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酸枣仁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通过化学及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酸枣仁中分离并鉴定了1个新的酮基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皂苷H(jujuboside H,Ⅰ)及3个已知化合物原酸枣仁皂苷A(protojujuboside A,Ⅱ)、酸枣素(斯皮诺素,Ⅲ)、白桦脂酸(Ⅳ)。结论 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酸枣仁皂苷H。  相似文献   

2.
对宁心安神之要药酸枣仁进行文献研究,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分析和总结,把握目前酸枣仁的研究方向、深度和广度,为后续的药学研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酸枣叶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通过与酸枣仁的对比分析来探明二者之间的共性与差异,并探讨酸枣叶替代酸枣仁入药的可行性.本文按照研究方向的不同,归纳总结成六个部分,分别为化学成分、药理研究、临床应用、含量测定方法、提取技术与炮制加工.酸枣仁中化学成分丰富,已探明的具有生理活性的成分为黄酮类、皂苷类、生物碱类、脂肪油等,酸枣叶中亦含有这些化学成分,由于二者为同一植株的不同部位入药,因此,同出一源而导致的某些化学成分一致是可以被预计的.但是酸枣仁与酸枣叶不能相互代替使用.酸枣叶具有的宁心安神作用虽然不及枣仁显著,但作为酸枣仁栽培种植的副产品,仍具有很好的临床功效,因此,其具有进一步被研究和开发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3.
化橘红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橘红为中医临床常用理气药,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包含柚皮苷、野漆树苷、芹菜素等.对近10年化橘红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相关的文献进行概述,对化橘红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含量测定及药理作用进行总结,得出化橘红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含量测定的最佳方法分别为超声波提取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大孔树脂法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并得出相应的提取分离纯化最优工艺;化橘红黄酮类化学成分具有解酒精肝毒、化痰、抗炎、抗氧化等药理作用.上述结论为化橘红质量控制指标的选择、快速有效提取以及挖掘其潜在药理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益母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同时为更深入研究益母草中的黄酮类成分及其药理作用提供参考.对益母草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按照研究方向的不同归纳总结成五部分,分别为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纯化、含量测定及药理作用.益母草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丰富,已有的研究中提取方法主要为超声波提取法,分离纯化以大孔吸附树脂法较优,含量测定常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毛细管电泳法,且益母草黄酮类成分具有抗心肌缺血、促进心肌收缩、兴奋子宫、抗氧化及抑菌等作用,研究表明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因此,其有进一步研究和被开发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三白草科植物的化学成分及主要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报道了该科植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不同来源酸枣仁有效成分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药酸枣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jujubaMilvarspinosaHuexHFChou)的干燥成熟种子,能补肝、宁心、敛汗、生津。药理研究表明有镇静催眠、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等作用[1]。酸枣仁含有多种化学成分,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7.
山茱萸作为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具有多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故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本文对山茱萸的化学成分、山茱萸中活性成分熊果酸的提取和纯化工艺、熊果酸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和动物抗衰老作用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为进一步了解山茱萸药材的药理作用、开发山茱萸药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苦豆子为豆科槐属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资源丰富,药用价值高。本文对苦豆子中生物碱类的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检测手段及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苦豆子生物碱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乌蕨的提取、分离方法进行综述,为研究乌蕨有效部位药理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对乌蕨近十年在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面的研究进行整理、归纳、总结.结果:乌蕨主要含黄酮类、酚酸类、挥发油、微量元素等化学成分.结论:目前对乌蕨化学成分的研究有一定进展,但还不够深入.  相似文献   

10.
干燥全草,味辛、苦,性寒,归肺、肝、肾经,具有清热解毒、化瘀利尿的功效[1]。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半枝莲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多糖类和挥发性物质,具有明显的解热、抗氧化、抑菌、增强免疫、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本文从提取及纯化方法、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及其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