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评价其治疗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帕尼培南/倍他米隆、亚安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对242株临床分离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及对部分菌株的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分别对20例、18例及16例肺部感染患者使用帕尼培南/倍他米隆、亚安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500mg加生理盐水100 ml,12 h 1次,静脉点滴,疗程3~7 d.结果三者对临床常见的G-和G 致病菌都有很强的抗菌活性,作用相仿.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对G 菌的抗菌活性最强,美罗培南对G-菌的抗菌活性较其余二者强2~8倍.经三者治疗后细菌转阴率分别为78%、89%及94%;治疗肺部感染的有效率分别为75%、83%及88%.结论三者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强,抗菌作用相仿,对肺部感染均有较好疗效,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治疗重症细菌性肺部感染3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克倍宁)是日本三共株式会社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对需氧菌属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及厌氧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我科自2002年9月-2003年3月以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3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就已应用于临床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洛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厄他培南等4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我院临床分离的308株常见非发酵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在肺部感染患者的药动学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用帕尼培南 /倍他米隆治疗肺部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 0例肺部感染患者使用帕尼培南 /倍他米隆 5 0 0 /5 0 0mg,每 12h1次 ,静脉点滴 ,疗程 3~ 7d治疗。通过细菌培养、检测血药浓度动态变化 ,以探讨帕尼培南 /倍他米隆对肺部感染患者的适用价值。结果 致病菌阴转率为 77.8% ,治疗有效率为 75 % ,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血药峰值浓度为 (30 .2 5±5 .4 3)mg/L ,用药 6h后血药浓度为 (0 .6 6± 0 .34)mg/L ,血分布半衰期为 (0 .34± 0 .18)h ,血消除半衰期为 (1.4 2± 0 .31)h。结论 帕尼培南 /倍他米隆对肺部感染有较好疗效 ,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肖蓉 《四川医学》2010,31(9):1240-1242
目的评价帕尼培南和美罗培南治疗急性白血病并发感染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白血病并发感染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帕尼培南/倍他米隆组和美罗培南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帕尼培南/倍他米隆组40例,有效率80%,细菌清除率80.9%,美罗培南组40例,有效率82.5%,细菌清除率82.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帕尼培南和美罗培南治疗急性白血病并发感染的患者疗效可靠、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临床研究观察帕尼培南一倍他米隆与亚胺培南一西司他丁治疗粒细胞缺乏或减少的恶性血液病合并感染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分别用帕尼培南一倍他米隆治疗20例及亚胺培南一西司他丁治疗19例恶性血液病合并感染的患者,两药的用量及用法基本相同,最后比较二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以帕尼培南一倍他米隆及亚胺培南一西司他丁为主的抗生素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感染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和68.4%,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5%和10.5%,两者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帕尼培南一倍他米隆对粒细胞缺乏或减少的恶性血液病合并感染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帕尼培南/倍他米隆用于老年性下呼吸道感染3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总结科内使用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对36例老年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的疗效和细菌阴转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顾宏 《中外医疗》2013,32(7):104-105
目的探讨应用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对患有恶性血液疾病细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86例患有恶性血液疾病细菌感染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方案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恶性血液疾病细菌感染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对患有恶性血液疾病细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本院对49例重症院内感染病人采用帕尼培南/培他米隆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对17例重症烧伤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帕尼培南是一种新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其抗菌活性谱极其广泛 ,包括几乎所有的G-和G+ 需氧菌和厌氧菌。2 0 0 1年 6月~ 2 0 0 2年 12月 ,我院应用帕尼培南—倍他米隆 (克倍宁 )治疗重症烧伤 17例 ,检测患者肝功能变化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我院应用克倍宁治疗重症烧伤患者 17例 ,其中男 13例 ,女 4例 ,年龄 5~ 6 8岁 ,平均 2 9岁 ,烧伤面积 2 0 %~ 94 % ,平均 4 8%。其中有乙型肝炎病史者 3例 ,合并骨折 1例 ,重症药疹 (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呈烧伤特点 ) 1例。1 2 治疗方法 :克倍宁 0 5~ 1 0g d,溶于 5 %葡萄糖或 …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呼吸科普通病房和呼吸重症加强治疗病房(RICU)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药敏的差异。方法对呼吸科普通病房和RICU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痰菌(或纤支镜吸取分泌物)培养阳性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菌株3202株。其中普通病房1254株,革兰阳性菌2.63%,革兰阴性菌42.42%,真菌54.95%。革兰阳性菌中,以肺炎链球菌为主,占51.52%;革兰阴性菌中,以副流感嗜血杆菌居首位,占21.99%,二者均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敏感。RICU分离的1948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球菌4.52%,革兰阴性杆菌37.73%,真菌57.75%。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居为主,占52.27%,革兰阴性菌中,以鲍曼不动杆菌居首位,占27.35%,二者均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无论是在普通病房还是RICU均有较高感染率,且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结论呼吸科普通病房革兰阳性菌感染中以肺炎链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感染以副流感嗜血杆菌为主,二者均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敏感;RICU革兰阳性菌感染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感染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二者均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行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下呼吸道标本主要病原菌的构成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呼吸ICU内行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分为社区感染组及医院感染组。经支气管镜防污染毛刷取得患者下呼吸道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共纳入134例,其中社区感染组75例,医院感染组59例。医院感染组病原菌检出率显著高于社区感染组(81.4%比54.7%,P0.01)。社区感染组检出G-杆菌27株(55.1%),G+球菌14株(28.6%),真菌8株(16.3%)。医院感染组检出G-杆菌34株(61.8%),G+球菌12株(21.8%),真菌9株(16.4%)。医院感染组与社区感染组菌种构成无显著差异(P0.05)。医院感染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检出率高于社区感染组(58.8%比37%,P0.05)。医院感染组菌株对主要抗生素耐药率高于社区感染组。结论机械通气AECOPD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耐药现象严重,医院感染组较社区感染组更严重。真菌感染及耐药性增多提示临床医师须重视合理用药,坚持细菌耐药性监测及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57株嗜麦芽黄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的相间性和耐药性况,探讨嗜麦芽黄单胞菌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措施. 方法 对我院2001-2004年下呼吸道标本分离的57株嗜麦芽黄单胞菌,根据临床资料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Micro Scan40/96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 结果 57株嗜麦芽黄单胞菌均来自ICU病房,其中93.0%来自呼吸内科ICU病房,7.0%来自颅脑外科ICU病房,90%以上为高龄慢支患者,嗜麦芽黄单胞菌好发于下呼吸道感染,且是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泰能后而诱发.药敏结果呈示,对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为78.0%,头孢他啶的敏感率为45.0%,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的敏感率<20%,对亚胺培南,氨曲南天然耐药,对氨苄西林,头胞唑啉,头胞西丁,头胞噻吩,头胞呋肟均100%耐药. 结论 合理使用抗生素,缩短住院时间,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均有利于减少嗜麦芽黄单胞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14.
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该院呼吸科重症监护病区(ICU)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为临床医生提供防治依据.方法对住院时间>48h的患者咳痰,气管插管吸引痰标本,涂片、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ICU病区下呼吸道感染细胞分离率为75%,其中革兰阴性杆菌85.0%,革兰阳性球菌4.6%.革兰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32.3%,鲍曼氏不动杆菌占12.4%.药敏实验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左旋氧氟沙星敏感性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有明显增加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是该院呼吸病房ICU病区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最主要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菌群分布及相关性危险因子,探讨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ICU 21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痰培养结果调查,统计下呼吸道感染率、菌群分布和危险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下呼吸道感染65例,感染率为30.9%。感染致病菌较多的为革蓝氏阳性球菌,其次为革蓝氏阴性杆菌和白色念珠菌。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结论:对于引起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子如昏迷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和气管切开、胃管留置时间、体温、血糖,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可减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气囊上滞留物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目的探讨气囊上滞留物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关系。方法对33例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的机械通气患者,分别于插管后48h、7d及14d同步行咽拭子、气囊上滞留物、下呼吸道细菌分泌物定量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VAP的发病率为48·5%,病死率为37·5%;VAP组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主要优势菌为铜绿假单胞和鲍曼不动杆菌;VAP患者气囊上滞留物与下呼吸道优势菌符合率为62·5%,且随着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气囊上滞留物、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的株数逐渐增多。结论RICU中VAP患者相关部位(气囊上滞留物、下呼吸道分泌物、咽拭子)优势菌以G-杆菌为主;气囊上滞留物优势菌与VAP的下呼吸道分泌物致病菌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提示气囊上滞留物病原菌的移行是导致VAP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阿莫西林针剂和胶囊治疗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医疗费用.方法:9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阿莫西林针剂(对照组)及阿莫西林针剂加胶囊(序贯组),对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及费用作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序贯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1%;细菌清除率分别为78.95%和79.49%.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两组在治疗费用上序贯组(627.40元)低于对照组(1 184.00元).结论:阿莫西林针剂治疗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可靠,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不同区域[门诊、病房,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 U )]下呼吸道感染耐药菌株的分布构成及耐药特征,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和仪器法(VITEK‐TWO),按照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2010年版标准判读结果,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病房、RICU患者送检的痰液、肺泡灌洗液标本通过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分离出的480株耐药菌株,用WHONET5.6软件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该医院呼吸门诊、病房、RICU下呼吸道感染耐药菌分布构成前4位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大于30%,对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大于50%,RIC U与呼吸科门诊和病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抗菌活性较强,其耐药率小于20%。大肠埃希菌对11种常用抗菌药物在呼吸科门诊、病房与RICU的耐药率相似。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多重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5),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小于1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在呼吸科门诊和病房仍保持较高的抗菌活性,但RIIU的耐药率大于54%( P<0.05)。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在RIC U和病房明显高于呼吸科门诊,分别为70.4%、64.6%和46.2%。RIC U检出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利福平耐药率明显高于呼吸科门诊和病房(P<0.05)。结论呼吸科门诊、病房和RICU的耐药菌分布构成及耐药率均有明显差异,临床医师除了熟悉本地区耐药菌分布及耐药率监测情况外,还应掌握本单位各科室不同区域耐药菌的耐药率情况,才能正确有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9.
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试验组27例,氧氟沙星注射液对照组25例。两药使用方法相同:每天2次,每次200mg,静脉用药,5~10d为一疗程。观察并评价药物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59%,细菌清除率为78·26%,与对照组比较,总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不良反应少,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个别患者有ALT升高。结论加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细菌清除能力强,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009年本院下呼吸道非发酵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细菌鉴定采用VITEK-32系统,用K-B法及VITEK32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009年我院下呼吸道标本共分离出120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850株:非发酵菌560株(占所有病原体的46.4%,占革兰阴性杆菌总菌株数65.9%)。非发酵菌中,排前四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35.2%)、鲍曼不动杆菌(26.3%)、嗜麦芽假单胞菌(16.4%)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15.2%)。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分别是为34.0%、31.0%、34.0%;洋葱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他啶耐药率较低为4.7%和8.2%;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为22.4%;嗜麦芽假单胞对左氧氟沙星及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低,分别为6.5%和14.1%。结论:非发酵菌为院内下呼吸道感染重要病原菌,而且耐药现象严重,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