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剂量地塞米松诱发的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用小剂量地塞米松诱发大鼠出现胰岛素抵抗,建立胰岛素抵抗动物模型,并对模型的稳定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大鼠4组,给药组皮下注射20、60、120μg/kg 3种不同剂量地塞米松溶液,2次/d,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结果】20μg/kg组大鼠在21 d时空腹血糖升高,胰岛素耐量实验结果表明其存在胰岛素抵抗,体重只有轻度下降,停药7 d后,胰岛素敏感性从抵抗状态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小剂量的地塞米松连续皮下注射将诱发大鼠出现一过性的胰岛素抵抗,模型动物的一般状态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用高脂饲料 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隔日腹腔注射建立实验性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研究该模型糖代谢、脂代谢和激素水平等方面的变化.方法 采用Wistar雄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组、DEX组(1 mg/kg,i.P.)和高脂 DEX组(1 mg/kg,i.p.),连续观察8周,每周测定大鼠空腹血糖,分别于造模第2周和第8周测糖耐量,8周后处死大鼠,测定胸腺、脾脏、肝脏等脏器重量.结果 高脂饲料能加重腹腔注射DEX造成的空腹血糖升高,造模第8周空腹血糖(7.7±0.7)较空白组(6.5±0.6)显著升高.使模型动物糖耐量明显异常,肝糖原、肌糖原含量显著增加,血浆胰岛素及游离脂肪酸水平显著升高,各脏器指数明显增加.结论 高脂 DEX隔日腹腔注射能成功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这种造模方法较单纯注射DEX或单纯高脂饲养成模率高,造模周期短.  相似文献   

3.
目的 体外用地塞米松诱导培养法建立及鉴定肝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方法 将HepG2细胞置于含不同浓度地塞米松培养基中培养24h,用含胰岛素的新鲜培养基刺激24h,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lucose oxidaseperoxide enzyme,GOD-POD)法检测细胞对葡萄糖的消耗情况,蒽酮法检测细胞内糖原含量,利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胰岛素受体底物-2表达的变化.结果 用地塞米松处理HepG2细胞24h后,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显著降低,1.0、3.3、10.0 μmoL/L地塞米松组葡萄糖消耗分别为(0.637±0.018)、(0.535±0.018)、(0.471±0.011) mmol/L(P <0.05,P<0.01),细胞内糖原含量分别为(2.83 ±0.13)、(2.42±0.10)、(2.23±0.06) μmol/mg(P <0.05,P<0.01),胰岛素受体底物-2表达量均下降(P<0.05,P<0.01).结论 体外地塞米松诱导培养法可以成功建立肝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此细胞模型出现胰岛素抵抗的机制可能与IRS-2表达的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大鼠脂肪细胞抵抗模型原代培养方法,为科研实验提供原代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细胞。方法:取4周龄大鼠附睾的脂肪组织,原代培养前脂肪细胞经分化后,采用地塞米松造模方法,建立胰岛素抵抗的原代大鼠脂肪细胞模型。结果:原代前脂肪细胞培养后,经分化成为成熟的脂肪细胞,脂肪细胞内脂滴聚集,用油红O染色后,确定分化成为脂肪细胞。用地塞米松造模,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葡萄糖含量,计算各组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确定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模型。结论:用4周龄大鼠附睾组织能培养出大鼠脂肪细胞,并用1 μmol/L浓度的地塞米松培养48 h造模法建立了胰岛素抵抗的脂肪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高果糖餐诱导的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大鼠模型。方法Wistar雄性大鼠给予饮用10%果糖水喂养共6周,以正常血糖-高血浆胰岛素钳夹技术评定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测定各组大鼠葡萄糖耐量、血清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血浆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血压及体质量。结果与空白组大鼠比较,模型大鼠的体质量无明显增加,但血压明显增高,葡萄糖耐量减低,血清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血浆胰岛素含量均显著升高,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葡萄糖输注率(GIR)、葡萄糖摄取率明显下降。结论高果糖餐喂养Wistar雄性大鼠可以造成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6.
7.
1988年Reaven提出著名的"X综合征"的概念[1],这在胰岛素抵抗(IR)认识史上是一个新的里程碑.他不仪大大推动了糖尿病的研究与防治,刷新了对糖尿病机制及防治的认识,同时还促进了包括内分泌及代谢病、心血管疾病、肾脏病、妇产科学以及药学等多学科的交叉渗透.故自90年代以来一直成为世界医学前沿的一大亮点.现就当前研究中最新进展的一些重要问题作一简要讨论,以供今后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8.
孙静  石磊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9,18(7):563-566
【目的】 研究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对小剂量地塞米松诱发大鼠出现的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方法】大鼠皮下注射地塞米松(0.1 mg/kg,2次/d)的同时给予吡格列酮(20 mg/kg)灌胃,观察吡格列酮对胰岛素敏感性、葡萄糖耐量、血中甘油三酯含量及体重的影响。【结果】吡格列酮可明显提高小剂量地塞米松处理大鼠对外源性胰岛素的反应性,改善其异常的糖耐量,降低血甘油三酯水平,并使体重下降的程度减轻。【结论】吡格列酮可明显改善小剂量地塞米松处理大鼠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9.
地塞米松诱导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应用地塞米松诱导3T3-L1脂肪细胞,探讨建立方便可靠的胰岛素抵抗(IR)细胞模型的方法. 方法 3T3-L1前脂肪细胞经1-甲基-3-异丁基-黄嘌呤、地塞米松、胰岛素诱导分化成3T3-L1脂肪细胞,将其与10 nmol/L和100 nmol/L、1 μmol/L地塞米松共孵育,100 nmol/L胰岛素作用30 min刺激脂肪细胞糖转运.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培养液中残余的葡萄糖含量,观察地塞米松对脂肪细胞糖摄取的影响,鉴定IR模型. 结果 地塞米松抑制胰岛素诱导前后的脂肪细胞糖转运,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其中1 μmol/L地塞米松的抑制率分别为80%及75%(P<0.05). 结论 地塞米松可诱导3T3-L1脂肪细胞产生IR,这种细胞模型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10.
瘦素与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Zhang等[1]采用定位克隆技术首次克隆出小鼠的肥胖 (ob)基因并得到其编码的蛋白产物瘦素 (leptin) ,使医学界对肥胖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 ,后来大鼠和人的ob基因也相继被克隆定位。由于瘦素与肥胖之间有直接联系 ,肥胖与 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及冠心病这些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代谢综合征也常相伴随 ,近年来医学家们在不断地寻找瘦素与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之间的相互关系 ,期望在预防和治疗相关代谢综合征方面取得新的突破。1 ob基因和瘦素小鼠的ob基因位于第 6号染色体 ,人的ob基因位于 7q31 .3,长约 2 0k…  相似文献   

11.
赤芍对大鼠脂肪肝模型胰岛素抵抗及瘦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赤芍对大鼠脂肪肝模型瘦素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探讨其抗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高脂饮食联合四环素腹腔注射致大鼠肝脂肪变性造模,并分为赤芍高剂量组、赤芍低剂量组、东宝肝泰组,分别灌胃给药49 d后检测血清瘦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并设模型组及空白组作对照.结果:赤芍高低剂量组及东宝肝泰组体重及肝指数均较模型组低,瘦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明显下降 (P<0.05).提示赤芍有改善瘦素及胰岛素抵抗作用.结论:改善胰岛素及瘦素抵抗可能是赤芍治疗脂肪肝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按照Faas等人方法利用小剂量内毒素建立子痫前期大鼠模型,并予以炎症抑制剂地塞米松治疗,观察其对子痫前期大鼠的血压、蛋白尿及白细胞粘附分子CD49d的表达、炎性细胞因子TNF-α浓度的影响。方法于大鼠妊娠第14天,静脉缓慢滴注内毒素1μg/kg(生理盐水稀释成2ml),建立子痫前期大鼠模型。予以地塞米松0.5mg/(kg.d)肌肉注射治疗,并测量血压、尿蛋白、白细胞粘附分子CD49d的表达及血TNF-α浓度。结果小剂量内毒素作用于妊娠中晚期大鼠,血压、尿蛋白、粘附分子CD49d的表达、TNF-α浓度增加;地塞米松可抑制CD49d的表达、TNF-α的释放;对子痫前期大鼠血压及蛋白尿无改善作用,且新生鼠体重明显下降。结论炎症反应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有关,但用地塞米松单纯抑制炎症反应并不能治疗子痫前期大鼠模型,且对子痫大鼠后代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陆佳  吴真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18,32(2):110-111,116
目的:观察低浓度氯气吸入后大鼠喉部损伤及地塞米松的治疗效果。方法:大鼠置于浓度为50 ppm氯气容器罐中15 min,喉镜观察大鼠喉部的损伤,病理检查喉部组织学改变,评估即刻地塞米松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大鼠吸入低浓度氯气后喉部出现炎性水肿渗出损伤改变,即刻地塞米松治疗后,喉部粘膜水肿消退明显,分泌物明显减少,病理示被覆鳞状上皮完整,细胞形态大小正常,表面未见有炎性渗出,无出血,粘膜下固有层未见明显水肿,软骨形态正常,未见粘液变性。结论:早期给予地塞米松治疗可有效缓解较低浓度氯气吸入后导致的喉部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二乙基亚硝胺(DEN)在F344大鼠、Kyoto Apc Delta(KAD)大鼠体内诱发制备肝癌模型,并比较其优劣.方法 KAD大鼠25只,随机法分组,阴性对照组(5只)给予正常饮水;DEN造模组(20只)前5周饮水中添加40 μg/mL DEN,6~20周给予正常饮水;定期解剖大鼠,肉眼观察肝脏病变并取病变组织及癌旁组织制作病理切片.25只F344大鼠采用相同方法进行实验.结果 F344大鼠和KAD大鼠均可成功诱发肝癌,且肝癌发生病理过程与人类相似.造模16周时KAD大鼠就可见灰白色病灶点,3/4大鼠成瘤,平均病灶数为1.00士0.82个;造模20周时,KAD大鼠全部(4/4)成瘤,病灶数为3.50±1.29个;而F344大鼠迟至20周时才可观察到类似病灶,3/4大鼠成瘤,病灶数为1.25±0.96个.KAD大鼠的诱导成瘤性显著高于亲代F344大鼠(P<0.05).结论 与亲代F344大鼠相比,抑癌基因Apc突变的KAD大鼠经DEN诱导更易发生肝癌,且该模型具有肝癌诱发时间短、相同诱导时间肝癌发生率高、诱发病灶数多等优点,是化学诱发制备肝癌动物模型的良好模式动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研究地塞米松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探讨地塞米松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放血处死后全肺灌洗获取肺泡巨噬细胞(PAMs),贴壁纯化,在预培养20h后重悬PAMs,分3组分别处理4h。正常对照(C)组:不做任何干预;脂多糖(LPS)组:按10μg/ml。的剂量加入LPS刺激;脂多糖加地塞米松(LPS+Dex)组:将含Dex终浓度1×10mmol/L~1×6mmol/L的RPMI 1640培养基加入LPS。收集PAMs,与1%鸡红细胞悬液培育后制片,瑞氏染色观察并计算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对两者做相关回归分析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结果:各组AM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呈线性相关性关系.从高到低依次为:C组(12.50±2.07)%,2.29±0.08;LPS+DeX组(8.25±1.67)%,1.73±0.18;LPS组(3.50±1.20)%,1.16±0.19;各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S可抑制体外培养PAMs的吞噬活性;Dex对LPS抑制的PAMS吞噬活性有一定的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粘鼠板在某海警部队舰艇上现场灭鼠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粘鼠板在舰艇上现场灭鼠效果。方法 :采用粉迹法测定鼠密度 ,评价灭鼠效果。结果 :应用粘鼠板灭鼠在第 3天灭鼠率为 88.12 % ,第 7天灭鼠率为 92 .15 % ;粘鼠率为 2 4 .5 8% ;粘鼠数量逐天减少。结论 :粘鼠板在舰艇上灭鼠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以及DEX和RU486共同作用时对hCG诱导的大鼠间质细胞睾酮分泌的影响和间质细胞中原癌基因c-myb表达的情况,从而探讨DEX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离体大鼠间质细胞的睾酮分泌量;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离体大鼠间质细胞中c-Myb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10^-8mol/L的DEX可降低hCG诱导的离体大鼠间质细胞睾酮分泌.并使间质细胞c-Myb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明显下降。上述DEX作用可被糖皮质激素受体功能阻断剂RU486(10μmol/L)所阻断。结论 DEX很可能通过降低间质细胞中c-Myb蛋白表达而抑制hCG诱导的间质细胞睾酮分泌。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遵生养心茶对高血糖大鼠的降低血糖作用。方法:SD大鼠在适应性饲养之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剂量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1组、中剂量2组、高剂量1组、高剂量2组,采用地塞米松腹腔注射制备SD大鼠高血糖模型,分别灌胃给样,观察遵生养心茶对血糖的影响。结果:高剂量1组和最高剂量2组在给样30 d后可以显著降低高血糖大鼠的餐后血糖升高率;中剂量1组和中剂量2组在给样45 d后可以显著降低高血糖大鼠的血糖升高率。遵生养心茶低剂量组效果不明显。结论:遵生养心茶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日龄SD大鼠皮肤组织学结构。方法10%甲醛固定,行石蜡切片,HE染色。结果新生大鼠皮肤较薄,透明层缺乏,皮脂腺发育良好。6月龄时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明显增厚,毛囊增粗,生长旺盛,毛囊深入皮下脂肪层。24月龄时,大鼠皮脂腺及汗腺萎缩,表皮变薄,真皮成纤维细胞、血管数量减少,弹力纤维变细。结论不同日龄SD大鼠皮肤组织学结构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
孙萍萍  陈杰  袁芳  黎曙霞 《热带医学杂志》2013,13(4):390-392,F0003
目的建立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模型,探讨该模型的制备及评价方法。方法大鼠麻醉、开腹后用血管夹钳夹支配肝左叶、中叶的肝蒂,造成70%肝脏缺血,1h后放开血管夹恢复血供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根据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2h组、4h组和24h组,假手术组不进行钳夹肝蒂操作,观察各组肝脏生化指标及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整个手术过程大鼠均能耐受。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2、4、24h组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酸(ALT)、谷草转氨酶(AST)、肝组织匀浆MDA水平以及肝脏病理组织学Suzuki’s评分均明显升高,且在4h组达到最高(P〈0.05)。结论缺血1h后再灌注4h可制备最佳的肝缺血再灌注模型。该模型操作简单,为临床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