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SSRIs)对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疗效.方法对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25例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患者(共病组)和30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组)使用SS-Ris治疗6周,对所有病例在治疗前、治疗第2,4,6周末评定HAMD和HAMA.结果SSRIs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良好,从第2周开始,两组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均显著下降,6周末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0.0%,86.7%)和临床治愈率(分别为48.0%,53.3%)相似.共病组联用抗焦虑药的人数(76.0%)显著多于抑郁组(P<0.05).结论SSRIs治疗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噻奈普汀治疗首发抑郁与焦虑障碍共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首发抑郁与焦虑障碍共病患者进行8周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3、4、6、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抑郁症状自评量表(SDS)和焦虑症状自评量表(SAS)进行单盲评定。结果HAMD24总分从治疗2周开始显著下降,有效率达90%(36例),临床痊愈达35%(14例)。HAMA14、SDS和SAS总分从治疗1周末便显著下降,有效率和临床痊愈率分别为:HAMA1490%(36例)、67.5%(27例),SDS100%(40例)、62.5%(25例),SAS100%(40例)、90%(36例)。HAMD24躯体化障碍、体重减轻和睡眠障碍因子分在治疗1周末显著下降,其余在2周末显著下降(<0.05)。HAMA14、SDS、SAS因子分均在治疗1周末显著下降(<0.05)。噻奈普汀对自杀、自卑感和自知力等症状分治疗3周后才显著改善(<0.05)。对性功能障碍、疑病、无望、无用、人格解体及强迫症状治疗8周后仍无显著减分(>0.05)。结论噻奈普汀治疗抑郁焦虑共病患者有效率高,但临床痊愈率不高,改善焦虑发作比抑郁发作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重性抑郁症共病焦虑障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重性抑郁症患者共病焦虑障碍的发生率,探讨共病对重性抑郁症症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25例重性抑郁症患者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3月末进行随访。结果39.2%的重性抑郁症共病焦虑障碍,共病广泛焦虑障碍与惊恐障碍比例最高(分别为20.0%、12.8%);入组及3月末,共病组HAMD、HAMA、CGI及SDSS总分均显著高于抑郁组(P<0.05),3月末共病组HAMA减分率等级表达的疗效显著低于抑郁组(P<0.05),HAMD减分率等级表达的疗效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重性抑郁症共病焦虑障碍的发生率高,共病患者具有抑郁及焦虑症状重、社会功能损害重,焦虑症状不易缓解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重性抑郁症患者共病焦虑障碍的发生率,探讨共病对重性抑郁症症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25例重性抑郁症患者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 3月末进行随访.结果 39.2%的重性抑郁症共病焦虑障碍,共病广泛焦虑障碍与惊恐障碍比例最高(分别为20.0%、12.8%);入组及3月末,共病组HAMD、HAMA、CGI及SDSS总分均显著高于抑郁组(P <0.05),3月末共病组HAMA减分率等级表达的疗效显著低于抑郁组(P <0.05),HAMD减分率等级表达的疗效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重性抑郁症共病焦虑障碍的发生率高,共病患者具有抑郁及焦虑症状重、社会功能损害重,焦虑症状不易缓解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探讨焦虑症、抑郁症和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有无差异.方法使用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DA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35例抑郁症、30例焦虑症及30例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于治疗前后(6~8周)进行评定,并与30名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1)治疗前后患者组DA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2)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组治疗前后的DAS总分值及大多数因子分明显高于焦虑症组及抑郁症组(P<0.05),而后两组问差异无显著性(P>0.05);(3)患者组治疗前后的DAS减分值与各自相应的HAMD和/或HAMA减分值均无相关性.结论 焦虑症、抑郁症及焦虑抑郁共病患者均存在明显的功能失调性认知,后者较前两者严重(P<0.05).  相似文献   

6.
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患者功能失调性认知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探讨焦虑症、抑郁症和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有无差异。方法 使用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DAS)、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及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对 3 5例抑郁症、3 0例焦虑症及 3 0例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于治疗前后 ( 6~ 8周 )进行评定 ,并与 3 0名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 1)治疗前后患者组DA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 ;( 2 )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组治疗前后的DAS总分值及大多数因子分明显高于焦虑症组及抑郁症组 (P <0 .0 5 ) ,而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 3 )患者组治疗前后的DAS减分值与各自相应的HAMD和 /或HAMA减分值均无相关性。结论 焦虑症、抑郁症及焦虑抑郁共病患者均存在明显的功能失调性认知 ,后者较前两者严重 (P <0 .0 5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合并奥氮平治疗抑郁症伴焦虑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抑郁症伴焦虑的患者,随机分成合并组(帕罗西汀合并奥氮平治疗)和单用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各30例,共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和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治疗后第1、2、4、8周末,合并组的HAMD和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单用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单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少而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帕罗西汀合并奥氮平治疗抑郁症伴焦虑障碍,具有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米氮平与氯米帕明治疗抑郁与焦虑障碍共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7例抑郁与焦虑障碍共病的患者分为米氮平组34例和氯米帕明组33例,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米氮平组从疗后第1周起,氯米帕明组从第2周起HAMD、HAMA评分均较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从疗后第1周起-第4周末各时点HAMD、HAMA评分米氮平组均低于氯米帕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治疗6周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氮平组不良反应少而轻微。结论米氮平治疗抑郁与焦虑障碍共病的疗效确切,起效快,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阿戈美拉汀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焦虑共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76例抑郁焦虑共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研究组患者(脱落1例,余37例)给予阿戈美拉汀治疗;对照组患者(脱落2例,余36例)给予西酞普兰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采用HAMD、HAMA和TESS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1周末,两组患者的HAMA和HAMD评分较基线评分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8周末,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TESS评分相当(P>0.05)。结论:阿戈美拉汀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焦虑共病患者均安全有效,其中阿戈美拉汀的治疗起效更快,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戈美拉汀与坦度螺酮治疗抑郁焦虑共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134例抑郁共病焦虑障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戈美拉汀组67例和坦度螺酮组67例。在基线、8周末均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估。结果研究结束后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9,P0.05)。两组HAMA、HAMD总分与其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戈美拉汀与坦度螺酮治疗抑郁共病焦虑障碍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1.
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脑电地形图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本研究主要探讨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电生理学的特征。方法 按DSM-IV诊断标准收集25例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患者(共病组)、30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组)、14例广泛性焦虑障碍和6例惊恐障碍患者(焦虑组)。对所有病例作脑电地形图检查。结果 尽管共病组、抑郁组和焦虑组的α功率值和右/左α功率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三组均具有各自的特征;三组患者各脑区α频带绝对功率值与两量表分值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患者无独特的脑电地形图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从社会学角度,探讨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与焦虑障碍或/和抑郁 障碍的区别。方法 按DSM-IV诊断标准收集25例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患者(共病组)、30例主要抑郁症患者(抑郁组)、14例广泛性焦虑障碍和6例惊恐障碍患者(焦虑组)。对所有病例使用LES、SSRS、FES-CV进行调查评定。结果 (1)共病组的负性生活事件评分与抑郁组、焦虑组无显著差异;(2)共病组的社会支持分显著高于抑郁组,而与焦虑组无显著差别;(3)共病组存在家庭功能缺陷,但显著较抑郁组和焦虑组为轻。结论 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在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方面具有不同于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性抑郁症共病焦虑障碍患者与重性抑郁症患者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的差异。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15例重性抑郁症共病焦虑障碍患者(研究组)和15例单纯诊断为重性抑郁症患者(对照组)的COMT基因多态性。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无论是等位基因A、等位基因G频率还是基因型A/A、A/G及G/G频率均无显著差异;只是在等位基因A频率上,研究组的男性患者(22.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男性患者(5.56%)。结论:抑郁与焦虑共病的基因多态性研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米氮平和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米氮平与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CCMD—Ⅲ诊断标准的64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服米氮平或丁螺环酮治疗6周,于疗前和疗后第6周末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临床疗效总评(CGI—SI)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米氮平和丁螺环酮疗效相仿,但躯体焦虑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两组不良反应均轻而易耐受。结论:米氮平是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安全有效药物,更适用于伴重性抑郁的广泛性焦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单用阿立哌唑与阿立哌唑联合舍曲林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强迫症诊断标准的患者43例随机分为单药组和联药组。单药组21例,采用单一阿立哌唑治疗;联药组22例,采用阿立哌唑联合舍曲林治疗,疗程均为12周。应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和副作用量表(TESS)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8、12周末评价其疗效及副作用。结果:单药组治疗第4周末Y-BOC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联药组治疗第2周末Y-BOC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单药组总有效率为52.4%,联药组总有效率为68.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8.822,P〈0.05)。两组副作用均较轻。结论:阿立哌唑可单独治疗强迫症,如联合SSRI药物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神经病理性疼痛与焦虑和抑郁精神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神经病理性疼痛初诊患者36例(病例组),根据病情需要分别采用阿米替林、阿片类药物和神经阻滞药物进行镇痛治疗,治疗前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Zung焦虑评分(SAS)和Zung抑郁评分(SDS),治疗后2和4周再进行SAS和SDS评分。同时选1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进行SAS和SDS评分。结果 病例组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病程均超过3个月,其疼痛程度与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发生率成正相关(P<0.01),其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周和4周病例组患者疼痛均得到有效缓解(P<0.05),但疼痛程度与焦虑、抑郁情绪仍呈正相关(P<0.05),且其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往往伴随焦虑和抑郁情绪,两者密切相关。随着疼痛的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均可不同程度缓解,但无法完全消除。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SSRIs治疗重性抑郁障碍(MDD)患者前后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符合DSM-Ⅳ重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21例,均给予SSRIs系统抗抑郁治疗6周,治疗前后均采用HAMD24、HAMA评估抑郁焦虑症状,ELISA法检测血清BDNF水平。结果患者的HAMD24、HAMA及HAMD24各项因子分在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患者的血清BDNF水平明显升高(P<0.05);HAMD24总分、HAMA总分及各因子分的下降与血清BDNF水平的升高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MDD患者治疗后血清BDNF水平可明显提高,但与临床症状的改善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N5,N10_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汉族人群抑郁症发生的关系。方法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402例和正常对照者600名,均为汉族。入组时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MTHFR基因C677T的多态性。结果抑郁症组与对照组基因型(CC、CT、TT)分布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抑郁症组T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组CT和TT基因型患者的HAMD-17评分均显著高于CC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抑郁症关联,且TT基因型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汉族人群抑郁症发生的关系.方法 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402例和正常对照者600名,均为汉族.入组时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MTHFR基因C677T的多态性.结果 抑郁症组与对照组基因型(CC、CT、TT)分布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抑郁症组T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组CT和TT基因型患者的HAMD-17评分均显著高于CC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抑郁症关联,且TT基因型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