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癌支气管动脉造影表现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一步明确肺癌的血供和肿瘤血管形态,为肺癌的介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32例原发性肺癌和10例转移性肺癌在介入治疗前行支气管动脉DSA造影湖。结果:肺癌的血供主要来源于支气管动脉。肺癌的异常血管结构主要包括血管紊乱,肿瘤染色和血管湖形成。少数病例发生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或肺静脉的直接交通(B-P分流),部分病例纵隔或肺门淋巴结显影。结论:肺癌的介入治疗应选择支气管动脉为靶血管。不但要进行灌注化疗、也要行支气管动脉栓塞以阻断肺癌的血供及短路血管,同时也要栓塞转移淋巴结的供应血管。并对减少并发症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动脉造影肺癌染色征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60例肺癌(其中2例转移癌)的支气管动脉造影(BAG)的染色征象,本组肿瘤染色出现率88.3%。本文作者提出与BAG零秒胸片椎体的密度相对比作为判定肿瘤染色程度的标准。肿瘤染色的程度与其发生部位、大小、组织类型和新生血管的多少有关。中心型及靠肺门近的肿瘤染色深、范围广;鳞癌染色呈地图状;未分化小细胞癌多呈团块状;腺癌是以斑片状为多;而肿瘤染色的程度和范围与其内新生血管的多少大致相似。因此  相似文献   

3.
肺癌血管生成研究在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肺癌的血管生成临床意义,为临床介入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病理证实的38例肺癌,经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DSA,了解肿瘤血管生成情况。行支气管动脉导管化疗和栓塞治疗(介入治疗),部分实体肿瘤直径大于4cm配合放射治疗。结果:①中央型病变13例,其中小细胞肺癌3例,非小细胞肺癌10例。周围型病变25例,最大直径1.5~13.5cm,中位值4.5cm。其中小细胞肺癌5例,非小细胞肺癌20例;②癌灶强化峰值(PV)26例45~。70HU,10例25~45HU,2例10~25HU;DSA2例染色稀疏、13例染色呈不均匀网织状、23例染色浓密;⑧5例小细胞肺癌行2次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3例小细胞肺癌行3次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其中2例在介入治疗周期穿插放射治疗5000~7000Gr;CR87,5%(7/8),PR12.5%(1/8)。4例非小细胞肺癌行2次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19例非小细胞肺癌行3次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7例非小细胞肺癌行4次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其中7例介入治疗周期穿插放射治疗5000~7000Gr:CR86.7%(26/30),PR10%(3/30),NR3.3%(1/30)。结论:根据影像技术来准确检出和量化肺癌血管生成,为临床介入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肿瘤综合治疗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60例肺癌(其中2例转移癌)的支气管动脉造影(BAG)的染色征象,本组肿瘤染色出现率88.3%。本文作者提出与BAG零秒胸片椎体的密度相对比作为判定肿瘤染色程度的标准。肿瘤染色的程度与其发生部位、大小、组织类型和新生血管的多少有关。中心型及靠肺门近的肿瘤染色深、范围广;鳞癌染色多呈地图状;未分化小细胞癌多呈团块状;脓癌则以斑片状为多;而肿瘤染色的程度和范围与其内新生血管的多少大致相似。因此我们认为肺癌肿瘤染色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肺癌的多支供血动脉造影在介入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中晚期肺癌已被公认,该方法的关键是肿瘤供血动脉的寻找和识别。文献大都强调支气管动脉的寻找,但肺癌并非都是单独的支气管动脉供血,本组86例肺癌动脉灌注治疗中42%的病例存在着支气管肋间动脉多支供血,现总结介绍如下。l资料和方法本组86例,年龄36~79岁,中央型肺癌32例,周围型肺癌54例,共行187次插管化疗。全部病例均采用Sel(lis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用6Fcobra或直角导管,使用日本岛津SRZ200型ID00mAX线机。在寻找靶血管过程中对相应病变部位的支气管及肋间动脉分别手推60%泛影葡…  相似文献   

6.
孟亮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6):2781-2782
目的进一步探讨肺癌的血供来源,为介入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0例原发性肺癌和5例转移性肺癌进行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分析造影表现。结果所有肺癌均以支气管动脉供血为主,其中11例可见肺动脉参与供血,占31.4%。结论应动态地看待肺癌的血供,支气管动脉是肺癌的主要供血来源,肺动脉参与供血与否取决于肿瘤对其侵犯程度,肺动脉对肿瘤的供血随着病灶的增长和肺动脉受侵蚀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减少;超选择性肺动脉造影对显示肺动脉是否参与肿瘤供血很重要。  相似文献   

7.
张理平 《四川医学》2009,30(8):1322-1323
目的提高对支气管动脉化疗灌注治疗中晚期肺癌(BAIC)临床应用价值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BAIC的临床、介入性影像资料。结果65例肺癌支气管动脉造影均为支气管动脉供血及伴小部分肋间动脉共干供血约占16.9%(11/65例),其中多血管型50例,少血管型15例。灌注化疗近期有效率为83.1%(54/65),无效率为16.9%(11/65)。并发症为5.1%(6/118例次)。结论支气管动脉化疗灌注是治疗中晚期肺癌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ngiography,CTA)研究咯血相关血管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因反复或大量咯血行胸部增强扫描的病例,包括原发性支气管肺癌13例,支气管扩张(以下简称支扩)或慢性炎症21例,支气管肺癌合并支扩2例,肺内血管畸形2例,肺隔离症3例,采用容积显示(volumerendering,VR)、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reformat,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等后处理技术对咯血相关血管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肺癌、支扩及慢性炎症36例中,供应病灶的支气管动脉均显示异常,15例伴有肺外体循环动脉供血;供应病灶的动脉共117支,其中支气管动脉占71.8%(84/117),10支存在异位起源,肺外体循环动脉占28.2%(33/117),其来源和数目与病灶所处位置、累及范围及胸膜病变密切相关;肺动静脉瘘1例,表现为瘤样扩张的血管囊及与其相连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支气管动脉畸形1例,表现为丰富的支气管动脉血管网伴多个动脉瘤形成;肺隔离症3例,表现为肺外体循环动脉异常分支供血病灶。结论64层螺旋CTA能够提供咯血供血动脉的来源、数目等详细数据,有效评价咯血相关血管的三维影像特征,在咯血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检塞(BAE)治疗肺转移瘤的临床疗效。②方法对35例肺转移患者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对支气管动脉供血的肿瘤进行支气管动脉灌注+碘化油检塞或对少血供转秽瘤行支气管动脉灌注。③结果35例97枚结节中70枚(72%)血供来源于支气管动脉,且肿瘤越靠近内、中带。支气管动脉供血越丰富;行支气管动脉栓塞后完全缓解(CR)30枚,部分缓解(PR)25枚,无变化(NC)10枚。进展(PD)5枚,总有效率78.6%。27枚少血供病灶行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CR3枚,PR5枚.有效率29.6%。④结论肺转移瘤的血供主要来源于支气管动脉。对支气管动脉供血肿瘤行碘化油栓塞治疗临床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近期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0例肺癌经支气管动脉造影(IADSA)明确供血血管,即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简称BAI术)。结果:发现肿瘤血供丰富者,近期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80%。结论:BAI术是原发性肺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