保护作用。本文从抗炎、抗血栓、抗氧化作用等方面对丹红注射液的内皮损伤保护作用作一综述,为中药复方对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天麻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颅脑损伤并上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消化道出血是颅脑损伤后的常见并发症和重要死亡原因,有效防治其发生发展是降低颅脑损伤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之一。临床上,常采用抑酸剂(奥美拉唑、雷尼替丁)或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等防治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但是,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病理生理机制众多,单纯抑制胃酸分泌及(或)保护黏膜难以进一步提高疗效。对此有少数作者探索利用中药,如大黄、止血散、云南白药等以获得更佳的止血效果。尽管这些研究未涉及治疗机制,但提示合理利用中药是提高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行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其病死率在中国呈总体上升趋势。心肌梗死后的心力衰竭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主要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心室重塑,而炎性级联反应在心衰的进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影响。目前,以炎症作为靶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已成为临床研究的新方向,但仍存在对复杂性疾病治疗手段的精准性和综合调控等问题。中药安全性较高,预后良好,且已被证实对心血管疾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尽管中药治疗心肌梗死炎症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但随着对中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中药药效机制的研究也趋于完善,利用中药调控炎症级联反应,或可成为临床治疗心肌梗死研究及应用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刘文艳  刘晓舒  韩健  曲志成  高普  宋光熠 《吉林医学》2013,34(16):3082-3083
目的:证实复方中药组分防治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肌病的有效性以及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链尿菌素复制大鼠糖尿病模型,对复方中药组分进行了药效学实验观察,并对各组动物的血液及某些组织作了一系列相关的指标测定。结果:复方中药组分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并可降低血红蛋白、心肌、肾脏的糖化值。结论:复方中药组分通过抑制糖尿病大鼠的非酶糖基化,可防治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心肌病。  相似文献   

13.
目前促进冠心病患者缺血心肌的血管新生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新型方法,经多项研究证实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运用活血化瘀中药进行干预,可改善供血,保护缺血心肌,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缺血心肌的血管新生有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康片对阿霉素诱导的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胶原容积分数、肌浆网Ca2+-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腹腔内注射阿霉素法复制心衰大鼠模型。于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蒸馏水,地高辛混悬液(22.5μg/kg),心康片水溶液(9、18、36 g/kg),将以上各药物应用蒸馏水稀释成等体积10 m L/kg灌胃,每日1次,连续给药5周。另随机选取同批次大鼠10只进入假手术组,腹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蒸馏水灌胃。通过TUNEL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Masson三色染色后计算大鼠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定磷法测定肌浆网Ca2+-ATP酶(SERCA2a)活性。【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凋亡率、CVF均显著升高(P0.01),提示心衰大鼠发生了病理性心肌重构;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与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1),提示地高辛与心康片均能一定程度上减少细胞凋亡。西药组与中剂量、高剂量中药组的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可见地高辛与心康片均可显著延缓心肌细胞的纤维化。同时,中药中、高剂量组心肌细胞SERCA2a活性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提示心康片可能通过调节SERCA2a活性的途径,从而减轻心肌重构,改善心脏功能。【结论】心康片可能通过调节SERCA2a活性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和心肌细胞容积分数,具有抗心肌细胞凋亡、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从而延缓心肌间质重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服用中药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连续服用阿托伐他汀并辨证加用中药口服,比较两组患者发病时cTnI及CK—MB的峰值浓度,发病至峰值时间、恢复正常时间,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率,患者梗死后心力衰竭、心绞痛及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cTnI、CK—MB峰值浓度及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心肌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以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增加血管再通率。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干预心肌纤维化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中医药干预心肌纤维化机制的研究进展。中药主要通过调控神经/内分泌系统、细胞信号通路、胶原蛋白、细胞外基质、遗传基因、细胞凋亡、炎症免疫、氧化应激等机制干预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研究祛瘀生新中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归巢"的影响,探讨活血化瘀法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肌重塑的效应机制。[方法]清洁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中药组、西药组,每组16只。中药组大鼠术前3 d给药,1次/d。7 d后,检测外周血BMSCs含量,分析各组非梗死区心肌胶原含量,硝基四氮唑蓝(N-BT)染色评价梗死面积,并观察心肌组织苏木-伊红(H-E)染色结果及免疫组化检测心肌c-kit细胞数。[结果]药物组较模型组c-kit细胞数均明显增多,中药组与西药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能减轻心肌组织的病理损伤及降低心肌胶原含量和梗死面积。[结论]活血化瘀法可能通过对BMSCs"归巢"的动员作用,从而有效的抑制AMI后心肌重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化痰法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心室纤维化机制。【方法】选用2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中药组,10只WKY大鼠(Wistar-Kyoto rat)作为正常对照组。干预12周后,应用Masson染色法检测大鼠左心室纤维化程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大鼠左心室Smad3 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左心室Smad3表达水平。【结果】中药组大鼠心肌纤维化水平、Smad3蛋白表达水平、Smad3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补肾活血化痰法可能通过抑制Smad3表达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由于患者冠状动脉内斑块破裂堵塞冠状动脉,造成患者严重的心肌缺血,发生了不稳定型心绞痛。该病来势凶猛,不及时治疗,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以至于猝死。西医基础治疗不但能增加患者冠脉血流量,还可以直接降低患者血清中甘油三酯与总胆固醇浓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细胞缺氧状态;中西结合用药起到“气望血行、瘀去通络”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的文献进行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了解中医护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技术的相关文献,限定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7月9日。运用Excel和CiteSpace软件对文献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经筛选,共纳入177篇文献,主要来源于中医药专业期刊,发文量>3篇的作者为4名,发文最多的机构为常州第一人民医院。关键词聚类分析后,形成4个关键词聚类标签。[结论]目前,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的研究热点较为集中,研究质量存在不足,呼吁研究者拓展研究领域并开展高质量研究,为进一步发挥中医护理技术在慢病管理中的优势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