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耐药基因存在状况。方法 对临床分离74株阴沟肠杆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耐药基因(14种)。结果 74株中TEM、OXA-1 group、DHA、ACT-1、aac(3)-Ⅱ、aac(6’)-Ⅰ、ant(3”)-Ⅰ、qnr、sul Ⅰ、dfrA1和dfrA17阳性率分别为58.1%、2.7%、27.0%、64.9%、16.2%、64.9%、28.4%、4.1%、74-3%、2.7%和27.0%,其余基因均阴性。结论 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TEM、ACT-1、aac(6’)-Ⅰ、sul Ⅰ基因携带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分离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耐药基因特点。方法应用K-B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应用PCR技术对12株PDR-AB菌进行耐药基因测定。结果12株PDR-Ab中TEM、DHA、OXA-23、qacE1-sul1和intll扩增阳性株为12(100%)株;而PER、VEB、VIM、IMP、GES扩增阴性。12株PDR-Ab中均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其中aac(3)-I、aac(6’)-I、ant(3")-I阳性率均为100%。aac(6′)-Ⅱ、aac(3)-Ⅱ、ant(2″)-Ⅰ未发现阳性结果。12株DR-Ab中基因组合方式为TEM+OXA-23+ADC+qacE1-sul1+intll+aac(3)-I+aac(6’)-I+ant(3")-I。结论ICU分离的PDR-AB菌TEM、DHA、OXA-23、qacE1-sul1、intll、aac(3)-I、aac(6’)-I、ant(3")-I等耐药基因携带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浙江省湖州解放军第98医院从临床分离的常见医院感染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Ⅰ类整合子存在状况。方法 从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60株、铜绿假单胞菌30株、阴沟肠杆菌20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9株和黄杆菌属15株(脑膜败血性黄杆菌12株、产吲哚金黄杆菌3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的方法检测Ⅰ类整合子标志物int Ⅰ1及qacE△1基因。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黄杆菌属中intⅠ1基因阳性率分别为58.3%、0、95.0%、0和0,qacE△1基因阳性率分别为83.3%、83.3%、85.0%、10.5%和0。合计144株中intⅠ1和qacE△1阳性株数(%)分别为54株(37.5%)、94株(65.3%),Ⅰ类整合子标志物总阳性率为68.1%(98/144)。结论 解放军第98医院从临床分离的常见医院感染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Ⅰ类整合子携带率相当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泛耐恶臭假单胞菌40种耐药机制。方法应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PI鉴定条/PSE5.0药敏条和美国BD公司的Phoenix NMIC/ID-109鉴定/药敏板鉴定和细菌药敏试验,应用PCR法检测1株泛耐恶臭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30种β-内酰胺酶基因、6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MEs)、消毒剂/磺胺耐药基(qacE△1-sul1)、整合子(int)1、2、3等40种耐药基因,分析其分布情况。结果在本株菌,8种耐药基因阳性(二种β-内酰胺酶基(b1aCARB、b1aVIM)、4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Ⅰb、aac(3)-Ⅱ、ant(3″)-Ⅰ、ant(2″)-Ⅰ)和二种整合子基因(qacE△1-sul1、intⅠ1),其它28种β-内酰胺酶基因、2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Ⅱ、aac(3)-Ⅰ)和二种整合子基因(intⅠ2、intⅠ3)均为阴性。结论本株泛耐菌耐药机制为多重机制,主要与b1aCARB、b1aVIM、AMEs和Ⅰ类整合子有关。经检索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和medline数据库,本研究是泛耐恶臭假单胞菌检测耐药基因最多的报道,也是第一篇从恶臭假单胞菌检出β-内酰胺酶b1aCARB和aac(3)-Ⅱ、aac(6′)-Ⅰb、ant(3″)-Ⅰ、ant(2″)-Ⅰ)耐药基因的报道。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肠道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其耐药基因。方法选取16株临床分离的肠道杆菌,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PCR法检测TEM型β-内酰胺酶基因、DHA和ACT-1型AmpC酶基因、aac(6′)-Ⅰb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qacEΔ1-sul1耐消毒剂和磺胺基因。结果多重耐药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噻吩全部耐药,其余药物显示不同程度的耐药。TEM型β-内酰胺酶基因检测均为阳性。对卡那霉素耐药的志贺菌和大肠埃希菌aac(6′)-Ⅰb基因检测阳性,大肠埃希菌qacEΔ1-sul1基因检测均为阳性而志贺菌均为阴性。AmpC酶基因检测结果有2株菌ACT-1阳性而DHA全阴。结论多重耐药细菌存在多种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方法采用ATB药敏试验板微量肉汤法,对20株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PCR方法检测TEM、SHV、CTX-M、OXA-1群、PER、VEB、GES、DHA、M IR等9种BLAs基因与aac(3)-Ⅰ、aac(3)-Ⅱ、aac(6′)-Ⅰ、aac(6′)-Ⅱ、ant(3″)-Ⅰ、ant(2″)-Ⅰ等6种AMEs基因。结果该20株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敏感,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在50.0%~85.0%之间。M IR、DHA和TEM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70.0%、45.0%和55.0%,而其余BLAs基因均阴性。19株(95.0%)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nt(6′)-Ⅰ、ant(3″)-Ⅰ、ant(2″)-Ⅰ、ant(6′)-Ⅱ、aac(3)-Ⅱ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50.0%、15.0%、10.0%、5.0%、5.0%,而anc(3)-Ⅰ基因均阴性。结论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多重耐药严重,其β内酰胺酶基因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携带率高。  相似文献   

7.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抗菌药物、消毒剂耐药基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ABA)11簇β-内酰胺酶、3簇金属β-内酰胺酶、4簇OXA类碳青烯酶、2簇AmpC酶、6簇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消毒剂耐药基因携带状况。方法采用PCR检测203株多重耐药的ABA菌耐药基因。结果203株中ADC阳性186株(91.6%)、TEM阳性124株(61.1%)、OXA-23cluster阳性66株(32.5%)、SHV阳性18株(8.9%)、PER阳性6株(3.0%)、DHA阳性1株t(0.5%);ant(3”)-I阳性189株(93.1%)、aac(6’)一Ib阳性118株(58_3%)、aac(3)-I阳性114株(56.2%)、aac(6’)-II阳性13株(6.4%)、ant(2”)-I阳性13株(6.4%)、aac(3)-II阳性10株(4.9%);qacE△1阳性164株(80.8%)。结论多重耐药的ABA菌β-内酰胺酶、OXA类碳青烯酶、AmpC酶、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携带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痰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39种耐药相关基因。方法应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PI鉴定条/PSE5.0药敏条和美国BD公司的Phoenix NMIC/ID-109鉴定/药敏板鉴定和细菌药敏试验,应用PCR法检测分离于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合格痰标本1株泛耐Ab临床分离株29种β-内酰胺酶相关基因(bla)、6种氨基糖甙类修饰酶基因(AMEs)、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qacE△1-sull)、3种整合子基因(intl1、2、3)等39种耐药相关基因,分析其分布情况。结果本株菌7种耐药相关基因阳性(二种bla基因(blaTEM、blaADC)、三种AMEs基因(aac(6′)-Ib、aac(3)-Ⅰ、ant(3″)-Ⅰ、qacE△1-sul1和Ⅰ类整合子基因(intIl));其它27种bla基因、3种AMEs基因(aac(6′)-Ⅱ、aac(3).Ⅱ)、ant(2″)-Ⅰ和2种整合子基因(intI2、intI3)均为阴性。结论本株泛耐菌耐药机制为多重机制,主要与7种耐药相关基因(blaTEM、blaADC、aac(6′)-Ib、aac(3)-Ⅰ、ant(3″)-Ⅰ、qacE△1-sull和Ⅰ类整合子)有关。经检索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和medline数据库,本研究是泛耐Ab检测耐药相关基因最多的报道。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耐消毒剂-磺胺基因(qacE△1-sul1)存在情况。方法自临床分离27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qacE△1-sul1基因和Ⅰ类整合酶基因(intⅠ1)。结果27株AB菌检测qacE△1-su1Ⅰ基因阳性22株(81-4%),intⅠ1基因阳性23株(85.2%)。qacE△l-su1Ⅰ基因和intⅠ1基因具有相关性。结论我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qacE△1-sul1基因携带率较高。这和qacE△1-sul1基因与Ⅰ类整合酶基因整合在一起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1株多耐药阴沟肠杆菌(MDR—ECL)耐药基因携带状况。方法采用PCR检测该株MDR—ECL菌22种基因。结果该株MDR—ECL菌携带TEM、SHV、CTX—M-1、aac(3)-Ⅱ、aac(6’)-Ⅰb、ant(2”)-Ⅰ、qnrA基因。结论该株MDR—ECL菌携带多种耐药基因是多耐药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