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调查广东巨大儿发生率及探讨其高危因素。【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广东13所大型医院产科2010年10月至2010年11月住院分娩的巨大儿(≥4000 g)共222例作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期正常体质量(2 500 ~ 3 999 g)的新生儿414例作为对照组。计算巨大儿发生率,比较两组间孕妇年龄、孕次、产次、身高、孕前体质量、产前体质量、孕期增重、孕周、分娩方式、新生儿体质指标、孕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等情况,统计分析巨大儿的相关因素及高危因素。【结果】 巨大儿共 222 例,总发生率为 2.78 %;两组间孕妇孕期增重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15 ± 5)kg vs 巨大儿组(18 ± 5)kg, P < 0.05];巨大儿组中妊娠期糖尿病(16.9 % vs 5.6 %, P < 0.01)、羊水过多(7.8 % vs 1.2 %, P < 0.01)的发生率更高;巨大儿组顺产率更低(20.1% vs 47.5%, P < 0.05),手术产率更多(78.5 % vs 51.0 %, P < 0.01);巨大组和对照组的男女婴比例有显著差异(146/76 vs 229/185, P < 0.01);头围也有统计学差异[(35.75 ± 1.07) cm vs (33.70 ± 1.53) cm, P < 0.01]。分娩巨大儿的相关因素为孕周、孕次、身高、孕前体质量、孕前BMI、产前体质量、产前BMI、孕期增重等;分娩巨大儿的高危因素为年龄、孕周、产前体质量、妊娠期糖尿病等。【结论】 广东巨大儿发生率约为2.78 %,高危因素为年龄、孕周、产前体质量、妊娠期糖尿病等;在具有分娩巨大儿高危因素的孕妇当中,要注意筛查巨大儿,特别是在四步触诊临床估计胎重及超声测量中。  相似文献   

2.
钦亚萍 《重庆医学》2013,42(19):2272-2274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产妇分娩巨大儿的相关因素及新生儿的临床特点。方法研究组为该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非糖尿病产妇生产的96例巨大儿,并选取本院同期出生的643例健康体质量的足月儿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新生儿母亲年龄、体质量、孕次、体质量增量、围产期发病率及生产方式等。结果 (1)研究组新生儿母亲年龄、产前体质量、孕期体质量、孕期体质量增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母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平均胎龄、出生体质量、身长及胎儿双顶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脐带血pH,出生后Apgar评分,重症监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96例巨大儿出生体质量4 000~4 499g 78例,脐带血胰岛素大于或等于125pmol/L 23例,出生体质量大于或等于4 500g 18例,脐带血胰岛素大于或等于125pmol/L 10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糖尿病产妇分娩巨大儿可能与遗传因素和目前孕期营养摄入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巨大儿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583例有完整产检档案并在院分娩的产妇(单胎妊娠)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组产妇的分娩年龄、孕次和产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儿组产妇孕前及产前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值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1h、2h血糖值、分娩孕周、分娩方式与正常体质量儿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巨大儿明显增加了剖宫产率;控制空腹血糖,控制孕期体质量增加,降低产前体质量指数,适时终止妊娠等,均可降低巨大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王巧云  鲁翠珍  胡满高 《安徽医学》2010,31(11):1346-1347
目的探讨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560例婴儿中发生巨大儿的50例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对观察组孕前、产前体质量;孕前、产前BMI;孕期增重、饮食和活动进行回顾分析,同时选择同期出生46例正常胎儿体质量的孕产妇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的孕前、产前体质量;孕前、产前BMI、孕期增重、双顶径均明显高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巨大儿的发生与孕前、孕期营养失衡所致的高体质量、高增重和孕期缺乏适当体力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 GDM)孕妇分娩巨大儿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定期产检并分娩、孕周>37周的单活胎GDM孕妇371例临床资料,包括年龄、身高、体质量、孕前体质量指数( BMI)、孕期体质量增长、糖尿病家族史、不良孕产史、巨大儿产史、新生儿性别、血糖治疗方案、血糖控制情况、是否分娩巨大儿等。采用非条件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GDM孕妇分娩巨大儿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巨大儿组孕妇身高、体质量和新生儿男性人数均高于非巨大儿组( P<0.05~P<0.01),而巨大儿组孕妇血糖控制良好率明显低于非巨大儿组(P<0.01)。孕妇孕前后体质量指数差和血糖控制情况均是分娩巨大儿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有效控制GDM孕妇孕期体质量的过度增长,维持良好的血糖水平,对于预防GDM孕妇分娩巨大儿具有潜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孕期体质量变化与巨大儿、分娩方式、新生儿疾病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分娩产妇140例,其中分娩新生儿体质量≥4 000 g产妇68例为巨大胎儿组,分娩新生儿体质量2 500~<4 000 g孕妇72例为正常胎儿组,比较巨大胎儿组与正常胎儿组孕妇的孕前BMI及孕早、孕中、晚孕期体质量的增长速度(kg/周),研究孕妇体质量变化与巨大儿的相关性,同时比较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疾病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2组孕妇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胎儿组平均孕次、身高、产前体质量、孕前BMI及孕周均大于正常胎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胎儿组的孕中期及孕晚期体质量增加速度、产前体质量、产前腹围及孕前BMI均大于正常胎儿组(P<0.05);2组孕期体质量增加速度均以孕中期为主,孕中期>孕晚期>孕早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胎儿组中剖宫产率和头盆不称、胎儿窘迫、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胎儿组(P<0.05)。结论孕期体质量增加值与巨大儿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孕妇可通过控制孕期体质量来减少巨大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孕期营养与运动联合干预对新生儿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4月-2011年10月来我院进行早孕检查且自愿要求进行营养和运动指导的孕妇150例作为干预组,同期在我院进行早孕检查但未进行营养及运动干预的孕妇1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体重增长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情况。结果干预组孕妇平均增长(12.96±3.03)kg,对照组为(15.62±5.36)k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巨大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理想体重儿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孕期营养与运动联合干预能够有效控制孕期体重增长,降低巨大儿发生率,提高理想体重儿发生率,改善新生儿体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孕期体重管理对足月新生儿体重及其妊娠结局的积极作用.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妇产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62例足月孕产妇依据孕期护理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级及对照组,其中80例孕期仅予以常规产前管理护理,设为对照组,其余82例孕期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行个体化体重管理,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孕期增重与分娩方式、新生儿及母体孕期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孕期增重明显不及对照组孕期高(P<0.05);观察组巨大儿、 新生儿窒息、 阴道分娩的发生率分别为7.32%、3.66%与95.12%,对照组此3项分别为20.00%、12.50%与83.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产后大出血、产程阻滞、妊娠糖尿病以及妊娠高血压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性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必须高度重视妊娠期营养问题,临床加强孕产妇孕期体重管理,不仅有利于控制新生儿及母体体重,而且也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门诊医学营养治疗(MNT)联合诺和锐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产科门诊GDM孕妇8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门诊MNT联合诺和锐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诺和锐治疗。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孕期体质量、孕期体质量指数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和巨大儿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新生儿低血糖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MNT联合诺和锐治疗GDM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血糖和母婴体重,在不增加新生儿低血糖症的基础上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0.
巨大胎儿47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巨大胎儿的高危因素、产前诊断及分娩方式,降低母儿并发症。方法将477例巨大儿(出生体质量≥4 000 g)纳入研究,选择相应时间(2日内)分娩的477例出生体质量<4 000 g的正常足月儿作为对照,比较孕妇孕期体质量增加情况、孕周、诊断、分娩方式及并发症。结果巨大儿组母亲孕期体质量增长、分娩孕周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巨大胎儿中双顶径(biparietal diameter,BPD)+股骨长度(femur length,FL)>16.5 cm者占89.02%。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率及产伤较阴道分娩组明显降低,巨大胎儿难产率与正常体质量胎儿相比明显升高。结论孕期体质量增加过快、过期妊娠是巨大儿的主要高危因素。BPD+FL>16.5 cm可作为产前诊断巨大胎儿的一项可靠指标。对巨大胎儿应避免困难的阴道助产,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1.
226例巨大儿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裕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1,26(6):494-496,498
目的 :了解近年来巨大儿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 ,探讨巨大儿的诊断及分娩方式。方法 :以近 3年10 5例巨大儿作为A组 ,10年前同期分娩的巨大儿 12 1例作为B组 ,并随机抽样同期内分娩的正常体重儿 18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A组中巨大儿发生率为 3 94% ,B组为 2 6% (P <0 0 1)。巨大儿孕妇身高、体重与对照组相比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 ) ;巨大儿过期妊娠者多于对照组 ,巨大儿组高龄初产妇较对照组多 ,巨大儿孕妇并发症、难产率高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0 5 )。结论 :巨大儿的发生率有增多趋势 ,产前孕妇的体重、身高、孕妇及年龄与巨大儿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156例巨大儿(体重≥4000g)的临床分析,探讨巨大儿的产前预测及分娩方式,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004年1月-2006年1月两年间在我院住院分娩156例巨大儿进行研究。选择同期分娩的156例正常体重(2500g≤体重〈4000g)作为对照。两组的孕周、宫高、腹围、超声检查、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及分娩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巨大儿组的孕周、宫高、腹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期母体并发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剖宫产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巨大儿组中剖宫产亚组较阴道分娩亚组新生儿窒息及产伤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道分娩的软产道裂伤及母体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妇分娩的孕周,分娩时宫高、腹围以及超声检查是产前预测巨大儿的相关因素,巨大儿的母体易发生多种严重并发症,选择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可降低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非糖尿病性巨大胎儿临床相关因素,探讨孕前体质量指数( BMI)、孕期增重与非糖尿病巨大胎儿的关系。方法:选择2005~2012年足月(孕周≥37周~42周)出生的非糖尿病性巨大胎儿322例,同时随机选择同期出生的足月正常体质量儿325名作为对照,分析比较2组新生儿母亲的年龄、产次、身高、孕周、孕期增重、孕前及产时BMI、宫高、腹围及胎儿的双顶径、股骨长等。结果:非糖尿病性巨大胎儿母亲的孕前BMI、孕期增重、产时BMI、宫高、腹围、宫高+腹围、孕龄和身高及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双顶径+股骨长均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胎儿双顶径、双顶径+股骨长、股骨长及胎儿母亲孕期增重与巨大胎儿体质量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结论:非糖尿病性巨大胎儿的发生与母亲孕期体质量增长过多密切相关。对于孕期增重过多的孕妇,通过胎儿双顶径+股骨长测定,能够提高非糖尿病性巨大胎儿的产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孕前体质量指数及孕期增重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以900例具有完整产科资料的妊娠女性作为受试对象,依据孕前的体质量指数(BMI)的不同将孕妇分为消瘦组(BMI<20 kg/m2)、正常组(20 kg/m2≤BMI<25 kg/m2)和肥胖组(BMI≥25 kg/m2);依据孕期体质量增加的不同,将孕妇分为:<15 kg组、15~20 kg组和>20 kg组.观察孕前不同BMI和体质量增加的不同程度对产妇最终分娩方式和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消瘦组、正常组和肥胖组3组孕妇顺产率依次降低,剖宫产率依次升高(P<0.01).随着孕期体质量增加量的升高,剖宫产率、巨大儿出生率均呈升高趋势(P<0.01).消瘦组、正常组和肥胖组在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产程阻滞、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检出率依次升高(P<0.01);肥胖组孕妇随着孕期体质量增加量的逐渐升高,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和产后出血检出率逐渐升高(P<0.01).结论:孕前肥胖和孕期增重过多可提高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合并症的发病风险,亦可显著增加剖宫产率、巨大胎儿率、不良妊娠结局如产程阻滞、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等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健康母亲和妊娠糖尿病(GDM)母亲分娩的巨大儿胎盘组织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足月新生儿60例,其中GDM母亲分娩的巨大儿(巨大儿A组)12例,健康母亲分娩的巨大儿组(巨大儿B组)18例,正常出生体重新生儿(对照组)30例。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胎盘HO-1、IGF-1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胎盘HO-1、IGF-1水平。结果:巨大儿A组、B组胎盘HO-1、IGF-1表达强度均高于对照组( P<0.05),巨大儿A组、B组与对照组比较,胎盘HO-1、IGF-1水平均增高( P<0.05),而巨大儿A组与B组之间HO-1、IGF-1的表达强度及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儿A组及B组HO-1与IGF-1的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胎盘HO-1、IGF-1的表达水平可能与巨大儿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巨大儿的产前诊断及正确的分娩方式。方法通过对196例巨大儿的孕周、胎次、宫高腹围及胎儿双顶径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取196例单胎正常新生儿体重做对比。结果巨大儿的发生与胎次、孕周有关,通过测量宫高、腹围及胎儿双顶径有助于巨大儿的产前诊断。巨大儿的手术助产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均明显高于非巨大儿。结论提高巨大儿的产前诊断率,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很重要。  相似文献   

17.
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1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硕  刘兴会  何镭 《西部医学》2011,23(5):865-86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巨大儿发生情况及母婴结局。方法对本院分娩单胎1166例GDM孕妇及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106例分娩的巨大儿及孕妇作为研究组,其余1060例为对照组,比较孕妇年龄、身高、孕期增重、孕期增加BMI、产前BMI、孕周、孕产次、妊娠及围产儿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身高、孕期增重、孕期增加BMI、产前BMI、孕周和产次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孕妇软产道损伤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羊水过多发生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围产儿结局研究组死胎、产伤及新生儿肺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尤其肺炎发生率差异极显著(P〈0.01);比较两组至少发生一项母婴并发症,显示GDM孕妇分娩巨大儿主要影响围产儿结局(P〈0.01),而对妊娠并发症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应适当控制孕期增重,积极预防巨大儿的发生,减少相关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准确诊断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58例巨大胎儿诊断的相关因素:分娩方式、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并与同期分娩的单胎正常体重儿进行比较。结果:巨大胎儿组母亲身高、孕期增长体重、孕产次、年龄均高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意义。巨大胎儿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剖宫产率为72.09%,高于对照组31.01%。结论:根据B超检查胎儿各径线数值,综合产妇孕期增重、孕产次、身高及宫高、腹围有关因素可提高巨大胎儿的诊断率。巨大胎儿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