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秦美满  刘萍  李运  方波 《广东医学》2016,(23):3494-3496
目的 研究电针预处理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脊髓屏障的影响.方法 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假手术组(S组)、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电针预处理组(E组).IR组和E组大鼠阻断胸主动脉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组只开胸暴露胸主动脉但不阻断,E组在夹闭胸主动脉前行电针刺激预处理.观察记录术后48 h大鼠神经运动功能评分,依文思兰荧光法测定血脊髓屏障通透性,Western blot检测脊髓组织中AQP-4表达情况.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血脊髓屏障通透性明显增加,AQP-4表达明显增多(P<0.05).与IR组比较,E组神经功能评分增高,血脊髓通透性降低,AQP-4表达减少(P<0.05).结论 电针预处理可以明显抑制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AQP-4的表达,降低血脊髓屏障通透性,进而减轻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损伤散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和受损脊髓组织中凋亡相关因子(Fas)及其配体(FasL)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改良Allen's法制作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将96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损伤散组3组,致大鼠脊髓T12—L1节段中度撞击伤,伤后分别于2,8,24 h及7d,比较各组脊髓损伤大鼠的Tarlov评分和损伤脊髓组织中Fas,FasL免疫阳性细胞表达.结果 造模后24 h及7d,损伤散组Tarlov评分显著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损伤散组造模后8,24 h及7 d Fas,FasL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损伤散能促进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使受损脊髓组织中Fas及FasL免疫阳性物质表达降低,对受损脊髓组织有保护和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脊髓损伤模型的制备及其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制备SD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研究其病理和影像学变化,为后期的干细胞治疗提供实验信息.方法 8周龄SD大鼠,咬除T9~T10 棘突及相应椎板,用纤维剪刀将脊髓完全横断,将分离的肌肉缝合封闭椎管缺损,缝合皮肤,制成脊髓损伤模型.将经过相同措施处理但未损伤脊髓的SD大鼠作为对照.对两组SD大鼠在制模成功后不同时间点进行BBB评分、病理学和MRI检查.结果 实验组大鼠在制模成功后1、3、5、7周时BBB评分分别为0、(0.36±0.46)、(0.91±0.50)、(1.18±0.45)分,对照组分别为(20.57±0.48)、(21.00±0.00)、(21.00±0.00)、(21.00±0.00)分,两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SD大鼠脊髓损伤区出现明显的病理和影像学的改变.结论 脊髓横断损伤SD大鼠脊髓损伤区无脊髓组织残留,且出现明显的组织和影像学改变,在行为学上也与脊髓未损伤大鼠有明显差异,适用于脊髓再生的研究,从而为进一步研究脊髓损伤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脊髓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健康SD大鼠25只,随机分配到中药治疗组、地塞米松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采用脊髓打击型造模方法(改良Allen’s法)。BBB评分法测定大鼠脊髓神经功能情况。结果①实验组大鼠在急性脊髓损伤后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②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药组与地塞米松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较好,其中复方丹参的效果优于地塞米松。结论复方丹参可有效改善大鼠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NT-3-HUMSCs联合基因沉默SOCS3治疗SD大鼠脊髓损伤, 以期改善损伤神经运动功能.方法 (1) 用贴壁法体外培养人脐带间充质细胞 (HUMSC) , 同时进行分离, 提纯和鉴定; (2) 构建NT-3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利用基因转染技术将其转入HUMSC, 构建NT-3-HUMSC细胞, 体外检测其存活情况及NT-3表达情况; (3) 筛选作用于SOCS3的特异性靶点, 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 设立阴性对照, 设计并合成SOCS3-siRNA, 同时在体外检测功能; (4) 建立SD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分为为:假手术组10只;T12全脊髓横断损伤模型40只, 随机分为4组, 生理盐水治疗组10只;siRNA+NT-3-HUMSCs治疗组10只;NT-3-HUMSCs治疗组10只;SOCS3-siRNA治疗组10只.以上各组造模成功后, 分别存活1、2月和3月进行运动功能评价.结果 (1) siRNA+NT-3-HUMSCs联合治疗SD大鼠脊髓损伤组BBB评分明显高于NT-3-HUMSCs、siRNA和生理盐水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siRNA+NT-3-HUMSCs联合治疗SD大鼠脊髓损伤组爬网格实验表明神经功能恢复明显高于NT-3-HUMSCs、siRNA和生理盐水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NT-3-HUMSCs联合基因沉默SOCS3治疗SD大鼠脊髓损伤, 可以改善SD大鼠脊髓损伤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6.
樊涛  丁惠强  王拯  黑龙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9,31(3):295-298,305,F0002
目的 探讨Caspase-1及其激活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在大鼠急性脊髓组织损伤(SCI)后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脊髓损伤组,每组24只.两组依据损伤后取材时间各再分4个亚组.脊髓损伤组应用改良的Allen's重物打击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对照组只做T9全椎板切除术.分别于术后6h、1d、3d、7d处死各组大鼠,以损伤部位为中心取材,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aspase-1、IL-18的表达情况.结果 对照组大鼠脊髓组织中少量细胞Caspase-1、IL-18表达阳性.脊髓损伤后6h,损伤组Caspase-1、IL-18的表达高于对照组,1d继续增高,3d表达最多,7d略有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脊髓损伤组各时间点脊髓组织中Caspase-1和IL-18表达阳性的细胞数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 正常大鼠脊髓组织内存在少量Caspase-1、IL-18的表达.大鼠脊髓损伤后,Caspase-1和IL-18的表达迅速增强.Caspase-1和IL-18的表达增强表明其可能参与了脊髓继发性损伤,并可能是损伤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急性脊髓损伤(ASCI)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损伤对照组和HSYA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Allens’s打击法建立急性脊髓损伤大鼠模型,分别于术后1、7、14天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评分,术后14天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脊髓损伤部位神经细胞caspase-3 p20、Bcl-2和Bax表达。结果HSYA治疗组与损伤对照组大鼠下肢功能均有恢复(P〈0.05),且HSYA治疗组恢复更明显(P〈0.05);与损伤对照组比较,HSYA治疗组caspsase-3p20阳性细胞数表达明显减少(P〈0.05),Bcl-2阳性细胞显著增加(P〈0.05),Bax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5)。结论 HSYA对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有明显抑制作用,从而减少脊髓损伤部位继发性损伤,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caspase-3、凋亡诱导因子(AIF)的表达.方法 将78只成年健康Sprague-Dawley(SD)鼠按Nystrom法建立大鼠脊髓(T8、T9)急性压迫损伤模型,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测定各时间点AIF和caapase-3的表达变化,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苷三磷酸(dUTP)标记法(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水平.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及假手术组大鼠脊髓神经细胞caspase-3,AIF,TUNEL阳性细胞较少,脊髓损伤后1 d,AIF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5 d表达减弱.caspase-3阳性细胞数在脊髓损伤后8 h明显增多,3 d迭高峰(P<0.01),7 d表达减弱.TUNEL阳性细胞数也在8 h明显增多,3 d达高峰(P<0.01),7 d表达减弱.结论 脊髓损伤后存在广泛的细胞凋亡现象,caspase-3、AIF均参与了细胞凋亡的调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脊髓损伤后Wistar大鼠脊髓组织中tau蛋白动态表达规律及意义.方法:健康Wistar大鼠56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组用改良Allen法制备成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即作为手术组(48只);另1组则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仅开椎板,不损伤大鼠脊髓组织n=8).分别在12h、1d、3d、5d、7d、10d取出大鼠在T10及部分T9、T11椎板下的损伤脊髓组织制作蜡块并切片.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脊髓损伤后受损脊髓组织中tau蛋白的表达.结果:Wistar大鼠在急性脊髓损伤后,受损脊髓组织内即出现tau的阳性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tau蛋白的阳性表达结果逐渐增多;伤后3d阳性表达到达最大表达值,10d表达仍呈阳性且高于对照组.结论:损伤大鼠的脊髓组织后,组织中tau蛋白表达明显增加,且在不同时间点上有一定的变化关系,为急性脊髓损伤后临床的早期干预时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大鼠脊髓损伤后局部脊髓BMP-2的表达变化,为电针治疗脊髓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电针组,动物模型采用医用脑动脉瘤临时夹钳夹的急性钳夹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取术后7 d、14 d、21 d、28 d各组损伤局部脊髓组织,提取蛋白经电泳成像与数据分析,测定损伤后局部脊髓组织内的BMP-2的表达变化.结果 BMP-2的表达在大鼠脊髓损伤后7~14 d出现明显增强,高表达持续至28 d以后,电针组BMP-2的表达低于脊髓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脊髓损伤,促进脊髓功能恢复与抑制BMP-2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细胞凋亡Fas和TRAIL死亡受体信号通路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CI)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  40只健康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CI模型组, 黄芪注射液低、中、高剂量(1、2、4 mL · kg-1)组, 每组8只。采用改良的重物打击法构建大鼠急性SCI模型; 按照BBB评分和Rivlin斜板实验评价大鼠运动功能; 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检测脊髓组织病理变化; 尼氏染色法检测脊髓神经元细胞损伤程度; 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分析差异表达基因; qPCR验证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量; 利用TUNEL试剂盒检测各组脊髓细胞凋亡情况; Western blot检测凋亡通路关键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BBB评分和斜板试验结果显示, 与假手术组比较, 模型组大鼠表现出明显的运动功能障碍; HE染色显示模型组脊髓组织病理病变严重; 模型组尼氏染色着色较浅, 神经元细胞损伤严重; 与假手术组比较, 模型组脊髓中4 597个基因差异表达, Fas、TRAIL、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和Bax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 < 0.01), Fas凋亡抑制分子FAIM和抗凋亡因子Bcl-2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 < 0.01)。与模型组比较, 黄芪注射液组的BBB评分、Rivlin斜板度数显著升高(P < 0.05, P < 0.01), 组织病变程度较小, 尼氏染色着色程度随剂量升高而变深, 黄芪注射液高剂量组脊髓神经细胞损伤和凋亡得到显著缓解(P < 0.01)。转录组测序和qPCR结果显示: 与模型组比较, 黄芪注射液中、高剂量组中参与细胞凋亡调控的FAIM和TRAIL mRNA差异表达(P < 0.01), 黄芪注射液高剂量组Fas、TRAIL、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和Bax蛋白表达被剂量依赖性地抑制(P < 0.05,P < 0.01), FAIM和Bcl-2的蛋白表达上调(P < 0.01)。  结论  黄芪注射液可能通过对死亡受体途径Fas和TRAIL蛋白的抑制, 进而调控神经元细胞的程序性凋亡, 发挥对SCI的神经保护作用, 改善脊髓组织损伤病变程度, 加速后期神经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 TMP) 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损伤段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MIF) 表达的影响。方法:SD 大鼠110 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对照组和实验组。应用改良Allen 氏打击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应用改良Rivlin 斜板实验、联合行为评分(combinebehavior score, CBS) 和BBB(Basso, Beattie, Bresnahan, BBB) 评分对术前和术后1, 3, 5, 7, 14, 21 d 大鼠脊髓功能进行行为学评分。在建模后1, 3, 6, 12 h 及1, 3, 5, 7, 14, 21 d 获取损伤段脊髓标本, HE 染色观察其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IF 表达。结果:术后7, 14, 21 d 实验组斜板临界角度数均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5, 7, 14, 21 d 实验组BBB 评分值均较对照组高(P<0.05);, 而术后5, 7, 14, 21 d 实验组CBS 评分值均较对照组低(P<0.05), 术后12 h 及1, 3, 5, 7 d, 实验组MIF 阳性细胞表达数较对照组低(P<0.05)。且随着时间推移, 改良Rivlin 斜板实验临界角度和BBB 评分与MIF 阳性细胞表达数呈负相关, CBS 评分与MIF阳性细胞表达数呈正相关。结论:TMP 对大鼠急性继发性损伤的脊髓有保护和促进其功能恢复的作用, 这种作用在损伤后1~2 周最为显著;TMP 能够抑制大鼠急性继发性损伤后脊髓组织中MIF 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Caspase-3、Bcl-xl表达影响,探讨其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6),ASCI盐水组(n=32)和ASCI治疗组(n=32),采用改良的Allen法,制成中度脊髓损伤大鼠模型;各组按术后3h、6h、24h、48h随机分为4个亚组;检测各亚组脊髓组织MDA的含量;以免疫组化检测各亚组脊髓组织Caspase-3表达和Bcl-xl基因表达。结果:ASCI盐水组MDA含量、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和Bcl-xl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与盐水组相比,依达拉奉治疗组MDA含量和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水平均下降,而Bcl-xl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结论:依达拉奉可抑制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此作用可能与其减轻氧化激化、减弱Caspase-3表达和增强Bcl-xl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背景 骨关节退行性改变压迫脊髓所致的脊髓型颈椎病(CSM)与脊髓急性损伤在病理特点及治疗策略方面存在差异,中医药治疗退行性CSM有着独特优势,临床应用广泛,但脊髓慢性压迫相关的治疗机制研究较少。目的 研究益肾养髓方对脊髓慢性压迫大鼠脊髓(C5~7)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因子3(NT3)、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mRNA表达水平影响及NGF的蛋白表达和分布情况,探讨益肾养髓方促进CSM神经功能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 2019年1月选取SPF级雌性SD大鼠96只,其中72只大鼠采用吸水膨胀材料聚乙烯醇丙烯酰胺互穿网络水凝胶(由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提供)压迫脊髓的方法进行造模,余24只大鼠假手术(假手术组)。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24)、中药高浓度组(n=16)、中药中浓度组(n=16)、中药低浓度组(n=16)。中药灌胃的各组按照对应浓度进行灌胃(大鼠灌胃给药剂量采用体表面积系数换算系数6.3计算,高浓度为16.74 g•kg-1•d-1、中浓度为8.37 g•kg-1•d-1、低浓度为4.19 g•kg-1•d-1),药液浓缩后以1 ml/100 g体积灌胃给药,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灌服等量(1 ml/100 g)0.9%氯化钠注射液,1次/d。分别于术后2、4、6、8、10周时,评价各组大鼠运动功能指数评分(BBB评分);术后2、6、10周时,尼氏染色法观察大鼠脊髓前角正常神经元的尼氏体分布,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 法检测大鼠脊髓营养因子NGF、NT3、GDNF的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分析NGF脊髓前角区蛋白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 (1)术后2周,假手术组BBB评分高于模型组、中药高浓度组、中药中浓度组和中药低浓度组(P<0.05);术后4周,假手术组BBB评分高于模型组、中药高浓度组、中药中浓度组和中药低浓度组(P<0.05);术后6周,假手术组BBB评分高于模型组、中药高浓度组、中药中浓度组和中药低浓度组(P<0.05),模型组BBB评分低于中药高浓度组(P<0.05),中药高浓度组BBB评分高于中药中、低浓度组(P<0.05);术后8周,假手术组BBB评分高于模型组、中药高浓度组、中药中浓度组和中药低浓度组(P<0.05),模型组BBB评分低于中药高浓度组(P<0.05),中药高浓度组BBB评分高于中药中、低浓度组(P<0.05);术后10周,假手术组BBB评分高于模型组、中药高浓度组、中药中浓度组和中药低浓度组(P<0.05),模型组BBB评分低于中药高、中浓度组(P<0.05),中药高浓度组BBB评分高于中药中、低浓度组(P<0.05)。(2)术后2周,假手术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形态正常,可见大量虎斑状尼氏体,丰富饱满;模型组脊髓前角神经元细小,形态为圆形,分布稀疏,胞内尼氏体溶解减少甚至消失;在术后6、10周时,中药高、中浓度组神经元虽有一定程度损伤,但细胞形态丰满、可见细胞内虎斑状尼氏体;中药低浓度组可见少量空泡,神经元细胞分布略稀疏,单个细胞内尼氏体数目比中药高、中浓度组含量少。术后2周,假手术组正常神经元数目多于模型组(P<0.05)。术后6周,假手术组正常神经元数目多于模型组、中药中浓度组和中药低浓度组(P<0.05),模型组正常神经元数目少于中药高浓度组(P<0.05),中药高浓度组正常神经元数目多于中药低浓度组(P<0.05)。术后10周,假手术组正常神经元数目多于模型组、中药低浓度组(P<0.05),模型组正常神经元数目少于中药高浓度组(P<0.05)。(3)术后6周,中药高浓度组NGF mRNA表达水平高于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中药低浓度组(P<0.05),中药高浓度组NT3 mRNA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中药高浓度组GDNF mRNA表达水平高于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中药中、低浓度组(P<0.05)。(4)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中脊髓前角的神经元细胞NGF染色程度较浅,分布稀疏,中药高、中浓度组大鼠的脊髓前角神经元NGF染色较明显,细胞形态完整。术后6周,中药高浓度组NGF平均积分光密度值高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P<0.05)。结论 益肾养髓方可能通过增加脊髓中NGF、NT3、GDNF的mRNA表达水平,改善CSM大鼠的四肢运动功能,保护脊髓前角中正常运动神经元,从而达到促进神经修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呼吸高浓度氢气对小鼠脊髓钳夹损伤后脊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将36只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和氢气治疗组,每组12只.脊髓损伤组和氢气治疗组建立脊髓钳夹伤小鼠模型,氢气治疗组加以呼吸66.7%氢气持续3d、每天4次的方案治疗.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情况,采用BMS评分、BBB评分及足迹分析评估小鼠神经、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观察期为1周.于损伤后第7天麻醉小鼠并取脊髓组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脊髓组织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病理切片观察脊髓组织形态.结果 与脊髓损伤组相比,氢气治疗组小鼠脊髓钳夹伤后的BMS评分、BBB评分均升高(P<0.05)、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小鼠足迹分析结果和脊髓损伤区的组织形态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呼吸高浓度氢气能够促进小鼠脊髓钳夹伤后的神经、运动功能及脊髓再生功能的恢复,有望成为临床上治疗脊髓损伤的辅助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结扎腰动脉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模型,为研究缺血性脊髓病、继发性脊髓损伤的发生机制提供良好的载体.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仅分离出腰动脉)和脊髓缺血组(结扎所有腰动脉),于术后进行大鼠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脊髓苏木精-伊红(H-E)染色镜下观察及Caspase-3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术后48 h对缺血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为(9.22±0.97),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H-E染色镜下可见脊髓缺血组大鼠正常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aspase-3阳性细胞呈棕黄色,脊髓缺血组阳性率远大于假手术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结扎大鼠腰动脉可以建立稳定的脊髓缺血模型,为脊髓缺血后损伤机制和预防措施的研究提供良好的载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火针对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火针组。采用改良Allen法制作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火针组术后即刻及其后每隔24 h火针针刺大鼠脊髓损伤部位上下端的棘突间隙,另两组相应时间点行相同抓握。于伤后1、3、5、7 d采用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BBB)评分标准进行不同时段的行为学评分并取材。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脊髓损伤后BDNF表达的变化。[结果] BBB评分显示,火针组的各时间点评分均高于模型组,特别是在造模并干预7 d后效果更加显着(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火针组的BDNF表达在各时间点均增加,火针组3、5、7 d的BDNF表达均高于模型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BBB评分与BDNF表达量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呈高度相关。[结论] 火针可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其机制与促进BDN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减重步行训练(BWSTT)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脊髓组织中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B (TrkB)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水平和运动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CI组、BWSTT-A组(低强度训练)、BWSTT-B组(中强度训练)和BWSTT-C组(高强度训练),每组10只。应用自制的打击器制备SCI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行椎板切除术暴露硬脊膜,不予打击,直接缝合,术后不给予任何治疗;SCI组大鼠造模后不给予任何治疗;BWSTT组大鼠在SCI后给予康复锻炼,3组大鼠步行速度分别为7、15和21 cm·s-1。在造模后35 d采用Basso、Beattie和Bresnahan (BBB)评分评定SCI大鼠后肢功能恢复情况,免疫蛋白印记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TrkB和BDNF蛋白表达水平,尼氏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尼氏小体的形态和数量。结果:与SCI组比较,BWSTT-B组和BWSTT-C组大鼠BBB评分升高(P<0.01);与BWSTT-A组比较,BWSTT-B组和BWSTT-C组大鼠BBB评分升高(P<0.01)。免疫蛋白印记法检测,与假手术组比较,SCI组大鼠脊髓组织中TrkB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SCI组比较,BWSTT-B组和BWSTT-C组大鼠脊髓组织中TrkB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SCI组大鼠脊髓组织中BDNF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SCI组比较,BWSTT-B组和BWSTT-C组大鼠脊髓组织中BDNF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1)。尼氏染色法检测,与SCI组比较,BWSTT组细胞尼氏小体数量较多,细胞形态较好。结论:中和高强度的BWSTT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SCI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脊髓组织中TrkB和BDNF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检测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glial cell line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和轴突生长抑制因子(neurite outgrowth inhibitor A,Nogo A)的表达情况,来评估神经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neuroserpin,NSP)对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  130只成年雄性SD 大鼠随机分成3组:SCI组(n=60),用改良Allen′s重物打击法制备SCI模型,鞘内注射生理盐水25 μL。NSP组(n=60),大鼠SCI后立即鞘内注射NSP 25 μL。正常对照组(n=10),只去除椎板,暴露脊髓,不造成SCI。各组定期行为学观察(BBB评分),Western blot检测SCI局部GDNF和Nogo-A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SCI局部BDNF、GDNF和Nogo-A的表达情况。结果  随时间延长,术后SCI组和NSP组大鼠BBB评分均逐渐升高,但是两组并无明显差异。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显示:急性SCI后1天GDNF表达明显升高,且随时间延长其表达量逐渐降低,同时,在1、3、7和14天各时间点NSP组GDNF表达量均高于SCI组。急性SCI后Nogo-A表达成逐渐升高趋势,同时,NSP组在各时间点的Nogo A表达量均低于SCI组。real-time PCR显示:SCI 1天后BDNF表达水平显著提高,随时间推移,表达水平逐渐下降;同时,NSP组在1、3、7和14天各时间点BDNF水平均明显低于SCI组。结论  急性SCI后,大鼠内源性BDNF、GDNF和Nogo-A的表达水平均升高。外源性给予NSP对大鼠急性SCI后的运动功能无明显改善,但在基因和蛋白质水平对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 conditioning,IPC)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pinal cord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SCIRI)的保护作用及其对钙敏感受体(calcium-sensing receptor,CaSR)及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aspase-12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5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IR模型+IPC组(IPC组),IR模型+IPC+激动剂组(IPC GdCl3组)和IR模型+抑制剂组(NPS2390组)。假手术组仅显露大鼠腹主动脉而不用动脉夹夹闭,其他各组夹闭腹主动脉25 min后再开放建立SCIRI模型;IPC组再灌注3 min后予3个循环的IPC;IPC-GdCl3组在连续2天每天1次尾静脉注射CaSR激动剂GdCl3后行IPC组操作;NPS2390组提前2天每天1次通过尾静脉注射NPS2390,随后建立IR模型。采用BBB评分法对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价,采用TUNEL染色检测脊髓组织中神经细胞凋亡数目,采用蛋白质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定量检测脊髓组织中CaSR及Caspase-12表达。结果: 各模型组大鼠BBB评分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IPC组、NPS2390组BBB评分均明显高于IR组(P<0.05);IPC组BBB评分明显高于IPC GdCl3组(P<0.05)。TUNEL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凋亡细胞极少;IR组较IPC组和NPS2390组凋亡神经细胞数量均明显增多(P<0.05);IPC组较IPC-GdCl3组凋亡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蛋白质印迹结果表明,建模各组较假手术组CaSR及Caspase-12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IR组CaSR与Caspase-12表达量均明显高于IPC组和NPS2390组(P<0.05);IPC组较IPC GdCl3组CaSR与Caspase-12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免疫组织化学各组比较情况与蛋白质印迹一致。结论: IPC对大鼠SCIRI起到保护作用,且可能与抑制脊髓组织中CaSR及Caspase 1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