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Hu HD  Chang Q  Chen Z  Liu C  Ren YY  Cai YC  Zhang J  Xin SJ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1):2923-2926
目的 探讨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诊治要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46例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 模型分析年龄、性别、肢体(上肢、下肢)、栓塞部位、缺血时间、缺血程度、治疗方式、术后并发症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男210例,女136例,年龄13 ~98岁,平均年龄(63±14)岁.上肢动脉栓塞56例,下肢290例;心源性栓子301例,血管源性33例,原因不明12例;发病至就诊时间为1h~7d,其中>8h的302例,≤8 h的44例;缺血分级Ⅰ级17例,ⅡA级69例,ⅡB级221例,Ⅲ级39例.Fogarty导管取栓280例,介入溶栓19例,保守治疗47例;成功保肢289例(83.53%),截肢44例(12.72%),围于术期死亡13例(3.76%).随防5年,38例复发动脉栓塞,33例死亡,主要死亡原因为脑梗死、肢体坏疽及心肌梗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缺血时间、缺血分级、治疗方式及术后并发症对预后均有显著影响(均P <0.05),而年龄、性别、肢体、栓塞部位对预后均无显著影响(均P>0.05).结论 急性动脉栓塞经积极外科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缺血时间、缺血分级、治疗方式、术后并发症对预后有显著影响,有效抗凝等系统内科治疗对防止动脉栓塞复发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急性周围动脉栓塞术后并发症,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17例急性周围动脉栓塞患者,采用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术治疗,术后行溶栓、抗凝、祛聚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发生术后并发症:术后出血10例;肌病肾病代谢综合征4例;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2例;术后再栓塞6例;出现循环衰竭9例;截肢8例,截肢率为7.8%;导致死亡14例,死亡率为11.9%.结论:导管取栓和术后抗凝治疗是治疗急性动脉栓塞的重要手段,而对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预防和及时处理是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及截肢率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Fogarty导管取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1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7%,死亡率为21.1%.结论 提高保肢率和生存率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取栓.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包括缺血时间、栓塞部位以及肢体动脉硬化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4.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约占心律失常总数的1/3,其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老年AF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达25%,外周动脉栓塞发生率为2%~5%[1].发生肢体动脉栓塞患者有73%合并有AF[2-3].近年来发现,AF并发肢体动脉栓塞不仅见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且见于非风湿性心脏病中,其危险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研究旨在分析住院患者AF并肢体动脉栓塞的发生率和病因、治疗现状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影响四肢血管损伤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报告近10年来治疗的78例血管损伤伴随肢体损伤.其中车祸29例,工伤19例,累及(?)动脉为首20例.结果:31例重建损伤血管在6h之内,骨折采用髓内针方式固定26例,53例肢体存活具有良好的功能,一期截肢 10例,二期截肢 1例。结论:挽救肢体的预后主要取决于肢体缺血时间,神经损伤的程度,骨折严重程度,软组织损伤程度,其他主要脏器损伤情况等因素。肢体损伤严重性可用“创伤肢体估计评分(TEAS)”来估计.可用TEAS来决定那些肢体需要一期截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外科治疗。方法:对1992年以来38例急性四肢动脉栓塞的处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外科治疗,痊愈16人(50%)。好转6人(20%)。截肢5人,死亡5人,发病12小时内者外科处理,截肢和死亡率零,发病后12小时后,外科截肢和死亡率分别为16.7%,16.7%。结论:总而言之。急性肢体动脉栓是外科的急症,及时恰当的外科处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病人取栓加溶栓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变化与动脉栓塞后肢体缺血严重程度及栓塞时间、栓塞部位、预后情况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3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病人治疗前后7个时点及1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ET和CGRP水平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动脉栓塞组血浆ET水平自术中取栓后即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术中溶栓后CGRP水平开始迅速上升,至术后2 h升至最高,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意义(P<0.01)。术前血浆ET水平与肢体缺血严重程度呈正相关,CGRP水平与肢体缺血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术后1~4 d血浆ET和CGRP水平与预后有相关性(P<0.01)。结论: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病人取栓加溶栓治疗前血浆ET和CGRP水平与肢体缺血严重程度有相关性。术后连续监测血浆ET和CGRP水平有助于判断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8.
急性下肢缺血是指病程小于或等于2周,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持续或突然急剧发生的肢体血流灌注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有报道急性下肢缺血的截肢率约为13%,死亡率接近10%[1-2]。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动脉血栓形成和急性动脉栓塞。在所有的急性下肢缺血的患者中,85%的患者是急性动脉血栓形成,15%的患者是急性动脉栓塞[3]。急性动脉栓塞一般有明确的血栓来源,80%来源于心脏,最常见为  相似文献   

9.
李晓刚  陈德杰 《海南医学》2011,22(12):102-103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3年内收治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53例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术和抗凝、溶栓、祛聚治疗。结果 53例中,3例术后复发,4例出现肢体坏死截肢,2例出现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结论 Fogarty导管取栓术能有效的保全肢体,降低截肢率、死亡率及截肢平面。  相似文献   

10.
肢体缺血9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北京协和医院于1981~1984年治疗的96例124肢肢体缺血。由动脉硬化、急性动脉栓塞和股青肿引起者约分别占33%、25%和10%;仅1例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术前行血管造影者74%。血管重建术为本组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血管移植、栓子切除、血栓切除、动脉内膜切除和经皮经腔动脉成形术。本组显效88.8%,总手术死亡率4.2%。本文强调在诊断脉管炎前应除外其它可引起肢体缺血的疾患。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动脉栓塞外科治疗的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2005年11月至2008年9月间22例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22例23条肢体均采用外科手术加抗凝治疗。结果死亡1例,肢体存活20例,取栓加截肢1例,残端愈合良好出院。1例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随访17例成功保肢者2—18个月,1例术后3个月心肌梗死死亡,2例因再栓塞再手术治愈。4例有慢性缺血表现。余10例效果满意。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外科手术是治疗肢体动脉栓塞的有效方法,取栓术中注重Fogarty取栓导管的操作技巧,必要的手术及药物治疗对保存肢体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动脉切开取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0年8月应用下肢动脉切开取栓术治疗107例(113条肢体)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平均踝肱指数从术前的(0.39±0.20)提高至(0.89±0.22)(t=13.216,P<0.001)。保肢率89.4%(101/113),截肢率10.6%(12/113);病程≤48h接受取栓手术的95例患者中有7例截肢,病程>48h接受取栓手术的12例患者中有5例截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81,P<0.001)。30d病死率4.7%(5/107)。结论:下肢动脉切开取栓术是治疗下肢动脉栓塞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取栓有利于提高保肢率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介入综合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采用祛栓、溶栓及(或)支架植入术,术后抗凝、溶栓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介入综合治疗后33例治愈,3例好转,3例截肢,无死亡。结论该疗法是目前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有效方法,患者的预后与就诊时间及手术时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ce,ASO)下肢缺血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1996年11月-2001年12月26例ASO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并进行分析。动脉重建术12例次,截肢4例次,药物保守治疗10例。结果:26例病人中死亡2例(7.7%),截肢4例(15.4%),术后随访平均2.6年(3个月-5年)。转流术后人造血管发生栓塞3例(25%),通畅率9例(75%),肢体供血明显改善,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结论: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ASO救肢的关键,动脉重建术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47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外科治疗及如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总结47例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治疗经验。42例行外科手术加抗凝、溶栓、扩血管治疗。5例行药物保守治疗。结果: 肢体存活32例,截肢11例,病死4例。5例保守治疗者经随访患肢有慢性缺血表现。结论: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是血管外科常见急症,尽早诊断,及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各种因素对肢体动脉栓塞外科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并术中尿激酶动脉内灌注,术后抗凝、溶栓等综合治疗救治的46例急l生肢体动脉栓塞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综合治疗后35例治愈,3例术中发现合并动脉硬化闭塞未能取栓后截肢,6例术后降低平面截趾,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术后1d死于心脏病,其中3例出现肾功能衰竭后治愈。结论动脉切开取栓术是治疗肢体动脉栓塞的有效方法,术前明确诊断,术中血栓取出的彻底性和操作技巧,术后合理处理及对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控制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临床发病情况及治疗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血管外科2014年1月—2015年7月期间共收治228例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上根据疾病缓急、病变部位及特点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股、腘动脉切开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术,股、腘动脉顺行置管溶栓术,病变段动脉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术,取自体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行动脉旁路移植术,截肢术,多种治疗手段相结合的复合式手术等。 结果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共87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48例,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患者39例,经治疗有效79例(90.8%),无效8例(9.2%),截肢7例(8.0%),死亡1例(1.2%);慢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共14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05例,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36例,经治疗有效127例(90.1%),无效14例(9.9%),截肢12例(8.5%),死亡2例(1.4%)。 结论 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若治疗不及时致残、致死率较高,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为了降低致残、致死率,应根据疾病缓急、病变部位及特点结合患者自身状况综合考虑选择药物、腔内成形、开放手术或多种治疗手段相结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并发代谢性肌肾综合征的确诊和治疗方法。方法: 密切监测肢体的缺血情况及肿胀程度,检测血肌酸磷酸激酶(CPK)、谷草转氨酶(SGOT)、乳酸脱氢酶(LDH)及血钾的变化,反复查血肌酐、血尿素氮及血pH值的变化情况,一旦确诊,应及时作小腿骨筋膜室切开,动脉取栓术前、中、后应用碱化尿液和清除氧自由基药物。结果: 46例患者中有18例并发代谢性肌肾综合征,经处理后,有2例病死,病死率为11.1%;1例膝上截肢,截肢率为5.6%。结论: 尽快取栓,配以术前、术中、术后碱化尿液及清除氧自由基的药物,及时有效的筋膜室切开,可以明显降低病死率和截肢率。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Diabetic lower limb ischemia is a serious compl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distal arterial bypass treatment in diabetic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ischemia. Methods From July 2000 to July 2004, 96 lower limbs of 82 diabetic patients (type 2) with severe lower limb ischemia were treated in Xuan Wu Hospital. Arterial bypass with femoro-popliteal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TFE) and graft-tibial autologous grafts was performed on 31 limbs (32.3%). Popliteal-tibial artery bypass alone was performed on 22 limbs (22.9%). Combined lilac artery stenting, femoro-popliteal artery PTFE graft bypass, and graft-tibial artery autologous graft bypass was performed on 12 limbs (12.5%), and femoro-tibial artery graft bypass was performed on 10 limbs (10.4%). Popliteal-tibial-pedal artery graft bypass was performed on 7 limbs (7.3%). Results Arterial grafts in 92 limbs of 79 patients were patent on discharge. Three patients with 4 ischemic limbs (3.7%) died of respiratory failure 12 hours, 3 days and 7 days after operation respectively. Early operation success rate was 96.3% (79/82). Graft patency rate of patients on discharge was 95.8% (92/96). The short-term total effectiveness rate was 83.3% (80/96). Foot ulcer healing rate was 35.7% (10/28). 97.4% (75/77)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a mean of 13.5 months. The long-term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0.7% (71/88). The total amputation rate was 4.5% (4/88). Mortality was 4.5%. The total graft patency rate was 90.9% (80/88).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 distal lower limb arterial bypass can help to avoid amputation or lower the amputation level, and may promote foot ulcer healing and improv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介入取栓联合替罗非班在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该院于2011年4月-2012年3月收治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52例(76肢)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治疗组26例患者除给予介入取栓外,术前术后给予替罗非班预防血栓形成,根据治愈率、死亡率、术后再栓率以及截肢率评价两组方法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取除大部分栓子,无死亡病例;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术后再栓率以及截肢率分别为92.1%(35/38)和78.9%(30/38)、7.9%(3/38)和21.0%(8/38)、2.6%(1/38)和13.2%(5/38),差异有投机学性意义(P〈0.01)。未发生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Fogarty导管取栓术联合替罗非班对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且提升了手术成功率,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