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临床资料 患者男,32岁,因“发热伴头痛、腰痛4天”于2007年7月18日入院。入院前曾按感冒给予降温等治疗,未见好转。入院查体:体温40.5℃,呼吸20次/分,心率96次/分,表情淡漠,精神欠佳,颈部皮肤潮红,皮肤、粘膜无黄染,未见出血点,心肺无异常,肝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RBC 4.8×10^12/L,Hb 140g/L,WBC 5×10^9/L,PUT 65×10^9/L,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散发性疟疾临床特点,指导临床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15例间日疟疟疾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结果 15例间日疟疟疾临床表现有个体差异,12例疟区发病,3例非疟区发病,10例症状典型,5例症状不典型,经抗疟治疗后痊愈。结论 近年本地区间日疟流行多以散发形式发生,有少部分症状不典型,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4.
我省地处青藏高原,属非疟区.疟疾病人在本地人员中未见报告,多为疟区人员带入,也未见有疟疾流行报告.最近我们从一青海籍胆石症患者末稍血中检出间日疟原虫.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资料与方法 近3年来收治间日疟伴血小板减少患者34例,男25例,女9例;年龄14~56岁,平均34岁;其中26例有在越南、缅甸、非洲伐木、开矿、建筑等工作生活史,8例为滇缅边界的农民;34例均确诊为间日疟疾,均排外血液系统、肝脏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6.
例1 患男,18岁。因高热12h,伴头痛、咽痛,以上呼吸道感染于2000年7月25日收住院。患者无外出史及外地居住史。体格检查除扁桃体肿大,余无特殊发现。实验室检查:Hb120g/L,N 0.72,L 0.23,E 0.03,M 0.02,血清谷丙转氨酶50~u(赖氏法),HBsAg阳性,尿蛋白30mg/24h。经抗炎治疗4d后,出现间日高热,体温高达40℃。连续三次血片疟原虫检查阴性,并将疟原虫裂殖体及配子母细胞误认为幼稚细胞而报告。后抽骨髓送检,骨髓片成熟红细胞内检到大量疟原虫裂殖体、未成熟裂殖体及配子母细胞,经抗疟疾治疗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7.
8.
间日疟患者血细胞参数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间日疟患者血细胞参数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迈瑞BC-3000plu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细胞参数,对83例间日疟患者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等参数及镜检白细胞形态改变进行分析。结果闻日疟患者WBC、HGB、RBC、肿低于对照纽,两纽差异有高度显著性,其降低程度依次为PLT、WBC、HGB、RBC;多数患者镜检白细胞可见“核左移”及单核细胞明显增多。结论检测患者血细胞参数特别是血小板计数对间日疟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必须予重视。  相似文献   

9.
魏常青 《中原医刊》1995,22(1):20-21
1991~1993年,我院收治疟疾病人152例,全部经血片检查确诊为间日疟。现将152例间日疟诊治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52例中男118例,女34例,其中合并妊娠5例.年龄最小10个月,最大54岁。以20~50岁为多,共129人。1.2 临床表现:具有寒战、高热、汗出热退典型症状的135例,占88%。不典型者17例,占12%。每天发作76例(50%),隔天发作61例(40%),不定期发作15例(10%)。伴头痛113例(74%),全身酸痛29例(19%),乏力108例(71%),纳差81例(53%).呕吐11例(7%),咳嗽10例(7%),腹泻1例。肝肿大34例(22%),脾肿大44例(29%)。  相似文献   

10.
间日疟54例临床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间日疟是常见的热带病,临床表现典型的间日疟诊断不难,但非典型病例误诊仍时有发生。本文回顾性总结了1992年6月-2000年6月收治的经血片确诊的间日疟109例,其中误诊54例,现分析其误诊原因。1 临床资料本组54例中,男43例,女11例。年龄 20天-63岁,平均34岁。误诊疾病:上呼吸道感染33例;伤寒8例;急性菌痢4例;登革热3例;溶血性贫血3例;急性黄疸型肝炎2例;急性肾盂肾炎1例。54例中院外误诊45例,院内误诊9例。2 误诊分析2.1 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例1]男19 岁。因畏寒、发热、头…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 了解间日疟感染病人血象部分参数的改变对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 抽取我院近7年确诊为间日疟感染病人的静脉血,通过ABX MICROS 60血球分析仪进行参数分析.结果 间日疟对血细胞参数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 对确诊或多次疑为疟疾病人应重复多次进行血常规参数的分析,特别是来自少数民族高疟地区的病人,以防止漏诊.  相似文献   

14.
15.
林芳辉  刘玲丽  梁锋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1):1424-1425,F0003
目的利用SysmexXE-2100血细胞分析仪的异常散点图信息及检测的数据进行间日疟的初步筛查。方法用SysmexXE-210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对WBC、PLT和Hb参数明显减少和出现嗜酸粒细胞异常散点图的标本进行血涂片镜检,重点观察红细胞形态,查找疟原虫。结果 1名在外院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原因不明患者血液标本,仪器检出异常散点图,且WBC、PLT和Hb参数明显减少,血涂片检出间日疟原虫。结论仔细观察和分析SysmexXE-21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时的嗜酸粒细胞异常散点图特征和检测数据,有助于提高疟原虫的检出率,避免漏检、误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间日疟患者血液12项生化检验项目的检测,了解当机体感染疟疾时生化检验结果改变的规律。方法 采集44例间日疟患者静脉血进行12项生化检验,并与55例体检健康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中K^+、Ca^2+、I PHOS、CO2CP、GLU、UA、CHO的结果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Cl^-1、Na^+、BUN、CREAT、TG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临床诊疗疟疾过程中,应该注意与其他疾病检验结果进行必要的鉴别及做出相应的处理。以便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毛协仁  曹永风 《医学综述》1996,2(7):362-364
间日疟是由蚊虫叮咬人体为主要的传染途径,而通过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感染疟疾,也屡有发生。根据作者搜集的有关资料,统计国内1982年1月~1995年12月公开报道的输血性间日疟372例,对该病的流行概况予以分析,以供同道参考。1 地理分布及发病情况  本文372例有记录地址的病例分析(表1)。散在分布全国16个省(区市),其中以江苏(占总病例数的46.505%)、四川(26.344%)、湖南(5.656%)、河南(5.108%)为多。贵州、安徽、甘肃(均为0.538%)、广西(0.269%)为最少。表1 我国372例输血性间日疟的分布省(区市)例数占总病例数的百分比(%)        …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报道了1例外省输入性间日疟病例诊治经过,讨论疟疾患者血小板减少原因,探讨如何提高疟疾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殷东滨 《河北医学》2002,8(12):1151-1151
疟原虫是寄生在人体红细胞及肝细胞内的原虫 ,能引起疟疾。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及人类健康的疾病。1998年 ,曾在我校入学新生中发现间日疟 1例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标本来源1998年 9月入学某新生 ,男性 ,17岁 ,来自湖北。按常规采集末梢血 ,涂血膜薄片数张 ,自然干燥 ,瑞氏染色待检。1.2 标本镜检经瑞氏染色的血膜薄片 ,用光学显微镜油镜 10×10 0观查。镜下形态 :由于疟原虫寄生在红细胞内 ,可见红细胞的体积涨大 ,颜色变淡 ,其间有明显的粉红色的薛氏点。寄生在红细胞内的间日疟原虫滋养体的细胞质形状不规则 ,呈阿米巴状 ,染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