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CR技术检测RH株弓形虫组织内感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敏感,特异的聚合酶链反应(PCR),以检测组织内弓形虫感染。方法:优化PCR反应关键步骤的条件。以相同的B1引物扩增相近的病原体判断其特异性,扩增倍比稀释的DNA检测其灵敏度,并以PCR法检测实验鼠肝,血中DNA的动态变化。结果与免疫组化法进行比较。评价其检测生物学样本的可行性。结果:实验建立的PCR技术的灵敏度能达到检测出一个虫体的DNA,且特异性强,不扩增鼠DNA,人DNA,隐孢子虫,卡氏肺孢子虫,鼠疟原虫的DNA,检测实验感染小鼠血,肝脏样本,在感染后2天,3只鼠血样本PCR结果阳性,3只小鼠肝标本2只阳性;感染后3天至濒死前后有小鼠检测结果均阳性;血样本阳性检出率100%(11/11),肝脏组织样本阳性检出率81.8%(9/11)。结论:PCR方法是一种敏感,特异快速的诊断方法,可用于诊断血和肝脏组织内的弓形虫。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急性弓形虫感染小鼠睾丸组织中细胞凋亡基因 p53、bcl- 2、bax.、c- myc等的表达情况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弓形虫感染小鼠 (1× 10 3,3d)的睾丸组织进行凋亡基因 p53、bcl- 2、bax.、c- myc等的检测。结果 ,急性弓形虫感染小鼠睾丸组织的 bcl- 2表达增高 ,感染小鼠生精细胞胞质及核内均有 c- myc表达 ,且表达增加 ,但与正常对照小鼠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未查见 bax与 p53蛋白在小鼠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急性弓形虫感染小鼠睾丸组织细胞凋亡基因表达的初步观察@周永华$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卢慎$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弓形虫感染;…  相似文献   

3.
经口感染弓形虫对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经口感染弓形虫对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方法 两组小鼠分别灌胃接种含 5× 10 4个速殖子的液体 0 .5ml或相同剂量的PBS ,观察小鼠的体况、胸腺、脾、Peyer’spatches(PP结 )的变化。 结果 经口接种弓形虫速殖子可致小鼠感染 ,在第 8,10天表现最为严重。胸腺重量略有减轻 ;PP结肿大 ,但数目变化不显著 ;脾脏增重 ,尤其在第 8,10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5× 10 4个弓形虫速殖子灌胃接种可使小鼠出现一过性临床症状 ,并可以诱导机体黏膜和系统免疫应答 ,使免疫器官发生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经口感染弓形虫RH株速殖子垂直传播小鼠模型。方法将54只妊娠0天的BALB/c孕鼠随机分为6组,于妊娠第8天,分别用0,1000,2000,4000,8000,16000个弓形虫速殖子灌胃感染,妊娠第18天处死,记录活胎率,测定母鼠肝、胎盘和胎仔脑组织弓形虫抗原。结果经ELISA检测弓形虫循环抗原证实,孕鼠死亡率与胎盘和胚胎感染率均随感染剂量的增加而升高,而活胎率下降。1000,2000组的胎盘、胚胎未发生感染,4000组的胚胎感染率5.13%,16000组的胚胎感染率20.00%,但孕鼠的健康状况差、死亡率高,均不适宜建立弓形虫垂直传播动物模型。综合分析表明,8000组孕鼠既有较高的存活率,又可保证胎盘和胚胎较高的感染率。结论每只孕鼠灌胃感染8000个速殖子为建立弓形虫垂直传播小鼠模型的适宜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综述弓形虫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感染情况和分析弓形虫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和危害,为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获取有关弓形虫病的信息,用流行病学方法总结描述。结果弓形虫病呈全球性分布,人群普遍易感,但各地感染率不相同,一般感染率在25%~50%,最高的可达80%以上,对健康特别对优生优育危害很大。结论需对弓形虫进行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测定T淋巴细胞转化率和细胞因子,观察地塞米松对弓形虫感染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成正常对照组(不进行特殊处理),感染组(经口感染5×10^4个速殖子/只小鼠)和抑制感染组(在接种前48h开始肌肉注射地塞米松2mg/kg/d,48h后用5×10^4个速殖子/只小鼠经口感染小鼠),处理后0.5、10、15d采血。分别用MTTN、ELISA法测定T淋巴细胞转化率和细胞因子IFN-γ、IL-2、IL-4含量。结果抑制感染组T淋巴细胞转化率和细胞因子IFN-γ、IL之含量均低于感染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有抑制弓形虫感染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黄芪对急性弓形虫感染小鼠肝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黄芪对10^2速殖子感染小鼠肝脏的影响,探讨黄芪对急性弓形虫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10^2速殖子感染小鼠模型.设黄芪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小鼠定期分批处死.取血清和肝脏。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感染后第4.8天小鼠肝脏的虫荷。用赖氏法测定感染后第4、5、6.7天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取感染后第2、4、6、8天肝脏做冷冻切片.黄递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进行iNOS酶组化染色。结果:感染后第4天和第8天肝脏虫荷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感染后黄芪组和对照组血清ALT水平持续上升,黄芪组感染后第4天为87.20U(卡门单位),显著高于对照组(34.44U,P〈0.05);感染后第8天为172.50U.显著低于对照组(225.69U.P〈0.05)。对照组iNOS表达局限于小叶中央,汇管区浅染。结论:黄芪对急性弓形虫感染小鼠的肝脏功能存在双向调节的作用.可能与其诱导iNOS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鼻内给予IFN-γ对小鼠弓形虫感染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世界感染杂志》2005,5(1):59-61
  相似文献   

9.
弓形虫主要寄生于人体有核细胞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弓形虫分布于世界各地,在我国的分布也较普遍,尤其在妊娠期感染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导致胎儿发育不良、早产、死胎、畸形,是围生医学中重要的传染病之一。为了解本地区育龄妇女弓形虫感染情况,2003—2004年,对我院就诊的育龄妇女进行了弓形虫感染情况的检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霍乱毒素(cholera toxin,CT)佐剂和弓形虫排泄-分泌抗原(ESA)鼻内免疫小鼠诱导的抗弓形虫感染作用。方法 6周龄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分别用PBS 20μl、ESA 20μg或CT 1.0μg+ESA 20μg每只滴鼻免疫2次,间隔2周。末次免疫后14 d,用4×104个弓形虫速殖子每只灌胃攻击所有小鼠,观察小鼠健康及死亡情况。速殖子攻击后30 d,计数肝、脑组织内弓形虫速殖子。结果 CT作为佐剂联合弓形虫ESA滴鼻免疫小鼠的健康状况明显好于PBS组和ESA组,存活率(95%)也显著高于PBS组(55%)。与PBS组相比,CT+ESA组肝和脑组织内速殖子数分别减少了80.19%(P0.001)和78.24%(P0.005)。CT作为佐剂联合ESA滴鼻免疫小鼠诱导了高水平的黏膜免疫应答和系统免疫应答。结论 CT作为佐剂联合弓形虫ESA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的免疫应答可有效抵抗弓形虫速殖子攻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建立弓形虫生殖毒性妊娠期小鼠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将妊娠期ICR小鼠随机分为孕早期感染组、孕晚期感染组及相应对照组,孕早期和孕晚期感染组小鼠再分别分为3小组,分别以灌胃方式感染弓形虫PRU株包囊10、20及40个,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小鼠不良妊娠结局及产仔数量。结果:弓形虫PRU株感染数量为10个包囊时,孕早期感染组孕鼠的死亡率为36.36%,出现阴道流血、流产、早产等现象,不良妊娠结局高达85.7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感染20包囊和40包囊时,孕早期感染组孕鼠的死亡率高达50%和100%;孕晚期感染组孕鼠在妊娠期发病不明显,产仔鼠数量较对照组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用10个PRU株包囊灌胃能建立妊娠期弓形虫感染小鼠动物模型,为研究弓形虫PRU株所致生殖毒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不同群体树鼩弓形虫的感染情况,为建立树鼩寄生虫学监测指标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从野外来源、人工驯化一年和人工繁殖的F1代三个树鼩群体中,随机采集动物全血样本各40份,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弓形虫抗体,PCR方法检测其核酸,根据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分析树鼩弓形虫的感染情况。结果 IHA和PCR检测结果显示,120份树鼩血样均为阴性,两种检测方法结果一致。结论 本次调查三个群体来源的树鼩均未感染弓形虫,树鼩对弓形虫的易感情况还需要通过扩大样本量和感染性实验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3.
宠物弓形虫的感染及其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形虫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对人类,尤其是妇女、儿童危害很大,估计全世界有1/3人受到该病的威胁.孕妇感染弓形虫后导致早产、流产、胎儿发育畸形;弓形虫是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犬、猫是弓形虫的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是人类感染弓形虫的主要来源.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中饲养犬、猫作为宠物的人越来越多,人、宠物间的亲密接触增加了弓形虫病传播给人的机会.加强对宠物犬、猫弓形虫病的研究及防控势在必行.本文就弓形虫的危害、宠物犬猫弓形虫感染及其防控措施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伴发Tox感染情况,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usA)检测63例肺癌患者和293例其它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血清Tox-IgM、IgG抗体。结果63例肺癌患者Tox-IgM阳性率为20.63%(13/63)、Tox-IgG阳性率为17.46%(11/63),293例其它呼吸系统疾病患者Tox-IgM阳性率为3.41%(10/293)、Tox-IgG阳性率为7.85%(23/29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其中男性Tox-IgM阳性率为20.00%(8140)、Tox-IgG阳性率为17.50%(7/40),女性Tox-IgM阳性率为21.74%(5/23)、Tox-IgG阳性率为17.39%(4/23),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与呼吸系统其它疾病包括肺结核、胸膜炎、肺炎等患者相比,其Tox-IgM、IgG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以IgM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弓形虫感染大鼠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对近年来弓形虫感染大鼠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弓形虫不同虫株对大鼠的感染性、不同品系大鼠对弓形虫的易感性和作用机理以及大鼠在弓形虫病发病机制、临床诊治及先天性弓形虫病研究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正常大鼠、地塞米松处理大鼠以及小鼠感染弓形虫前后的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探讨弓形虫感染对其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6只雌性SD大鼠分为6组,每组6只。Ⅰ组:正常对照组;Ⅱ组:弓形虫感染组;Ⅲ组:地塞米松2mg/kg体重,隔天皮下注射2周后停止注射;Ⅳ组:地塞米松2mg/kg体重,隔天皮下注射2周后感染弓形虫,并停止注射地塞米松;Ⅴ组:实验期间,地塞米松2mg/kg体重,隔天皮下注射;Ⅵ组:地塞米松2mg/kg体重,隔天皮下注射2周后感染弓形虫,继续注射地塞米松。每周采集实验大鼠血液并分离血清。第6周时处死大鼠,收集血清,将弓形虫感染鼠的脑组织匀浆转种小鼠,并以脑组织为模板PCR扩增弓形虫SAG1基因。雌性昆明小鼠36只,于感染弓形虫后0,1,2,3,4,5d时每天处死6只,收集血清。硝酸根还原酶法测定大鼠、小鼠血清一氧化氮浓度。结果正常组大鼠6周平均一氧化氮浓度为(29.30±2.77)μmol/L;地塞米松注射2周后,Ⅲ组、Ⅳ组、Ⅴ组、Ⅵ组大鼠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分别为(13.24±2.30)μmol/L、(13.33±2.41)μmol/L、(14.98±1.71)μmol/L、(14.55±2.99)μmol/L;Ⅱ组大鼠感染弓形虫后,血清一氧化氮第3周时升至(76.79±6.93)μmol/L,而后持续下降,至第6周时为(52.34±4.50)μmol/L;Ⅲ组大鼠停止注射地塞米松后血清一氧化氮水平逐渐上升,至第4周时为(26.32±2.93)μmol/L,其后维持在正常水平;Ⅳ组大鼠感染弓形虫后第3周时其一氧化氮水平升至(36.19±7.42)μmol/L,然后继续上升,至第5周时达最高至(63.60±16.32)μmol/L,然后下降;Ⅴ组大鼠的一氧化氮浓度则维持在从(13.96±2.50)μmol/L到(14.98±1.71)μmol/L之间的较低水平;Ⅵ组大鼠感染弓形虫后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缓慢上升,至第5周时升至最高,为(58.89±21.70)μmol/L,然后下降。采用PCR的方法从Ⅳ组中的1只大鼠的脑组织扩增出SAG1片段,Ⅵ组有2只大鼠的脑组织扩增出SAG1片段,并且其脑组织匀浆转种小鼠后回复分离出弓形虫速殖子;PCR阳性的3只大鼠血清一氧化氮浓度在实验期间均维持在较低水平。小鼠感染弓形虫前一氧化氮水平为(27.47±4.41)μmol/L,感染后1d其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有所降低,为(19.29±3.07)μmol/L,然后快速升高,至感染后5d达最高峰(114.51±8.19)μmol/L,此时小鼠处于频死状态。结论地塞米松可降低大鼠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弓形虫感染可升高大鼠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注射地塞米松或未注射地塞米松的大鼠感染弓形虫后其血清一氧化氮水平都有升高,但升高的幅度与速度有所不同,未注射地塞米松的大鼠升高的速度更快、幅度更高。小鼠感染弓形虫后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先降低而后升高,但不能防止小鼠因急性感染而死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目前各类住院患者弓形虫感染状况。方法在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随机收集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住院患者血液标本830份,采用酚试剂法提取患者血液中DNA,将弓形虫多拷贝529DNA片段作为待检弓形虫序列,通过单管一步法巢式PCR技术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样本中目的基因的存在。结果弓形虫529基因患者总阳性率为3.13%,男3.05%,女3.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育龄妇女(16~49岁)阳性率为3.74%,眼部疾病患者阳性率为5.10%,肝部疾病患者阳性率为5.56%,感染高于总体水平。结论住院患者存在弓形虫感染,各科室各病种均有弓形虫阳性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对社区居民开展弓形虫病健康教育和重点人群监测干预的效果.方法 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服务载体,对社区居民开展有计划的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社区居民中育龄妇女、孕妇及宠物饲养者建立健康档案,定期监测;参照"KABP"调查标准,设计调查问卷调查,用SPSS10.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健康教育前社区居民对弓形虫病防治知识、态度信念、行为平均得分为46.5、61.8、81.3;健康教育实施半年后平均得分分别为69.6、77.8、9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健康教育实施前社区居民特殊人群中育龄妇女、孕妇、宠物饲养者对弓形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态度与信念、行为形成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在社区居民中开展弓形虫病防治的健康教育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STAg和霍乱毒素不同程序滴鼻免疫小鼠诱导抗弓形虫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弓形虫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oluble tachyzoite antigen,STAg)和霍乱毒素(cholera toxin,CT)佐剂不同程序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的抗弓形虫感染能力,确定STAg和CT滴鼻免疫的最佳程序。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1次、2次和3次免疫组,用20 μg STAg 1 μg CT/只分别滴鼻免疫1次,2次或3次,前2次间隔2周,末次间隔1周。末次免疫后第14天,用4×104个速殖子/只灌胃攻击所有小鼠,观察小鼠健康及死亡情况,攻击后第30天处死,ELISA法检测血清IgG和粪便IgA,计数肝、脑组织内弓形虫速殖子,分离并计数派伊尔结(Peyer′spatches,PP)和脾淋巴细胞数。结果2次和3次免疫组小鼠存活率明显高于1次免疫组(P<0.05),肝、脑组织内虫荷显著低于1次免疫组(P<0.001),血清IgG和粪便IgA高于1次免疫组,PP和脾淋巴细胞数无显著性变化。结论STAg和CT佐剂滴鼻免疫2次或3次能有效诱导小鼠抗弓形虫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