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异构前列腺素的影响。方法经临床诊断ACS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给予ACS一般治疗;治疗组除给予ACS一般治疗外,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g/d,共7d。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二组血清8-iso-PGF2α。结果二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浆异构前列腺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异构前列腺素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ACS患者能够使异构前列腺素显著下降,提示还原型谷胱甘肽有抗氧化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2.
3.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 (C -reactionproteinCRP)升高在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 65例 ,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4 5例 ,稳定型心绞痛 (SAP) 2 0例 ,及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患者 3 0例的血清CRP浓度。结果 :ACS组血CRP浓度显著增高 ,与SAP组及对照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SAP组与对照组之间CRP浓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与炎症反应显著相关。CRP升高提示冠心病患者病情不稳定。CRP可作为临床ACS患者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段景琪  吕肖锋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2):2018-2020,2024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糖尿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的水平,评价其临床检测意义。方法选择28例健康志愿者(正常组)、27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DM组)、52例ACS患者〔ACS组,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1例〕,46例2型糖尿病并发ACS患者〔DM+ACS组,其中糖尿病并发不稳定型心绞痛(DM+UAP)26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DM+AMI)2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MMP-9水平,免疫散射比浊法(immunoturbidimetric method)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制作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判断血清MMP-9检测糖尿病并发ACS的临界值。结果DM+ACS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307&#177;101)μg/L〕显著高于正常组〔(164&#177;35)μg/L〕、DM组〔(184&#177;35)μg/L〕及ACS组〔(239&#177;7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AMI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显著高于DM+U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MP-9水平与血清CRP水平呈正相关(γ=0.61,P〈0.01)。MMP-9水平用于DM并发ACS判断的临界值为211μg/L,其敏感性为84.8%,特异性为65.4%,ROC曲线下面积为0.813。结论血清MMP-9水平在糖尿病并发ACS患者中呈相对升高状态,提示血清MMP-9变化与糖尿病患者并发ACS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预测该类患者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或破裂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 (CRP)的含量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 4 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 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 8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CRP含量。结果 :ACS患者血清C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CRP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 75 %和 82 %。结论 :CRP含量测定可作为ACS预测和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韩凤波 《四川医学》2007,28(3):277-278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辛伐他汀对其影响。方法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辛伐他汀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0例,测定患者住院次日及治疗6周及12周的CRP水平。结果辛伐他汀治疗组血清中CR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结论辛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ACS患者血清CRP水平,从而起到减轻炎症反应、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尿8-异前列腺素F2α排出量的变化,明确其体内氧化自由基产生情况。方法选取2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试验组,根据发病时间分别测定发病24h内和发病第14d时尿8-异前列腺素F2α的浓度。并根据标准选取19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1)脑梗死患者发病24h内和发病第14d时尿8-异前列腺素F2α的浓度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2)脑梗死患者发病第14d时与发病24h内尿8-异前列腺素F2α浓度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体内脂质过氧化有显著增加,常规治疗第14d时体内氧化应激反应仍在加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CRP含量。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高于参考值范围(CRP参考值范围为小于8 mg/L)。结论:CR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有一定关系。炎症反应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梁建艳  马泽粦 《中国热带医学》2007,7(8):1370-1370,1394
目的 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血浆8-异前列腺素F2α的变化.方法 选择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67例(观察组),正常妊娠妇女23例(对照组),检测分娩前血浆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结果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血浆中8-iso-PGF2α较正常孕妇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机体存在氧化应激状态,氧化应激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病因学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评估CRP在ACS发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33例ACS患者和36名健康体检者(对照者)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ACS组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CRP水平是临床评估ACS发生发展过程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 (CRP)水平的变化及辛伐他汀对其影响。方法  60例AC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常规治疗组 (n =3 0例 ) ,辛伐他汀治疗组 (n =3 0 ) ,分别采用免疫单扩散法测定ACS患者治疗前后和 5 6名稳定型心绞痛 (SAP)患者及健康体检者 (对照组 ,n =5 6)外周血清中CRP水平。结果 ACS患者血清中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治疗后辛伐他汀组血清中CRP水平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明显。结论 他汀类降脂药可以显著降低ACS患者血清CRP水平 ,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C-反应蛋白浓度反映急性冠脉事件严重程度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C -反应蛋白在冠心病不同程度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 3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2 3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及 2 5例对照组患者的血清CRP浓度 ,比较 3组之间的血清CRP浓度的差异。结果 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对照组相比 ,两者的血清CRP浓度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CRP浓度与对照组及稳定性心绞痛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均 <0 0 5 )。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与炎症反应有关 ,CRP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脂水平和超敏 C 反应蛋白( h sC R P)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采用前瞻性开放性病例对照研究,将8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41例)采用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组(43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在治疗前以及治疗3个月后检测患者血脂及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常规治疗对血脂和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无明显影响;阿托伐他汀不但能降低血脂水平,还显著降低C 反应蛋白水平。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水平,并具有抗炎作用,对于抑制心肌缺血的进展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军涛  牛凡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8):70-71,74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并探讨其变化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ACS患者29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3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0例,对照组20例,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hs—CRP和IL-10水平。结果ACS组患者血清hs—CRP和IL-10水平均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SAP组血清hs—CRP和IL-10水平虽高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CS组患者血清hs—CRP/IL-10比值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SAP组血清hs—CRP/IL-10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和IL-10水平呈正相关(r=0.73,P〈0.05)。结论ACS患者血清hs—CRP和IL-10水平均升高,hs—CRP/IL-10比值增大,示有炎症反应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炎症反应不平衡可能与ACS患者斑块的不稳定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及雷米普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时血脂、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ACS患者分为对照组、标准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及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用雷米普利组。分别测定治疗前及30d干预后患者血清CRP和血脂浓度的变化。结果:治疗30d后,对照组与标准剂量阿托伐他汀组血脂水平无明显降低(P>0.05),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及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用雷米普利组血脂水平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标准剂量阿托伐他汀组(P<0.05);4组ACS患者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及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用雷米普利组CRP水平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标准剂量阿托伐他汀组(P<0.05),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用雷米普利组CRP水平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有显著降低(P<0.05);血清CRP水平与TC、LDL-C水平的变化无相关性。结论:ACS的发生与机体炎症反应激活有关,在ACS早期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迅速降低血清CRP和血脂水平,且这是一种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的抗炎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与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5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正常对照组40例,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脂联素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和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与脂联素相关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41,P<0.05)。结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脂联素水平降低可能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是反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同时是构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合理的抗炎治疗进行早期干预可能成为预防冠状动脉疾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杨彬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5):1922-1924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脂和C反应蛋白影响。方法:6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辛伐他汀组,常规治疗组予阿司匹林、肝素、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β-受体阻滞剂等,不使用其他调脂、抗氧化药物、非类固醇类消炎镇痛药物;辛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0mg/d晚餐后服用,疗程8周,治疗前后测量血脂及C反应蛋白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升高,经治疗后均有下降,辛伐他汀组TC及C反应蛋白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未见有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可以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脂及C反应蛋白水平,具有稳定斑块、抑制炎症等作用,是一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的改变及二者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例。选择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hs-CRP及尿酸水平并探讨二者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动脉狭窄的关系。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s-CRP、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患者血清hs-CRP及尿酸水平显著增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及尿酸水平显著相关(r=0.387,P〈0.05)。结论 hs-CRP及尿酸可能通过炎症反应促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二者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关,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价值。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65例,其中ACS组45例;稳定心绞痛组(SAP)20例,非冠心病者20例为对照组。ELISA法测PAPP—A浓度,免疫比浊法测HsCRP浓度,并计算冠脉Gensini积分法评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结果ACS组血清PAPP-A、HsCRP水平高于SAP组及对照组;血清PAPP—A水平与冠脉累计Gensini积分无相关,血清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累计Gensini积分相关。结论ACS患者血清PAPP—A及HsCRP明显升高,PAPP-A与HsCRP一样,可能成为判定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血清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确诊的ACS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相同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共2周,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脂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组TC、LDL-C和CRP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血脂水平无变化,CRP水平虽有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在ACS早期治疗中可降低ACS患者CRP和血脂水平,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