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胰腺外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其病因、胰腺外损害的临床特征以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以胆道疾病最常见,占61.9%。68.4%的AP患者合并有胰腺外损害,胰腺外受损组织和器官最常见为肝脏(59.5%),呼吸系(25.0%)和胃肠道(10.2%)。20.9%AP患者合并2种或以上组织和器官损害。胆源性AP易并发肝脏损害。伴有胰腺外损害的AP患者其病死率、转重症发生率高于无胰腺外损害组,平均住院时间比无胰腺外损害组长,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可累及多系统的疾病,容易合并胰腺外损害,合并胰腺外损害的AP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陈欣菊  郭洪涛 《中原医刊》2007,34(21):36-37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胰腺外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其病因、胰腺外损害的临床特征以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以胆道疾病最常见,占61.9%。68.4%的AP患者合并有胰腺外损害,胰腺外受损组织和器官最常见为肝脏(59.5%)、呼吸系统(25.0%)和胃肠道(10.2%)。20.9%AP患者合并2种或以上组织和器官损害。胆源性AP易并发肝脏损害。伴有胰腺外损害的AP患者其病死率、转重症发生率高于无胰腺外损害组,平均住院时间比无胰腺外损害组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可累及多系统的疾病,容易合并胰腺外损害,合并胰腺外损害的AP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病因及胰腺外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59例AP患者的病历资料,观察其病因、胰腺外损害的临床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59例AP患者以胆源性病因为主,占66.1%。其次是饮酒及饮食因素。78.6%的AP患者合并胰腺外损害,且胰腺外损害部位依次为肝脏74.6%、呼吸道18.6%、胃肠道11.8%。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胰性脑病等较少见。其中28.1%的AP患者合并2种或2种以上器官受损,与无胰腺外损害的AP患者相比,病死率升高、住院天数明显延长。结论AP是一种可累及多系统的疾病,合并胰腺外损害者病死率升高,恢复较慢。  相似文献   

4.
细胞因子与急性胰腺炎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仲启  付汉中 《医学综述》2004,10(3):164-166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病理状态,在临床上表现为轻至重型,轻型在一次短暂的腹部症状发作后病情得以缓解,而重型则危及生命,病死率高达30%~50%,死亡原因多由于胰腺以外的其他器官,如肺、肝、肾和心功能障碍所致。近年研究表明,在AP尤其是重症胰腺炎期间,某些炎症细胞及被破坏的胰腺腺泡组织释放炎性介质、细胞因子,进人体循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影响胰腺炎病程及预后。现将与AP发病相关的细胞因子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多由于胰腺内多种酶的异常部位和数量的激活消化了部分胰腺细胞,继而出现胰腺功能和胃肠道功能损害甚至衰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伴或不伴有严重细菌感染,最终可导致多器官功能不全。AP的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方法尚存有争议。现就关于AP病因学研究的新进展做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6.
急性胰腺炎并发肝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急性胰腺炎常并发胰外器官损害,肝是其常累及的器官,肝损害会恶化病情.文中探讨急性胰腺炎(AP)并发肝损害的临床特征. 方法:利用医院病案检索系统随机检索病例156例对AP合并肝损害的102例患者进行分析,共分为2组:重症AP(SPA)组,44例;轻症AP(MAP)组58例.比较2组患者肝损害程度及病情恢复情况. 结果:半数以上的AP患者发生肝损害,与轻度AP相比,其肝损害更严重、肝功能恢复更慢、病程更长.结论:AP肝损害的发生率及损害程度与胰腺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正>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被激活后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引起的急性化学性炎性反应,伴或不伴其他器官功能改变的疾病[1]。大多数患者为轻度AP,只有部分患者出现中度AP(伴有胰腺局部并发症)或严重AP(出现持续性的器官衰竭)。在轻度AP中,治疗通常包括诊断评估和支持性治疗;在严重的AP中,多采用多学科的方法,以尽量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临床上,AP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本文就急性胰腺炎的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胰腺炎(AP)时血清促炎细胞因子的变化及维拉帕米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十二指肠闭袢法”诱发AP大鼠模型,随机分A组(假手术组)、B组(AP组)和C组(维拉帕米治疗组)。观察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及胰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AP时大鼠血清TNF-α、IL-1、IL-6的含量均显著升高,维拉帕米治疗组促炎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下降,胰腺组织病理改变减轻。结论:AP时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升高,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可抑制AP时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减轻胰腺组织病理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周未  富晓敏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1):1464-1466
<正>急性胰腺炎(AP)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性反应为主要特征伴有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变的疾病,治疗不及时或不当时容易发展成重症胰腺炎(SAP),SAP是病理过程发展迅速、胰腺组织不断持续坏死的疾病。它发病急剧,易引起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  相似文献   

10.
急性胰腺炎(AP)是指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腺内激活的胰酶自身消化而引起的急性化学性炎症,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常累及全身多个器官.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小板激活因子受体拮抗剂 (苦杏内酯AB ,GAB)对急性胰腺炎 (AP)鼠血流变学、胰腺粘附分子表达及胰、胰外器官损害的影响。方法 :SD大鼠 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A组 ,30只 )、AP组 (B组 ,30只 )和AP加GAB治疗组 (C组 ,30只 ) ,观察各组血流变学、酶学、胰腺组织粘附分子E 选择素 (E selectin)、细胞间粘附分子 (ICAM 1)表达、胰及肺、肠形态学改变。结果 :AP组 ,低切下全血粘度 9.4 1± 0 .80 ,红细胞聚集指数 2 .38±0 .10 ,红细胞刚性指数 4 .88± 0 .18,胰粘附分子表达评分E selectin 2 .2、ICAM I 2 .3,胰及肺、肠评分或分级病损严重 ;治疗组上述各血流变学指标依次为 7.4 1± 0 .5 1,2 .19± 0 .11,3.98± 0 .10 (与AP组比 ,P <0 .0 1) ,胰腺组织E selectin 1.1,ICAM 11.1(P <0 .0 1) ,胰及肺、肠胰外器官病损减轻 (P <0 .0 1)。结论 :AP时 ,炎性介质、粘附分子异常表达及血流变异常是导致胰、胰外器官损害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 ,早期应用PAF受体拮抗剂GAB能有效改善AP血微循环障碍、血流变异常及降低粘附分子表达 ,对胰及胰外器官损害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周瑜  王卫星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9):1559-1562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由多种炎症因子异常激活而引起胰腺损伤的多因子疾病,以胰腺水肿、坏死为主要特征,可导致胰腺局部甚至系统性炎症。急性胰腺炎作为临床上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因其起病急、病情重、易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且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等原因而受到广大学者们的极大重视。然而,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传统的观点认为胰腺的自身消化、机体的过度炎症反应、全身微循环障碍以及肠道菌群易位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从微循环障碍角度探索其发病机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机体微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改变、血液流变学改变以及血管活性介质的释放等在急性胰腺炎微循环障碍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各因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共同促进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和发展。急性胰腺炎虽原发病灶位于胰腺,却能造成肠道、肝脏、肾脏、肺等全身多脏器功能损伤,而微循环障碍则是导致胰腺以及胰外脏器损伤的重要原因。本文就急性胰腺炎微循环障碍发生的机制及全身主要脏器微循环障碍的相关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期为广大学者对急性胰腺炎微循环障碍相关研究提供一个基本的认识,进而寻求广大学者对急性胰腺炎微循环障碍的机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为众多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13.
急性胰腺炎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性反应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变的疾病。炎症因子的产生及释放是其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作为最常见的抗炎药物,已被应用于治疗多种炎症性疾病。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其代表性药物吲哚美辛可预防具有高危因素患者的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但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作用,尤其是在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及预防器官衰竭方面的作用尚不明确。大部分动物实验显示NSAIDs具有器官保护作用,但现有初步临床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将有助于阐明NSAIDs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4):97-103
目的探讨CT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3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排除存在严重心脑肾疾病、休克、精神疾病者,采用德国SIEMENS公司生产的64排螺旋CT进行检查。结果 38例AP患者中,水肿型30例,腺体体积明显增大,腺体密度欠均匀,局部边缘模糊,与周围脂肪层界限不清,增强扫描后未见坏死区域。急性坏死型胰腺炎8例:CT显示胰腺密度不均匀、体积明显增大、斑片状或大片状低密度灶特点,其中出血3例,坏死脓肿2例,其中部分坏死假囊肿或脓肿于动脉期肝脏一过性区域行强化特点。并发症:胰腺周围脓肿12例、假性囊肿8例、少量胸腔积液3例。结论 CT检查不仅可以判定急性胰腺炎的类型,还可以了解病变的进展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是目前诊断急性胰腺炎较有效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急性胰腺炎肝脏损伤的表现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胰腺炎常累及肝、肺及肾脏等远处器官,尽管急性胰腺炎时肝脏损伤多较轻,但对终末期肝功能衰竭目前尚无好的治疗方法.本文综述了急性胰腺炎肝脏损伤的表现及发病机制,旨在进一步理解急性胰腺炎时全身炎症反应和多器官衰竭的机制,为探索其防治措施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慢性镉中毒小鼠胰腺光镜下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镜观察小鼠长期、低剂量染镉后的胰腺组织结构,结果显示:胰腺组织明显受到损伤。外分泌部腺细胞肿胀、嗜酸性变、脂肪变,损伤严重的腺细胞坏死、溶解、胰岛内分泌肿胀、分泌颗粒减少,部分内分泌细胞自溶,间质内纤维增生,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实验证明胰腺是慢性镉中毒时的靶器官。  相似文献   

17.
PPARγ对实验性胰腺炎大鼠多器官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PPARγ对实验性胰腺炎大鼠多器官功能的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①正常对照组;②胰腺炎模型组采用胆胰管注射质量分数4%的牛磺胆酸钠,剂量为1.0 ml/kg,制成胰腺炎模型;③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处理组于造模成功后,静脉注射罗格列酮0.3 mg/kg;④PPARγ/拮抗剂GW9662处理组于造模成功后,静脉注射GW9662 0.3 mg/kg,10min后再次静脉注射罗格列酮0.3 mg/kg.各组于实验6h后采集血样并处死大鼠,检测各组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及门静脉血内毒素含量,测定各组反应器官功能的生化指标.结果 胰腺炎模型组和GW9662处理组大鼠在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门静脉内毒素含量方面及各器官功能生化指标均比对照组及罗格列酮处理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PPARγ的配体罗格列酮能减轻实验性胰腺炎大鼠器官功能损伤,对实验性胰腺炎大鼠多器官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螺旋CT动脉期扫描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61例经改进CT扫描方法后急性胰腺炎病例的CT资料,观察其CT表现特征.结果:急性水肿型胰腺炎轻者CT仅表现为胰腺饱满、形态僵直、密度及胰周无明显改变;大部分病例表现为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边缘模糊,胰周脂肪间隙内条絮状渗出,部分伴有单或双侧肾前筋膜增厚.急性重症胰腺炎CT表现为胰腺肿大非常显著、轮廓外突、胰周大量絮状渗出,增强扫描胰腺实质内均可见不同程度的局限性或弥漫性无强化低密度坏死区,部分可见出血灶.结论:采用正确的扫描方法,螺旋CT扫描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一种准确、可靠、无创性检查方法,对指导临床正确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并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5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78例合并肝功能损害。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肝功能,以了解肝功能损害的程度和对病程的影响。结果:重症胰腺炎较轻症胰腺炎并肝功能损害的程度重(P<0.01);胆源性AP肝功能损害比非胆源性AP严重程度重(P<0.01);重症胰腺炎并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其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复常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轻症胰腺炎并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明显延长(P<0.01)。结论: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程度与胰腺炎程度呈正相关,胆源性AP合并肝功能损害明显,肝功能损害延长胰腺炎的病程。  相似文献   

20.
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与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了解其CT表现严重程度与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从而对其预后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重点观察胰腺、胰周和腹膜后间隙的受累情况。结果50例中CT清楚地显示了胰腺及其周围组织的情况。按CTSI标准,50例中0-3分28例,4-6分17例,7-10分5例。结论CT检查对诊断急性胰腺炎阳性率较高,CTSI标准对评判严重程度、制定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价可提供真实而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