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先进的Fanz接触MAP记录技术研究犬左室心外膜室间隔、心尖部、侧壁和后基底部的复极异质性。结果表明:(1)各MAPD_(90)间,室间隔比后基底部显著延长;(2)各AT间,室间隔和心尖部较后基底部显著缩短;(3)各RT间无显著差异。提示心外膜复极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2.
QT离散度与扩张型心肌病病程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 QT离散度 (QTd)与扩张型心肌病 (DCM)病程演变的关系。方法 :检测 6 4例 DCM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及 QTd。结果 :1 DCM组在无症状组 QTd及 QTcd较对照组明显延长 (P<0 .0 5 ) ;2 DCM组在有症状组 QTd及 QTcd较对照组显著延长 (P<0 .0 1 )。结论 :QTd与 DCM病程演变有关 ,不失为 DCM早期诊断、病程预测、心功能判定的简单、实用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QT离散度(QTd)和JT离散度(JTd)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在发病48h内、第7天、第21天分别对52例病人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加做右胸及V7-9导联,按QTd=QTmax-QTmin,JTd=JTmax-JTmin计算。结果 与48h内相比较、第7、21天QTd和JTd值明显降低,差异有极显著性;第7、21天QTd和JTd值明显比较,差异无显著性。QT离散度和JT离散度在心律失常组与无心律失常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猝死组QTd和JTd增加,QTd和JTd在预测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测定3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发病8h内的QT间期离散度(QTd),以26例冠心病(CHD)(不包括急性心肌梗塞者)作对照,并观察AMI并发心律失常的QTd的衍变。结果显示:AMI组有心律失常QTd明显高于无心律失常者及其消失后QTd,与CHD有心律失常者相比无差异,而且CHD有无心律失常QTd无差异。提示AMI心律失常与QTd增加密切相关,QTd可作为预测AMI心律失常发生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QTd)的变化及意义。方法:观察54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和52例老年健康者QTd,并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梗死部位与其QTd关系。结果: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d均明显大于老年健康者;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d与梗死部位无关。结论:动态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QTcd可以获得疾病的转归信息,对判断疾病预后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 Q-T离散度(Q-Td)指标准12导联心电图上最大Q-T间期(QTmax)与最小Q-T间期(Q-Tmin)之差。近几年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Q-Td代表心室肌复极不同步性和电不稳定性的程度。为探讨心肌病Q-T离散度,本文总结了9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选择 1994~1997年在我院住院的扩张型心肌病91例,均符合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原发性心肌病分型标准,排除心房颤动、束支传导阻滞、原发性高血压、心肌梗塞、电解质紊乱等,其中男63例,女28例,年龄20~75岁(平均  相似文献   

7.
刘丹  张仕玉 《中外医疗》2008,27(33):45-45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CHF)病人QT离散度(QTd)与预后的关系.方法:350例慢性心衰患者人院时记录基础静态12导联同步心电图,计算QT离散度,平均随访(8.2士3.2)个月.结果:随访期间112例(34.3 %)病人死亡.QT离散度为(72.1士25.3)ms,存活者238例,QT离散度为(75.2士28.2)ms, 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生存分析显示QT离散度对总死亡率(RR 1.00,95% CI 1.00~1.00),心源性死亡率(RR l.00,95% CI 1.00~1.01)及心律失常性死亡率(RR 1.00,95%CI 1.00~1.01)均无预后价值(P>O.05).结论:QT离散度(QTd)对慢性心衰病人的总死亡率,心源性死亡率及心律失常性死亡率均无预后价值.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再通后对QT离散度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涛  马文英 《陕西医学杂志》1999,28(12):717-718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再通后QT离散度的动态变化趋势。方法:按临床判通标准将符合入选条件的32例AMI患者分为再通与未通两组,测量溶栓前及溶栓后3h内每30min复查1决心电图的QTd数据。结果:再通组溶栓后1.5hQT略有增大,但与溶栓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h,2.5h,3h QTd明显降低,与溶栓前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呈现1.5h QTd增大,2h后QTd快速下降的动态变化趋势。结论:梗塞部位再灌注后,改善了缺血部位与正常心肌之间局部心室复极电活动的差异,溶栓后2hQTd因干扰因素较少,对判定AMI溶栓疗效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探讨QT离散度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柳双存  常健梅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5):577-578,593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对心绞痛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评价成功的PTCA术对改善QT间期离散度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心绞痛患者行PTCA术前和术后24h内12导联心电图QT间期、QTc、QTd及QTcd4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PTCA术后QT和QTc与术前无显著性差异,而QTd和QTcd则较术前明显减少,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PTCA能显著减少心绞痛患者的QTd,能改善心肌复极电生理,有助于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分别对各 80例心脏病无心衰患者、心衰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 QT离散度 (QTd)进行分析。发现心脏病患者的 QTd较对照组延长 ( P<0 .0 1 ) ;心脏病心脏衰竭患者的QTd较无心衰心脏病患者延长更为明显 ( P<0 .0 0 1 ) ;心衰泵功能级别与 QTd呈正相关 ,即泵功能不全级别愈高 ,则 QTd值愈大 ,心衰时 QTd的改变与心衰的病因无关。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陈春安 《医学争鸣》2002,23(4):367-370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 QT离散度(QTd)及校正心率后 QT离散度 (QTcd)的临床意义及与近期临床预后的关系 .方法 测量分析 92例 AMI患者的 QTd和 QTcd,其中男 62例 ,女 30例 ,年龄 42~ 80 (平均 54.3)岁 ,与 60例无心脏病者 QTd和 QTcd对照分析 ,其中男 39例 ,女2 1例 ,年龄 40~ 75(平均 52 )岁 .结果  AMI入院时 QTd(66± 30 ) ms,QTcd(75± 36) ms明显高于对照组 (39± 1 6) ms,(42± 1 7) ms (P<0 .0 0 1 ) .死亡组 QTd(1 0 5± 2 5) ms,QTcd(1 2 2± 33) ms明显高于生存组 (54± 1 8) ms,(60± 2 0 ) ms(P<0 .0 0 1 ) .QTd≥ 80 ms患者死亡率 62 .5% ,多部位梗死56.3% ,室心律失常 53.1 % ,泵功能 (Killip分级 )≥ 级2 8.3% , - 度房室传导阻滞 1 2 .5%明显高于 QTd<80 ms的 3.3% ,2 5.0 % ,1 1 .7% (P<0 .0 1 ) ,6.7% ,5.0 % (P<0 .0 5) .生存患者出院时 QTd(45± 1 3) ms,QTcd(48± 1 4 )ms较入院时 (66± 30 ) ms(P <0 .0 1 ) ,(75± 36) ms(P<0 .0 5)明显缩小 .且最长的 QT间期 92 %见于缺血区或梗死区导联 ,而最短的 QT间期 95%见于非缺血区或非梗死区导联 .结论 临床上可通过 QTd及 QTcd测量来判断 AMI患者近期临床预后 .  相似文献   

13.
QT离散度在心肌缺血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12导联心电图中,QT间期的不同可反映复极的不均匀,是室性心律失常的电学基础,此是与心肌缺血有关的、严重的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关键因素。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在冠心病轻度心肌缺血时QT离散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师军峰  袁祖贻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1):1503-1504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体表心电图QT间期、QTpeak、Tp-e(从T波顶点向等电位线作垂线的交点到T波终点的时限)的变化,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依据病史、症状、体征、X线及心脏超声,入选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均为~级(NHYA分级)的患者72例;对照组为同期门诊健康查体者共有65例。行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测量QT间期、QTpeak与Tp-e,采用Bazzett′s校正公式QTc=QT/RR1/2,QTpeakc=QTpeak/RR1/2,T(p-e)c=QTc-QTpeakc得出QTc、T(p-e)c及T(p-e)c/QTc值。Tp-e是目前唯一可从心电图间接反应TDR的指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十二导联心电图QTc、T(p-e)c(TDR)及T(p-e)c/QTc明显增大。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QTc、T(p-e)c及T(p-e)c/QTc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体表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与冠心病患者程序刺激诱发的室性心动过速的关系。方法 :选择 4 0例接受心脏导管手术的患者 ,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 2 0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 2 0例。术前测定患者体表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 ,术中在右心室起搏刺激以诱发持续室性心动过速 ,探讨QT间期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结果 :2 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共有 6例诱发出持续室性心动过速 ,2 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无 1例诱发出持续室性心动过速。冠心病患者体表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较阵发性室上速患者明显增大 (85 .7± 2 4 .6msvs 34.8± 11.3ms,P <0 .0 1) ;冠心病患者中诱发出持续室性心动过速者 ,其QT间期离散度较未诱发出持续室性心动过速者亦明显增大 (98.7± 5 6 .2msvs 70 .4± 2 8.5ms,P <0 .0 5 )。取QT间期离散度≥ 110ms,对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有一定价值。结论 :体表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与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具有相关性 ,取QTd≥ 110ms对室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QT离散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QT间期离散度(QTd)的应用已涉及到QT延长综合征、缺血性心脏病、肥厚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等心脏病领域。本文根据测定35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QTd及有关心电图指标,以探讨其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5例均符合1979年WHO冠心病诊断标准,并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束支传导阻滞、心房颤动、电解质紊乱及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者。(1)室性心律失常组(35例):为心电监护或心电图检查发现有室性心律失常,男24例,女11例;年龄42~80岁。其中,频发室性期前收缩21例,成对室性期前收缩5例,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9例。(2)对照组(40例):无室性心律失常的冠心病,男28例,女12例;年龄50~72岁。1.2方法采用光电8340K型三导心电图机,纸速25mm/s。对两组均做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专人测量各导联QT间期及各项数值。T波终点以T波下降支滑八基线交点位置为准。除外TU分界不清的导联。每一导联连续测量3个QT间期,取其平均值。以不同导联的最大QT间期减去最小QT间期(QTmaxQTmin)得出QTd〔1,2〕,用Bazet公式QTc=QT/R-R算出校  相似文献   

17.
对76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发病48h内首次心电图与正常对照组60例心电图的QT离散度(QTd)进行测定,并对AMI出现室颤与无室颤患者QTd进行对照分析,结果:AMI的QTd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MI室颤组的QTd亦显著高于无室颤组。认为:QTd是AMI预后的一个有用的非侵入性的心电学和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QT离散度 (QTdispersion ,QTd)在正常人及冠心病患者的意义。 方法观察了 12 0例正常人、14 4例冠心病患者在常规体表同步记录十二导联心电图时的QTd及相关指标。结果正常人的QTd(39.94±12 .13)ms <冠心病组 (5 0 .85± 18.4 4 )ms,冠心病组中有心肌梗死病史者的QTd(5 6 .0 6± 19.30 )ms>无心肌梗死病史的 (48.2 5± 17.5 2 )ms。结论冠心病患者的心室复极不均一性增加 ,尤其是患过心肌梗死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QT间期离散度,校正的QT间期离散度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糖尿病组72例,其中,合并冠心病38例,不合并冠心病34例。正常对照组35例,测量和计算各组12导联心电图QTRd,QTcd,所测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结果:糖尿病合并主病组QTd,QTcd较未合并冠心病驵及对照组均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20.
在标准 12导联心电图上QT间期存在导联间的差异已发现数十年 ,1985年Campbell等[1] 首次提出了QT离散度 (QTdispersion ,QTd)的概念。但直到 1992年Higham等[2 ] 在窦性心律和心室起搏两种状态下 ,同步记录 10例心脏手术患者心尖部单相动作电位和体表心电图 ,结果发现在心室起搏增加了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程度后 ,心室肌单相动作电位的持续时间及QTd与窦性心律时相比较都显著延长 ,这才证明了QT离散度是由于心室肌复极不均一性造成的。QT离散度代表了心室肌的不稳定性 ,是反映心脏电生理状态的一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