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85例小肠间质瘤病例进行随访分析,比较各个临床因素对疾病预后的影响. 方法 设计临床病例数据库,将85例小肠间质瘤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手术相关资料、病理学资料以及术后随访资料等输入数据库,通过查询提取所需要分析的数据,比较各个临床因素对疾病预后的影响. 结果 对85例小肠间质瘤患者的随访发现,肿瘤最大径(相对危险度1.7)和肿瘤表面是否溃疡(相对危险度6.0)两个独立因素与预后密切相关(P<0.05). 结论 肿瘤最大径和肿瘤表面溃疡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影响原发小肠间质瘤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89 ~ 2009年经病理证实的100例原发小肠间质瘤的临床资料,统计学分析其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病例总计100例,包括男53例,女47例.其中行根治性手术85例,姑息性手术15例,总的5年生存率为77.6%;5年无病生存率为52.4%.单因素分析影响小肠间质瘤预后的因素包括:肿瘤的大小、核分裂象、Ki -67指数、R0切除、与周围组织粘连、凝固坏死;多因素分析影响小肠间质瘤预后的因素是:R0切除.结论 外科根治性切除是原发小肠间质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对于Fletcher中危及以上患者,应考虑辅助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老年胃间质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其预后的临床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90例老年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结果 90例患者均接受手术切除,随访率87.0%.其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9.7%、50.6%和32.9%;1、3、5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5.9%、49.4%和32.9%.单因素分析影响老年胃间质瘤术后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的因素均为:肿瘤大小、肿瘤坏死、核分裂象和NIH危险度分级标准.结论 老年胃间质瘤患者总体预后欠佳.肿瘤大小、肿瘤坏死、核分裂像和NIH危险度分级标准是影响老年胃间质瘤患者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诊断、外科治疗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本院5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患者经复查后均得到确诊,其中胃30例,小肠10例,肠系膜3例,结肠3例,食管2例,直肠4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隐痛、贫血、呕血、黑便等;所有患者行手术切除治疗,部分行放疗及化疗。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表现及各项检查进行,而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首选方法就是外科手术,其预后主要受到肿瘤性质、年龄、肿瘤最大径及完全切除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双气囊内镜(DBE)检查和小肠计算机断层摄像(CT)扫描在小肠间质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术后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小肠间质瘤的患者资料,定义肿瘤直径<5 cm为早期病变.筛选具有DBE检查或小肠CT扫描完整记录的61例早期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回顾性分析相关前期检查(包括胃镜、肠镜、腹部B超、血管造影和胶囊内镜等)、DBE检查、小肠CT扫描及DBE与小肠CT联合检查的病变阳性提示获得或病变检出情况,以及随访期间肿瘤复发和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在小肠CT扫描和DBE检查前,61例患者接受相关前期检查后44例(72.13%)获得阳性提示.56例患者接受单纯DBE检查,检出病变52例(92.86%);42例患者接受单纯小肠CT扫描,检出病变37例(88.10%);两者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例患者接受DBE与小肠CT扫描联合检查,病变检出率达100%.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中位随访期35个月;无病生存59例(96.7%),带瘤生存2例(均为肿瘤复发病例经口服化疗药物治疗).结论 DBE检查和小肠CT扫描对早期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较高;两者联合应用有助于肿瘤的及早诊断和及时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消化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消化道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手术方式及肿瘤良恶性等临床资料.对手术标本及穿刺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终止时间为患者死亡或随访满3年,采用Cox回归分析观察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患者以年龄<60岁,肿瘤最大径5~10 cm者多见,发病部位以胃及小肠多见,肿瘤性质以恶性多见,主要采取局部切除治疗.病理特征以无出血坏死比例高,细胞类型以梭形细胞为主,轻度异型性,瘤细胞丰富,核分裂数>5/50 HPF多见.1年存活率为90%,复发率为12%,3年存活率为70%,复发率为28%.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手术方式、肿瘤性质、核分裂数、细胞类型、瘤细胞异型性是影响消化道间质瘤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 消化道间质瘤具有自身的临床病理特征,其中肿瘤大小、手术方式、肿瘤性质、核分裂数、细胞类型、瘤细胞异型性是影响消化道间质瘤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小肠间质瘤(small 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SIST)是一种少见肿瘤,属于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文献[1]报道,胃肠间质瘤约占胃肠道肿瘤的1%~3%。小肠间质瘤约占GIST的25%~40%[2]。小肠间质瘤病变部位隐匿,症状多样,预后不一,早期诊断困难。首次多就诊于消化科、普外科、普内科、急诊内外科,甚至妇产科及体检发现。本文拟通过对我院近年确诊的小肠间质瘤病历统计分析,了解该疾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增进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1月—2014年4月本院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63例小肠间质瘤病例,患者性别、年龄、临床症状、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病理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治疗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5年12月38例经手术治疗GIST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比较相关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38例患者中男27例,女11例,中位年龄56.5岁,肿瘤位于胃24例,小肠9例,食管1例,结直肠4例,患者随访时间1-60个月,随访期间5例(13.3%)发生术后复发和(或)转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部位、大小、肿瘤是否破裂和核分裂像与GIST患者预后有关。COX回归模型显示,肿瘤部位和核分裂像是影响GIST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GIST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肿瘤部位和核分裂像是影响GIST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双气囊内镜(DBE)检查和小肠计算机断层摄像(CT)扫描在小肠间质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术后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小肠间质瘤的患者资料,定义肿瘤直径<5 cm为早期病变.筛选具有DBE检查或小肠CT扫描完整记录的61例早期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回顾性分析相关前期检查(包括胃镜、肠镜、腹部B超、血管造影和胶囊内镜等)、DBE检查、小肠CT扫描及DBE与小肠CT联合检查的病变阳性提示获得或病变检出情况,以及随访期间肿瘤复发和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在小肠CT扫描和DBE检查前,61例患者接受相关前期检查后44例(72.13%)获得阳性提示.56例患者接受单纯DBE检查,检出病变52例(92.86%);42例患者接受单纯小肠CT扫描,检出病变37例(88.10%);两者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例患者接受DBE与小肠CT扫描联合检查,病变检出率达100%.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中位随访期35个月;无病生存59例(96.7%),带瘤生存2例(均为肿瘤复发病例经口服化疗药物治疗).结论 DBE检查和小肠CT扫描对早期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较高;两者联合应用有助于肿瘤的及早诊断和及时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与直肠间质瘤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的临床病理危险因素,由此建立病理因素评分并分析其对直肠间质瘤的无瘤生存期的预测价值。 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14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均经完整手术切除,且术后病理确诊为直肠间质瘤的患者51例,按照危险度分级标准,肿瘤的危险度分为极低危度、低危度、中危度、高危度,将极低危度和低危度设为低危组,中危度和高危度设为高危组。收集其临床基本资料、病理数据、随访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应用Cox单因素分析发现无瘤生存预后相关因素,Cox多因素分析发现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并利用赤池信息量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查找最优模型,根据最优模型即临床病理因素评分评价直肠间质瘤患者的无瘤生存期。 结果 Cox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危险度分级高、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高是直肠间质瘤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危险度分级高、NLR高是其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AIC拟合的最优模型 临床病理因素评分低危组的无瘤生存率显著高于高危组(P<0.05);高NLR组无癌生存率显著低于低NLR组(P<0.05)。 结论 危险度分级高、NLR高与直肠间质瘤患者无瘤生存期密切相关,临床病理因素评分可以有效评估直肠间质瘤的患者无瘤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T1b期食管鳞癌病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及预后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根治性手术加淋巴结清扫的T1b食管癌的140例食管鳞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病人分为淋巴结阳性组和淋巴结阴性组, 分析淋巴结转移及影响预后因素。结果140例病人中淋巴结阳性组20例,淋巴结阴性组120例,淋巴结转移率为14.3%, 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和肿瘤直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分析示,年龄≥55岁、中低分化和肿瘤直径≥5 cm是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P < 0.05~P < 0.01)。随访时间58(3~127)个月, 失访9例, 死亡15例,存活率为98.2%。T1b期淋巴结阳性组食管鳞癌病人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84.7%、73.3%,阴性组分别为98.2%、96.9%。淋巴结阳性组的生存率明显低于淋巴结阴性组(P < 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 淋巴结转移及女性是影响T1b期食管鳞癌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和P < 0.01)。结论年龄≥55岁、中低分化、肿瘤直径≥5 cm是1b期食管鳞癌病人淋巴结转移的高风险独立因素。淋巴结转移及女性是影响T1b期食管鳞癌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癌手术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肝癌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学分析.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门脉癌栓、肝门阻断和肿瘤直径是肝癌患者无复发生存期( RFS)相关的危险因素,不规则肿瘤切除、术后甲胎蛋白(AFP)转阴和术后肝动脉栓塞(TACE)治疗是RFS的保护因素;门脉癌栓、肝门阻断、肿瘤直径、肿瘤自发破裂和AFP半衰期是患者总体生存期( OS)的危险因素,不规则肿瘤切除和术后AFP转阴是OS的保护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门脉癌栓、术后AFP未转阴和术后未行TACE治疗是影响RFS的独立危险因素( OR=2. 437、0. 263、0. 312, 95%CI:1. 033~5. 752、0. 111~0. 628、0. 116 ~0. 844,P<0. 05);术后AFP未转阴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 OR=0. 203, 95%CI:0. 085~0. 482,P<0. 01). 结论 肿瘤直径大、门脉癌栓、自发破裂、肝门阻断和AFP半衰期长的肝癌患者预后较差,术后AFP未转阴是影响R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分析HPV感染相关型(HPVA)和非HPV感染相关型(NHPVA)的独立预后因素,构建并验证预测患者癌症特异性生存率(CSS) 的列线图。方法 回顾性分析SEER数据库中2004年~2015年确诊的1219例HPVA和701例NHPV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构建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临床病理因素对宫颈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绘制列线图评估多指标联合预测疾病进展的价值。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校准图评价模型的预测精度及判别能力。采用 Kaplan-Meier 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HPVA患者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年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TNM分期,FIGO分期,手术范围,及辅助治疗方式是CSS的独立影响因素。NHPVA患者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年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M分期,FIGO分期,手术范围,淋巴结清扫与否是CSS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了HPVA和NHPVA的个体化预测生存率列线图,一致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具有良好的区分度。结论 基于SEER数据库确立了HPVA和NHPVA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列线图预测效果良好,具有快速准确评估患者生存预后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我院近8年的首诊初治T细胞NHL患者78例,记录每位患者治疗前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临床分期、ECOG评分、最大肿瘤直径、结外受累部位数、有无B症状、LDH水平、β2MG水平、国际预后指数(IPI)、治疗方案、治疗效果、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Ki-67及Survivin的表达情况。应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各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年龄、临床分期、ECOG评分、最大肿瘤直径、LDH水平、IPI、疗效、Ki-67及Survivin的表达是影响PFS的单个因素。年龄、临床分期、ECOG评分、最大肿瘤直径、IPI、疗效、Ki-67及Survivin的表达是影响OS的单个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Ki-67及Survivin的表达均为影响PFS及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Ⅺ-67及Survivin的表达水平是T细胞NHL重要的预后因素.是对IPI的重要补充,将两者与IPI相结合对估计患者的病情发展、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夏国华 《滨州医学院学报》2006,29(5):334-335,338
目的 通过对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分析,探讨影响原发性肝癌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以期为临床综合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2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病历及随访资料,采用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方法对可能影响疗效和预后的16项临床相关因素进行单、多因素综合定量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预后明显相关的因素为治疗方式、肿瘤大小、肿瘤数目、肝功能、肝硬化、远处转移和血管癌栓;多因素分析显示的因素为治疗方式、肿瘤大小、肿瘤数目、肝功能和血管癌栓.结论 原发性肝癌的预后取决于治疗方式、肿瘤大小、肿瘤数目、肝功能等方面,了解影响预后的因素对临床上选择和治疗病人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与结直肠癌预后相关的免疫基因并构建多免疫基因预后模型,以期为结直肠癌生存和预后的评估提供重要的临床资料,并为肿瘤免疫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提供思路。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结直肠癌基因表达数据和临床病理数据,对其进行差异分析后获得差异表达的基因;从ImmPort免疫基因数据库下载免疫基因,与结直肠癌差异基因取交集后获得差异表达的免疫基因;进一步对差异免疫基因进行生存分析获得结直肠癌预后相关基因,以此构建多免疫基因预后模型(预后模型);然后,通过生存分析预后模型风险评分对结直肠癌生存的影响,利用ROC分析以及绘制风险曲线验证预后模型风险评分在评估结直肠癌预后中的准确性;通过独立预后分析预后模型风险评分是否可作为评估病人预后的独立风险因子;最后,分析免疫基因与转录因子及免疫细胞的相关性。结果:免疫基因预后模型风险评分高风险组预后较差(P<0.01);预后模型风险评分能对结直肠病人预后进行准确分组,并且在对结直肠预后的分析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AUC=0.861);免疫基因与转录因子以及免疫细胞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预后模型能准确评估病人预后,并且高风险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滤泡状癌的治疗措施及预后因素。方法方便选取该院将2012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确诊的75例甲状腺泡状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治疗措施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随访8年内,患者生存率为66.67%;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有年龄、肿瘤生长方式、肿瘤直径、肿瘤切除程度、临床分期、脉管瘤栓等。结论科学选择术式能够延长生存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大菜花型宫颈癌的放疗效果及预后因素。方法64例经病理证实的大菜花型宫颈癌,肿瘤最大直径5~8 cm(平均6.5 cm),按FIGO新分期标准放疗前临床分期:IIA期9例,IIB期19例,IIIA期5例,IIIB期31例。采用外照射、肿瘤组织间插植及腔内照射综合手段进行根治性放疗。根据放疗第4周妇检记录进行“放疗中再分期”。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将年龄、病理类型与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放疗前分期和“放疗中再分期”等因素纳入Cox模型进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放疗中再分期结果:I期9例,IIA期28例,IIB期13例,IIIA期5例,IIIB期9例。全组累计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1%和75.8%。一系列因素中,只有“放疗中再分期”是影响生存率的重要和独立的预后因素(P<0.01)。结论大菜花型宫颈癌根治性放疗效果较好;放疗前分期不准确,对估计预后无价值;“放疗中再分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评价单药顺铂与紫杉醇联合顺铂(TP)2种方案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安全性,为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放疗科行紫杉醇联合顺铂或单药顺铂2种同步放化疗方案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218例,根据其同步放化疗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单药顺铂组和紫杉醇联合顺铂组。所有患者均行体外照射联合高剂量率腔内近距离治疗。回顾性收集218例患者的年龄、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化疗方案、病理等级、病理类型和初产年龄等临床资料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并通过电话随访及门诊、住院复查资料的方式收集患者的生存资料,随访日期截止至2017年1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差异,分析所有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与预后的关联性并评价2种同步放化疗方案的安全性。结果:2组患者年龄、肿瘤直径、临床分期、病理等级、病理类型和初产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18例患者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6.33%、76.15%和63.76%,紫杉醇联合顺铂组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单药顺铂组(χ2=8.032,P=0.005)。单因素分析结果,与患者预后有关的因素是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化疗方案和病理类型为腺癌(P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患者的临床分期[Ⅲ期:P=0.016,HR(95% CI)=1.90(1.13~3.19);Ⅳ期:P<0.001,HR(95% CI)=19.13(7.84~46.68)],化疗方案[P=0.009,HR(95% CI)=0.54(0.34~0.86)]和病理类型为腺癌[P=0.021,HR(95% CI)=1.88(1.10~3.21)]是其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且临床分期处于ⅡB期、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方案和病理类型为鳞癌的患者预后较好。与紫杉醇联合顺铂组患者比较,单药顺铂组患者白细胞减少症(Z=-2.060,P=0.039)和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Z=-2.246,P=0.025)不良反应较轻。结论:临床分期、化疗方案和腺癌病理类型是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与采用单药顺铂比较,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化疗方案患者预后较好,且不良反应仅略重于采用单药顺铂。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radiotherapeutic effects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bulky exophytic cervical cancer. METHODS: Sixty-four patients with bulky exophytic cervical cancer with a maximal diameter measuring 5 to 8 cm (mean 6.5 cm) were treated with a combined radiotherapy with external beam, interstitial, intracavitary irradiations. According to the FIGO staging system, 9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as stage IIA, 19 as IIB, 5 as IIIA, and 31 as IIIB. The patients were restaged according to the same system based on the history records at the fourth week in the radiotherapy course. The cumulative survivals were analyzed with Kaplan-Meier method, 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rognosis including age, histology, maximal tumor diameter, stage before treatment and restage in radiotherapy were analyzed with Cox regression model. RESULTS: Restaging during radiotherapy classified 9 patients as stage I, 28 as IIA, 13 as IIB, 5 as IIIA, and 9 as IIIB. The 5-year overall survival rate was 81% and the 5-year relapse-free survival rate 75.8%. Multivariate Cox regression analyses identified the restage in radiotherapy as the only significant,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 for overall survival (P<0.01). CONCLUSIONS: Radiotherapy can achieve satisfactory results for patients with bulky exophytic cervical cancer. The stage before treatment is inaccurate and not indicative of the prognosis, but the restage in radiotherapy can serve as a significant and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