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凝剂在实验中的合理选择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临床检验选择合理的抗凝剂,获取准确的检测结果。方法:本文叙述了肝素、EDTA、草酸盐、氟化钠、枸缘酸钠抗凝剂在不同检验项目中与血液的用量、比例,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选择合理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测定准确率高,误差率低。结论: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高低会直接影响分析的结果,而且不同的抗凝剂在血液中的抗凝机理,对疾病的诊断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素钠抗凝剂、肝素锂抗凝剂与非抗凝管(血清)对生化检验检测的差异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门诊部就诊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清晨采取患者空腹静脉血,并采用肝素钠抗凝剂、肝素锂抗凝管以及不使用抗凝剂三种方法实施生化检测,比较三种检测方法生化检验结果。结果:肝素抗凝血浆中的钠、铁、钾的测定值与血清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锂抗凝血浆中的钾指标与血清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法在氯、钙、磷、镁、锌测定结果中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凝血剂代替血清实施生化检测,在钾、钠、氯、钙、镁、铁、锌、磷八项指标检测中基本可行,肝素锂抗凝剂和血清相关性更高,对八项生化检测结果无影响,较肝素钠抗凝血浆适用范围更广,可以准确的反映患者体内生化指标情况,其临床检验速度和检验质量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问题,进而有效减小临床血常规检验误差。方法:选择我院健康体检者100例,对其外周静脉血液标本进行采集,并在不同抗凝剂浓度、检测时间、温度下进行血液标本的血常规检验,对检验结果中的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含量进行对比。结果:不同温度血常规检验中,血小板、白细胞含量对比差异显著(P0.05)。不同检测时间血常规检验中,血小板、白细胞含量对比差异显著(P0.05)。不同抗凝剂浓度血常规检验中,红细胞含量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进行血液标本的血常规检验中,不同抗凝剂浓度、检测时间、保存温度均会造成检验结果误差。开展血常规检验,应当对统一的抗凝剂浓度、检测时间、保存温度标准进行制定,并在操作过程中严格贯彻相关规范。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98例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的结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结果: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不合格共14例,其中血液标本采集不当7例,血液标本保存不当4例,使用抗凝剂与血量比例不合理3例,血液标本生化检验不合格率为14.29%。结论: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血液标本采集情况、血液标本保存情况、使用抗凝剂与血量比例情况是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原因,在临床过程标本分析中应该给予高度重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血液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的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方法将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100例临床血液检验标本作为本研究对象,研究临床血液检测标本在分析过程中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结果血液的溶血标本、血液采集方法、抗凝剂和血量比例和血液标本的保存等因素都会对血液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结论为了提高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有效控制血液检测标本在血液检测分析过程中产生的误差,避免不合格标本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120份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进行检测的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集方法、保存等多方面可能对检验结果准确性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寻找能够对检验结果准确性产生影响的因素。结果全部120份标本中,不合格标本共有11份,不合格原因主要是血液采集方法、血量与抗凝剂量的比例以及血液标本的保存条件。结论血液采集方法、血量与抗凝剂量的比例以及血液标本的保存条件都能够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所以以上三个因素应该引起临床工作人员的格外注意,积极提高采血者专业技术水平,严格控制抗凝剂和血量的比例,并对血液标本的保存进行完善,避免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肝素抗凝血浆在急诊生化检验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抽取在2013年1月-2014年5月间我院急诊收治的临床患者198例,采集每位患者的血液标本分成两份,一份放置在不含抗凝剂试管中,另一份放置在含有肝素抗凝剂试管中,对这两组标本分别展开各项生化指标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对比发现,两组血液标本钾元素含量、血浆葡萄糖含量等指标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他各指标检测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急诊生化检验过程中采取肝素抗凝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其抗凝效果理想,不易发生溶血,可减少检验误差,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血样本误差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通过近年来21974份送检样本中近352份因样本采集不当造成临床试验检测结果的误差,着重从静脉血样本的采集方法、抗凝剂的选择、样本的量及送检验的时间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凝试验检测结果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血凝检测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选取了肝炎患者的血凝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患者的PT、APTT不同程度延长,FIB不同程度降低,与健康人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0.2mL抗凝剂+1.8mL血,总量2.0mL为标准。样本1.2mL时,抗凝剂加入较多,样品检验时间逐渐延长,而样本2.6mL时,抗凝剂加入较少,样本检验时间逐渐缩短。标本放置时间在3h内测定结果与标本离体30min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标本放置时间超过4h,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执行正规操作要求,避免诸多不利因素的产生,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标本的采集与处理、操作过程以及药物等均会对血凝检测产生影响,检验人员应掌握好操作技术,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无抗凝剂管、分离胶促凝血对免疫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它们在临床检验中的发挥作用。方法抽取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人资料,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50例。分别采用无抗凝剂管、分离胶促凝血管进行免疫学检验。结果 B组研究对象的检测误差与A组基本相同;该组研究对象的免疫学指标大部分与A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IgG、IgA、IgM三项指标存在一定差异。结论无抗凝剂管可以取代分离胶+促凝剂真空采血管进行免疫全项的检测,同时减少仪器故障,符合生物安全要求,降低检验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