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群组管理的应用价值探讨。方法:选取本社区于2015年6月后所收纳的慢性病管理中的居民为研究对象500例,均为自愿报名参加本次项目,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实验组患者的病情观察采用群组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三级管理模式,记录两组患者的生活方式变化,1年后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值及体重指数变化。结果:实施群组管理后的实验组患者的生活方式变化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压值、体重指数的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应用群组管理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管理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慢性病患者的生活方式,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压值以及体重指标,能够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提升公共卫生资源利用率,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群组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底纳入本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以自愿报名的方式完成此次研究,报名区民为120人,把120位居民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另一组为观察组采取群组管理模式,经过6个月的管理,对比两组居民生活方式变化情况,对比两组居民血压、体重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经过群组管理,居民生活方式变化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血压、体重等指标降低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开展群组管理的应用模式明显优于常规管理模式,使社区居民生活方式行为得到明显改善,社区居民血压、体重等数值明显降低,有效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健康,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群组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我中心收治的6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三级管理,研究组行群组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管理前及管理6个月后血压变化,并使用焦虑、抑郁评分对其变化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血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焦虑抑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应用群组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其血压及焦虑抑郁情况,该管理模式应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杨利 《中国乡村医生》2023,(23):146-148
目的:分析应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凯里市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70)。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模式。比较两组血压、血糖、血脂指标、体重指数、自我管理能力、健康管理依从性评分。结果:管理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指数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科学锻炼率、科学服药率、监测血压率、规律复查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健康管理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应用于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效果优良,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降低体重指数,改善血脂水平,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管理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谭新姣 《吉林医学》2010,31(21):3525-3526
目的:评价河源市某社区高血压群组干预管理模式的疗效观察。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实验研究设计,将600名参加该研究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00名,对照组300名。试验组接受高血压群组干预管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高血压患者的三级管理和药物的干预。观察时间为12个月,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依从性、生活方式和高血压控制方面的变化。结果:试验组在12个月后在依从性方面改变明显提高,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2个月后干预组患者平均比对照组多降低收缩12.9mmHg(1mmHg=0.1333kPa),多降低舒张压7.8mmHg(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群组干预管理模式较传统的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在改善依从性、生活方式和高血压控制方面的等方面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分析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25)与观察组(n=25),对照组患者仅展开门诊随访管理模式,观察组行健康管理档案、健康教育联合随访管理的慢性病管理模式,观察不同管理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在经慢性病管理后,其血压水平相比对照组降低,且用药依从性更高于对照组,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展开慢性病管理,能有效控制其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管理中应用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受健康检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社区健康护理、随访门诊的管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取全程优质护理,完善患者信息并展开相应的健康教育等干预手段进行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腰围、尿微量白蛋白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戒烟、戒酒、进行体育锻炼、减少盐摄入量、减少油摄入量、自行血压检测和遵循医嘱服药患者例数均多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管理中应用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群组干预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探索高血压管理新模式.方法 2011年1月始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400例符合条件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00例.干预组接受高血压群组干预管理,对照组接受常规的高血压三级管理.干预时间为6个月,采用自我效能(症状效能、疾病效能、体锻效能)评价、社会支持、应对技能、健康状况(健康自评、精力、情绪低落、健康担忧)等指标以及血压、血脂、腰臀比、体重指数等生物学指标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人口学指标差异无统计意义,干预后干预组在自我效能、健康状况的变化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症状效能、疾病效能和体锻效能分别比对照组多增加了0.54分、0.52分和1.30分(P<0.05).健康自评、情绪低落和健康担忧分别比对照组多下降0.41分、1.76分和0.17分(均P<0.05).干预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比对照组分别多下降了5 mmHg(1 mmHg=0.133 kPa )和2 mmHg,低密度脂蛋白较对照组多下降0.24 mmol/L;而体重指数、腰臀比等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社区高血压群组干预管理模式较常规的三级管理模式能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健康状况及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病患者管理的效果及意义。方法:将2012年7月-2013年7月来我院就诊住院的84例社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前只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出院后继续给予社区健康教育,统计比较两组再住院人数、患者的膳食、运动情况、血糖、血压水平评分。结果:通过社区健康教育的干预,两组再住院人数、患者的膳食、运动情况、血糖、血压水平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降低社区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复发率,改善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蔡莉莎 《黑龙江医学》2021,45(16):1790-1791
目的:探究基于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健康宣教干预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82例EH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模式进行健康宣教,研究组采取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进行宣教,观察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晨起血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自我管理能力[EH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测评量表(HP-SMBRS)]变化,并分析比较干预3个月内两组患者入院次数及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生情况差异.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晨起血压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HP-SMBR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内,研究组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及住院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基于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干预可有效降低EH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血压及脑血管疾病发生,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基于慢病管理路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管理的有效性。  方法  选取2019年1—6月郑州市2个辖区内高血压患者160名,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各80名,分别接受为期1年的基于慢病管理路径的管理和社区常规管理,1年后评估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体重指数、高血压预防知识掌握情况、药物依从性以及患者对管理方案的接受度。  结果  最终共入组患者154例,其中管理组78例,对照组76例。管理1年后,2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下降(均P<0.05),血压达标率均得到了显著提升,管理组优于对照组(60.2% vs. 42.1%,P<0.05)。管理组患者在危险因素和预警症状2个方面的知识掌握人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管理后药物依从性均有明显改善(t=4.463,P<0.001;t=3.525,P=0.001)。问卷调查显示,88.5%(69/78)的入组患者表示该管理方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94.9%(74/78)的入组患者希望继续使用此方案进行慢病的管理。  结论  基于慢病管理路径的综合管理可以改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和达标率,提高其依从性,且有助于高血压患者掌握相关的预防知识。   相似文献   

12.
钟玉薇  黄冠颖 《吉林医学》2010,31(22):3625-3627
目的:评价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模式实施1年后的近期效果。方法:345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管理组172例和对照组173例。综合管理组接受高血压综合管理模式,对照组接受常规的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项目实施前和实施1年后在血压达标情况、良好生活习惯、健康行为、体质状况方面的变化。结果:综合管理组1年后在血压达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良好生活习惯、健康行为方面明显提高,并明显高于干预后的对照组(P<0.05);体质指数(BMI)和腰臀比显著下降(P<0.05)。结论:高血压综合管理模式较传统的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近期效果更显著,更适合于社区高血压的管理,积极开展和推广此种模式对社区慢性病管理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移动医疗D2C模式在基层社区高血压病防治中的作用,并研究移动医疗D2C模式应用于基层社区高血压病及慢性病管理中的深远意义。 方法 选取2014年1—6月镇江市江滨医疗集团京口区健康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诊并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103例,随机分为2组,A组为移动医疗慢病管理模式组(59例),B组为慢病传统管理模式组(44例)。其中A组运用D2C移动医疗模式对患者进行管理,B组进行常规门诊诊疗。比较2组高血压病患者在进行管理前和管理12个月后的高血压病控制效果;同时比较2组患者疾病知晓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以及院外自我管理等情况。 结果 A组末期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均低于B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疾病知晓情况、并发症、满意情况、院外管理情况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97、11.928、7.555、9.936,均P<0.05),说明A组的知晓情况、满意情况、院外管理情况优于B组,且并发症发生少。 结论 移动医疗D2C模式在基层社区高血压病管理中的应用加强了基层社区卫生机构对高血压病患者疾病的控制,提高了高血压病患者对高血压病知识的掌握,强化了高血压病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减少了高血压病患者的并发症,获得患者对移动医疗的满意认可,最终塑成了高血压病患者的科学生活理念,提高了该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移动医疗在老年高血压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10月在6家滁州市基层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60~75岁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于基层医院采用移动医疗慢性病管理模式,通过移动医疗设备对患者每日测量的血压进行监测、管理,并以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作为移动医疗远程诊疗平台,针对血压控制不稳、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远程会诊指导;对照组则在基层医院采用传统慢性病管理模式,患者自行在家中每日测量血压,常规定期门诊随访(每2周1次门诊就诊),均为期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 在慢性病管理过程中,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均达标.管理后对照组收缩压降幅(23.4±11.8)mmHg,观察组收缩压降幅达(27.7±8.4)mmHg,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对照组舒张压降为(78.3±6.2)mmHg,观察组降为(76.1±4.7)mmHg,较管理前舒张压均下降(P<0.05);管理后的舒张压降幅对照组为(13.0±9.0)mmHg,观察组为(15.2±8.2)mmHg,两组舒张压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12分的占90.0%,92%患者对诊疗过程满意,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移动医疗管理老年高血压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压控制,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在原发性高血压社区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社区中心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00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进行临床分组,对照组常规随访,观察组给予健康管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高血压病危险因素流行率、健康知识知晓率以及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除高血脂外,缺乏体育锻炼、心理压力、肥胖、咸食、吸烟以及酗酒等高血压病危险因素流行率有明显降低(P〈0.05),健康知识知晓率、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改善(P〈0.05)。结论健康管理在原发性高血压社区防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提高患者知识掌握程度,减少危险因素流行率,提高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张立恒 《医学综述》2014,20(18):3397-3399
目的评价医院-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对患者高血压控制的干预效果,以期为建立高血压有效控制模式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于2012年12月在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就诊治疗的高血压患者473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医院常规治疗的高血压患者387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医院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立档案采用综合规范化治疗,定期到社区随访;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医院门诊治疗,即时健康教育、自行锻炼和饮食控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结果经过社区医院综合管理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经过社区医院综合管理后,观察组血压控制率、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分别由28.54%、38.48%、50.95%上升至57.93%、92.39%、9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管理后观察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明显改善,危险行为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的社区医院综合管理模式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其生活方式,是综合防治高血压的有效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张鸣  谢妍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4):1673-1674,1689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在社区医院实施规范化管理后的临床效果,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糖尿病管理模式。方法:将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58例,对照组50例。观察管理前、管理后1年两组患者的空腹与早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质指数、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规律服药率及健康行为改变有无差异。结果:管理1年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空腹与早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质指数、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规律服药率及健康行为改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综合干预、规范化管理,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何彬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0):97-99
目的探讨膳食干预在社区老年高血压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社区服务中心就诊的108例首次被确诊为高血压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上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膳食干预,分别于确诊为高血压时及3个月后进行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了解、血压达标及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在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了解及血压达标上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生活方式改变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服务中心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膳食干预明显增加老年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了解,并且改善其生活方式,从而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值得在各大社区服务中心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徐向东 《北京医学》2018,(2):100-103
目的 分析健康管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科南社区EH患者3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高血压治疗及常规管理,观察组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订针对性健康管理计划,管理1年后,比较2组患者管理前后血脂、血压、血压控制率,治疗依从性、生活方式、中医体质以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TC、TG、LDL-C水平,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管理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管理前后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达标率、治疗依从性、生活方式良好的人数比例、平和质人数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F-36量表评分(75.46±4.7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9.52±3.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管理对老年EH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以体质辨识为基础的中医健康管理对高血压病前期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及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东方医院亚健康科2020年3-10月高血压病前期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采取以体质辨识为基础的中医健康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干预6个月、12个月后血压控制效果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中医健康管理后能够明显降低高血压病前期人群的血压水平,患者身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各维度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对高血压病前期患者给予以体质辨识为基础的中医健康管理可有效降低血压、血脂水平及体质量,对提高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