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牵引成骨术在治疗青少年下颌骨畸形中的效果。【方法】1例半侧颜面发育不全导致小下颌畸形、4例颞下颌关节强直伴小下颌骨畸形患者的患侧植入牵张器,共6处植入牵张器,比较牵引成骨术前后的患者面部外形及相关症状的变化。【结果】5例病例(6个牵引器)按预期完成牵引,牵引完成后所有患者面部畸形得到明显改善,下颌骨牵引延长17.6~28.0mm,平均23.4mm,牵引区形成骨形态和质地理想,症状改善。【结论】牵引成骨术技术在矫治青少年下颌骨发育性畸形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牵引成骨术在治疗下颌骨发育性畸形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运用DO技术治疗下颌骨发育性畸形患者5例。其中Treacher-Collins综合症2例,半侧颜面发育不全综合症3例。结果:牵引长度为7.0-20mm,牵引完成后所有患者面部畸形均得到明显改善。1例术后并发局部软组织炎症,1例牵引延长后固定期1个月时发生延长器固定螺钉断裂,但均未影响牵引间隙新骨形成。结论:DO技术在矫治下颌骨发育性畸形中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避免了植骨带来的并发症,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牵引成骨术在治疗青少年下颌骨畸形中的效果。【方法】1例半侧颜面发育不全导致小下颌畸形、4例颞下颌关节强直伴小下颌骨畸形患者的患侧植入牵张器,共6处植入牵张器,比较牵引成骨术前后的患者面部外形及相关症状的变化。【结果】5例病例(6个牵引器)按预期完成牵引,牵引完成后所有患者面部畸形得到明显改善,下颌骨牵引延长17.6—28.0mm,平均23.4mm,牵引区形成骨形态和质地理想,症状改善。【结论】牵引成骨术技术在矫治青少年下颌骨发育性畸形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颌骨牵引成骨在矫正半侧颜面发育不全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颌骨牵引成骨技术矫正半侧颜面发育不全的临床应用,牵引器设计等有关问题。方法使德国Martin公司及国产两种不同设计之升支牵引器,完成了半侧颜面发育不全患者矫治手术11例,平均年龄14.1岁,最大23岁,最小4.5岁。最长牵引成骨30mm,最短15mm,牵引矫治过程中配合正畸治疗,部分患者同时行LeFOrtⅠ型截骨术及水平截骨颏成形术等。结果11例患者及家属均对治疗结果表示满意。无1例感染或成骨不良等并发症发生,1例牵引3d时因牵引器故障重新更换了牵引器,继续完成了牵引。部分患者牵引过程中有疼痛,口唇麻木等一时性反应,通过改变牵引速度与频率自行缓解。结论牵引成骨技术是目前矫正此类畸形的最佳选择,较传统方法不仅简化了治疗程序,降低了创伤及手术风险,而且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在各类疑难牙颌面畸形矫治中的应用价值以及不同牵引成骨方式的适应证和优缺点。方法:选择常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所难以矫治的7类复杂牙颌面畸形88例,采用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矫治,其中包括腭裂继发重度上颌发育不全(9例 )、半侧颜面发育不全(11例)、重度小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17例)、颞下颌关节强直(14例)、颌骨缺失重建(8例)、牙槽突缺失垂直牵引成骨(17例)、上下颌牙弓狭窄牵引成骨扩大(12例)。其中22例采用德国Medico n公司与Martin公司生产的牵引器,其余均采用不同类型的国产牵引器。其截骨方式、牵引器选择与安放、牵引方式依不同患者的畸形分类、畸形严重程度、不同颌骨部位而不同。结果:88例患者年龄最小者4.5岁,最大者54岁,平均22.5岁,上颌骨牵引成骨距离7 ~15 mm,下颌骨12~50 mm。3例因合并局部慢性感染,导致部分新骨吸收;另3例因牵引器故障,下颌下缘骨折等原因另行手术完成牵引;其余所有病例均按术前设计顺利完成牵引成骨,取得了良好成骨效果,并使患者的牙颌面畸形得到满意矫治。结论: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技术为各类复杂疑难牙颌面畸形的矫治提供了新的有效治疗手段,是很有应用价值的新技术,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牵引成骨在矫治牙颌面畸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颌骨牵引成骨技术在各类疑难牙颌面畸形矫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常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所难以矫治的牙颌面畸形8例,采用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技术矫治,其中包括上颌发育不全(3例)、半侧颜面发育不良(4例)、双侧颞下颌关节强直引发小颌畸形(1例)。采用自制不同类型的国产牵引器。其截骨方式、牵引器选择与安放、牵引方式依不同患者的畸形分类、畸形严重程度、不同颌骨部位的不同而不同。结果:8例患者均按术前设计顺利完成牵引成骨。取得了良好成骨效罘。无骨创感染,并使患者的牙颌面畸形得到满意矫治,平均随访27个月。矫治效果稳定,无复发。结论: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技术为各类复杂疑难牙颌面畸形的矫治提供了新的有效治疗手段,是一种很有应用价值的新技术,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Fan H  Wang X  Lin Y  Zhou Y  Yi B  Li Z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0):699-702
目的 探讨颌骨牵引成骨技术在矫治唇腭裂继发重度上颌发育不全畸形中的应用价值及不同牵引方式的选择。方法  8例患者 (男 6例 ,女 2例 ) ,年龄 11~ 2 5岁。其中不全腭裂 1例 ,单侧完全腭裂 4例 ,双侧完全腭裂 3例。所有患者均伴有重度上颌发育不全畸形 ,7例患者采用改良高位台阶式LeFortⅠ型截骨术 ,1例儿童患者行LeFortⅠ型截骨后采用颅外固定牵引装置完成牵引。手术前术后均投照定位头颅正位、侧位片及曲面体层片、颞颌关节薛氏位片 ,并在模型外科上准确测量牵引距离 ,设计牵引方向 ,牵引完成后即开始术后正畸 4个月后拆除牵引器。结果  8例患者均按设计要求完成预定牵引。除 1例右侧上颌窦外侧壁截骨线处约有 1cm× 0 .5cm的骨缺损外 ,其余病例牵引区均有致密新骨生成 ,术后咬合关系稳定 ,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经平均 2 0个月的术后随访观察 ,上颌骨及咬合关系均稳定 ,无明显复发。 8例患者平均牵引上颌骨向前达 12mm(5~ 15mm) ,患者的上牙槽座角由术前的平均 71°增加到术后的 79° ,所有病例均达到容貌及咬合关系恢复正常。结论 牵引成骨技术是矫治唇腭裂继发重度上颌骨发育不全畸形的有效方法 ,且不需植骨、效果稳定、对腭咽闭合的影响较小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上颌骨牵引成骨术对腭裂患者腭咽部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内置式上颌骨牵引成骨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DO)对腭裂患者腭咽部结构的影响.方法:唇腭裂术后继发重度上颌骨发育不足畸形患者10例,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20.1岁,所有患者施行上颌高位台阶状LeFort Ⅰ型截骨术后,均采用内置式牵引器前徙上颌骨,术前、牵引完成时、牵引完成后6个月拍摄静止位定位头颅侧位片,定点测量6个腭咽部结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上颌骨DO,平均前徙距离为11.3 mm.牵引完成时及完成后6个月鼻棘点至咽后壁的距离、软腭鼻腔面最突点至咽后壁的距离、软腭长度及软硬腭交角与牵引前相比均有显著增加,而软腭厚度则明显减小,牵引距离与腭咽部结构变化程度间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采用内置式DO技术前徙上颌骨治疗腭裂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畸形会造成患者腭咽腔深度显著增加,可能会使腭咽闭合功能受损,但腭咽部软组织的代偿性改变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种损害.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腭裂术后继发重度上颌骨发育不足畸形的手术矫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采用牵引成骨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DO)配合正颌外科手术矫治腭裂术后继发重度上颌骨发育不足畸形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包括23例患者,17例患者实施上颌骨高位台阶状Le Fort Ⅰ型截骨术,其中11例采用内置式牵引器,6例应用外置式牵引器;另外6例患者行高位上颌前部截骨术,其中3例为内置式牵引器,3例为外置式牵引器。13例患者还配合施行了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和颏成形术。术后临床评价颌骨畸形的矫治效果,并分别于术前、牵引完成时、牵引完成12个月时拍摄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测量A点水平移动量和∠SNA度数。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DO治疗过程,颌骨畸形矫正效果满意。DO完成时A点水平前徙量平均为7.9 mm,DO完成后12个月时为7.1 mm。∠SNA在术前平均为70.8°, DO完成时平均为81.6°,DO完成后12个月时平均为80.9°。结论:DO可成功矫正唇腭裂术后继发重度上颌骨发育不足畸形,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长期随访虽有一定的复发,但治疗效果保持得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固定式牵引成骨技术在小颌畸形矫治中的应用.方法使用国产内固定式牵引器牵引成骨治疗小颌畸形,其中3例为关节强直致小颌畸形,1例为半侧颜面萎缩,1例为肿瘤切除骨移植失败后形成小颌畸形.结果5例患者均达到了小颌矫正的良好效果.全部病例无感染、成骨不良等并发症.结论牵引成骨技术可成功地用于矫治小颌畸形,对于关节强直患者可在关节成形术的同时进行牵引成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