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拉米夫定对不同中医证型的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拉米夫定是一种有效的抗乙肝病毒药物,它对病毒的逆转录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降低血液和肝脏中的病毒数量,改善肝脏生化功能和组织学病变,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进一步提高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本文收集统计了近4年的80例相关病例,从中医辨证的角度,分析应用拉米夫定治疗不同证型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肝炎科门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名,其中男性47名,女性33名,年龄17~64岁,平均35岁。诊断标准依据2000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和肝病学会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的中医证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感染杂志》2004,4(2):151-153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许多学者和临床医生对慢性乙肝中医辨证分型及其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肝组织纤维化发展到肝硬化失代偿期时,常伴有门脉高压和脾功能亢进。表现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周围血细胞计数下降、腹水等,临床容易诊断。可是临床患者一旦达到肝硬化,其病理改变往往是不可逆性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阿德福韦酯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对79例符合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肝胆湿热型、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及瘀血阻络型.观察不同中医证型患者接受阿德福韦酯治疗48周后,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HBV-DNA变化情况.结果:各组疗程完成后,HBV-DNA阴转率、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HBeAg转换率均以肝胆湿热型显著高于其他型别(P<0.05).结论: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阿德福韦酯抗病毒疗效与中医证型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腹部超声形态学特征的相关性,探求对乙肝后肝硬化辨证分型有价值的超声检查指标,为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开拓新思路。方法对符合乙肝后肝硬化标准的135例患者,进行规范中医辨证和超声检查。记录肝、脾外形及实质回声、胆壁双边征、胆囊内透声、结石等声像特征,测量肝右叶最大斜径和前后径、肝左叶上下径和前后径、脾厚径、脾长径、胆囊壁厚度、腹水深度。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2组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构成比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瘀血阻络证与肝气郁结、湿热蕴结、水湿内阻证相比较,肝左叶上下径缩小趋势更明显,脾脏增大较肝气郁结、湿热蕴结证更加显著。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证更容易出现肝叶形态比例失调、肝被膜锯齿状、弥漫性回声增高、胆囊壁增厚的表现。肝左叶上下径缩小可能是瘀血阻络证的特征,而肝叶形态比例失调、被膜锯齿状、弥漫性回声增高可能是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证的特点。胆囊壁增厚可能是水湿内阻、脾肾阳虚、瘀血阻络证的特征,胆囊腔内回声不均和胆壁毛糙可能是湿热蕴结证的提示指征。结论乙肝后肝硬化腹部超声形态学特征与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特点与中医关于肝硬化病机演变特点的传统认识相符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眼底体征各自的特点及相关规律,为肝硬化的临床诊治提供辅助依据,同时扩展目诊的研究范畴.方法:将150例肝硬化患者分为实证组、虚实夹杂证组、虚证组,另取7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并通过眼底照片获得相关眼底体征及眼底血管管径像素值,比较不同中医证型中的眼底体征分布特点.结果:肝硬化组眼底动脉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的相关因素。方法检测符合诊断标准的67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AST(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LB(白蛋白)、HA(透明质酸)、PCIII(III型胶原)、IV-C(胶原蛋白IV型)水平,分析气滞血瘀证、脾虚血瘀证、瘀血湿热证与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脾虚血瘀证ALT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个证型(P<0.05);HA按照脾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瘀血湿热证顺序依次增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3个证型血清AST及AL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III水平以脾虚血瘀证患者为低,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V-C水平以气滞血瘀证为高,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T、HA、PCIII及IV-C等指标的异常变化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客观检测指标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客观检测指标的相关性,为乙型肝炎肝硬化辨证客观化提供依据。方法:将12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同时检测患者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白蛋白(albumin,ALB)、球蛋白(globulin,GLO)水平,AST/ALT、白蛋白/球蛋白(albumin/globulin,A/G)比值,并进行Child—Pugh评分分级,分析不同证型各指标的差异性。结果:128例患者被辨证分为肝气郁结型、湿热内蕴型、血瘀型、脾虚湿盛型、肝肾阴虚型和脾肾阳虚型。①AST、ALT水平均以肝气郁结型为最低(P〈0.05),以湿热内蕴型和肝肾阴虚型最高(P〈0.05);AST/ALT比值以肝气郁结型及血瘀型最低(P〈0.05),以肝肾阴虚型最高(P〈0.05)。②ALB以肝气郁结型、湿热蕴结型最高(P〈0.05),GLO在肝气郁结型、湿热内蕴型最低(P〈0.05),而A/G在肝气郁结型、湿热内蕴型最高(P〈0.05)。③肝气郁结型、湿热内蕴型以Child-PughA级为主.各占85.70%、83.33%,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血瘀型、脾虚湿盛型以Child-PughB级为主,各占80.00%、83.33%;与其他证型有显著差异(P〈0.05),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以Child—PughC级为主,各占75%、66.67%,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随着代偿期的肝郁脾虚型向失代偿期的肝肾阴虚型发展变化,肝细胞损害程度、蛋白合成障碍及肝贮备功能受损均呈进一步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9.
魏海云  周舟 《河南医学研究》2022,(22):4050-4053
目的 应用双能碘图及Child-Pugh分级评价乙肝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分型特点。方法 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4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双能扫描序列进行增强扫描,测量动脉期肝实质碘浓度(Ia)及门静脉期肝实质碘浓度(Ip),计算肝动脉碘分数(AIF)和门静脉碘浓度(PVIC),通过Child-Pugh评分评估患者肝硬化严重程度,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对肝硬化进行辨证分型。结果 根据Child-Pugh评分将肝硬化患者分为Child A级(32例)、Child B级(27例)、Child C级(15例)。依据辨证论治分型,将肝硬化患者分为肝郁脾虚证(28例)、湿热蕴结证(16例)、脾虚湿盛证(17例)和瘀血阻络证(13例)。肝郁脾虚证以Child-Pugh A级为主,湿热蕴结证、脾虚湿盛证以Child-Pugh B级为主,瘀血阻络证以Child-Pugh C级为主,4种证型间患者肝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证型间Ia、Ip、AIF、PVI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能CT碘图和Child-P...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癌发病凶猛,发现时多为中晚期,手术切除率不足10%,多伴肝硬化,全身抗癌药物治疗是常采用的治疗措施之一。近年来,我科病房采用羟基喜树碱推注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获得一定效果,并发现疗效与中医分型有相关性,现将资料完整的2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苦参碱注射液肌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经临床或肝活检病理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随机分为2组(各60例):(1)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药包括肝泰乐、肌苷、齐墩果酸片和复合维生素等治疗;(2)苦参碱组除了常规保肝药物外,加苦参碱注射液100mg,肌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苦参碱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率、肝功能复常率,HBeAg和HBV DNA转阴率以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苦参碱注射液对促进肝功能恢复和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均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9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肝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口服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应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疗程均为1年。结果:治疗1年后,观察组HBV DNA阴转率为81.3%,对照组HBV DNA阴转率为60.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为52.1%,对照组为27.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年后,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ALT复常率分别为95.8%和93.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V YMDD变异率为2.1%,明显低于对照组14.6%,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无一例患者死亡,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拉米夫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目前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服步长脑心通胶囊,对照组为常规治疗,14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是血脂、血糖、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阻力增加,致脑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粥样硬化为其主要病因,对缺血性中风注重溶栓、抗凝治疗,改善微循环;对出血性中风注重降低颅内压,维持血压稳定。通过治疗证实脑心通可以抗氧自由基损伤、降低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水平、减轻脑水肿,可明显增加脑血流量,明显降低脑血管阻力。恢复脑神经系统,使其控制的运动、语言等神经系统体征得以改善,步长脑心通胶囊对急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潘向荣 《医学综述》2011,17(9):1378-1380
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化及肝硬化比率较高。近年来中医药对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病因病机及辨证施治特点的认识、专方专药治疗效果及配合抗病毒治疗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应用中医辨证施治方法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进行治疗,中医药对抑制肝纤维化进展及辅助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林铭华 《中外医疗》2016,(23):103-105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方法方便抽取2012年6月—2015年10月入住该院的74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A组)与56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B组)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并发症。结果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食欲减退、腹胀、肝掌、蜘蛛痣、黄疸、肝肿大、肝性脑病、急性胰腺炎、胆石症、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率分别为80.36%、46.43%、48.21%、58.93%、66.07%、23.21%、26.79%、12.50%、42.86%、19.64%,显著高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且两组患者的AST/ALT、GGT、AL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保证治疗效果,应结合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对其实施针对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用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0年8月134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组(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用治疗组)67例和B组(阿德福韦酯治疗组)67例,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门静脉内径、脾厚度以及治疗前后HBV-DNA载量情况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的门静脉内径、脾厚度以及治疗前后HBV-DNA载量情况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用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好,能够有效提高肝功能,使HBV-DNA载量有效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抗毒复肝3号方”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均以维生素C、肝泰乐为基础治疗,治疗组86例加服“抗毒复肝3号方”,每天1剂;对照组32例加服益肝灵片和护肝片。结果:治疗组临床基本治愈率2 7 91% ,对照组6 2 5 % ,两组比较,P <0 0 1;治疗组总有效率95 35 % ,对照组81 2 5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 0 5 ) ;治疗组主要症状和体征改善率91 0 7% ,对照组6 7 2 9% ;肝功能主要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及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抗毒复肝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临床意义,疗效优于益肝灵片加护肝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解毒饮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基础治疗组40例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甘露消毒丹组40例用甘露消毒丹治疗,解毒饮组40例用解毒饮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3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3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甘露消毒丹组、解毒饮组能改善肝纤维化,且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两者之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与基础治疗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解毒饮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乙型肝炎,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肝功能的恢复,抗肝纤维化,抑制HBV复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共同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安全性和耐药性。方法选择乙肝肝硬化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联合治疗组30例,口服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各1片;B组: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组30例;C组: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组30例,均治疗48~96周。结果A组治疗12、24个月时病毒学应答、治疗12个月时生化学应答与B组、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联合治疗乙肝肝硬化,不易产生耐药性,并具有互补作用,患者能长期稳定病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抗感染、利尿、保肝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3.3%(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