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汶川地震震后6个月安县受灾群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生率、症状分布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应用PTSD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标准化评定工具,对地震时在安县地区居住的群众,进行DSM-ⅣPTSD诊断检查及相关量表的测查。结果:完成调查的289人中,PTSD筛查阳性率为11.4%。抑郁症状阳性率为23.4%,8.7%报告有自杀观念。灾后6个月PTSD发生率为11.4%,PTSD组反复更现创伤性体验、持续性警觉性增高、持续的回避等症状较对照组明显。SCL-90总分和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及其他因子分、SDS总分和标准分、SAS总分和标准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地震后PTSD的发生率是11.4%(6个月)。PTSD患者无法摆脱精神创伤的痛苦记忆,PTSD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身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矿井瓦斯爆炸事故对幸存者心理健康水平、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PTSD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 爆炸事故发生6个月后,调查事故幸存者(研究组,15例)的一般情况,采用PTSD检查记录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并与对照组(25例)比较,分析经受重大创伤后幸存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研究组诊断为P1SD者达100%.SAS、SDS检出焦虑症的发生率为100%,中、重度者占26.67%,抑郁症的发生率为93-33%,中、重度者占26.67%.SCL-90各统计指标与对照纽除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外其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SCL-90症状检出率:恐怖症状的发生率为66.67%,焦虑症状的发生率为53.33%,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13-33%.躯体化症状的发生率为13.33%,偏执的发生率为6.67%,敌对的发生率为6.67%.结论 矿井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对幸存者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PTSD共病恐怖、焦虑、抑郁等多种精神疾患,躯体不适感明显增强,性格也有了部分改变,偏执与敌对情绪加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汶川地震后6月都江堰地区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伴发焦虑及抑郁症状的状况进行分析.方法 整群分层抽取都江堰地区中学生49个班级,利用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儿童焦虑性情绪筛查量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进行评估,共1925人完成调查.结果 PTSD的检出率为15.9%,焦虑症状的检出率为40.8%,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24.4%.其中,PTSD与焦虑症状的共患率为13.6%,PTSD与抑郁症状的共患率为8.5%,PTSD与抑郁、焦虑症状的共患率为8.1%.PTSD总分与DSRSC抑郁指数(r=0.475,P<0.01)、SCARED焦虑总分(r=0.650、P<0.01)呈正相关.在检出PTSD的青少年中,有85%检出焦虑症状(χ~2=295.160,P<0.01),53.4%检出抑郁症状(χ~2=166.504,P<0.01).在检出PTSD的女性青少年中,有88%检出伴发焦虑症状,高于男性(χ~2=4.010,P<0.05).逻辑回归分析发现,女性、生活在农村、亲人伤亡严重、财产损失大、主观支持少、对支持的利用度低、消极应对方式是PTSD伴发焦虑的危险因素;女性、非独生子女、生活在农村、亲人伤亡严重、社会支持少、对支持的利用度低、消极应对方式是PTSD伴发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 地震后6个月,青少年PTSD伴发焦虑及抑郁症状的发生率高,女性PTSD伴发焦虑症状的发生率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矿难后2个月急性重性创伤后应激障碍(PISD)的脑结构特点,研究神经环路在PTSD中的作用.方法 12例急性重性PTSD患者和15例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PTSD症状、个性、记忆以及焦虑抑郁症状的评估,最后行三维成像(3D)检查.影像数据通过统计参数图(SPM2)软件来处理.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矿难后2个月,脑形态学显示PTSD患者左侧额中回(Talairacn坐标:-30,27,34)灰质密度低于对照组.结论 PTSD急性期已存在脑结构改变,主要改变的脑区在前额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地震灾害发生半年后丧亲者与非丧亲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和抑郁的关系及对比情况.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凋查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检查表、贝克抑郁量表(BD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在地震半年后对都汀堰灾区安置点的人群560人进行调查.结果 10.9%的被调查者在地震中丧失亲人.丧亲组符合PTSD症状诊断的比例(44.4%)显著高于非丧亲组(15.1%)(t=4.737,P<0.05).丧亲组中重度抑郁、焦虑和自杀观念的发生率分别为55.5%、44.4%和44.5%显著高于非丧亲组17.4%、16.7%和14.2%(χ~2=46.522,P<0.01).丧亲组符合PTSD症状诊断者中合并中重度抑郁的占79.2%,合并焦虑或明显焦虑的占75%;中重度抑郁中合并焦虑或明显焦虑的占83.4%.抑郁总分、焦虑总分、既往焦虑、噩梦、丧亲后感到寂寞为丧亲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预测因素.结论 地震灾区丧亲者的抑郁、焦虑、自杀观念及符合PTSD症状诊断的均较非丧亲者高.丧亲人群的抑郁、焦虑及PTSD症状三者共病率高.丧亲者PTSD症状的预测因素足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6.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早期识别与干预是临床防治的关键,本实验考察交通事故幸存者急诊的心率与6个月后PTSD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为PTSD的早期识别提供依据。实验检验了50起交通事故幸存者急诊中心率与创伤后1、3、6个月之后PTSD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急诊心率可以预测6个月后临床诊断的PTSD症状严重程度,但对于1、3个月后PTSD症状则不能够进行预测。幸存者急诊心率与创伤后分离症状有着重大的关系,但与精神痛苦则没有显著相关。这些发现支持急诊心率可以作为PTSD早期识别的一个重要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7.
矿难后2个月急性重性创伤后应激障碍弥散张量成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矿难后2个月急性重性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进行弥散张量成像分析(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探索在PTSD神经环路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脑机制.方法 24例急性重性PISD患者和24名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DTI检测分析.通过统计参数图(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 SPM2)软件来处理.结果 矿难后2个月,DTI结果显示,PTSD患者左侧前扣带回、右侧后扣带回、左侧胼胝体下回、右侧额中回及左侧海马旁回、左侧枕中回、左侧前楔叶、右侧丘脑、右侧中央后回、右侧sub-gyral等脑区FA值高于对照组.结论 PTSD在急性期已存在脑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8.
都江堰地震灾后安置点人群心理健康状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5.12地震灾后都江堰安置点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在地震灾害发生半年后,影响地震灾区人群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贝克抑郁量表(BD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在震后半年对都江堰灾区勤俭人家安置点内的人群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560名安置点居民。PTSD发生率为18.3%,抑郁发生率为21.6%;焦虑发生率19.7%;13.7%的人有自杀的念头,0.6%的人表示如果有机会就会自杀;PTSD中合并抑郁的占56.1%,PTSD中合并焦虑的占18.7%,抑郁中合并焦虑的有58.2%;抑郁量表总分、噩梦、焦虑量表总分可以预测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结论地震灾区群众抑郁、焦虑及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三者之间共病率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预测因素是多方面的,并且各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对PTSD预测因素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应及时采取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促进灾区人民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玉树地震后一周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伴发焦虑抑郁分析,为危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PTSD检查量表平民版(PCL-C)、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对玉树受灾人群问卷调查,共513名完成调查。结果调查的受灾人群中,PTSD的发生率为11.50%,焦虑症的发生率为15.01%,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5.40%,PTSD伴焦虑的发生率及PTSD伴抑郁的发生率均为7.02%,PTSD同时伴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为3.70%。结论受灾人群在地震后一周年PTSD发生率高,并焦虑抑郁伴发率较高,因性别、年龄、婚姻、躯体损伤、亲人丧失、社会支持满意度等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0.
救援官兵地震1周年后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汶川地震1周年后救援官兵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现患率.方法 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清单平民版(PCL-C)、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组成调查表,于汶川地震1周年时对1176名参加抗震救灾部队官兵进行测试.以PCL-C、SCL-90部分因子作为心理健康状况评定指标,用t检验、相关分析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周年后救援官兵PTSD现患率为3.45%.SCL-90量表中躯体化因子分[(1.43±0.57)分]、EPQ中内外向[(12.50±3.79)分]、SCSQ中积极应对[(2.05±0.71)分]分值均显著高于全军常模(P<0.01或P<0.05),SCL-90量表中焦虑、抑郁、EPQ中神经质、SCSQ中消极应对分值均显著低于全军常模(P<0.01).PTSD组情绪更不稳定、更多地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PCL-C总分与SCL-90中躯体化、焦虑和抑郁因子分及EPQ中神经质因子和消极应对分值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EPQ中内外向因子、积极应对分值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汶川地震1周年后救援官兵PTSD现患率为3.45%,官兵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具有神经质、内向性的个体及低年资、低文化程度的救援军人是心理干预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患者的临床症状、心身健康状况与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关系.方法 以遭遇创伤事件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为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PTSD组(35例)和非PTSD组(28例),分别进行PTSD症状调查,并测查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皮质醇浓度.结果 35例PTSD患者中,PTSD症状最常见的依次是兴趣爱好范围变窄(94.29%)、激惹或易发怒(94.29%)、难以入睡或睡眠不深(91.43%).除了不由自主地重现创伤事件、反复出现错觉、幻觉及选择性遗忘外,其余症状PTSD组与非PTS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SD组、非PTSD组血浆皮质醇浓度[(281.57±123.93)ng/ml,(243.39±125.60)ng/m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344.21±86.76)ng/ml],分别为P=0.037,P=0.009.血浆皮质醇浓度与SCL-90中人际关系敏感(r=0.446,P=0.008)、抑郁(r=0.428,P=0.019)和EPQ中神经质(r=0.380,P=0.026)因子分正相关.结论 遭遇创伤事件后会出现程度不等的PTSD症状;PTSD患者血浆皮质醇浓度较正常对照降低;且血浆皮质醇浓度水平与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神经质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ensitivity of effect factors between the PCL‐C and the SCL‐90,to provide evidence for social psychological crisis screening and post‐trauma interventions.Methods We administered the PCL‐C and SCL‐90 to screen for PTSD and other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mong students who survived the disaster and continued their school studies.The surveys were carried out 3,6,9,and 12 months after the earthquake.A bivariate 2‐level logistic model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sensitivit...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明尼苏达多项个性测查量表对辅助诊断矿难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临床价值,并了解PTSD患者应激后在不同时间段的个性特征.方法 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个性测查表对48例矿难生还者进行测查.结果 明尼苏达多项个性测查表测试结果显示PTSD患者与非PTSD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TSD患者伪装、疑病、妄想、精神衰弱、精神分裂症量表评分[分别为(67.27±17.81)分,(61.13±13.35)分,(65.27±12.61)分,(62.47±11.78)分,(62.40±15.08)分],明显高于非PTSD患者[分别为(50.67±7.19)分,(50.89±12.77)分,(51.56±7.38)分,(51.33±10.09)分,(50.89±7.03)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这一差异对矿难1年后PTSD的发生仍具有预测价值.结论 明尼苏达多项个性测查表是精神科临床较好的测评工具;明尼苏达多项个性测查表测试结果所显示的个性特征为矿难后PTSD发生提供了重要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格特质及应对方式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潍坊医学院486名医学生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C)、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及一般健康问卷(GHQ-20)调查研究,采用通径分析研究影响医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方式。结果:研究显示,外向型和神经质人格是医学生自我肯定的影响因素;精神质和神经质人格是忧虑的影响因素;精神质、神经质和外向型人格是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积极应对方式对自我肯定和忧虑有影响;消极应对方式仅对自我肯定有影响。4种人格特质中,神经质和精神质人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较大。结论:不同人格特质对医学生心理健康有直接影响,也可通过应对方式对个体心理健康产生间接影响。应对方式对医学生心理健康有直接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人格特质特征与抑郁、焦虑症状的关联性。 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住院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162例,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艾森克人格测验成人版、生活方式自评量表于出院前1日分别测量患者的一般情况,抑郁、焦虑症状,外向性、神经质或情绪、精神病性、人格稳定性,生活方式健康状况,使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中,有37.0%存在抑郁症状,40.2%存在焦虑症状。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向性得分与抑郁(β=-0.492,P<0.001)、焦虑症状(β=-0.336,P<0.001)得分呈负向关联,神经质/情绪得分与抑郁(β=0.166,P=0.016)、焦虑症状(β=0.345,P<0.001)得分呈正向关联。 结论 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阳性率较高。患者越外向,其抑郁、焦虑症状越轻;越神经质,其抑郁、焦虑症状越严重。  相似文献   

16.
马丽  姚丽  张琳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12):1157-1159
目的 探讨宁夏回族大学生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应对方式问卷(CSS)、自尊量表(SES)、抑郁量表(SDS)及艾森克(成人)人格问卷(EPQ)对宁夏两所高校的402名回族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回族大学生中,女生求助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贫困学生的解决问题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P<0.05),不同信仰程度的回族大学生在求助因子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决问题应对方式与自尊呈正相关,与抑郁、人格精神质维度呈负相关;自责与抑郁、神经质、精神质呈正相关,与自尊呈负相关;幻想与抑郁、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呈正相关,与自尊呈负相关;退避与神经质呈正相关;合理化与抑郁、神经质、精神质呈正相关,与自尊呈负相关.结论 宁夏回族大学生的应对方式与性别、家庭状况、信仰程度、抑郁、焦虑、人格特征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