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证治关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证治关联进行了探讨。认为二者的病因与症状均与风邪有关 ,发作期临床常见证型分为 :①风邪独盛、肺气不宣 ;②外感风寒 ,痰饮内伏 ;③风邪外感 ,痰热内蕴 ;④正虚邪恋。治则发作期宜疏风抗敏、宣肺通窍 ;祛风散寒、化饮平喘及清热宣肺通窍。迁延期扶正固本为主 ,兼以祛邪。缓解期益肺健脾固肾为主 ,佐以祛风抗敏。  相似文献   

2.
简要分析了《黄帝内经》中的风邪理论,认为《黄帝内经》在外感病邪中突出风邪的重要地位,既归纳了风邪致病的症状特点,也揭示了风邪致病的机理,并且从防、养、治3个方面立体有序的提出了风邪所致疾病的应对方法,还列举了大量由风邪引起或以风命名的疾病,为后世风邪理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中医病因学把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变化导致人体发病称为六淫,是外感病的主要病因,也称为病邪。而风邪,又是外感病邪的先导,寒、湿、燥、火等病邪往往都依附于风而侵袭人体导致各种疾病,因而称之为百病之长。《黄帝内经·风论篇第四十二》详细论述了各种风邪致病的病理变化特征,阐明了"风为百病之长"的重要意义。两千多年来,为后  相似文献   

4.
咳嗽是指肺失宣降、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咳嗽病因宗<景岳全书>多以外感和内伤分类.外感六淫致咳,常以风寒、风热、燥邪等分证,唯独未把"风邪犯肺"作为独立的病因、病机予以辨识.后世医家也未重视"风咳",致使风咳症状常被"隐身"于风寒和风热等证候之中.  相似文献   

5.
伤风鼻塞是由于外感风邪引起的病证,多于气候多变,寒热不调,或生活起居失慎,过度疲劳,致使正气虚弱,肺卫不固,风邪乘虚侵袭而致病。因风邪为百病之长,常挟寒、挟热之邪侵袭人体,故伤风鼻塞患者入侵邪毒有风寒、风热之分。风寒:外感风寒,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若腠理疏松,卫气不固,风寒邪毒乘机外袭,皮毛受邪,内犯于肺,肺为寒邪所遏,清肃失常,邪  相似文献   

6.
李声岳教授认为喉源性咳嗽病因主要是外感与内伤,其中风邪为主要致病因素,可兼夹其他致病因素。该病位在咽喉,对应于五脏中的肺,主要病机为脏腑虚损,风邪外侵,以疏风散邪,利咽止咳为主要治法,应用止嗽散加减治疗,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血尿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庆法  张瑾 《中国医刊》1999,34(1):48-51
血尿在中医古籍中被称为“尿血”,也被称之为“溺血”、“溲血”。综合古代医家对尿血的认识,其病因有以下几种。①风邪外袭,首先犯肺,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表邪化热下迫,灼伤络脉导致小便出血。如《诸病源候论·小便血候》说∶“风邪入于少阴,则尿血。”②外感...  相似文献   

8.
论风病(症)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病 (症 )是指外感风邪所致 ,或是具有风邪致病特点的一类病症。由于风为六淫之首 ,具有广泛的致病性 ;风邪伤人 ,具有由皮肤→腠理→络脉→经脉→六腑→五脏的渐次传变的规律 ;加之风邪易与它邪相兼为患 ,因此 ,风邪所致之病 (症 )表现多样。遗憾的是 ,风病 (症 )虽然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病症 ,但却尚未有明确的诊断标准。为此 ,笔者初步统计了《内经》中所有论及风邪为主要病因的病 (症 ) ,约有90个 ,并对这些病 (症 )进行了分析总结 ,发现风病(症 )无论是从病患部位还是症状表现上都具有明显的特征。1 病患部位《内经》认为风为阳邪 ,易伤…  相似文献   

9.
六淫伤肺补议齐南,杨年年(江西中医学院国际交流培训中心南昌330006)(江西省上饶地区医专)关键词六淫,病因学,肺,相关性六淫乃外感之邪也。五脏之中,惟肺能全兼六邪而为病,故审谛病因,深究六淫皆与肺相关之至理,乃本文宗旨所在。议风:风邪袭人,肺首当...  相似文献   

10.
表证治疗     
所谓表证是指外感六淫之邪,侵袭肌表,而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脉浮等一组特定的症状而言。上述症状为多种病证初期阶段所共有,如伤寒太阳经证、温病中的风温、湿温等卫分证、内科学中外感病证、水肿病初期风邪遏肺阶段;以及痹证、喘咳某些证型的早期也有表证症状。因此能及时把握住表证的辨证与治疗对有病早治,不使其发展,有重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周耀庭教授治疗喘证的经验。辨证论治治疗饮邪内伏、外感风寒;外寒里热、兼有热痰;痰饮内伏、脾肺气虚:肾阳虚衰、肾不纳气;食痰上犯,外感寒邪等复杂情况的喘证。并强调在治疗喘证时散寒邪、恢复肺宣发肃降功能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广州地区复感儿非急性感染期的证型、相关发病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作一探讨,以期找出广州地区复感儿非急性感染期理想的防治方案.方法对广州地区非急性感染期复感儿的年龄、性别等相关发病因素以及相应的中医证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及结论肺脾气虚挟湿挟滞型为该地区复感儿的主要证型;发病因素与年龄、居住地、出生情况、喂养方式、饮食偏嗜、调护情况、过敏性疾病情况、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合并病有关;饮食因素与RRTI中多种证型,包括肺气虚、脾气虚、肾气(阳)虚、脾阴虚、肺阴虚、挟湿、挟痰等的发生有关,其中与肺气虚、脾气虚及挟湿证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国家级名老中医徐志瑛教授诊治慢性咳嗽的经验.[方法]随师侍诊多年,从病因病机、辨证用药、典型病例等方面出发,临证分析其辨治慢性咳嗽的经验.[结果]徐志瑛教授分病因和病位论治慢性咳嗽,病因有风、热、寒、燥;病位有鼻窍、咽喉、肺、肝、脾,病邪在各病位之间亦互相传变,病位病因不同,其相应的症状、治则、治法亦不同[结论]徐老从病因病位论治慢性咳嗽,方法行之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痰瘀互结证为冠心病中医临床辨证的重要证候之一,痰浊与瘀血是冠心病发病最主要的两大病理因素,两者相互胶结贯穿该病发生、发展的始终。冠心病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治疗多从痰瘀同治,并根据其发病标本虚实,以及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等不同情况,按气虚、气滞、气阴两虚、阳虚、寒邪、热邪、毒邪的轻重加以辨证施治。该文通过对冠心病痰瘀互结本证及其兼证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中医证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①太阳病从整体上可以分为经证、腑证、兼证、类证和变证五大类,而太阳经证又分为寒证(伤寒、中风、风湿),热证(温病、中暍)两大类。②寒热在骨髓,在皮肤,与真寒假热、真热假寒表现截然不同,其区别在于:寒热的概念不同;寒热的程度不同;寒热的范围不同;寒热的感觉不同。③发于阳、发于阴是指感受邪气的性质,也是患者最初始症状的发生因素。结合太阳表证的病证分类,发于阳是感受风热暑气,发于阴是感受风寒湿邪,是通过对疾病初起表证阶段的症状表现,反过去推测受邪性质,并将发病归结为两大类,这种病因和发病归类的方法,能够执简驭繁,提示我们,从发热恶寒的有无即可简单地判断所感受邪气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9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风痰火亢型、风火上扰型、痰热腑实型、风痰瘀阻型、痰湿蒙神型、气虚血瘀型、阴虚风动型,分别对不同证型的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有73例,占总数的81.3%;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中风火上扰型、痰湿蒙神型、痰热腑实型及风痰火亢型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较其他型显著升高(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急性期有很强的相关性,颈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脑梗死急性期不同证型的内在因素之一,可能与中医的火邪、痰邪有关。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衰竭中医邪实证证候分布规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中医邪实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选择慢性肾衰竭临床各期患者198例,运用慢性肾衰竭中医证候调查表现察慢性肾衰竭邪实证候的分布情况.结果:血瘀兼证是出现率最高的邪实兼证,与其他邪实兼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湿热兼证的出现率高于湿浊兼证(P<0.05),衰竭期和尿毒症期湿浊兼证的出现率高于湿热兼证.从原发病中的分布来看,慢性肾间质疾病湿热证的出现率低于其他疾病.水气兼证在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小球疾病中出现率高于其他疾病.结论:慢性肾衰中医病机错综复杂,正虚邪实贯穿始终,虚实夹杂是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证候特点.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重温吴氏《瘟疫论》中"邪留血分,解以发斑"之治则,通过对古今医家对"血分发斑"认识的解读,并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邪留血分,解以发斑"有两层含义:①斑疹向外透发,邪气有外达之机;②通过对已露斑疹的辨别,可以测知邪气外透的程度、轻重深浅以及邪正盛衰,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依据,以图邪解病愈。"发斑"之法,固然以清热凉血解毒为主,而其关键在于宣通气机。  相似文献   

19.
感染后咳嗽常表现为干咳,有痰或无痰,长期难愈,晨起或夜间、遇冷空气、异味、油烟等情况症状加重,具有风邪致病特点。本病为风邪作祟,风邪贯穿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风邪犯肺是基本病机。风为百病之长,可单纯发病,也可合而为病,由于受患者体质差异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表现证型不同。本病以风邪为基本病理因素,从夹寒、夹热、夹燥、夹痰等分析,归纳出风寒束肺证、风热犯肺证、风燥伤肺证、风邪恋肺证、风痰阻肺证5个证型,全面反映出感染后咳嗽的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中医运气学角度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的病位、病因、病性、核心病机、易感人群及证治等方面进行解读分析,理解NCP发生的运气学原理,为当前的临床诊治提供有益参考。[方法]运用五运六气理论,分别从NCP发生的气运背景、易感人群、证候分析等全面解读分析NCP发生的病位、病因、病性、核心病机及其证治。[结果]2019己亥年终之气的主气是太阳寒水,客气是少阳相火,岁运是湿土不及。客气少阳相火侵犯三焦之肺、岁运土气不及的脾胃虚弱为在上在里的关键因素,复感时寒阴雨雾露之气为在表的引发因素。素有阴火之人,常有脾气虚、心肺阴火、湿流下注的阳虚三联证之人,最易感受。病位在肺和脾胃,表有时寒阴雨雾露,里有肺胃三焦郁热,属两感疫病,故发病急危。肺是病变核心病位,肺功能失常,一来不能通调水道,二来脾不运输,于是湿聚为患,多见舌苔腻,此舌苔腻并非寒湿直中。既有火毒,复有湿毒,肺天脾地损伤,失纳天地气味,神气不生,营卫不通,形神不和。上有火通心郁肺,则上焦不通,中下焦湿聚结滞,三焦相溷,肺不吸天之五气,脾不纳地之五味,神气不生,营卫不行,脏腑经络不通,而邪乘亏虚处盘踞筑巢,则危病时致。其治疗,要透热清肺以祛邪,健运脾胃以扶正,兼以解表祛湿,用药当以辛咸寒透热清散和温健脾胃为主,基础方当以竹叶石膏汤和苇茎汤、升麻鳖甲汤为主。[结论]以中医五运六气理论分析,NCP属冬温,为"两感疫病"。其防治原则,当以透清肺之火热和健脾胃为基础,扶正祛邪,兼以解表利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