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耐药相关蛋白——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lutathione-S-transferase π,GST-π)?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tion group 1,ERCC1)蛋白和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nvision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64例病理确诊为NSCLC患者组织中LRP?GST-π?ERCC1蛋白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将其与患者的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铂类化疗效果等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LRP?GST-π?ERCC1蛋白和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9%?56.3%?60.9%和54.7%;NSCLC低分化组中LRP阳性表达率较高(85.0%),GST-π表达比例随分化程度降低而降低,ERCC1蛋白在鳞癌中表达显著增高(80.0%),Survivin蛋白在腺癌中表达显著增高(81.5%),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 < 0.05);LRP与GST-π的表达呈正相关(R=0.262,P=0.036);回归分析表明LRP?ERCC1蛋白表达与化疗效果有关;且ERCC1蛋白阴性患者中,LRP阳性表达患者的化疗有效率显著降低(P < 0.05)?结论:不同类型的NSLCL中,4种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不同;LRP?GST-π存在协同表达;联合检测ERCC1蛋白?LRP能更好的预测NSCLC对铂类化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 protein, LRP),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isomeraseⅡ, TOPOⅡ),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lutathione-S-transferase-π, GST-π)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57例术前均未进行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中LRP、TOPOⅡ及GST-π的表达情况. 结果在NSCLC中LRP、TOPOⅡ及GST-π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8.42%(39/57),66.67%(38/57)和84.21%(48/57),三者的表达均与病人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大体类型、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高中分化与低分化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TOPOⅡ表达与组织学类型相关,鳞癌组的表达显著高于腺癌和细支气管肺泡癌(P<0.05).结论 LRP、GST-π和TOPOⅡ共同参与了NSCLC的固有耐药,表达的差异提示对药物敏感度不同,联合检测为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及肺耐药相关蛋白(LRP)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7例卵巢恶性肿瘤、20例卵巢良性肿瘤和16例正常卵巢组织中GST-π、ERCC1、MRP及LRP的表达状况,并对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67例卵巢癌中,GST-π、MRP和LRP阳性表达均显著高于其在卵巢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表达(P<0.05),而ERCC1的阳性表达同卵巢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GST-π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分化越低表达越高(P<0.05);而ERCC1、MRP和LRP的阳性表达与多种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结论 GST-π、ERCC1、MRP及LRP蛋白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耐药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联合检测对卵巢癌治疗方案的合理制定及化疗反应性的评估具有积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朱少君  李艳红  张伟  赵宏喜  巩丽  李毅  韩秀娟  兰淼 《医学争鸣》2008,29(15):1348-135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耐药基因P-糖蛋白(P-gp),肺耐药相关蛋白(LRP)和谷胱苷肽-S转移酶(GST-π)的表达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68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P-gp,LRP及GST-π表达情况并随访部分患者以研究其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在16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P-gp,LRP和GST-π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0.7%,64.03%和63.1%.P-gp和LRP与肿瘤组织类型有关,腺癌阳性率高于鳞癌(P<0.05);这3种耐药基因与病变大小相关,病变直径≥5 cm患者中,其阳性率高于直径<5 cm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P-gp和LRP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P-gp,LRP和GST-π表达为阴性患者2 a生存率高于阳性患者(P<0.05);三种耐药基因的表达与分化程度和年龄无关.结论:P-gP,LRP和GST-π的表达不仅与非小细胞肺癌的耐药情况有关,同时也可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耐药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程度及特点不同,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联合检测以判断耐药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NAC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P-糖蛋白(P-gp)、肺耐药相关蛋白(LR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和谷胱甘肽转移酶S(GST-π)定量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及图像定量分析技术,对92例NSCLC标本(其中52例未经化疗的直接手术标本,20例同时具备化疗前活检标本和化疗后手术标本)中P-gp、LRP、MRP和GST-π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 P-gp、LRP、MRP和GST-π在未经化疗的标本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06%,72.22%,81.94%,83.33%;P-gp、LRP和GST-π在腺癌中的表达强度均高于鳞癌(P<0.05,P<0.001,P<0.001),MKP的表达在腺、鳞癌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新辅助化疗后,P-gp、GST-π平均光密度与积分光密度在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肿瘤大小、年龄以及淋巴结有无转移组中,均高于化疗前(P<0.05或P<0.001);而LRP、MRP平均光密度与积分光密度在上述各组中,在新辅助化疗前、后,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肺腺癌的原发耐药性可能强于鳞癌;新辅助化疗可能通过诱导耐药蛋白的表达增加肺癌组织的获得性耐药;新辅助化疗的采用与否应视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Ⅰ~Ⅱ期NSCLC采用新辅助化疗应慎重,以免影响术后化疗效果;检测NSCLC新辅助化疗前、后耐药蛋白的定量表达,对术前及术后个性化化疗方案的选择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6):538-541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P-糖蛋白(P-gp)、肺耐药蛋白(LRP)和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π(GST-π)在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学确诊的HCC患者69例(HCC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3种耐药相关蛋白P-gp、LRP和GST-π在HC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另选择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gp、LRP和GST-π表达水平。结果 P-gp、LRP及GST-π在HCC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gp、LRP及GST-π在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NM分期HC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与癌组织中P-gp、LRP及GST-π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药耐药相关蛋白P-gp、LRP和GST-π在HC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癌组织中的表达一致,可以使用外周血淋巴细胞检测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相似文献   

7.
鞠芳  王秀珍  马学真 《河北医学》2007,13(7):766-769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和肺耐药蛋白(LRP)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GST-π和LRP在80例胃癌组织和2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胃癌组织学类型、肿瘤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对GST-π和LRP表达的影响.结果:GST-π和LRP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胃粘膜组织(P<0.05);在高中分化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低分化腺癌(P<0.05);在浸润粘膜及粘膜下层组、肌层组、浆膜及浆膜外组表达率无显著差别(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组GST-π、LRP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GST-π、LRP在胃癌原发性多药耐药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肿瘤浸润深度无关,联合检测GST-π、LRP对于胃癌判断预后、制定化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中LRP、GST-π、TOPO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LRP、GST-π、TOPO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以期为选择化疗方案提供参考,获得更有效的化疗效果。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80例乳腺癌的主要耐药指标LRP、GST-π、TOPOⅡ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分期进行研究。结果乳腺癌中LRP表达率为80.00%(64/80),临床Ⅱ、Ⅲ期表达率显著高于1期,GST-π表达率为65.00%(52/80),临床Ⅲ期表达率显著高于Ⅰ、Ⅱ期。TOPOⅡ表达率为55.00%(44/80),临床Ⅲ期表达率显著低于Ⅰ、Ⅱ期。LRP与GST-π间有明显相关性,说明它们对肿瘤耐药起作用具有一定的协同性。LRP、GST-π与TOPOⅡ间无明显相关性,说明它们各自的表达从不同方面对肿瘤耐药起作用。结论乳腺癌联合检测LRP、GST-π、TOPOⅡ对化疗药物的选择具有指导作用,对预后的判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多药耐药(MDR)基因产物肺耐药相关蛋白(LR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Max Vision^TM法检测122例大肠癌组织中LRP、GST-π和TopoⅡ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在大肠癌组织中LRP、GST-π和TopoⅡ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8.5%。81.1%和77.05%;②LRP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临床分期、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等临床病理因素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③GST-π在高、中分化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分化腺癌(P〈0.05);④TopoⅡ的表达与大肠癌发生年龄有关,年轻患者其TopoⅡ的表达明显高于≥59岁者(P〈0.05)。结论在未化疗过的大肠癌组织中,LRP、GST-π、TopoⅡ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表达,其表达差异与其临床病理学特点具有相关性。因此,联合检测多药耐药基因,对于判断大肠癌患者的预后以及有效的个性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食管癌活检标本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及编码产物P-糖蛋白(P-gp)、肺耐药蛋白(LR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 )、拓扑异构酶(TopoⅡ)表达水平,探讨其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及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上述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组织学分级的P-gp、GST-π、TopoⅡ表达率不同,高分化的表达率高于中低分化者,但不具有显著性差异.LRP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浸润深度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gp的阳性表达率在溃疡型食管鳞状细胞癌中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类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3.结论食管癌组织中MDR1、 LRP 、GST-π、TopoⅡ基因存在先天性高表达;分化越高,表达率越高;肿瘤浸润越深,LRP阳性表达率越高.开展这些检测对临床化疗药物选择可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中心型与周围型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一线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 2014年1月本院肿瘤科使用依托泊苷联合顺铂(etoposide and carboplatin,EP)或依托泊苷联合卡铂(etoposide and cispatin,EC)方案一线治疗的122例广泛期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影像学表现分为周围型组和中心型组,统计分析两组的一线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差异.结果 一线治疗有效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78.2%vs73.6%,P=0.57);疾病控制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87.0%vs 89.5%,P=0.67);一线治疗无进展生存期两组无统计学差异(8.0个月vs 5.3个月,P=0.46),总生存期周围型组显著优于中心型组(18.5个月vs12.9个月,P=0.00).结论 一线治疗使用EC或EP方案,周围型SCLC的总生存期好于中心型SCLC.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结合118例患者的处理,探讨重症心脏病患者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时肺损伤的防治方法.方法入选的病例系合并重症肺动脉高压或联合心瓣膜病变,分为前列腺素E1和山莨菪硷治疗组、复方红景天治疗组及对照组.它们的一般处理,包括术前常规用药、手术操作等是相同的.前列腺素E1和山莨菪硷治疗组(17例)于术中、术后另给予前列腺素E10.1~0.2μg/kg·min和山莨菪硷20~30μg/kg·min(术后);红景天治疗组(40例)手术前、后另加复方红景天胶囊,4g/d,儿童用量减半;对照组(61例)未加其它药.收集患者入院当日、术后24 h的动脉血气资料及术后通气参数、呼吸机辅助时气道阻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用前列腺素E1加山莨菪硷、复方红景天两组血气及通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急性肺损伤发生率分别为5.9%(1/17),7.5%(3/40)和18.0%(11/61);死亡率分别为0.0%(0/1),0.0%(0/3)和45.5%(5/11).结论前列腺素E1、山莨菪硷及中药复方红景天在防治体外循环并发急性肺损伤方面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30例肺部感染和33例肺癌的血小板象进行了分析,以41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表明:在肺及胸腔感染时,血小板成熟型减少.衰老型增高,在肺癌的中晚期该变化更明显.更具特征性,并出现病理型血小板,但二者在变性型及巨型方面无差异性.因而,衰老型的持续性增高,意味着肺癌的恶化或复发,它比检查其它血液成份更有价值,是诊断、治疗和动态观察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与纤维支气管镜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自2012年8月至2014年11月本院住院患者69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24例),釆用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纤维支气管镜,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比较二者灵敏度和特异度,并进行 X2检验,观察各自疗效。结果:(1)33例纤维支镜检查患者有1例出现气胸,1例检查过程中发生大出血,无其他明显并发症,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1%。36例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9%。其中气胸3例,咯血例1,血胸1例。比较两组方法,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显著高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以病理检查结果定为金标准诊断为大量脓痰阻塞35例、痰栓形成及堵塞33例,诊断后总确诊率为95.55%(确诊例数/总例数100%)。纤维支气管镜诊断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NPV)和准确率分别为90.0%,100%,100%,96.7%,和97.4%。经皮肺穿刺,其值分别为70.0%,59.8%,37.5%,85.2%,和62.4%(P=0.052;P<0.001, P<0.001;P=0.011;P<0.001)。大量脓痰阻塞(35例)诊断准确率,纤维支气管镜准确率高于经皮肺穿刺(94.6%比77.8%;P=0.044)。痰栓形成及堵塞(33例)诊断准确率,纤维支气管镜和经皮肺穿刺的同样高(97.9%比96.3%;P=0.689)。结论:两种检查手段在肺部疾病的诊断上有不同的临床价值,临床上经有机地结合它们,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漏诊率和误诊率,并且能获取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肺主气,司呼吸,宣发肃降以调节全身气机。"郁者,滞而不通",气机瘀滞而致郁证。肺的生理特性及其功能,决定了肺脏与六郁证有一定的相关性。六郁的发生皆可因于肺,而肺病亦可因六郁而产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不同浓度的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Surfactant)对盐酸诱导急性肺损伤兔进行肺灌洗治疗并评价治疗效果及量效关系。方法:25只新西兰白兔用盐酸诱导造模致PaO2/FiO2<150mmHg,然后随机分成5组,每组5只,以10ml/kg的容量灌洗:生理盐水(组Ⅰ)、表面活性物质1g/L(组Ⅱ)、表面活性物质3g/L(组Ⅲ)、表面活性物质6g/L(组Ⅳ)和表面活性物质12g/L(组Ⅴ),观察用表面活性物质洗肺治疗后PaO2/FiO2、PaCO2和气道吸气峰压(PIP)的变化。结果:组Ⅲ、Ⅳ、Ⅴ在治疗后30minPaO2/FiO2、PaCO2均显著改善,3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PaO2/FiO2的改善不能持续3h,而PaCO2的改善不能持续2h,对于气道峰压(PIP)来说,只有组Ⅴ在30min出现显著降低但也不能持续2h。结论:用3g/L以上的表面活性物质对盐酸诱导的急性肺损伤进行肺灌洗治疗有效,可以明显改善PaO2/FiO2,但疗效的持续时间不能超过3h,而且即使采用更高浓度的3、6、12g/L的表面活性物质也不能相应提高治疗效果或延长疗效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7.
单肺隔离药物灌注并经肺动脉植入导管药泵治疗肺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通过单肺隔离药物灌注并经肺动脉植入导管药盒埋于皮下行肺癌局部化疗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肺隔离灌注(isolated lung perfusion,ILP)装置,在灌注液里加入大剂量的化疗药,进行循环灌注45min.灌注完毕经一侧肺动脉植入导管药泵将药泵埋于前胸壁皮下备用。观察组为ILP化疗并经肺动脉药泵局部肺灌注化疗21例,ILP选用阿霉素(ADM),质量浓度6μg/ml,术后经肺动脉药泵灌注化疗用CAP方案。对照组采用全身静脉化疗,全组30例,采用CAP方案。结果 肿瘤治疗有效率(CR PR):观察组90.5%,对照组60%;生存率:两组1年生存率观察,观察组17/21(80.9%),对照组为11/30(36.7%);化疗毒副作用:观察组ILP经化疗泵肺动脉药物灌注肺癌局部化疗,有一定的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心肝功能一过性损害,但较全身静脉化疗组的反应程度明显减轻,持续时间缩短,恢复快。结论 肺隔离药物灌注化疗治疗肺癌是安全可行的,是治疗晚期肺癌的一种新的有效手段,它较全身静脉化疗可极大地提高肿瘤局部的药物质量浓度,最大限度杀灭肿瘤细胞,又可减轻严重的全身毒副作用;ILP术中经肺动脉植入导管药泵埋于皮下为以后持续经肺动脉灌注局部化疗提供了便利条件,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行肺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和手术适应证。方法应用VAMT肺叶切除并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肺癌(T1-2N0-1M0)32例(VAMT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器械与内镜器械相结合,内镜+直视下行肺叶切除和纵隔肺门区淋巴结清扫,并与同期33例肺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VAMT组32例肺叶切除术顺利完成,均未输血,无特殊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与常规组比较在淋巴结清扫数量、范围和手术时间、术后胸液量、术后住院天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失血量VAMT组优于常规组。结论将VATS技术与传统开胸技术相结合施行T1-2N0-1M0肺癌根治术既发挥了微创外科的优越性,又达到了传统开胸手术安全、可靠的效果,清扫淋巴结符合肿瘤手术原则,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患者放疗前的基础肺功能与放疗后发生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关系。方法:81例胸部肿瘤患者放疗前常规检测基础肺功能,按常规肺功能分为基础肺功能正常组(51例)和基础肺功能异常组(30例),对2组患者进行5~6周的三维适形放疗(3DCRT)或调强放疗(IMRT),比较放疗结束后2组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放疗结束后3个月内,81例胸部肿瘤患者中17例(21.0%)发生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基础肺功能正常组和基础肺功能异常组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9.8%(5/51)和40.0%(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放疗前患者的基础肺功能与放疗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安氟醚复合异丙酚麻醉对肺动态顺应性和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 14例ASAⅠ ̄Ⅱ级上腹部手术病人分别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30min,复合安氟醚和异丙酚用药后30min、60min测定肺内分流率及肺顺应性。结果 使用安氟醚复合异丙酚麻醉后各时刻肺内分流率及肺动态顺应性无显著变化。结论 安氟醚复合异丙酚麻醉对肺内分流及肺顺应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