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福建省南平市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规律,为预防控制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0年南平市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0年南平市共发生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2起;农村学校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好发场所;从报告时效来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不及时;传染病在学校流行时间较长。结论各地应提高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及时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河南省2009~2013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有效防控河南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收集整理河南省2009~2013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数据,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河南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229起,占事件总数的70.46%,发病5 212例,死亡1例。传染病事件发生最多,占92.57%,其中,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是学校突发事件的主要疾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集中在3~6月、9~12月;发生场所主要是农村小学。结论 2009~2013年全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逐年下降趋势,学校突发事件以呼吸道疾病为主,农村小学传染病的突发公共卫生问题是河南省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红古区学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流行特点.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对红古区2006~2010年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上报的学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本区共报告学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0起,发病222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均为传染病疫情,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部事件及病例发生在各类小学及幼儿园.结论 加强学校内的卫生管理及健康教育,建立严密的疫情监测制度,减少学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为及时应对和有效预防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广西各区县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并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85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传染病事件155起,占83.79%;食物中毒21起,占11.35%。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44起,占77.84%,主要发生在幼托机构和中小学。结论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有待加强;食物中毒的防控重点在农村。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重庆市2004-2012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点和报告处置情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庆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通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收集整理2004-2012年重庆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数据,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2年重庆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1 973起,占事件总数的80.5%,发病53 290人,死亡8人。2004-2012年事件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年度变化趋势。事件类型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占98.5%,其中又以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和手足口病为主,不同传染病各年间变化趋势不同,3~6月和9~12月是传染病事件高发月份。农村中小学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网络直报及时率较低,仅22.6%;传染病事件经历时间较长。结论: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问题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传染病的预防、监测、及时报告和有效处置是预防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青海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概况,为制定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全省8个市(州)"十二五"期间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十二五"期间全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77.92%。传染病暴发疫情是学校突发事件的主要类型,占学校总事件数的95.00%,发生事件较多的是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在学校所有报告事件中,乡小学占45.00%。结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危害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各级部门要高度重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问题,尤其要加强农村学校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贺州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贺州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3年贺州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44起,发病8 142例,死亡4例。每年均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全年除2、8月份外均有报告,4~5月份和11~12月份为发病高峰。事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和幼托机构。2005~2013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97.22%为传染病事件,且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结论贺州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农村中小学,且以呼吸道传染病事件为主,其中4~5月、11~12月为高发月份,肠道传染病事件的高发月份为5~7月,食物中毒的高发月份为4~6月。应加强学校卫生设施建设,加强饮用水卫生和饮食卫生等有针对性的措施,以预防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07—2011年青海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报告的2007—2011年青海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2011年青海省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23起,占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83.11%。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占事件总数的99.19%,主要为呼吸道传染病。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最多的地区为西宁市和海东地区,分别占事件总数的42.28%和35.77%;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4~6月份和9—10月份,分别占事件总数的43.90%和37.40%;发生场所以乡村小学为主,占事件总数的37.40%;不同类型学校之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应加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2006~2007年信阳市学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信阳市学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流行特点。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信阳市2006~2007年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上报的学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7年我市共报告学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3起,发病676人,无死亡病例报告,分别占同期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起数的65.00%,总发病人数的67.20%。以传染病疫情为主,其发病人数占学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发病数的91.27%;传染病疫情中多为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例主要集中发生在上学期;村级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率和发病率明显高于乡镇和县区,全市乡村两级多为传染病发病,而县区则是食物中毒常见;90%以上的事件及病例发生在各类小学学校。结论加强学校内的卫生管理,建立严密的疫情监测制度,加强学校和卫生部门的交流合作,减少学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宾阳县某乡镇中学3起传染病疫情暴发原因,为制订农村学校传染病疫情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宾阳县某乡镇中学传染病暴发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该校2010年共发生传染病暴发疫情3起,报告发病226例,暴发的主要原因为饮用水受污染、疫苗接种率低等,根本的原因为学校防病意识薄弱.结论 该校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方面存在安全隐患,应加强学校卫生经费的投入,加强卫生监督执法检查,强化学校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防病意识,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州市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理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广州市通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广州市共报告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39起,发病12 236人,死亡22人。事件级别以未分级事件为主,占报告事件总数的89.98%。呼吸道传染病占事件总数的82.56%。报告居前4位的病种为甲型H1N1流感、水痘、流行性感冒和手足口病。2009年是事件发生的高峰,占事件总数的59.55%,其中甲型H1N1流感占70.09%。事件的月份分布与呼吸道传染病的分布基本一致,6、9、11月份报告较多。学校为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占事件总数的80.52%,其中小学占学校发生总数的52.07%,中学占20.97%,幼托机构占15.21%。结论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学校为主要发生场所,建议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和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大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大理市在2005-2009年处置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5年中大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6起,以传染病为主,学校事件报告率最高。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通过流行病学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2004~2007年南宁市突发公共卫生相关事件监测信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夏萍  唐莉  徐斌 《中国热带医学》2008,8(11):2064-2065
目的了解南宁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流行病学特征,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南宁市2004~2007年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所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南宁市2004~2007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146起,发病7226例,死亡8例,以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事件为主,分别占75.34%和15.75%。事件报告主要集中在宾阳县(51起),事件发生以农村(90起)居多,时间主要集中在9~12月(60起),以学生为主的事件居多,共109起,均发生在学校。结论根据南宁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应加强对学校、幼托机构、农村的卫生监督工作,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及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重庆市2004-2007年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以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事件特征。结果全市4年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78起,发病19884例,死亡56例;渝东南地区多发,时间分布基本呈双高峰;传染病事件占80.98%,学校事件占78.87%;事件平均报告时间3.44d,平均处理时间46.72d。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与地区经济文化水平密切相关;应提高对乙、丙类传染病和非法定传染病事件的重视程度;学校卫生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天水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天水市2004—201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1年天水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16起,发病4 639人,发病率1.80%;死亡18人,死亡率6.99/10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暴发疫情为主,占91.38%,呼吸道传染病发病较多,其中流行性感冒发病率最高;5月、11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峰,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占74.14%),事件报告时间与事件持续时间呈正相关。结论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管理的重点单位,应积极落实学校疾病监测的各项工作,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和掌握深圳市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以便有效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方法对深圳市2006-2011年报告的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1年深圳市报告的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199起,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95.22%,发病6460例,死亡20例,病死率为0.31%。以未分级事件居多,占66.83%(133/199)。各类传染病中,丙类传染病事件数较多,占51.76%(103/199)。报告的高峰期出现在4、6、9和12月,累积占传染病事件总数的56.06%。以聚集性疫情为主,学校和托幼机构是主要发生场所。结论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主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且主要发生在学校及托幼机构,建议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特别是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2006-2010年青海省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的分析,为今后制订预防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通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14起,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占85.96%;事件主要发生在东部农业区以及西宁市;每年6月份发生最多;78.95%的事件发生在学校;病死率高的事件为非职业性中毒与环境因素事件。结论青海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农村地区中小学校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是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8.
学校是一个人群高度聚集的地方,是食物中毒和传染病流行的高危场所,做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控制非常重要。为了解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笔者对酒泉市2006~2010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深圳市2010—2011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深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收集深圳市2010—2011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1年深圳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57起。从事件级别来看,较大事件1起,占1.75%;一般事件5起,占8.77%;未分级事件51起,占89.47%。发生高峰期主要是在4月和9月,分别为11起和12起,各占19-30%%和21.05%%;发生场所主要在工厂(社区)和小学,分别发生21起和17起,各占38.89%和31.48%。结论传染病相关事件是深圳市2010。2011年的主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高峰期为4月和9月,发生场所主要是工厂(社区)以及小学。建议进一步加强工厂(社区)和小学的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20.
张燕  幸奠国 《重庆医学》2013,42(11):1259-1262
目的分析重庆市2007~201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点和报告控制情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通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收集整理2007~2011年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数据,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1年重庆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 739起,发病40 423人,死亡102人;2007~2011年,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各类事件中以传染病事件为主;春、秋季是事件发生高峰季节;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最主要场所。狂犬病和食物中毒是患者主要死因。网络直报及时率仅为23.4%,但总体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结论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形势严峻,应加强流行季节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加强犬只管理,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的宣传教育和监管,高度重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加强各级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的及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