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瑞  汤成刚 《中原医刊》2007,34(24):37-38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2003至2007年收治的施行非手术治疗的6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14例(21,5%),有效50例(77.9%),无效1例(1.5%),总有效率为98.4%,显效时间为3~5d,平均住院时间15d。结论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除股青肿需手术外,早期采用药物治疗,效果满意,而且安全、可靠、经济、创伤小、显效、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提高对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临床特征的认识。方法:对我院1997~2002年间37例LDVT病历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LDVT患者中,具有危险因素者占97.3%,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为手术创伤(40.5%)、高血压病(29.7%)、恶性肿瘤(27.0%)、糖尿病(18.9%)和长期卧床(16.2%)。随着年龄的增长,危险因素数量相应增多。LDVT的临床表现以下肢肿胀和疼痛最常见。LDVT的累及部位以股静脉最多见。37例中4例出现肺栓塞。LDVT的诊断以无创方法(多谱勒超声结合D-二聚体检测)为首选,溶栓和抗凝治疗的有效率达90.9%。结论:认识LDVT的各种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对早期诊断与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病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方法 对该院2004~2009年收治的35例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彩色多普勒和D二聚体捡查确诊.35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溶栓组:常规组以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加疏血通治疗;溶栓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 由肿瘤引起10/35例占28.6%,由手术后引起1/35例占2.9%,由糖尿病引起8/35例占22.9%,由感染引起1/35例仅占2.9%.常规组有效率89.5%,溶栓组有效率93.8%,总有效率91.7%.左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共28例占80%.结论 肿瘤、手术后和糖尿病是DVT的常见病因.抗凝和溶栓治疗是DVT安全、有效的首选治疗方法.无1例发生严重出血及肺栓塞.溶栓治疗疗效不佳时可采用非药物治疗,如予支架置入术或经皮血栓切除术.高危或术后患者应予以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2004年8月至2008年10月对2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病人,行溶栓、抗凝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为临床多发病之一,每年新发病例超过25万例,每年有5万人死于肺栓塞[1].主要治疗方法有:手术取栓、介入置滤器、溶栓、抗凝.2005年1月~2009年1月,我科收治的225列(236条腿)DVT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尊民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5):2615-261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下肢血液不正常地在深静脉凝结,是临床常见病,如不及时治疗,都将造成深静脉功能不全,给患者带来长期痛苦,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甚至致残。在急性期内可并发肺栓塞,重者可以致命。据报道,外科大手术未采用预防措施的患者,DVT患病率为25%,尸检发生率为35%~52%。大部分患者虽经初步治疗,但血栓未能完全消融,随即转变为血栓形成后遗症。  相似文献   

7.
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艳萍 《当代医学》2010,16(14):64-65
目的探讨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33例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血液高凝状态、血流缓慢以及产后活动少,剖宫产损伤等多种因素有关。结论溶栓及抗凝疗法是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及产后早下床活动可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我科至2009年6月以来共收治下肢静脉血栓(DVT)患者11例,经溶栓、抗凝治疗及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1例患者中,男7例,女4例;年龄22~65  相似文献   

9.
正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AP严重者病程中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如急性肾功能衰竭、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消化道出血、胰性脑病、血栓性静脉炎与播漫性血管内凝血等。本文报道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0.
非手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王蓓(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南京210029)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血管外科常见疾患之一。现针对有关护理问题探讨如下。1临床资料1995年1月至1996年11月本院共收治52例急性深静脉血...  相似文献   

11.
介入治疗57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57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介入溶栓术,对其中226例作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59例作经导管血栓抽吸术、119例作机械性血栓消融术、92例作髂股静脉腔内成形术、71例作髂静脉及股总静脉支架植入术。根据病程、症状及造影表现,每例选择2~6种介入治疗方法。随访6个月~3年。结果:治疗疗效为:优170例(29.5%),良269例(46.7%),中126例(21.9%),差11例(1.9%)。平均住院天数为9.5天。89例取得6个月随访资料,其疗效判断为优34例(38.2%),良45例(50.6%),中4例(4.5%),差6例(6.7%)。结论: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较好,可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86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院1991年8月至2003年12月收治68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患者,其中手术治疗216例,药物保守治疗470例。现就2种治疗方法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刘捷 《中国厂矿医学》2005,18(6):532-53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临床较常见的1种疾病,如治疗不及时,可遗留下肢肿胀、色素沉着、皮炎、溃疡等后遗症.以往传统的非手术治疗均应用抗凝、溶栓等全身疗法,可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治疗时间长、病情恢复慢、并发症多.我院1998年11月至2002年8月,采用蕲蛇酶与其他药物配伍后组成复方制剂,经股动脉注射给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洪勇  李溯源 《华夏医学》2001,14(4):499-50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好发于左下肢 ,西方国家报道发生率高达 30 %~ 5 0 % ,而我国仅为2 .6 % [1 ]。笔者总结了 1990~ 2 0 0 0年 16例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 ,并就其进行了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 9例 ,女 7例 ,年龄 2 8~ 6 9岁 ,平均年龄 5 4岁 ;对照组为随机抽取 32例腹部手术患者。对照组与血栓组年龄、麻醉、手术时间、出血量均无明显差异。1.2 方法 分别对血栓组的体重、输血情况、红细胞压积、术式、全身性疾病进行对比分析 (用χ2 检验取 P=0 .0 5为显著性水平 )。1.2 …  相似文献   

15.
关志学  王光源 《中外医疗》2008,27(30):55-55
目的 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分析.方法 对我院1998年4月~2001年12月同收治的5例下肢静脉血双作一分析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析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处理对改善预后有十分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深静脉内的炎症,同时伴有血栓形成。属中医“恶脉”、“青蛇毒”范畴。近年来笔者辨证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36例,收到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36例,其中28例为住院患者,8例为门诊病人。男性23例,女性13例。病程最短1d,最长者5个月。手术后8例,久坐者12例,长期卧床8例,无明显诱因者 8例。属Ⅰ型者 16例,Ⅱ型者 11例,Ⅲ型者9例。2辨证论治 Ⅰ型(湿热型):发病急骤,疼痛剧烈,压痛明显,按之凹陷、步履艰难,伴发热或患肢红热,白细胞增高,舌苔薄黄或黄腻,舌质红,…  相似文献   

1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西方是较常见的疾病,发生率远远高于临床发病率。在我国的发病率虽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近年来报道逐渐增多。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在某种意义上甚至要比治疗更为重要。我院骨科在2000-2008年收治55例,疗效满意,未出现急性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护理工作极大程度上支持了临床治疗,并由此形成了对高危人群的较为规范的预防和治疗性护理。现将主要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常见急性病.好发于下肢,左侧多于右侧.若不及时治疗,将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生活和工作,甚至致残 .  相似文献   

19.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严重且具有潜在危险的疾病,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甚至会发生肺栓塞造成死亡。通过笔者所在医院1例CVC置管29 d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病例讨论,探讨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策略,从而提高CVC临床运用的安全性,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65岁,因恶心、呕吐3 d,于2009年9月1日入院。因浅静脉穿刺困难,为患者行经锁骨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失败,遂在右侧股静脉行深静脉穿刺术,患者正常置管29 d后为患者拔出深静脉穿刺导管,2 d后患者右下肢肿胀、疼痛,以膝关节水平以下显著。立即行双下肢动静脉超声检查示:右侧下肢静脉、左腘静脉内云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teep venous thrombosis,DVT)不同治疗方法的安全性、疗效.方法 确诊深静脉血栓患者40例,年龄27~8l岁,70岁以上15例.左下肢35条,右下肢5条,患肢较健侧增粗2~7cm.病程多数在1~30天.常规抗凝溶栓治疗33例,介入治疗7例,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病侧动静脉留置溶栓导管.结果 常规治疗组,3~5天患肢开始缩小.介人治疗组,2天后患肢明显缩小,3例导管留置处皮下血肿,腹部、大腿皮肤青紫明显.两组均抗凝溶栓3~10天.显效3例(均为介入治疗组3/7),有效36例,死亡1例.结论 深静脉血栓溶栓抗凝治疗安全、有效,介入治疗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