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钠肽(BNP)是一种心脏神经激素,其在心脏容量和压力超负荷引起心肌牵张时释放,参与体液平衡的调节,近些年来研究表明BNP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等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尤其在心力衰竭方面的应用更为广泛,近年国内外研究表明心房颤动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表明其参与了房颤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1],本研究主要观察持续性房颤患者在恢复窦律前后BNP水平变化,旨在探讨BNP在预测房颤发生和预后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东霞  王茜  许哲通 《中外医疗》2013,32(21):188-190
心房颤动为一种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加重心肌缺血及恶化心功能,并引起血栓形成,已确定为脑卒中及全身性栓塞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房颤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案一直是人们研究及探讨的焦点。目前研究表明多种炎症因子与房颤相关,通过对房颤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识别出有效的预测指标,对房颤的预防及早期治疗具有重要价值。抗炎治疗有可能成为治疗房颤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房颤患者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挑选60例心房颤动患者是作为房颤组,其中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组的患者分别为26例、19例和15例,同时入选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中BNP水平的变化,同时与相关临床资料比较分析。结果:房颤组和对照组比较,BN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房颤亚组BNP水平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BNP可作为心房颤动实验室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杨丽  ;柯福生  ;黄银辉 《医学综述》2014,(14):2524-2526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心律失常之一,已经有研究证实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房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BNP的检测已经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综述了BNP与房颤发生的关系,重点阐明充血性心力衰竭、房颤转复后复发、起搏器植入术后等不同情况心脏疾病时房颤和血浆BNP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5.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患者的中风和死亡的发生率居高不下。而目前评估房颤中风风险主要基于 CHADS2和 CHAD2 DS2-VASc 评分。近年来研究显示生物标记物对房颤的诊断、预后的判断有帮助,但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房颤的类型和治疗策略的研究。近年来大型的临床试验证实:生物标记物在诊断和管理心血管疾病上都是有帮助的[1]。为完善房颤预后的评估,笔者就房颤生物标记物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我国致死的首要病因之一,生化指标对有ACS表现及征象患者的诊断、预后、指导治疗有重要作用。脑钠肽(BNP)及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是被公认的对心力衰竭(心衰)诊断和预后评估的生化指标。而近年来,随着研究进展,BNP及NT-pro BNP与ACS的关系备受关注。BNP及NT-pro BNP在ACS的诊断、预后评估及指导治疗中可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培军 《中外医疗》2009,28(20):92-92
心房颤动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力衰竭均可并发房颤,且一旦并发快速心室串的房颤,常使病情恶化,患者预后不良,病死率增加。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出现快速心房颤动时,心功能进一步恶化,需立即干预。迅速有效地控制心室率、转复窦性心律是改善血流动力学、防止血栓形成的重要措施。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心表并快速房颤,可有效控制心室率。该药治疗心力表竭并房颤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是较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可促进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后引起的栓塞并发症是房颤最主要的危害。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是目前诊断心房内血栓形成的"金标准",但该方法在基层医院未能普遍开展,且检查过程中患者有一定的痛苦。故寻找新型的无创检测指标用来评估心房颤动患者左房血栓形成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CHA2DS2-VASc评分标准,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参数以及多种血生化指标对判别左房血栓形成及血栓栓塞风险的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心律失常作为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影响着患者预后,及时有效的指标检测有助于患者病情评估,以帮助临床医师尽早预测识别危重心律失常及具有不良预后转归的患者,指导患者管理。目前,有血清学指标与危重心律失常密切相关,相关指标可预测心房颤动高风险,评估其治疗后复发性,同时与心房颤动患者未来不良心血管事件相关,且在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等风险及不良预后的评估中也体现出重要价值。但C反应蛋白、正五聚蛋白3、半乳糖凝集素3和尿酸与心房颤动发生及复发的相关性仍存在争议,未来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病症,临床致残、致死率很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为减少心房颤动的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和后遗症,提高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在心房颤动的治疗中应用抗凝药物治疗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探讨心房颤动抗凝治疗药物近几十年的发展情况,为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应用抗凝药物提供便利及理论依据,归纳了房颤抗凝治疗药物历史及相关药物优点、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临床应用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