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血清及组织中高尔基体蛋白73(G P73)的表达.方法 (1)通过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测定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及组织中GP73的水平;(2)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硬、原发性肝癌患者、正常人的上述4组人群肝组织中GP73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4组中血清、组织中GP73的浓度表达强弱与性别年龄无关;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硬化肝癌中表达逐渐增高,GP73与慢性肝病的进展有关,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相关肝病者,血清、组织中GP73的浓度与AFP、HBV-DNA有一定相关性,并且与ALP相关性较高.结论 GP73在肝癌患者呈现高表达,有助于推测肝脏良、恶性疾病的鉴别,可能成为一种有潜在价值的肝癌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肝癌是与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密切相关的疾病。本文对肝硬化及伴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患者血清 9项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HBV M)进行了检测 ,并对其血清学模式和各指标感染率进行了统计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经临床确诊的肝硬化患者 115例 ,其中男 98例 ,女 17例 ;平均年龄 5 2 .4岁 (2 6~ 2 9岁 )。伴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患者 4 4例 ,其中男 4 1例 ,女 3例 ;平均年龄 5 2 .9岁 (30~ 78岁 )。1.2 方法 采用RIA同步检测血清 9项HBV M。测定药盒由 3V诊断技术公司提供 ,操作步骤及结果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血清脂蛋白 (a) [Lp(a) ]及白细胞介素 6 (IL 6 )等指标变化的特征。方法 :测定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与肝癌患者血清Lp(a)、IL 6及前白蛋白 (PA)等 5项指标水平。结果 :肝癌及肝硬化 2组患者血清IL 6和α1抗胰蛋白酶 (A1AT)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肝癌组升高最为显著 ;PA、白蛋白 (ALB)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肝癌组血清Lp(a)与A1AT变化呈正相关 (P <0 0 5 ) ,相关系数 0 39,与IL 6、PA、ALB无相关性。肝硬化组Lp(a)水平与PA、ALB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42 ,0 45 (P <0 0 5 ) ,与IL 6、A1AT无相关性。结论 :测定患者血清Lp(a)与IL 6等指标 ,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和肝癌鉴别诊断、病情观察及预后判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中乙肝大蛋白(LHBs)及HBV DNA水平与慢性肝脏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161例慢性乙型肝炎、84例HBV源性肝硬化及58例HBV源性肝癌患者血清中大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与HBV DNA定量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血清中大蛋白的量分别为(104.31±84.15),(55.83±43.01),(37.81±30.35)g/L.患者外周血中HBVDNA及大蛋白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4.16%,83.83%,表现出很好的相关性(r=0.862),且随着疾病进展逐渐降低.结论 乙肝大蛋白检测方便可靠,且与慢性肝病的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后肝癌及肝硬化患者多项血清蛋白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及白细胞介素-6(IL-6)等指标变化的特征。方法:测定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与肝癌患者血清Lp(a)、IL-6及前白蛋白(PA)等5项指标水平。结果:肝癌及肝硬化2组患者血清IL-6和α1抗胰蛋白酶(A1AT)均高于对照组(P<0.01),肝癌组升高最为显著;PA、白蛋白(AL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肝癌组血清Lp(a)与A1AT变化呈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0.39,与IL-6、PA、ALB无相关性。肝硬化组Lp(a)水平与PA、ALB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2,0.45(P<0.05),与IL-6、A1AT无相关性。结论:测定患者血清Lp(a)与IL-6等指标,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和肝癌鉴别诊断、病情观察及预后判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 (alpha-fetoprotein ,AFP)评价肝脏疾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检测 75例肝脏疾病患者的AFP和 2 0 0例健康成人血清肿瘤标志物AFP、癌胚抗原 (carcino -embryonicantigen ,CEA)的水平。 结果 肝癌组血清AFP(541 .3± 580 .6)U/ml比肝硬化组 (9.53± 1 1 .0 9)U/ml明显升高 (P <0 .0 1 ) ,而肝硬化组比健康人组低度升高。AFP最佳工作点诊断肝癌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76 .0 %和 88.3 %。结论 时间分辨荧光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具有超敏感特性 ,增强AFP对肝癌的特异性、敏感性 ,有助于肝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体内氧化及抗氧化系统改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患者体内氧化损伤状态和抗氧化系统的改变。方法 :测定了 3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清丙二醛 (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及血清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 ,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 :38例PNS患者血清丙二醛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GSH -PX、血清SOD ,红细胞SOD及SOD/MDA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脂质过氧化物参与了肾病综合征的致病 ,以及肾病综合征患者抗氧化能力下降导致了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发病。  相似文献   

8.
赵曙光  黄裕新  闻勤生  刘震雄 《医学争鸣》2002,23(13):1238-1238
0 引言 肝硬化患者常出现 QT间期延长 [1 ,2 ] ,肝移植后 QT间期可恢复正常 [2 ] ,我们研究肝硬化患者 QT间期延长的发生率及其与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1 对象和方法 对本院 1998- 0 1/ 2 0 0 1- 10肝硬化住院患者2 36 (男 187,女 4 9)例 ,年龄 2 4~ 78(平均 4 7)岁 .其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134例 ,混合型 (乙、丙或乙、丁型 )肝硬化 6 2例 ,乙醇型肝硬化 12例 ,原因不明 2 8例 .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传导阻滞、原发性肾病、高血压、甲状腺疾病、需要治疗的糖尿病和近期 (<3mo)出血者均…  相似文献   

9.
0 引言 慢性肝脏疾病常有胆囊壁的水肿增厚 ,特别是发生腹水者常出现胆囊壁增厚呈“双轨”征[1 - 4 ] .我们通过分析 98例肝硬化患者胆囊壁增厚程度与门脉宽度及肝功能障碍的一些相关指标的关系 ,分析影响肝硬化胆囊壁增厚的因素及其临床意义 .1 对象和方法 本院 1998- 0 1/2 0 0 0 - 0 7肝硬化住院患者共98(男 72 ,女 2 6 )例 ,年龄 2 4~ 78(平均 47.4)岁 .其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5 2例 ,混合型肝炎后肝硬化 2 6例 ,乙醇性肝硬化1例 ,原因不明 19例 .根据 Child- Pugh分级 ,A级者 32例 ,B级者 38例 ,C级者 2 8例 .肝硬化诊断标准参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肾移植后随访患者血清氧自由基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方法 选择 5 9例异体肾移植后 1个月~ 5年不同时间的随访患者 (肾移植后Cr正常组 3 1例 ,肾移植后Cr升高组 2 8例 )和正常对照组 2 0例 ,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丙二醛 (MDA)含量及肌酐 (Cr)浓度。结果 肾移植后Cr正常组和Cr升高组与正常组对照组相比 ,SOD、GSH -PX活性均明显降低 (P <0 .0 5、P <0 .0 1) ,MDA含量明显升高 (P <0 .0 1) ;而Cr正常组与升高组间SOD、GSH -PX、MDA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Cr升高组SOD、GSH -PX活性有降低的趋势 ,而MDA含量有升高的趋势 ;同时 ,对 5 9例病例根据移植后不同时间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肾移植后 3~ 12个月组、12个月以上组与肾移植后 1~ 3个月组相比 ,GSH -PX活性明显降低 (P <0 .0 5 ) ,而肾移植后 12个月以上组与肾移植后 1~ 3个月组相比MDA明显降低 (P <0 .0 5 ) ,其余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肾移植后SOD活性存在着随时间升高的趋势 ,而MDA含量则有降低的趋势。结论 氧自由基测定在肾移植后随访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