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比较顺式阿曲库铵与维库溴铵复合剂量用于眼科手术小儿患者时神经肌肉阻滞的时效.方法 18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行眼科斜视矫正术的患儿,随机分为顺式阿曲库铵组和维库溴铵组,每组90例.麻醉诱导:两组分别静脉注射0.15 mg/kg顺式阿曲库铵或0.1 mg/kg维库溴铵.麻醉维持:T1恢复至25%时两组分别静脉注射0.03 mg/kg顺式阿曲库铵、0.02 mg/kg维库溴铵.予首次剂量后2 min评估插管条件.采用ToF-Guard肌松监测仪对尺神经行连续4个成串(TOF)刺激,监测拇内收肌肌颤搐变化.记录首次给药后肌松持续时间(首次给药到T1恢复至25%的时间),重复给药后的肌松持续时间(重复给药到T1恢复至25%的时间)、最后给药的肌松持续时间(最后给药到T1恢复至25%的时间),自主呼吸完全恢复时间(最后给药到T4/T1=0.8的时间)和肌松恢复指数(自T1恢复至25%到T4/T1=0.8的时间).结果 顺式阿曲库铵组首次给药后肌松持续时间显著长于维库溴铵组(P<0.01),两组重复给药后的肌松持续时间、最后剂量的肌松持续时间、肌松恢复指数、自主呼吸完全恢复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顺式阿曲库铵组≤12个月的患儿首次给药后肌松持续时间显著长于维库溴铵组(P<0.01);顺式阿曲库铵组≤12个月的患儿肌松恢复指数显著短于维库溴铵组(P<0.01).两种药物都提供了良好的插管条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顺式阿曲库铵的恢复指数明显短于维库溴铵,更适合小儿,尤其是<12个月的行眼科手术的患儿.  相似文献   

2.
罗库溴铵、维库溴铵及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罗库溴铵、维库溴铵及阿曲溴铵的肌松效应。方法  30例ASAⅠ~Ⅱ级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 ,各组分别于气管插管后注入相当于 2倍ED95剂量的罗库溴铵 (0 .6mg/Kg)、维库溴铵 (0 .1mg/Kg)及阿曲库锭铵 (0 .4mg/Kg) ,观察各药的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及术毕恢复指数。结果 :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为 (1.6± 0 .7)min ,明显快于阿曲库铵的 (2 .1± 1.2 )min及维库溴铵 (3.6± 1.7)min ,罗库溴铵的临床作用时间及恢复指数为 (36 .2± 16 .2 )min与 (12 .7± 5 .2 )min ,与维库溴铵相近似。结论 :罗库溴铵具有起效快、中时效、副作用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吴敏仙  李士通 《上海医学》2012,35(6):484-487
目的比较不同体温对老年患者术后顺式阿曲库铵和罗库溴铵肌肉松弛恢复的影响。方法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顺式阿曲库铵不保温、顺式阿曲库铵保温、罗库溴铵不保温及罗库溴铵保温组,每组20例。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或罗库溴铵0.6mg/kg,术中肌肉松弛药经静脉输液泵输注维持,持续监测肌肉松弛和鼻咽温度,记录患者的药物累积剂量,手术时间,静脉注射肌肉松弛药到第1个肌颤搐高度(T1)最大抑制的时间(起效时间),T1从25%恢复到75%的时间(肌肉松弛恢复指数),T1恢复至25%到4个成串刺激(TOF)比值(TOFR,即TOF中第4个肌颤搐高度与T1的比值)恢复至90%的时间(完全恢复时间),以及麻醉诱导时、T1恢复至25%时、TOFR恢复至90%时的温度。结果术毕两个不保温组的体温显著低于两个保温组(P值均<0.01)。顺式阿曲库铵不保温、顺式阿曲库铵保温组的起效时间均显著长于罗库溴铵不保温、罗库溴铵保温组(P值均<0.01),肌肉松弛恢复指数则显著短于罗库溴铵不保温、罗库溴铵保温组(P值均<0.01)。顺式阿曲库铵保温组的完全恢复时间显著短于罗库溴铵保温组(P<0.01)。给予同一肌肉松弛药的两个保温组间起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肌肉松弛恢复指数和完全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两个不保温组(P值均<0.05)。结论老年患者容易发生术中低体温,保温有助于肌肉松弛的恢复,且应用于顺式阿曲库铵的效果尤佳。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阿曲库铵和维库溴铵的临床应用,是非去极化肌松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经典的长效肌松药如潘库溴铵和氯筒箭毒碱,其肌松残余作用达40%,而属于中效非去极化肌松药的阿曲库铵和维库溴铵,其肌松残余作用仅为5%。临床上四个连续成串刺激(TOF)>0·7时可以考虑拔管,>0·9时,表示喉肌功能及气道保护机制已完全恢复。潘库溴铵的残余肌松作用是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一个重要原因,再加上长效肌松药的应用可能导致术后肌松恢复延迟,所以有必要进一步研制无肌松残余作用的肌松药。本文介绍三种新型肌松药:瑞库溴铵、罗库溴铵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罗库溴铵和阿曲库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麻醉中的起效时间、作用时间、肌松效果、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行LC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罗库溴铵组(R组,n=60)和阿曲库铵组(A组,n=60),R组使用罗库溴铵0.6mg/kg,A组使用阿曲库铵0.5mg/kg进行气管插管。采用连续单刺激模式行肌松监测。观察项目有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肌松药起效时间(注射完毕至T1〈5%)、作用时间(恢复至T1达25%)、插管条件、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血流动力学皆稳定,插管条件良好,无统计学差异,罗库溴铵起效明显快于阿曲库铵(P〈0.05),作用时间两组类似(P〉0.05),罗库溴铵组不良反应少于阿曲库铵组(P〈0.05)。结论 罗库溴铵用于LC手术,起效快效果好,维持时间与手术时间较吻合,不良反应少,优于阿曲库铵,是LC手术较理想的肌松剂。  相似文献   

6.
黄河  杨天德  陶军  吴悦维  李洪  李永旺  杜智勇  方平 《重庆医学》2004,33(11):1632-1633
目的比较4种肌松药在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时的肌松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择ASAⅠ级病例80例,将病人分为4组,组Ⅰ为琥珀胆碱组,组Ⅱ为维库溴铵组, 组Ⅲ为阿曲库铵组,组Ⅳ为罗库溴铵组,每组20例,给予2倍ED95剂量药物60s后气管插管,观察肌松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罗库溴铵组起效时间和插管状态优良率接近琥珀胆碱,无支气管痉挛和皮疹,对循环功能影响小.结论罗库溴铵起效快,有利于快速诱导插管且无心血管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是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时的良好肌松药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顺式阿曲库铵和罗库溴铵分别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 将124例行全麻气管插管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顺式阿曲库铵组和罗库溴铵组,各62例,经静脉注入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3 μg/kg进行麻醉诱导,待患者意识和睫毛反射消失后,顺式阿曲库铵组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罗库溴铵组给予罗库溴铵0.6 mg/kg后行气管插管,比较气管插管的总有效率及两组患者诱导前、插管后1、5 min时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心率(HR)的变化,记录全麻诱导的起效时间、作用时间、恢复指数及组胺释放情况.结果 罗库溴铵组气管插管总有效率为95.2%,与顺式阿曲库铵组(8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4,P<0.05);两组患者插管后1 min的MAP、HR明显上升(P<0.05),5 min后与诱导前无明显差异;罗库溴铵组的起效时间和作用时间较短,恢复指数也明显低于顺式阿曲库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库溴铵用于全麻气管插管术的起效时间短,恢复迅速,是临床上较理想的肌松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对维库溴铵、阿曲库铵肌松时效的影响.方法45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的全麻惠者,随机分为4组,Ⅰ组10例,静注维库溴铵0.1 mg/kg(2×ED95);Ⅲ组10例,静注阿曲库铵0.5mg/kg(2×ED95);心率超过基础值的30%时,Ⅱ组15例,Ⅳ组10例,均给予艾司洛尔2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 ml,10秒左右静注,1min后分别静注与Ⅰ组、Ⅲ组同等剂量的维库溴铵或阿曲库铵.用Biometer加速度仪监测肌松情况.结果Ⅰ组与Ⅱ组维库溴铵T190%恢复时间(min)分别为49.9±12.2和60.6±8.8,Ⅱ组明显延长(P<0.05);Ⅲ组与Ⅳ组阿曲库铵T190%恢复时间(min)分别为54.8±6.5和66.3±14.2,Ⅳ组明显延长(P<0.05),两组恢复指数(min)分别为10.6±2.3和17.9±7.0,Ⅳ组明显延长(P<0.01),其余各指标Ⅰ组与Ⅱ组相比,Ⅲ组与Ⅳ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司洛尔能延长维库溴铵、阿曲库铵T190%恢复时间以及阿曲库铵的恢复指数.  相似文献   

9.
梗阻性黄疸患者应用罗库溴铵后肌松时效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罗库溴铵(rocuronium,ROC)用于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肌松时效以及术后ROC的肌松残留情况.方法:无神经肌肉疾患、肾功能正常,行择期全麻手术的患者4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Ⅰ组)20例,为梗阻性黄疸患者,ASA Ⅲ级;对照组(Ⅱ组)20例,非黄疸患者,ASAⅠ~Ⅱ级.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用4个成串刺激(TOF)进行肌松监测,其值为TOFR.ROC首量为3×ED95(0.9 mg/kg),当术中TOFR(T4/T1)恢复达25%时追加1×ED95(0.3 mg/kg).观察ROC的起效时间、临床时效、TOFR从0恢复至70%和从70%恢复至90%的时间以及拔管即刻的TOFR,同时监测血气.结果:Ⅰ组末次给药ROC作用时间长于Ⅱ组.拔管时各组的TOF值及TOFR<70%的例数无显著差异.术后两组均不同程度存在肌松残留情况,但观察组肌松残留时间长于对照组.结论:梗阻性黄疸可导致ROC药效时间的延长和术后TOFR恢复时间的延长,临床上使用ROC时,追加药物时间须适当延长,并且拔除气管内导管时应以TOFR恢复达90%时为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罗库溴铵复合顺式阿曲库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肌松效果。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患者年龄19~65岁, ASA分级Ⅰ~Ⅱ级。采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即罗库溴铵组(R组,0.60mg/kg罗库溴铵)、顺式阿曲库铵组(C组,0.10mg/kg顺式阿曲库铵)和联合组(RC组,0.30mg/kg罗库溴铵+0.05mg/kg顺式阿曲库铵)。咪达唑仑、舒芬太尼、丙泊酚常规麻醉诱导,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注射麻醉维持。采用TOF模式监测肌松情况,采用握力评价术后肌力恢复情况。观察患者血压、心率、氧饱和、体温等,记录肌松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恢复指数及术后肌力恢复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R组和RC组肌松药物起效时间较快(P=0.000)。与RC组比较,C组和R组肌松药物持续时间较短,术后拔管时间长,术中额外追加肌松药物次数多(P<0.01)。3组患者肌松药物恢复指数、术后握力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D95罗库溴铵和ED95顺式阿曲库铵联合使用时,缩短了诱导肌松起效时间,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提供了良好的肌松效果且术后肌力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过度通气对罗库溴铵肌松时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无神经肌肉疾患、ASAI-Ⅱ级、择期行颅脑外科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n=20)和过度通气组(B组,n=20)。术中控制呼吸,维持PaCO2分别大于(A组)或小于(B组)35mmHg。用加速度仪监测拇内收肌收缩反应,观察两组罗库溴铵0.6mg/kg的肌松时效差异。结果:A、B两组起效时间分别为1.26±0.31min和1.18±0.37min,无显著差异;临床时效分别为37.4±7.1min和30.3±6.5min,P<0.05,恢复指数分别为10.4±1.9min和9.2±2.1min,无显著差异。结论:过度通气可使罗库溴铵临床时效缩短,但起效时间和恢复指数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牟林  邓燕宏 《四川医学》2010,31(9):1284-1285
目的观察丙泊酚-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在胸科手术中对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胸科手术(包括肺叶切除和食管癌切除术)64例患者,ASAⅠ或Ⅱ级,年龄46~72岁,随机分为丙泊酚-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组32例(七氟烷组)和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组32例(对照组)。麻醉期间监测有创桡动脉血压,心率和脑电双频指数(BIS),使BIS维持在40~60,使用加速度肌松监测仪刺激前臂尺神经,观察拇内收肌的收缩反应,记录顺式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无反应时间、肌松维持时间以及恢复指数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顺式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无反应时间以及T125%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七氟烷组25%四个成串刺激(TOFr)恢复时间、恢复指数以及拔管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七氟烷明显增强顺式阿曲库铵肌松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顺式阿曲库铵不同给药方式对老年患者全麻时肌松作用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全麻手术老年患者,ASAⅡ级,年龄(65~87)岁,随机分为三组:A组,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静注诱导插管:B、C2组顺式阿曲库铵0.01mg/kg预注,3min后0.14mg/kg静注诱导。术中肌松维持A、B2组间断静注,C组持续静脉输注;记录起效时间、临床有效时间、恢复指数及顺式阿曲库铵用药量。结果A组起效时间大于B、C2组(P〈0.05),A、B2组临床有效时间大于C组(P〈0.05),C组平均用药量大于A、B2组(P〈0.05),三组恢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顺式阿曲库铵诱导插管时预给小剂量可明显缩短起效时间;持续静脉输注肌松效果好、顺式阿曲库铵诱导插管时预给小剂量可明显缩短起效时间;持续静脉输注肌松效果好、停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并比较单次静脉注射2倍95%的有效药物剂量(ED95)顺式阿曲库铵对不同年龄患者的肌松效应。方法 将60例按美国麻醉协会(ASA)标准定为Ⅰ~Ⅱ级的患者分为幼儿组(3~7岁)、青壮年组(18~65岁)和老年组(≥65岁),每组20例。麻醉诱导期间单次注入2倍ED95顺式阿曲库铵,用TOF Watch加速度仪进行肌肉松弛监测,观察起效时间、阻滞维持时间、临床作用时间、体内作用时间和恢复指数。结果 3组间气管插管评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幼儿组肌松起效时间、阻滞维持时间、临床作用时间及体内作用时间均明显短于青壮年组和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肌松恢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幼儿对顺式阿曲库铵更为敏感,起效快,肌松阻滞维持时间和作用时间短,与成人的肌松效应相似;肌松恢复时间与年龄无关,2倍ED95诱导剂量对不同年龄的患者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对7名正常人及31名肌肉疾病患者双下肢做肌肉的CT扫描。结果显示:正常人下肢肌肉的密度均匀一致,形态圆隆、边界清楚。肌肉疾病患者的下肢肌肉可见虫蚀状、点片状、大片状低密度区,严重时整个肌肉实质完全被脂肪样低密度区代替;肌肉外形及截面积呈萎缩性改变。肌源性肌病肌肉密度改变重于神经源性肌病。病人患肢肌力与CT肌肉病变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顺式阿曲库铵的残余肌松作用。方法择期行腰椎管狭窄或胸腰椎体骨折手术患者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8~70岁,随机分为顺式阿曲库铵静脉持续输注组(A),静脉间断给药组(B)。麻醉诱导后,A1组持续输注顺式阿曲库铵0.75μg·(kg·min)^-1,A2组1.5μg·(kg·min)^-1,B1组间断给药0.05 mg·(kg·h)^-1,B2组0.1 mg·(kg·h)^-1,每组各20例。手术结束前20min停用所有药物。使用闭环肌松注射系统(CLMRIS-I)进行肌松效应监测,记录肌松药使用总量、第一次睁眼时间、四个成串刺激比值(Train-of-Four ratio,TOFr)达25%、50%、75%、90%的时间、拔管时间、患者抬头5s的时间及患者麻醉前后潮气量、呼吸频率等。结果拔管时四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及氧饱和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拔管时心率较术前明显增快(P〈0.05),A2、B1、B2组患者潮气量高于术前(P〈0.05);同种给药方式下,顺式阿曲库铵高剂量组患者TOFr恢复至25%、50%、75%、90%时间、肌力达Ⅳ~Ⅴ级和能够持续抬头5s时间长于低剂量组(P〈0.05),而拔管时间及第一次睁眼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剂量下,持续输注给药较间断单次给药TOFr恢复至25%、50%、75%时间延长(P〈0.05),而TOFr恢复至90%、拔管时间、第一次睁眼时间、肌力达Ⅳ-Ⅴ级和能够持续抬头5s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顺式阿曲库铵的术后残余肌松作用不同,高剂量可延长患者术后肌肉功能恢复时间。顺式阿曲库铵持续输注与间断给药两种方式对残余肌松作用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阿曲库铵神经肌肉阻滞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甲状腺肿物切除术病人80例,随机分成两组:地塞米松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10 min后按顺序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1 mg/kg、芬太尼4 μg/kg、丙泊酚2 mg/kg、阿曲库铵0.6 mg/kg;对照组,麻醉诱导前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之后给予相同剂量麻醉诱导药物.观测两组患者拇内收肌群TOF,记录T1消失的时间及第1次TOF恢复时T1出现的时间.[结果]地塞米松组阿曲库铵起效时间为(289.0±19.7)s,比对照组(226.4±11.2)s明显延长,恢复时间为(13.7±0.5)min,比对照组(20.8±3.2)min明显缩短(P<0.05).[结论]地塞米松可减弱阿曲库铵对全麻病人的神经肌肉阻滞效应.  相似文献   

18.
应用改良的还原型辅酶Ⅰ四唑氮还原酶(NADH-TR)氧化酶组化染色方法,对400例经常规HE,MGT以及ATP酶和透射电镜确诊的神经肌肉疾病肌组织的恒冷冰冻连续切片进行组化染色,结果显示该染色对发现肌纤维内部结构变化;区别Ⅰ,Ⅱa;Ⅱb型肌纤维、成群肌萎缩以及同型肌群化,鉴别神经原性肌肉疾病和肌原性肌肉疾病及其分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普鲁卡因-芬太尼-国产阿曲库铵-氧平衡麻醉下行择期腹部手术30例。用加速度仪监测国产阿曲库铵的神经肌肉阻滞特点,同时监测循环系统功能变化。结果表明,竞争型肌松药国产职曲库铵的肌松作用与进口阿曲库铵相同,0.4mg/kg剂量组的起效时间为(1.0±0.34)分钟,T4/T1=25%恢复时间为(40.27±8.62)分钟,它对心血管系统无明显影响;0.8mg/kg剂量组静注阿曲库铵心率明显增快、平均  相似文献   

20.
应用电镜下乙酰胆碱酯酶定位方法,观察了甲状腺素对大鼠膈肌神经肌肉接头的影响。结果表明,甲状腺素可引起膈肌3种肌纤维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终末反应物生成减少,分布不均,电子密度降低,接头褶排列不规则,松散,其中白肌纤维的神经肌肉接头发生改变早且较重。从而对甲状腺机能亢进性肌病的病理及发病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