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下个体化全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的近期结果和手术经验。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1月,55例冠脉多支病变患者接受了非体外循环下个体化全动脉CABG术。26例采用原位左乳内动脉和左桡动脉(47.3%)作为移植血管材料,16例采用原位左乳内动脉和双桡动脉(29.1%),11例使用原位左乳内动脉、游离右乳内动脉和左桡动脉(20.0%),余2例使用原位双乳内动脉和左桡动脉(3.6%)。观察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移植血管通畅率,考察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有2例患者术后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治疗,2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急性肾衰,经积极治疗后均好转,围术期和随访过程中无死亡,无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心绞痛症状全部消失,随访的移植血管全部通畅,无再次血运重建手术需要。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全动脉CABG近期临床疗效满意,基于个体靶血管解剖特点的个体化全动脉策略可实现完全再血管化,近期桥血管通畅率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动脉移植物旋股外动脉降支(descending branch of lateral circumflex femoral artery,DBLCFA)与乳内动脉(internal mammary artery,IMA)的血管功能,根据二者对血管收缩剂和舒张剂的药理学反应评估其痉挛特征及内皮功...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总结33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32例患者的资料,男254例,女78例,平均年龄(61.8±9.2)岁。左室射血分数(50.8±7.3)%(69%-28%);〈50%51例,其中〈40%27例。全组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84例,行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48例。结果全组共行动脉桥吻合318支,静脉桥798支;围术期并发症低心排15例,肺功能衰竭7例,肾功能衰竭7例。围术期死亡10例,病死率3.0%。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技术,良好的心肌保护及合理的术后处理是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内动脉(IMA)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的制备方法及吻合方式。方法:1998年7月-2001年4月本科共施32例CABG,27例采用左乳内动脉桥材与左前降支(LPDA)吻合。结果:随访1-28个月,3例发生急性IMA闭塞死于术中,1例术后2dIMA堵塞猝死,余28例临床效果。结论:规范化的IMA制备、吻合方法是保证IMA桥质及临床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采用全动脉化与常规左乳内动脉+大隐静脉桥血管组合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的院内结局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09年至2019年间完成的单纯CABG患者,按采用的桥血管种类分为全动脉组与左乳内动脉+大隐静脉的对照组,通过倾向性匹配法比较两组间在围术期资料及院内结局及并发症方面有无差异,评估全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分叶皮瓣需要解剖共I级源血管的2个或多个穿支,是修复宽大而不规则创面的理想选择,然而穿支血管的不确定性制约了该术式的开展,本研究探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单穿支分叶皮瓣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分叶皮瓣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其中15例患者仅存在单穿支.根据术中探测结果设计单穿支分叶...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观测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动脉注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IADSA )与尸体解剖学参数,为临床轴型皮瓣或预构组织皮瓣正确选择供血血管提供依据。方法(1)解剖组:选取12具尸体24侧下肢标本,精细解剖显露旋股外侧动脉及其降支血管。(2)IADSA组:筛选20例健康成人40侧下肢行IADSA并获取图像。对照观测两组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相关解剖数据。结果(1)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起始点及外侧支起始点直径:解剖组外径分别为(3.79±0.67)、(2.46±0.36)mm ;IADSA组分别为(2.65±0.63)、(1.75±0.18)mm ,解剖组外径与IADS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解剖组内径与IADS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行至外侧支起始点的长度无差异。(2)两组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起始点的横径与前后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内腔呈圆形。(3)男、女性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起始点外径及下行至外侧支起始点的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较女性的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管长,直径粗。结论术前行旋股外侧动脉降支IADSA检查对临床正确选择轴型皮瓣或预构组织皮瓣供血血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在冠心病外科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1999年6月至2004年12月施行OPCAB患者,共460例,占同期单纯冠状动脉旁路手术的98.7%.其中男性356例(77.4%);年龄≥70岁的高龄病例240例(52.2%).根据术前外科高危因素将全组分为高危病例组(265例,57.6%)和普通病例组(195例,42.4%).全组457例经正中胸骨切口完成OPCAB,3例行胸腔镜辅助下左前外侧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VATS-CAB).21例65岁以下患者施行了全动脉化OPCAB.结果: 3例(0.6%)术中转为体外循环下手术,其余457例手术均于非体外循环下完成.平均桥血管数为(2.98±1.12)支/例.手术死亡8例,总死亡率1.74%,其中普通组1.0%,高危组2.3%.83例(18.0%)术后给予正性药物支持,11例(2.4%)术后应用主动脉内囊反搏支持.460例中68.9%的病例手术当天拔除气管插管,全组平均ICU治疗时间(43.8±20.7)h.术后并发症依次为肺部感染(3.7%)、呼吸衰竭(1.1%)、肺动脉栓塞(1.1%)、胸骨感染(1.1%)、需透析治疗的肾功能衰竭(0.8%)、脑血管意外(0.6%)、二次开胸止血(0.6%)和围术期心肌梗死(0.4%)等. 结论:OPCAB技术应用于冠状动脉外科临床治疗早期效果满意,且对于高危病例,其临床应用可能更具有潜在优越性.不断优化和完善OPCAB的外科技术,以及默契的麻醉配合,是保障OPCAB手术高实施率和低术式转换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术中的备体外循环。方法 2000年1月至2004年9月,603例计划实施OPCAB手术患者,体外循环采用“干备”和“湿备”2种方法。结果 603例患者中采用“湿备”23例,“干备”580例。术前临时改为体外循环下手术者“湿备”3例,“干备”19例,术中改为体外循环下手术“干备”1例。23例体外循环下手术患者无死亡。结论 “备体外”是OPCAB手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选择合适的“备体外”方法,有助于提高OPCAB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